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课堂作业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登快阁》课堂作业(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登快阁》课堂作业【基础阅读】一、情景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②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中也有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预览
《登快阁》课堂作业
【基础阅读】
一、情景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
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②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景阔远清旷,自古推为名句,《登快阁》
中也有类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登快阁》中诗人登上快阁望到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色苍茫一派暮秋景色的诗句是:
              ,                。
④《登快阁》中,“               ,            ”两句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自己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⑤《登快阁》中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
句子是“              ,               ”。
二、阅读《登快阁》,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登快阁》中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作者公务之暇登快阁眺望。 “痴儿”是作者的自嘲,但显示出一种兀傲
的神情。“倚”字用得好,含有倚阁及赏晚晴两重意思。
B.颔联描写出自己登快阁后的所见。这一联描写了“落木”、“千山”、“天”、“江”
和“月”等景物,气象阔远,寄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C.尾联不说自己“想弃官归隐”,而是用了“归船”、“长笛”、“白鸥”等词语,
这是将“想弃官归隐”这种抽象的思想感情用形象的东西表达出来,增加了诗歌的形
象之美。
D.诗人在结尾处为排遣烦忧的“归船”、“白鸥”之想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
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
暗相呼应。
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
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
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
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
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
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
3.分析诗歌颈联运用典故的作用。
                                                                              
                                                                              

【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浅染饱霜兔③。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释:①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黄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而作了此诗。②石泓:石砚。③霜兔:用兔毫制成的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写出黄斌老画竹的心情,同时又是诗人以此自道郁愤不满之情。
B.黄庭坚作诗善炼句,“卧龙偃蹇雷不惊”一句,表现了横竹苍劲挺拔、处变不惊,传
神逼真,也是黄斌老个人品格的写照。
C.第三联宕开一笔,由眼前之竹想象斌老作竹之景,虚实相生。
D.尾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斌老之竹的夭矫、灵气,颇具栩栩如生之感。
2.诗人是怎样表现黄斌老画竹独具一格的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与《九江》的关系是脉络分明的。而杜甫之后,黄庭坚又继续了杜甫的发展,写出《登快阁》那首诗中的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
【文段二】
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则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词藻和意象,一表一里,共同担负着交流思想感情的任务。
    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词组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蓑笠翁”“云破——月来——花弄影”“风急——天高——猿啸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楼上晴天碧四垂”。意象有描写性的,或称之为静态的,如“孤舟”“蓑笠翁”;也有叙述性的,或称之为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意象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
一个意象不止有一个相应的词语,诗人不仅追求新的意象,也追求新的词藻。“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用“白骑少年”四字写思妇心中的游子,增强了游子给人的美感。词藻新,意象也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以“红泥小火炉”入诗,词藻意象都新。
     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他诗中的香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像、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各不相同的意象和词藻,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它们虽然只是构成诗歌的砖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意象和词藻还具有时代特点。同一个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的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和词藻。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是不难理解的。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1.对文段一表达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但很少用“树叶”。
