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上海)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上海)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上海专用)01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试题预览
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上海专用)01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1)江山如画,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赤壁怀古》)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险峰绝壁上枯木倚挂的奇绝风光。
【答案】 ①一时多少豪杰  ②念奴娇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连峰去天不盈尺  ⑤枯松倒挂倚绝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 名篇名句及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豪杰”“娇”“盈”。
2. 按要求做答。(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讨论媒介文化必然要讨论消费社会,后者不仅是前者赖以产生的氛围,也是前者必要的社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费社会的逻辑之中包含着媒介文化的发展逻辑。
①因此,解析媒介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解析消费社会
②即现代大型技术统治组织是怎样引起无法克制的欲望
③而且又是怎样创建了用以取代旧的不同阶级的区分的新的社会等级
④消费社会的到来揭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图景
⑤而媒介文化正是这一社会图景的最显眼的标志和最突出的表征
A. ④②③⑤① B. ⑤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⑤① D. ①④⑤②③
(2)以上语段摘自《媒介文化十五讲》,某校图书馆想把这本好书推荐给高三年级的同学们,以下推荐语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 此书被收录于名校通识课程系列丛书
B. 此书力图引导读者认识复杂 文化现象
C. 阅读此书必能助力高三学子考入理想学府
D. 诚意推荐给有志报考新闻专业的同学们
【答案】(1)A  (2)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文段阐述媒介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关系,空白处重点围绕消费社会作为社会条件对媒介文化的影响,阐释前文观点“不仅是前者赖以产生的氛围,也是前者必要的社会条件”。
故要先介绍消费社会的特点,所以④要在首位;
②“是怎样”③“又是怎样”紧承阐述社会图景的具体状况;
⑤呼应“社会图景”是对前三项内容 总结;
①为最后总结句,且文段最后内容是对其的阐释。
故排序为:④②③⑤①。
故选A。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正确使用推介语的能力。
推荐语要达到推介的目的,要写明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而表达的思想精髓及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功用。
C.表述过于绝对,“必能助力高三学子考入理想学府”夸大了功用,于生活实际不符。
故选C。
二、阅读(70分)
(一)文学社组织社员观看了电影《阿Q正传》后召开了电影改编得失研讨会。请阅读会议资料“书信”“影评”和发言摘录,完成小题。(16分)
(书信)
1930年10月13日,鲁迅致信给将《阿Q正传》改编为电影剧本的王乔南:“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
(影评)
《阿Q正传》改编: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
