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二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二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启用前注意保密202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2.作答
试题预览
★启用前注意保密
202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个地域、哪个族群的人,比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更喜欢筑城了。“无邑不城”,只要是人扎堆的地方就得围起来。学术界也一般把“无邑不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显著特色来加以强调:“城墙是构成都城的基本要素,没有‘城墙’的都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我们说,从二里头文化诞生到汉代,在这两千余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城(都邑)是没有城墙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设防的,你相信吗?“大都无城”,就是我们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
要讲清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城市这个概念。城市是一种区别于乡村的聚落形态,出现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家与前国家社会的关键区分点。古代城市往往是区域或社会组织的中心,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都城就是这类城市的重中之重。可见城市的本质特征中并不包含城墙,有没有城墙是从空间布局、从有无防御设施角度来说的,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城墙。考古学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在中国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并非所有的城市都有防御设施(城墙),“大都无城”概念的提出,正是出于这样的观察。
 
我们试着勾画出中国古都的一个框架。都邑几乎是伴随着国家出现的,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自最早的国家都邑二里头至曾魏邺城前近2000年的时间里,都城空间构造的主流,是都邑不设防,有宫城而无外城墙,这种现象在二里头、殷墟、周原、丰镐、洛邑、秦咸阳、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等一系到都邑中有清晰的显现。这与国家强盛的国势、军事和外交优势、作为“移民城市”的居民成分复杂化、对都城所处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等,都有一定的关联。在这一早期中国都邑布局的观察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二里头时代的到来,这是“大都无城”传统的肇始。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中间的宫城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形状,特别像现在的紫禁城,其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如果将二里头时代的聚落形态与该地更早的龙山时代做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中心聚落面积的大幅度提升,由龙山时代的十余万至数十余万平方米,扩大至300万平方米。但在逾半世纪的田野工作中,我们却一直没有发现圈围起整个二里头都邑聚落的防御设施,仅知在边缘地带分布着不相连属的沟状遗迹,应具有区划的作用。由此可以推知,进入二里头时代,聚落内部社会层级间的区隔得到强化,而与此同时,对外防御设施则相对弱化。究其原因,不能不考虑到都邑内的居民。二里头可能是最早集聚了周边人口的中心城市,其人口由众多小规模的、彼此不相关联的血亲集团所组成,这种特征又与其后的殷墟和西周时代的都邑颇为相近。可以说,“大都无城”是最早的“中国”初兴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大都无城”的一个例外是战国时期。春秋时,大部分城市依然是没有城墙的。如晋都新田就没有外城墙,而东周王城的战国城墙的两侧都发现了春秋大墓和车马坑,说明春秋时东周王城也根本没有城墙,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城围,也就是有了防御设施。这种特点在战国时代韩都新郑体现得更为明显。韩人放弃了难以防守的双洎河南区域,而以双洎河与黄水河的宽深河谷为天然屏障,沿双洎河北岸另筑了一道城墙;同时加宽、加高了新郑的北、东城墙,沿城墙内侧修筑道路,形成“环涂”。如此种种,都凸显了强烈的军事防御色彩。可以看出,到了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战国的这种情况并不属于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都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在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只有几百年的时间是有城墙的,这以后很快又回到了“大都无城”的状态。
再看看秦国的都城咸阳,我们发掘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找到城墙的痕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它不可能有城墙了。文献记载曾经两次有狼群进入秦咸阳城里,狼群如果能进去,恐怕没有严丝合缝的城墙防守。咸阳北坂上有非常大的宫区,仿照六国宫殿的大型建筑在考古学上都被证实了,但就是没有大城圈。依战国时秦国和秦始皇那种气魄,一直是向外扩张的,所以根本没有筑城的必要。连阿房宫一带都是整个都邑的一部分,法天、象地、象北斗,如此巍巍大气,还需要用土围子围起来?再往后看看汉长安城。我们所发现的汉长安城城圈只是内城,因为城外还有大量的手工业和商业遗迹,构成首都圈的概念,有帝国之都的气势。可见,越是国力强盛,就越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左传》中说:“古者,天子守在四夷……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国力强盛,又何必要城呢?这和我们现在说人民子弟兵是钢铁长城是一个道理。