  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C.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D.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是其中的小小一例。
2.根据文段二的内容,给其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
                                             
3.运用文段一和文段二中的相关知识,鉴赏下面这首诗颈联中的意象。
江 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黄庭坚幼时聪颖早慧,属于神童。他5岁就能背诵五经,《宋史》记载说:“坚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过辄忆。”他的父亲黄庶追慕古代大哲,用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庭坚”为其命名。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黄庭坚从小就深受文化的浸染,他的出类拔萃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父亲的去世使得15岁的黄庭坚不得不跟着舅舅到淮南游学。在扬州,他认识了诗人孙觉。孙觉是著名经学家胡瑗的高足,对黄庭坚极为赞赏,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了他。两位长辈的悉心教育,让黄庭坚受益匪浅,他们清廉的官风,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嘉祐十一年,黃庭坚再赴乡试。考官李询击节称绝,谓“此人不惟文理冠扬,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第二年终登进士榜。
    对黄庭坚一生影响最大的,当然是苏东坡。他以一块洮河石砚作为见面礼,登门以弟子的身份拜见了老师,正式成为苏东坡的学生。随着师徒二人聚会京城,黄庭坚也迎来了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在汴京三年的时间里,黄庭坚与苏东坡朝夕相伴,得以亲耳聆听老师的教诲,受益良多。他对苏东坡极为仰慕,痛惜跟老师学得太晚。苏东坡也为有黄庭坚这样的奇才弟子而十分高兴,说“又得天下才,相从百忧散”。两人在一起讲道论艺,酬唱赠答,切磋诗文,鉴书赏画,诗词唱和达百篇之多。此时,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达到一个高峰,他的声名也越来越高,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以至于有了双星闪烁、“苏黄”并称的说法。可以说,得遇恩师苏东坡,是黄庭坚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与黄庭坚过人的才华相比,他一生的仕途极为黯淡。黄庭坚为官总是坚持以民为本,“民为贵,君为轻”,把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施仁政,抚黎民,建功业”。例如他在《虎号南山》中,对虐民的苛政就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流民叹》则描述了河朔、京师一带连续地震,震后又大涝,导致数万灾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图景。这些作品渗透出强烈的关心国运民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仁政爱民也成为他从政的核心理念,他曾摘取“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来勒石自警,展现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却得罪了不少人。
     随之,他终因朋党之争和文字狱而遭贬。贬谪诏书下达,左右的人皆因黔州乃是蛮荒之地,少有人烟而替他哭泣,而黄庭坚却说:“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浮生若梦,来去无迹,凡有日月星辰明耀之地,无处不可寄此一生,又有何忧?”
    或许正是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生活上经历了太多的不如意,让黄庭坚有了更多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反而成就了他文学艺术上的辉煌。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他首先为人所推崇的就是诗词。“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曼妙诗句,皆出自他的手笔。他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对宋代诗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认为“诗,乃至一切艺事,不能落于俗格”。那何为“不俗”呢?“不俗”有两种:“语言高妙,似非吃烟火食”“笔下无一点尘俗气”,是为诗品不俗;“临大节不可夺”“与天地相终始”,则为人品不俗。在二者的关系上,他提出“文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叶也”。说到底,在他眼中,没有人品的高洁,诗品必然俗不可耐。
    黄庭坚说得好,做得更好。他的一生,屡受恩师苏东坡的牵连,但他从未因为避免被贬谪而与老师划清界限,更不会暗施冷箭。这种人生境界,保证了他诗歌的骨力,读来不仅意境悠远,而且荡气回肠。
    与诗歌相比,黄庭坚的书法更为有名。
    黄庭坚书法最早师从周越,周字“落笔刚劲沉着,字字不妄作”,他一学就是二十年,他行笔中一波三折之势即受益于此。尽管黄庭坚练字刻苦,但作品却难入高手法眼。有一次黄庭坚应宝梵寺住持之请作草书数纸,苏东坡甚是赞赏,但钱勰认为他的草字太俗。黄庭坚很不解,钱勰说:“你如果见过怀素《自叙帖》,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黄庭坚自此不肯为人作草书。
不过黄庭坚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一边从苏东坡、王羲之等大家的书法中汲取营养,一边师法:自然,苦思突破的路径。一次,他在游黄龙山时,船工划桨的整齐动作激发了他的灵感,得以初悟草书真谛。他被贬为涪州别驾,意外地见到了怀素《自叙帖》真迹,将《自叙帖》借回家,废寝忘食地临摹和研究,草书技法由此突飞猛进。
     通过兼收并蓄,大胆创新,黃庭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终得自立门户,与苏东坡、米芾、蔡襄被时人并称“宋四家”。
    “诗品、书品、人品”,黄庭坚的艺术品格,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世道之颓,吾心如砥柱”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
                                             (摘自《文史天地》,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孙觉对黄庭坚极为赞赏,并给予其悉心教育,让黄庭坚受益匪浅。孙觉清廉的官风
