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昌十五中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备课组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古代既有“诗能穷人”之说,又有“诗能达人”之说;既有“穷而后工”之说,也有“达而后工”之说。但是前者成为流行的说法,而后者则少为人所接受。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
试题预览
南昌十五中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备课组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古代既有“诗能穷人”之说,又有“诗能达人”之说;既有“穷而后工”之说,也有“达而后工”之说。但是前者成为流行的说法,而后者则少为人所接受。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诗人薄命化”倾向。
重视诗赋等文学创作是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雅好文章”和提拔文章之士是君主的雅趣。《汉书》中记载西汉枚乘、司马相如都因善赋而见用,《后汉书》也记载东汉班固因《两都赋》名闻天下。隋代李谔上书隋高祖明确指出,诗歌已经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自从唐代实施科举制度,诗歌便成为下层士子改变命运的途径,真正成为对所有读书人开放的“禄利之路”。在中国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能诗是一种荣誉,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古代诗人遭受厄运的毕竟是少数,而纯粹由于写诗的原因而遭受厄运的诗人,更是少之又少。诗人薄命并不是普遍的事实,“诗能达人”与“诗能穷人”同时构成事实的整体。
如果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便可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人薄命”之说其实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集体认同:在“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选择了“诗能穷人”;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中,选择了“穷而后工”。虽然“诗能达人”也具有某种真实性与合理性,但这种理论大多仅是对世俗社会现象的总结,没有更深邃、更崇高的传统诗学理想与价值观来支撑,有时还流露出某种世俗功利色彩。而“诗能穷人”或“穷而后工”反映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慕崇高的诗学理想。
历史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固然与中国古代经典诗歌多为“穷苦之言”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潜藏的中国古代诗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诗学始终强调和重视诗人的社会责任,“失志”诗人不得已就把用世之志寄寓于诗文。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接受和抒发之中,更多地体现了对道的坚守和追求,因而其心灵深处充满了以道自任、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与悲剧性的崇高感。所以,诗人表达的生老病死与穷愁哀伤可以超越个人的际遇,与人类的普遍情感相通,从而能超越时代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穷而后工”的“工”,绝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成就,更因为它具有深刻人文主义情怀与理想。
在集体认同“滤光镜”的作用下,“诗人薄命”的现象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来了,而不符合集体认同的大量事实则被遮蔽了。它可以使人“明察秋毫”,也可以使人“不见舆薪”。“诗人多薄命”并不是对于所有诗人命运的准确总结,而是一种想必如此、理应如此的期待与想象。比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发愤著书”之说,认为历史上许多名著——《周易》《春秋》《诗经》《国语》《吕氏春秋》《离骚》——都是作者遭受不幸的产物,但司马迁所举例证却多与《史记》所载不符。如《太史公自序》中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而《史记》卷85则记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则《吕氏春秋》明显是在“不韦迁蜀”之前,是得志时所作。“《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基本上也是想象之词,至少有以偏概全之嫌。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司马迁处于“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的语境,为了强调作者的遭遇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把著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做了改动,而这些被改造过的史实后来又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
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也引导着读者对批评理论的解读。这里以古人对韩愈的经典理论“不平则鸣”的理解为例。韩愈《送孟东野序》开宗明义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假如把“不平则鸣”单纯解释为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则《送孟东野序》中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甚至矛盾之处。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钱锺书也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不过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所以劝他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悲”。为什么后来的读者理解“不平则鸣”往往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含义呢?这是因为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让人偏向于把“不得其平”理解为像孟郊一样由于生活的穷苦而悲愤。