如今,北京城成了一个新的“大都无城”,上海也从清代的小城圈到现在变成了完全的“大都无城”——国际化大都城。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墙的或有或无伴随着整个城市演变的过程,“大都无城”是其中一个波澜壮阔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许宏《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邑不城”是人们对中国古代都城的既有印象,但这个看法和考古学观察到的现象相悖,中国汉代以前的都城是没有城墙的。
B. 聚落这个概念,涵盖了城市和村落,聚落形态既可以按照发展阶段的不同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防御设施的有无进行划分。
C. 战国时期 韩都新郑以宽深的河谷为天然屏障,修筑了城墙和城防道路,以加强军事防御,体现了战国对峙的时代特点。
D. 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城墙的历史变迁,对我们观察北京、上海这样的现代社会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形态具有积极意义。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广州市,“小北”等和城墙相关的名称,随着城墙拆除已成为路名。这可能与城墙限制城市经济发展,及防御需求弱化有关。
B. 从《过秦论》中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可以推知,国家防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这和本文的相关观点一致。
C. 秦咸阳城和汉长安城遗址至全都没有发现城墙,除了现有考古资料,《左传》中的相关记载也提供了文献证据。
D. 人们普遍认为都城都应该有城墙,这个误解与先前考古工作中未能发现更多证据有关,也与对城市本质理解不当有关。
3. 根据材料内容和下面表格,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朝代 典型都城遗址 有无城墙 都城存废时间
夏 / 商 ? 偃师二里头 无 1700~1500BC
商 殷墟 无 1350~1000BC
西周 丰镐、岐邑 无 1000~771BC
春秋 周王城、晋新田、楚郢都 无 770~403BC
战国 周王城、齐都、韩都、赵都、楚那郢都、燕下都 有 403~221BC
战国-秦 咸阳 无 350~207BC
西汉-新莽 长安 无 202BC~23AD
东汉 洛阳 无 25~190AD

A. 西周的丰镐、岐邑存在时间长于韩都新郑,可见城市存亡并不取决于城墙的有无。
B. 周王城、楚郢都的城墙从无到有,反映了它们在聚落形态上从低级到高级的跃迁。
C. 同处战国,齐、赵等都城有城墙,咸阳则没有,这种差异主要因为地理环境不同。
D. 除战国以外,其他朝代的都城遗址都没有发现城墙,说明它们基本没有防御需求。
4. 在谈“大都无城”时,许宏特意论及作为“例外”的战国时期都邑,这样写有何作用
5. 书名中的“动态解读”指的是在观察都城形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请结合二里头和东周王城的例子加以说明。
【答案】1. A    2. D    
3. A    4. ①战国时期是“大都无城”的一个例外的,写战国时期的都邑,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大都无城”的历史变迁;②明确了作者的态度,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不是“大都无城”传统的承前启后的环节,而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③使文章论证更严谨,对“大都无城”的论断更科学。    
5. ①“动态解读”说的是根据历史变化来解释都城形态的变化。②作者根据考古发现,认为二里头遗址作为最早的中国都城,其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且对外防御设施相对弱化,成为“大都无城”传统的肇始;而东周王城在春秋时没有城墙,说明春秋大都无城。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城围这种防御设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但这个看法和考古学观察到的现象相悖,中国汉代以前的都城是没有城墙的”错误。由原文“考古学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在中国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并非所有的城市都有防御设施(城墙)”,可见相悖表述绝对,中国汉代以前的都城不是都没有城墙,“大都无城”的一个例外是战国时期,到了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这个误解与先前考古工作中未能发现更多证据有关”错误。文章第二段主要是从城市这个概念来进行解释,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都城都应该有城墙主要是对城市本质理解不当有关。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反映了它们在聚落形态上从低级到高级的跃迁”错误。由原文“到了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可知,反映的应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的社会历史。
C.“这种差异主要因为地理环境不同”错误。由原文“依战国时秦国和秦始皇那种气魄,一直是向外扩张的,所以根本没有筑城的必要。连阿房宫一带都是整个都邑的一部分,法天、象地、象北斗,如此巍巍大气,还需要用土围子围起来?”可知,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秦国和秦始皇向外扩张的气魄。