①文学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学语言指遵循语言修辞规约且具有审美性和意向性。鲁迅作品的语言具有文学语言的共性特点,因擅将夸张与含蓄结合,喜用文白交杂,阐释其作品意向就有了难度。
②以《阿Q正传》而言,鲁迅选用戏谑的语调、口语化的对白、视听觉描写,编排了阿Q被打、打架、求婚、革命、杀头等一系列情节,推动整个故事的运行和阿Q命运的悲剧进程,展现出喜剧效果却不失其真,有讽刺意味又不浅露。仅举小说第一章“序”中阿Q被赵太爷掌嘴的情节为例:
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
③这段场景描写,小说采用了未庄人的日常口语,还选用了“招”“优胜”“蒙”等有败讽意味的古雅之词,让读者听见了赵太爷掌嘴阿Q时的响亮耳光声、大声训斥声。对于阿Q的“不开口”,有人说阿Q被喝斥害怕了,而有人说阿Q其实是不屑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④在中国电影史上,多的是正剧,缺的是悲剧和喜剧,而最稀缺的是《阿Q正传》式的悲喜剧。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编导面临的挑战是准确把握鲁迅原著旨意,将文学语言转化为电影语言。电影语言包含机位、场景、造型及光影运用等电影符号系统,在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构成要素及接受方式上与文学语言存在差异。
⑤文学经典的跨媒介改编最为核心的原则是“忠于原著,慎于翻新”,为此编导试图尽量保留《阿Q正传》原著风格,遵循小说九章框架(序、优胜计略、续优胜计略、恋爱的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将电影分为九个片段,同时将部分文学语言直接搬上银幕,选用鲁迅视角旁白,画外音贯穿整个电影。
⑥小说按照阿Q的活动轨迹来叙事,编导将阿Q生活的“未庄”设计为电影中心场景,由土谷祠、赵家、街市等场所延展至县城的举人老爷家和砍头的法场,镜头闪现出越地市镇的人文风貌,场景转换中呈现人物各异的造型:阿Q与小D打架时,围观的人兴奋地看着热闹,发出一阵阵欢呼;阿Q被杀头游街时,围观的人有同情的,有好奇的,有眉头紧皱的,有一脸呆滞的……阿Q高唱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博得众人喝彩,这些场景以电影构图的方式鲜活地演绎了鲁迅小说“看与被看”的经典模式。
⑦但既然是“改”与“编”,就意味着不能完全照搬原著,况且鲁迅文学语言独有的风格为电影改编提供了创作空间。电影中增添了吴妈给阿Q点油灯、与阿Q说心里话的温情场景,阿Q偷静修庵里的萝卜时被大黄狗追着跑的喜剧情节……这些改编提高了电影的观赏性,但观影时的笑场折损了原著具有的严肃性。恰如鲁迅预言:《阿Q正传》搬上银幕以后,大约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颇亦无聊。
(发言摘录)
主持人:             ,请大家就电影《阿Q正传》中这一设计发表看法,各抒已见。
社员甲:这个设计最大化地保留了原著精髓,对观众理解原著比较友好,是对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最好的致敬。
社员乙:这样确实是尊重了原著,减少了将文学语言转化为人物表演带来的“误读”,但我认为这样处理多少带有说教的意味。
社员丙:读小说阿Q被打却“常优胜”的文字时,让人想笑却笑不出;电影中鲁迅讲述这段故事的音调过于严肃,观众对阿Q只剩下可怜。
社员丁:改编瑕疵难免,但亮点更多。我要特别点赞电影结尾的解说:“阿Q并不像小尼姑骂的那样‘断子绝孙’,据考察家们考证,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3. 下列对影评摘引小说《阿Q正传》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形象演绎阿Q故事悲喜剧的艺术效果。 B. 阿Q挨打暗示了乡土社会的剧情背景。
C. 印证了阐释鲁迅小说的旨意存在难度。 D. 为评议电影改编有创意提供充分依据。
4. 依据发言摘录,对画线处主持人提出的研讨话题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为实现改编“忠于原著”的原则分为九个片断
B. 为避免鲁迅所预言的“隔膜”而选用了话外音
C. 将原著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相结合的改编创意
D. 将小说文白相间的文学语言直接搬上电影屏幕
5. 《阿Q正传》电影语言中,最能演绎鲁迅“作此篇”目的的一项是(   )(3分)
A. 以阿Q的活动轨迹来进行电影叙事。 B. 镜头中闪现出越地市镇的人文风貌。
C. 阿Q游街时观众的喝彩与不同造型。 D. 对悲喜剧进行有悲有喜的情节改编。