总括言之,“诗人薄命”并非是一种对历史事实的全面真实的总结,而是古人的一种集体认同。表面看来,这种集体认同比较消极,然从深层考察,却有相当丰富而积极的意义,它表现出古人对诗歌的价值判断以及对于诗人的想象与期待。
(摘自吴承学《“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隋代已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但此“禄利之路”在当时并未对所有读书人开放。
B.中国古代文人因其文学作品被任用提拔,或通过考试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
C.中国古代文论选择“穷而后工”说是因为它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色彩,具有更深刻、更崇高的人文情怀与诗学理想。
D.“诗能穷人”“穷而后工”“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等都是符合中国古代集体认同的文学观念。
2.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志”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与抒发中表现出对道的坚守和追求,这使其内心具有一定的使命感与崇高感。
B.面对事实,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会使人们“有所见”或“有所不见”,受集体认同引导的人会对事实进行灵活选择。
C.从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的理解可以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或理论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D.相比《史记》所载的更为真实的历史,《太史公自序》中“发奋著书”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其学说价值也会削减。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的一项是(    )
A.屈原屡遭放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B.杜甫漂泊夔州,高台临眺而作《登高》。
C.李白漫游梁宋,与友相会而作《将进酒》。
D.王安石任满回乡,途经杭州而作《登飞来峰》。
4.集体认同的“滤光镜”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本概括。(4分)
5.作者是怎样证明集体认同引导下的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这一经典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为你再跳一支舞
肖建国
细雨再次将我淋醒,我居然没有死。
除了悲愤,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眼前一片灰色,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连树叶、青草都是灰蒙蒙的。
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虽然很痛苦,但还存在着“希望”。我的希望在哪里?父母被炮弹炸死,丈夫被乱枪打成筛子,我拼命向山沟里逃。乱石、荆棘、瓦砾,平时愚钝不堪,如今却像刀子,不断削伤我的身体。我一头撞在树桩上,原本想从旁边跑过,可一条腿断了,我失去了平衡。剧烈的疼痛,让我瞬间昏迷。
雨水将我淋醒。天色很暗,村庄、山峦、树林,鬼影般乱窜,很像爷爷说的地狱。从我记事起,爷爷每每看到我都叹息,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你来到人间,就是来到地狱啊。爷爷骨瘦如柴,说着说着就老泪纵横。好在父母勤劳,他们四处挖洞,四处埋藏粮食,我才勉强长大。
我讨厌枪炮声,憎恨暗无天日。在提心吊胆的日子里,我结婚了,怀孕了。母亲摸摸我的肚子说,三胞胎。要在和平年代,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整个家族都会欢呼雀跃。可现在,集体沉默。
想到胎儿,才感觉他们已好久没动静了。我用手拍拍肚子,他们知道这是娘的呼唤。可任我拍打许久,他们没丝毫反应。我的心立刻坠入冰窟中,一点点爆裂、粉碎。我体会到什么叫万箭穿心,生不如死。我发出鬼魅般的尖叫。叫声惊动了山坳那头的伏兵,一个人鬼头鬼脑探出身来.四下张望。他手里端着大枪,明晃晃的刺刀上紧绑着“膏药旗”。就是这群人焚烧了我的家园,屠杀了我的亲人,还有……我未出世的孩子。
我挣扎着站起来,想猛冲过去。就是死,也要咬他两口。刚直起身体,脑袋却阵阵眩晕。倒下时,我瞥见“膏药旗”将一颗地雷埋在小路的中间,他灰蒙蒙的脸上露出奸邪的笑。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一阵温暖。雨还在下,有人将我抱在怀里。
哥,她醒了。说话的是位少年,十五六岁的样子。衣衫褴褛,披着蓑衣,光着的双脚沾满泥巴。少年望着我,眼睛含着光。被称哥的人戴着斗笠,背着枪。看到枪,我浑身就发抖。哥大概看出我的心思,他伸出手摸摸我的头,他手心传出的温暖让我不再惊悸。
哥说,真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白狐。
要是不打仗了,我真想把她养在家里。你看,她快当妈妈了。可是……可是我们现在连家都没了。弟弟眼圈有些发红。
我的双眼也有些发红。
弟,把她放了,你赶紧回去,我也好招呼后面的部队跟上来。看样子,今晚我们要到前面的村子借宿。哥拍拍弟的头,雨水顺着斗笠流下来,像长长的泪。
她的腿断了。哥,我们帮她包扎好再放吧。
哥抬头望望天,再望望山坳那头的村头,一切都显得空旷寂静,死气沉沉。好,包扎完后你就走,要照顾好爷爷,跟他说打完仗我就回去,叫他别惦记。对了,今后有什么事,要及时往山里送情报,别忘了爹娘是怎么死的,给他们报仇。
哥边说边从裤脚撕下一条碎布来,弟早已找好两根适当长的细棍。他俩小心翼翼地将我的断腿接驳上,固定好。
哥轻轻将我放在地上。走吧,弟说。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我往哪里走?