D.“说明它们基本没有防御需求”错误。由原文“到了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可知,说明战国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段作用的把握能力。
本文说到“大都无城”是我们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战国之前,大部分城市是没有城墙的,而到了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到了秦国,却根本找不到城墙的痕迹。所以,战国时期是“大都无城”的一个例外的,写战国时期的都邑,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大都无城”的历史变迁。
由原文“可以看出,到了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战国的这种情况并不属于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都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在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只有几百年的时间是有城墙的,这以后很快又回到了‘大都无城’的状态”可知,在谈“大都无城”时,许宏特意论及作为“例外”的战国时期都邑,明确了作者的态度,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不是“大都无城”传统的承前启后的环节,而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本文说到“大都无城”是我们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但是战国时期却是个例外,所以,在谈“大都无城”时,许宏特意论及作为“例外”的战国时期都邑使文章论证更严谨,对“大都无城”的论断更科学。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本文选自许宏《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而中国古都是不断变换的,如“大都无城”是我们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说明在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是没有城墙的,而汉代以后的都城有了城墙,说明都城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动态解读”说的是根据历史变化来解释都城形态的变化。
由原文“在这一早期中国都邑布局的观察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二里头时代的到来,这是‘大都无城’传统的肇始。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中间的宫城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形状,特别像现在的紫禁城,其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可知,作者根据考古发现,认为二里头遗址作为最早的中国都城,其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且对外防御设施相对弱化,成为“大都无城”传统的肇始。
由原文“春秋时,大部分城市依然是没有城墙的。如晋都新田就没有外城墙,而东周王城的战国城墙的两侧都发现了春秋大墓和车马坑,说明春秋时东周王城也根本没有城墙,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城围,也就是有了防御设施”可知,东周王城在春秋时没有城墙,说明春秋大都无城。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城围这种防御设施。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葛师傅
陆文夫
我的师傅姓葛,名字叫增先,五十八岁。总戴一顶瓦灰色的鸭舌帽,为的是遮掩了那一头斑白的头发。他总共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广德,一个就是我。
我自小欢喜听苏州评弹,而且居然学会了《水浒》中的几个段子。师兄广德便来鼓动我,说:“你何不把厂里的新鲜事情,编几段评弹?”
我说:“师兄,说书这一行,还有点窍门:你听或松打虎那一段,说起来多神!多险!那有个情节;眼前这厂里的事情,太淡。”
广德说:“这话不对,就说我们的葛师傅吧,他身上就有好材料。
“先对你说一段:葛师傅三十八岁那年,从汉口回到苏州。有个史老板,接下一宗大生活,替客户配一只大活塞。那时没有科学仪器测量,全靠一把大卡钳,手头上的功夫。照理,这样大的生活要到上海去做的,史老板想创招牌,硬把生活接下了。
“那活塞车了三天,最后一刀没人敢车了。史老板一急,把苏州一带稍有名气的车工都请到厂里。车工有句老话:“千刀万刀,最后一刀。”这最后一刀吃对了,就是正品,吃不准,就得报废。生活一废,史老板的招牌就碎了,车工的饭碗也得过河,没人敢落车。
“葛师傅站出来,拿起卡钳,量了个仔细。量完了,二话没说,把车床马达一推,拖板一摇,嗤溜溜地车了一刀,大模大样地说:“落车!”——活塞进汽缸,正好!
“从此,葛师傅到哪爿厂,哪爿厂就生意兴隆。葛增先这三个字,被人家喊成了活神仙!”我听了这段故事,来劲了,说:“这有点像松打虎哩!”
广德笑起来说:“你怎么老是武松打虎啊?当今的英雄不同了,葛师傅去年革新二十八项技术,这才是正文哩。以后有空,我慢慢说给你听。”
我把葛师傅这段故事编成评弹,题目叫“活神仙巧车大活塞”,果然大受欢迎。
……
去年九月,葛师傅开会去了。这时候,来了紧急任务,也是要配大活塞。我心里想,这下子可以显显葛师傅的威风了。我把任务交给一个车工,关照他说:“这最后一刀你别车,放着等葛师傅回来。”
葛师傅刚回来。车间里的人呼隆一下把他围在当中,有人直着嗓子喊:“快来呀,活神仙要表演啦!”
葛师傅被弄得莫名其妙,我说:“别听他们瞎起哄,有只活塞请你卡一卡。”
葛师傅听到活塞两字,眉毛动了一下,问:“生活急不急?”
“人家一爿榨油厂停工,几百人等着哩!”
“活塞有多大?”
我说:“和你二十年前车的一样大。”
葛师傅脸色一虎,说:“什么二十年前,快领我去看。”
我见师傅脸色不对,心里有点虚。说实话,这样紧要的生活,是不能当耍的。那些看表演的人,一个劲地喊:“快来呀,表演开始罗!”