6. 结合影评和发言摘要,分析文学社提供鲁迅书信对展开研讨的作用。(4分)
7. 结合你对小说《阿Q正传》的理解,对发言摘录中社员丁的看法写一则评点。(4分)
【答案】3. D  4. B  5. C
6.示例:①鲁迅信中表达了编导及演员表演难以准确把握原著旨意的担忧;②提供书信促使与会者进一步研读原著,聚焦鲁迅的担忧研讨改编得失,结合观影体验有理有据地发表看法,使研讨更深入。    
7.示例:①我赞同社员丁的看法,编导巧用解说词诠释了原著国民性批判这一命题;②阿Q其实代表了一个群体形象,他的精神胜利法贯穿了民族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③这段解说词帮助观众理解原著创作旨意,引发观众的深思和回味。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D.“为评议电影改编有创意提供充分依据”错,依据“况且鲁迅文学语言独有的风格为电影改编提供了创作空间”,以及电影中增添的“吴妈给阿Q点油灯、与阿Q说心里话”等情节,可知摘引部分的“阿Q被赵太爷打耳光”这一情节,没有体现“为评议电影改编有创意提供充分依据”。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依据后文几个社员发表的看法所提到的“保留了原著精髓”“尊重了原著,减少了‘误读’”“讲述这段故事的音调”“结尾的解说”等内容,可知主持人的话,涉及到电影《阿Q正传》的某种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正是前文影评中提到的“选用鲁迅视角旁白,画外音贯穿整个电影”,所以B应该是主持人提出的研讨话题。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阿Q游街时观众的喝彩与不同造型”最能演绎鲁迅“作此篇”的目的,依据鲁迅的原话“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可知,“滑稽或哀怜”是作者采取的艺术手段,以达到对国民性的批判的目的,而“阿Q游街时观众的喝彩与不同造型”,正好符合“滑稽或哀怜”的特点,同时也揭示出深刻的批判性主题。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书信内容:鲁迅书信是对编剧(或编导)表明担忧,担心编导及演员表演难以准确把握原著旨意,不能真正展示创作的意图和主旨。
对影评的作用:有了鲁迅本人书信原文,以及鲁迅本人的顾虑,能够促使与会者(或电影创作者、参与者)进一步研读原著,聚焦于鲁迅的担忧,着力寻求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的平衡。
对发言摘要的作用:文学社社员观看电影《阿Q正传》后交流研讨,要根据真实的观影体验,也要结合鲁迅本人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就使得交流有理有据,也能使研讨更加深入。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主要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要对社员丁的看法出明确的表态,赞同或不赞同。
如果认同,就进一步分析社员丁提到的解说词的内容:阿Q没有“断子绝孙”,其实就是阿Q代表了一个群体形象,他不属于一时一地,尤其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贯穿了民族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
最后,指出解说词起到的效果,这段解说词是编导的巧妙之处,借解说词诠释了原著国民性批判这一主题,帮助观众理解原著创作旨意,引发观众的深思和回味。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6分)
纸上的故乡 
王瑢
①我的家乡是太原。在北京工作那会儿,酒店里有个老客户是个久居帝都的老头,是个画家,上海人。此人好酒,尤其喜欢喝黄酒。他总是独自前来,自斟自饮,优哉游哉,但他来了也不多喝,黄酒一瓶,喝完即走。他每次点菜都十分简单,一碟油炸花生米,半份猪头肉,偶尔来份鸭脖或鸡胗。如果来的那日,恰逢是某节令,便要一例白切鸡(四分之一只),外加一盅老火靓汤。他从来不点主食。
②在酒店找个角落里的位子坐定,老头从衣兜里把纸巾掏出来,筷子首尾抹个几遍,再把面前的一小片桌面来来回回仔细擦拭,然后把酒杯拿过来,热水烫过后倒半杯黄酒,等上菜的工夫,小口慢抿,一抹朗逸的微笑挂唇边。
③虽说来京多年,老头一开口,仍满满的上海老味道。有相熟的老客跟他闲聊,“这大冷的天儿,上酒店不嫌烦哪您。”他只是笑笑,并不多言。
④有一回,我的一个太原朋友到北京出差,恰好那老头也在,我于是特意安排他俩坐一桌,对饮总好过独自寻欢。
⑤老头率先开口道,“哪里人啊?”