我知道兄弟俩听不懂我的话,但他们能看明白我的表情。哥看我泪流满面,忙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一撮炒面来,慢慢送到我嘴边。
弟说,哥,你没多少了,自己都舍不得吃,后面还有很多伤员,她会自己找食吃。
哥说,看到她,我就想到……哥的声音有些哽咽,弟也抽泣起来。
我突然想为这兄弟俩跳一支舞。这是我们家族对待尊贵客人的最高的礼节,好多年我们都没跳过了。我收拢起悲痛的心情,瘸着腿,边歌边舞。兄弟俩看着舞蹈的我,他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请你们稍等,我还要为你们再跳一支舞。我擦擦眼泪,向兄弟俩鞠了一躬,然后拖着伤腿向山坳那边跑去。
弟正要冲着我远去的背影呼喊,却被哥一把拉住。我跑到他们目光最远能及的地方,再次跳起舞。我用力地踏着大地,恨不得把大地踏出一个窟窿。震耳欲聋的响声,将我抛向了天空。向地面跌落时,我看到兄弟俩眼中都流出了晶莹的泪花。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为你再跳一支舞”意境优美,引人遐想,跳舞是“我”回报兄弟俩的主要方式。
B.小说描写“我”用手拍肚子呼唤腹中胎儿无果后心痛的情节,细腻真挚,催人泪下。
C.“丈夫被乱枪打成筛子”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现了丈夫死状之惨和战争的残酷。
D.“我”倒下时瞥见“膏药旗”埋地雷的细节为后文“我”用力踏响地雷的情节做了铺垫。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连树叶、青草都是灰蒙蒙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压抑的气氛。
B.“他俩小心翼翼地将我的断腿接驳上,固定好”一句运用动作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兄弟俩的善良、热心和正义。
C.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结尾悲剧色彩浓烈,使情感和主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白狐的视角来叙事,使小说富于神话色彩,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8.小说中“我”的心理随着情节的发展有不同的变化。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说,这篇小说表现了现实中的“美”与“丑”。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二、 文言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左文襄(左宗棠)礼部报罢,回籍,侘傺甚,充醴陵书院山长,修脯至菲,几无以给朝夕。时安化陶文毅公(陶澍)方督两江,乞假回籍省墓。醴陵为赣、湘孔道,县令特假书院为行馆,嘱文襄撰书楹帖。文毅睹楹帖,激赏不已。问县令孰所撰,令具以文襄姓名对,即遣舆马迎之至,谈一日夜,大洽,即延入幕府,礼为上宾。文毅得子晚,其公子尚在髫龄,而文襄有一女,年与相若。文毅一日置酒,邀文襄至,酒半,为述求婚意。文襄逊谢不敢当,文毅曰:“君毋然,君他日功名,必在老夫上。吾老而子幼,不及睹其成立,欲以教诲累君,且将以家事相付托也。”文襄知不可辞,即慨然允诺。未几,文毅骑箕文襄经纪丧事挈公子归里亲为课读,且部署其家事,内外井井,如文毅在时。陶氏族人欺公子年幼,群谋染指,赖文襄之御侮,得无事。文毅藏书綦富,文襄暇日皆遍读之,学力由是日进,一生勋业,盖悉植基于是时也。
(选自徐珂《清稗类钞》,有删改)
材料二:
陶澍未第时,家极贫,课徒自给。而公性颇豪,嗜饮善博,虽家无儋石储,不顾也。后值岁暮,其妇崔泣谓公曰:“贫迫如此,妾实不能同为饿殍。为君计,鬻妾亦可度岁。不然,愿赐绝婚书,俾妾另谋生活。”公笑曰:“卿识何浅!我未交大运耳。日者谓我命当至一品。姑徐之,勿愁富贵也。”妇曰:“君有此大福,自有与君同享者。妾不敢作此想,请与君辞,听君好消息矣。”公不得已,书离婚书与之。
戴痴者,善饮,每以无饮友为恨。一日晚饮于市,见公袒衣而沽饮,饮颇豪,呼而问为谁,公答姓陶。曰:“子饮可几何?”公曰:“予好饮,而终未有能醉我者。”戴喜甚,曰:“我将与子较量。”遂沽浊醪二瓮,曳与对饮。两瓮既罄,公微醺,而戴已玉山颓倒矣。公起去,次日戴醒而忆之,复觅陶公饮,极欢。自是,遂与公为酒友。
(选自朱翊清《埋忧集》,有删改)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文毅A骑箕B文襄经纪C丧事D挈公子归E里F亲为G课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礼部,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职事,礼部长官被称为礼部尚书。
B.文中“延入幕府”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延至其家”的“延”含义相同。
C.既罄,文中指喝完了,其中的“罄”与成语“罄竹难书”中的“罄”含义不同。
D.谢,推辞,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谢”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宗棠在家乡担任醴陵书院的山长时,十分落魄,身为两江总督的陶澍却有识人之能,看到左宗棠写的楹联便叹赏不已。
B.陶澍生前将自己的家事托付给左宗棠,并交代他要读书。在陶澍去世后,左宗棠不负所托,通读陶澍藏书,奠定功业的根基。
C.陶澍没考中科举时家里很贫穷,靠教书补贴家用,而他喜欢喝酒赌博,家里衣食难以为继,妻子便要离开他另谋生路。
D.戴痴以没有酒友为憾,一天晚上在集市与陶澍相遇,就与陶澍较量喝酒,结果戴痴大醉,而陶澍还好,于是两人结为酒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陶氏族人欺公子年幼,群谋染指,赖文襄之御侮,得无事。
(2)贫迫如此,妾实不能同为饿殍。为君计,鬻妾亦可度岁。
14.两则材料中都表现了陶澍心胸宽广的内容,请具体分析。(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凤栖梧
柳永