葛师傅跑到车床跟前,立刻把袖管一捋,拿起卡钳就量。量完问我:“厂里有没有这么大的分厘卡?”
“货已经订了,还没来,最快也要三天。”
葛师傅责怪我:“你为啥一点准备不做,莽莽撞撞地干险事?”
我听了,肚皮里泛泡泡。你二十年前干得那么神奇,如今却非分厘卡不可了。用分厘卡算啥稀奇。
那些看表演的人,也和我一个心思。本想见识葛师傅的当机立断,干脆利落,没想到活神仙却磨磨蹭蹭!有些人熬不住了,嘁喊嚓嚓地议论起来:
“并不那么神嘛!”
“他过去跟资本家做,也不曾考虑嘛,是怕塌面子!”
葛师傅耳朵十分尖灵,抬起头来追问:“这话是哪个说的?你哪知道替老板卖命的寒苦?那辰光,你当我真是神仙?我是拎着饭碗碰运气啊!碰对了,我能在苏州多吃几年饭。碰不对,大不了再闯几个码头。如今能这么乱闯?损失工料还是小事,榨油厂几百人等着!停一天工要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这不是个人的饭碗问题了!”
车间里鸦雀无声,只有车床在咝咝嘘嘘地旋转,铁器轻轻地碰击。天窗里突然射进耀眼的阳光,我才看清葛师傅严肃的目光。我忙劝他说:“那就等三天吧。”
葛师傅拧起眉头,翘起下巴,眯细着眼睛,停了一息说:“不能等。眼下正是新豆登场,榨油厂任务紧急。”
我说:“万一报废了,时间也差不多。”
葛师傅说:“通知翻砂车间,别把活塞的泥模毁了,随时准备浇第二只……”他把帽子一脱,现出一头斑斑白发。
旁边那些看表演的,肃静无声,好像在替葛师傅助劲,大家共担着一个责任。
紧要关头到了,见他满满地吸了口气,摆开八字步,把全身的力气都提到两只膀子上,屏住气,稳住劲。卡钳脚在活塞上轻轻地一探,跟着一挥手,高喊:“开车!”床飞舞起来了,车刀嗤嗤地切削过来,雨点般的铁屑,沙沙地四洒开来。工夫不大,一刀到头,大活塞完工了。我没等葛师傅吩咐,便吹响哨子,指挥落车。那一边,人们个个抢着活干,忙着向汽缸里装。只听见梆头梆梆梆三响,车间里一片欢叫:“正好!”
我的一颗心从喉咙里落下肚去。回头看葛师傅,才发现他上半身的衣衫全湿透了,眉毛上都吊着汗珠。
这以后,我花了三个夜晚,编了一段新的评弹,它受到了大伙儿更加热烈的欢迎。
1961年发表
(有删改)
文本二,
向评弹学习(节选》
陆文夫
我向苏州评弹学过不少东西,所以有人说我的某些短篇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爱上苏州评弹,那是在我开始写小说之后。那时我为写小说而苦恼,而评弹带给了我各种启发。苏州评弹的语言很生动,很优美,很有表现力,可惜的是我不能用吴语来写小说,不懂苏州话的人看不懂,懂苏州话的人看起来也很吃力,何况吴语也和许多地方语言一样,许多传神之处无法用普通话加以翻译,只好吸收一些读音不同,字面能懂的方言,如“瞎七搭八”“滴溜滚圆”等等。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德讲故事,先说葛师傅三十八岁从“汉口”回来,暗示他一身本领是从何而来的。
B. “我”让车工留下最后一刀,也故意不准备分厘卡,就是想亲眼看“活神仙”表演。
C. 葛师傅告诉大家,二十年前为史老板巧车大活塞是“碰运气”,这里有谦虚的成分。
D. “我”建议“等三天”,而葛师傅想清楚得失利弊之后,果断决定冒险去车大活塞。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年革新二十八项技术,从榨油厂来的任务很紧急,文本一中的这些细节透露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时代气息。
B. 文本一多处以描摹五官来刻画人物,如“眉毛动了一下”“拧起眉头”,神形兼备,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C. 文本一中,工人们从议论纷纷到肃静无声再到欢呼一片,烘托了故事气氛,也表现了人们对葛师傅认识的转变。
D. 两则文本都写到了评弹,但用意不同,文本一以评弹为主线串联情节,文本二以评弹为学习对象,谈论小说创作。
8. 文本一中两处划线部分都描写葛师傅车活塞,却写出了“不一样”的葛师傅,谈谈你的理解。
9. 陆文夫指出“有人说我的某些短篇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请结合两则文本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哪些方面“像苏州评弹”。
【答案】6. B    7. D    
8. ①第一处划线句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写出葛师傅车活塞时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度,突出其技艺高超。②第二处划线句以“我”的视角,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葛师傅车活塞时的全神贯注和竭尽全力,突出其勇于担当的精神。    