⑥太原朋友性子直,急脾气,酒桌上讲速度。坐到一处就是兄弟,“来,走一个!”脖子一仰已经干了。五十三度老白汾。
⑦上海老头微微一笑,说,“这样喝酒,我不来赛。”照旧小口慢抿,夹粒花生米慢慢嚼,还不忘帮太原朋友把酒杯倒满。
⑧太原朋友跟我直撇嘴,趁其不备悄声嘀咕,“那也能叫喝酒?”眼睛里满是不屑。
⑨光阴荏苒,一眨眼,我已回沪十多年。而就在上个月,我的这位太原朋友来上海出差。长久未见,甚是想念,提前订好饭店设宴款待,特意邀约几位我的上海好友作陪。席间,太原朋友想起北京那老头,他于是提议,“今天换小杯?”自问自答,“入乡随俗嘛,上海人喝酒讲究精致嘛。”一桌八个人,就数我酒量最差。几位上海朋友里面有一位,曾在东北插队七八年,酒量相当了得,于是由他来代表我尽地主之谊。举杯开场,“有朋自远方来,欢迎。”先干为敬。与太原朋友四目相对,“陪酒陪好,好事成双。”脖子一仰。“一杯两杯不尽欢,三杯过后笑开颜。”
⑩我的太原朋友这晚喝得十分尽兴,喝到后来不禁有点懵圈,他盯着看我一眼,目光紧随主陪位子上的上海朋友,欲言又止似的,他踌躇犹豫,忖度再三,侧过身来附耳问我,“那哥们儿到底是哪里人?”
⑪我母亲是上海人,但我常年生活学习工作在北方,上海话听是完全没问题,讲起来则稍显蹩脚。记得当年在北京,我们酒店的白案师傅是上海人,我得空就找他闲聊,温故而知新,学说上海话,以至于现在一口的“洋泾浜”。
⑫那天酒过三巡,喝至兴起时我的上海朋友忽然立起,他说,“唱几句?欢迎太原朋友远道而来……”
⑬大家鼓掌。
⑭他唱的竟然是一首山西民歌。“三月的桃花开的艳比不上妹妹的粉脸脸粉格腾腾俊格蛋蛋咋看妹子咋好看……”
⑮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望着眼前这欢腾而热烈的场面,耳畔老听见有个声音在说,“你老家哪儿的?哪儿?哪里?哪?哪?”那声音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复而又复,萦绕不歇……
⑯现代化都市生活日益繁华,焚膏继晷将喧嚣白热化,然而花钱也难买到“回乡”之感。“故乡”于是只能跃然于纸上。或许忙于赶场之人,某一天忽然间吃到某一道菜,久违的滋味告诉你,这是一道家乡菜。抑或是你去看了一场年末贺岁大片,然后在摇曳不定、模糊堆叠的镜头中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⑰弹指间已逾不惑之年,离开故乡许多年的我,早已经习惯行走于路上。南来北往,脚步难歇,然而何时能“回乡”?我是指真真正正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小住一段。转念又一想,不禁踌躇难安起来——我究竟要回哪个家乡呢?是我成长生活过的太原,还是学习工作过的北京,抑或是久居于此的魔都?
⑱“故乡”并非一个代名词,它无声无息却如影随形,带给我在面影模糊的人潮汹涌中安身立命的力量。纵然是早已经习惯了南去北来,一刻不停地途经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过客经此。但我永远愿意相信,一定有更美好的景物在向我招手。这样想来,紧张的神经顿时松弛下来,“故乡”回不回得去,又有什么关系呢?“故乡”将在我的笔下得以永生,她的鲜活与苍然都将铭刻于心,并且永远跟别人所说所唱所以为的截然迥异。还不够么?