也对黄庭坚影响很大。
B.黄庭坚聆听恩师苏东坡的教诲,受益良多,以至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得以在文
学史上以“苏黄”并称。
C.黄庭坚为官总是坚持以民为本,把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展现了感人的人道主
义精神。
D.黄庭坚的“诗品、书品、人品”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傲然的风骨,更
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庭坚的父亲用高阳氏后裔“八恺”之一的“庭坚”为黄庭坚命名,不单反映出父亲
对他个人的期待,也直接反映出这个黄氏家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B.黄庭坚成为苏轼的学生后,黄庭坚有相见恨晚之感,而苏东坡对黄庭坚亦是十分满意,
认为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百忧可散,欣喜有加。
C.黄庭坚的《虎号南山》《流民叹》等众多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
种强烈的国运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他仕途发展的助推剂。
D.黄庭坚对于他人生仕途的遭遇比较淡然,这种淡然是他屡受打击、饱经坎坷的结果,
也是他对人生和社会思考的结果。
3.作者在结尾为什么说黄庭坚“‘世道之颓,吾心如砥柱’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
追求的精神境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语言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里的“无我之境”是指深入学习对象,意识不到“我”的存在。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任何一种风格,对其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只有因为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是为“无我之境。”
进一步的学习则是了解与掌握书法经典的方法和原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即达到“有我之境”。这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大致属于“遗貌取神”,“神”就是艺术本体的方法和原理。例如,黄庭坚的笔法充满律动和涩势,如千里阵云,力透纸背,对后世影响很大。上述对黄庭坚书风的研究与熟练运用,属于“有我之境”。这个阶段不再是      地搬用形式,而是开始回味        所学对象,并运用其原理形成新的形式。不过,这个阶段还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自我的独创性还未形成。
“本我之境”是出乎对象之外,发现与形成独特的艺术“自我”,即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面貌。通过艺术历程中漫长的“无我”“有我”阶段,有作为的艺术家一定会形成独特的“自我”,即“本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是黄庭坚关于书法原创性的宣言,显示出他         的铮铮风骨。黄庭坚最终从自然中获得书法创造的原动力。黄庭坚找到了书法艺术与自然规律相通之关键——“同是一笔法”,也就是从自然界发现书法创造的原动力。实质上,艺术家只有回到自然,(    )。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审视      生吞活剥       卓尔不群
  B.审查      生吞活剥       出类拔萃
  C.审查      亦步亦趋       卓尔不群
  D.审视      亦步亦趋       出类拔萃
2.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
是为“无我之境。”
B.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只有因为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
是为“无我之境”。
C.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
是为“无我之境”。
D.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只有因为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
是为“无我之境。”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从而在自然、
社会、人生中得“道”
B.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才会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从而获得艺术创造
的本源,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C.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才会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从而通过“天人合一”
的体验,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D.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从而在自然、
社会、人生中得“道”
二、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代曹雪芹说他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把辛酸泪。都云怍者痴,谁解其中味!”
②此后,诗人杜甫也叹息“百年歌肉苦,未见有知音”。
③宋代的黄庭坚则慨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④东汉诗人曾悲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荇稀”,说出了没有知音的苦闷。
⑤他们都异口同声地焦急地召唤着“知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人们的赏识。
A.④③②①⑤   B.④②③①⑤   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③②①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唐代韩愈提倡“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为汉语贡献了如“蝇营狗苟”“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落井下石”等生动的成语。宋代江西诗派的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分析材料,请说说关于文学的创作韩愈和黄庭坚分别提倡怎样的观点?
   韩愈提倡:
   黄庭坚提倡: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乡土中国》学考专练(二)基础知识落实语文试题』  下一个『《客至》课堂作业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