9. ①情节设置巧妙、有吸引力。文本一写“我”听说葛师傅的故事,编成评弹大受欢迎,又遇到新任务,葛师傅再次显露身手,故事环环相扣,情节张弛有度,和评弹一样吸引了听众。②人物形象鲜明。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方式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勇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主人公形象。③语言富有表现力。文本以的语言质朴生动,通俗易懂,和评弹的语言一样有感染力。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也故意不准备分厘卡”错,根据“货已经订了,还没来,最快也要三天”“你为啥一点准备不做,莽莽撞撞地干险事?”可知并非故意不准备分厘卡。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文本一以评弹为主线串联情节”错,文本一虽有“我”学习评弹、编评弹的简略交待,但没有串联小说情节,也没有推动情节的发展,反而受“葛师傅‘两次’巧车大活塞”的影响,故文本一的线索是“葛师傅车大活塞”,另外,“我”和“葛师傅”均可以说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①第一处划线句,主要描写了葛师傅一连串的动作“量完了”“一推”“一摇”“一刀”,还有葛师傅干净利落的一句话“落车”,写出葛师傅车活塞时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度,突出其技艺高超。
②第二处划线句,从“我”的视角,观看葛师傅车活塞,主要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吸了口气”“摆开八字步”“住气,稳住劲”“轻轻地一探”“一挥手”等,真实、精彩地还原了“活神仙”表演的场景,集中地表现了葛师傅车活塞时的全神贯注和竭尽全力,突出其勇于担当的精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根据“我自小欢喜听苏州评弹,而且居然学会了《水浒》中的几个段子”“你何不把厂里的新鲜事情,编几段评弹”等内容,可知评弹情节设置巧妙、有吸引力,文本一先写了“我”从广德哪里听说的葛师傅故事,“把葛师傅这段故事编成评弹,题目叫‘活神仙巧车大活塞’”,“果然大受欢迎”,后来又亲眼见识了葛师傅再次显露身手,再次“编了一段新的评弹”。故事环环相扣,情节张弛有度,和评弹一样吸引了听众。
②根据“还有点窍门:你听或松打虎那一段,说起来多神!多险”,可知评弹人物形象鲜明,文本一通过侧面烘托,“我”从广德那里听到葛师傅的传奇故事,又正面描写,直接写“我”亲眼目睹葛师傅这一“活神仙”的表演,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勇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主人公形象。
③根据“苏州评弹的语言很生动。很优美,很有表现力”,可知评弹语言富有表现力,文本以的语言质朴生动,如“千刀万刀,最后一刀”“活神仙巧车大活塞”“快来呀,活神仙要表演啦”等内容,富有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同时又和评弹的语言一样有感染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君尝言: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孔子称其仁,而不能止五公子之乱,使桓公死不得葬,曰:“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
管仲身有三归,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而不议为非,此固适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然桓公之老也,管仲与桓公为身后之计,知诸子之必争,乃属世子于宋公。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盍至此乎?
《传》曰:“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何如?’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何如?’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祸作。”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间之,则小人不能奋其智。《语》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
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
(节选自苏辙《管仲》)
材料二:
尝读《周官》《司马法》,得军旅什伍之数,其后读管夷吾书,又得管子所以变周之制。盖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故其为法要以不可败而已。至于桓文,非决胜无以定霸,故其法在必胜。繁而曲者,所以为不可败也;简而直者,所以为必胜也。
若夫管仲之制其兵,可谓截然而易晓矣。三分其国,以为三军,万人为一军,三军三万人,疏畅洞达,虽有智者无所施其巧。
三代之制,至于列国犹有存者。及至管仲相桓公,南伐楚,北伐孤竹,九合诸侯,威震天下而其军垒阵法,不少概见者,何哉?盖管仲欲以岁月服天下,故变古司马法而为是简略速胜之兵,是以莫得而见其法也。
(节选自苏轼《管仲论》)
10. 材料二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出于不得A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24届重庆中考信息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个『《兰亭集序》课后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