(选自2022年2月18日《文汇报》)
8. 本文擅长勾勒人物形象,以第⑥⑦段为例加以赏析。(3分)
9. 分析文中“我”的作用。(4分)
10. 本文选材颇具匠心,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4分)
11. 结合最后三段,围绕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和认识,评析其内心世界的变化。(5分)
【答案】8. ⑥⑦两段擅长在对比中表现不同的人物特征,笔下人物个性鲜明。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描写“走一个”“不来赛”,通过对上海朋友的神态描写“微微一笑”,以及一系列动作描写“脖子一仰”“小口慢抿”“慢慢嚼”(三个角度写出其中两个角度并适当举例)。既刻画了太原朋友耿直豪爽的性格,也勾勒了上海朋友精致细腻的特点。
9.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了不同的顾客对待故乡的态度,作为线索串联起文中不同人对故乡的情感;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更便于抒发自己对故乡产生的感受与思考;让远离故乡漂泊异地的感受更具真实性,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10. 文中选取了“我”“老头”“太原朋友”等异乡客的生活琐事,从饮食、生活习惯等各个角度刻画人物性格,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抒发作者对故乡深厚眷恋之情。这三个人物形成异乡客的群体,“老头”是上海人,保留着上海人的习惯,却生活在北京;“太原朋友”有着典型北方人的个性,在上海的饭桌上却遇到了非典型的上海人;而“我”又是在太原长大,在北京工作,在上海定居的人……作者眼里,人人皆为异乡客,对现代人的故乡情展开了深刻地思考:现代人早已习惯了四处迁移,文化交融早就渗透进人们的内心,对故乡的眷恋,只能在回忆中,在纸上寻得。这样的选材具有普遍性,更易引发现代读者的共鸣。
11. 都市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了现代人对故乡情感和认识的漠然(后知后觉、难以察觉、淡忘);因辗转多地、无处扎根而导致的何处是家乡的迷茫之感;进而由实到虚,产生了何处不是故乡的释怀(释然),“故乡”成为了留在笔下和心中的独特体验。这种对故乡情感和认识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过程中的典型特征,是当下身处异地的都市人(现代人)普遍的情感,引起共鸣,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如何看待/安放乡思。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描写人物方法的能力。
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细节等正面描写,还有环境、事物、人物的侧面衬托。据此结合具体内容赏析即可。
第⑥段描写太原朋友,第⑦描写上海老头,都涉及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走一个!”“这样喝酒,我不来赛。”“脖子一仰”“小口慢抿”“慢慢嚼”。上海朋友还有神态描写“微微一笑”。二者对比鲜明,前者性子直,急脾气,耿直豪爽;后者慢条斯理,精致细腻。在对比中凸显个性鲜明的不同的人物特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人物作用 能力。
文中“我”的作用,也是第一人称的作用。
从结构看,文中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我”看到过北京的上海人、山西人,上海的山西人,曾在东北插过队的上海人等,呈现出他们不同的有关故乡的状态,“我”作为行文线索串联起文中不同人对故乡的情感;
从抒情角度分析,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因为“我”的参与其中,更利于触景生情,能自然随性地抒发自己对故乡产生的感受与思考;
从表达效果看,第一人称叙事更具真实性,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代入感强,让远离故乡漂泊异地的感受更鲜活,从而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选材特点的能力。
文中选取了“我”“老头”“太原朋友”等异乡客的生活琐事,人物平凡,事件普通。
“我的家乡是太原。在北京工作”“光阴荏苒,一眨眼,我已回沪十多年”;“老头,是个画家,上海人”“来京多年,老头一开口,仍满满的上海老味道”;“太原朋友性子直,急脾气”“几位上海朋友里面有一位,曾在东北插队七八年,酒量相当了得,于是由他来代表我尽地主之谊。举杯开场”“那哥们儿到底是哪里人?”,“太原朋友”有着典型北方人的个性,在上海的饭桌上却遇到了非典型的上海人。文章从这几个人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各个角度刻画人物性格,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抒发作者对故乡深厚眷恋之情。
作者眼里,人人皆为异乡客,“我的上海朋友”因在东北插过队而有了东北人的豪爽性格,还有上海朋友能唱山西民歌,而“我”生在山西,在北京工作过,还学会了上海的“洋泾浜”。现代人早已习惯了四处迁移,文化交融早就渗透进人们的内心。由此作者对现代人的故乡情展开了深刻地思考:“‘故乡’回不回得去,又有什么关系呢?‘故乡’将在我的笔下得以永生。”这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样的选材易引发现代读者的共鸣。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
找出各段和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和认识的相关内容,分析理解即可。
“现代化都市生活日益繁华,焚膏继晷将喧嚣白热化,然而花钱也难买到‘回乡’之感”;“南来北往,脚步难歇,然而何时能‘回乡’……我究竟要回哪个家乡呢”;“‘故乡’回不回得去,又有什么关系呢?‘故乡’将在我的笔下得以永生,她的鲜活与苍然都将铭刻于心,并且永远跟别人所说所唱所以为的截然迥异”。据此可析知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
作者对故乡情感由淡忘而迷惑,最后释然,这一变化是很多离乡游子对故乡情感的心路历程,是时代变迁过程中的典型特征,是当下身处异地的现代人普遍的情感,容易引起共鸣。作者以“纸上的故乡”安放了乡愁,那其他人该如何看待乡思?引人思考。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8分)
【甲】___________①
(宋)秦观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②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
社瓮③酿成微笑。半缺瘿瓢④共舀。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乙】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1096年,秦观被贬郴州;1098年,又被贬至离家更远的横州。据地方志记载,一位老书生邀请他来家中做客,第二天词人创作了这首词。②瘴雨:南方还有瘴气的雨。③社瓮:社日祭祀土地神用的酒瓮。④瘿瓢:以瘿木做成的酒瓢。
12. 请为甲词补上合适的词牌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沁园春 B. 念奴娇 C. 醉乡春 D. 声声慢
13. 对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上片起首两句写清晨梦醒,“窗晓”表明词人看到明媚的春光。
B. 第三句“瘴雨”双关,暗寓处境,并以“海棠”体现词人心境。
C. 下片用倒叙,写老先生用酿好的社酒邀请作者同饮,尽兴畅快。
D. 全词以梦醒的愉悦起笔,以赏花共饮后的沉醉收笔,末句点睛。
14. 甲乙两首词中,词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两首词画线句作简要分析。(5分)
【答案】12. C    13. D    
14. 两词都表达了因被贬而产生的孤寂、悲痛、哀伤之情(相同点)。但同中有异,甲词中词人借醉酒入梦来麻痹自己,排遣内心屡被贬谪的孤寂、痛苦,同时感受到“醉乡广大”可以超越人间,对人生有所顿悟与释怀,表现出超脱之情;乙词融情于景,“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意象表明词人完全陷入遭贬的情绪中无法自拔,写尽内心的孤苦凄凉(悲伤苦闷)。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一种词牌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故可根据所学的词来判断。
A.如《沁园春•长沙》,前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与“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句式不一致。
B.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句式不一致。
D.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与“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句式不一致。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全词以梦醒的愉悦起笔”错误,由原文“衾冷梦寒窗晓”可知,写刚做完梦,起来后感觉到被子抵御不住寒气,感觉天气的寒冷,正是心情不佳的体现,所以不是以梦醒的愉悦起笔。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此题分析意象特点,并结合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和概括。
“醉乡广大人间小”写喝醉了急忙倒在床上,梦中广大而人间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写怎能忍受得了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客馆的孤寂,斜阳西下,暮色沉沉,杜鹃声声哀鸣!再结合他两次被贬的背景,可知两词都表达了因被贬而产生的孤寂、悲痛、哀伤之情;
甲词“醉乡广大人间小”,是全篇的点睛笔。作者将“醉乡”和“人间”进行对比,称现实生活中,自己屡遭排斥,屡受迫害,屡被贬谪,几无安身立命之地,故曰“人间小”,而一入“醉乡”,则会自由翱翔,“了不知南北”,谛听四野,睥睨八方,万事万物皆成空,故曰“醉乡广大”。中词人借醉酒入梦来麻痹自己,排遣内心屡被贬谪的孤寂、痛苦,同时感受到“醉乡广大”可以超越人间,对人生有所顿悟与释怀,表现出超脱之情;
乙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将情景拉入到了悲凉之谷底,可堪孤馆和一个寒字,写尽了词人心中 孤苦凄凉,杜鹃啼血,本就凄凉又怎堪残阳日暮。自古日暮是归途,词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北京)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