  帘内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牙板①数敲珠一串,梁尘②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③肠先断。
【注】①牙板,歌女演唱时用以拍节之板。②梁尘,梁上的尘土,化用了刘向《别录》“晨歌动梁尘”一句。③玉山未倒,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指人还没有喝醉。玉山,形容男子仪容之美。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所描写的歌声,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同时获得了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
B.开头三句虚写歌声的美妙,实写歌女之美,人美歌清,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C.歌女演唱时牙板拍节声如珍珠落玉盘,振得梁上尘土不知不觉落入晶莹碧透的酒杯。
D.词人借助凤凰非梧桐树不栖的传说,以“深”“孤”“怨”传达出歌声幽怨而渺远。
16.词人是通过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音乐声的,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写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
(2)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以借助诗文互证的方法。《离骚》中屈原以香草来装饰自己,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操,如“            ,            ”。这正印证了《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3)衬托可以使事物的特色更突出,如李白《蜀道难》中就借助对鸟、兽困窘的描写的“            ,            ”,使蜀道之难更加突出。
(4)姜夔《扬州慢》的“            ,            ”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华反衬荒凉衰败。

三、 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认知,在时代更替中发生过多次转变。在西方早期的传说与游记作品里,中国是如梦如幻的神秘之地。中国被描绘为“遍地是黄金”的天堂。神秘、遥远、富裕、广阔是彼时西方对中国最深的印象。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探究真实的中国。1662年出版的《中国智慧》是第一部中拉双语对照的儒家经典译著。“四书”“五经”之后,中国其他文学作品也(      )地进入欧洲人的视野,其中包含了四大名著。目前所知(      )的四大名著翻译是《三国演义》。英国人汤姆斯将该小说的第八回与第九回译成英文,题为《丞相董卓之死》。一本由英国人裘里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出版于1892年到1893年之间。这本百年老书尽管封面已残缺不全,而古典中国煌煌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全豹。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东学西传”相对应的则是“西学东渐”。其中,《几何原本》的引进翻译倾注了学界(     )的心血,它的传译过程足足跨越了两百多年的时光。利玛窦和徐光启协作翻译了十五卷《几何原本》前六卷,刊行于1605年。两百多年后,同样是来自两个世界的两位学者——李善兰、伟烈亚力在徐光启的故乡上海相遇了,两个人(      ),决心完成利、徐二人未竟的事业,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1858年刊印了《几何原本》后九卷。《几何原本》的故事,到这里才算画上了一个句号。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川流不息   首当其冲   经年累月   一见如故
B.川流不息   首开先河   旷日持久   一见如故
C.连续不断   首当其冲   旷日持久   一拍即合
D.连续不断   首开先河   经年累月   一拍即合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这本百年老书封面已残缺不全,但古典中国煌煌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全豹。
B.尽管这本百年老书封面已残缺不全,但煌煌中国古典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全豹。
C.尽管这本百年老书封面已残缺不全,而古典中国煌煌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一二。
D.尽管这本百年老书封面已残缺不全,但煌煌中国古典名著的厚重还是能从中窥知一二。
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波浪线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唉,天可真凉了——”(《故都的秋》)
B.后来,后来,——你知道吗?(《雷雨》)
C.“噢呜——”有人回答他。(《牲畜林》)
D.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殒命。(《大战中的插曲》)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旦期间,“冰城”哈尔滨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实际上,这也正是当下最醒目的文旅新气象。 A ,地区的人文环境更加引人入胜,而这首先就体现在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以及一处处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红极一时的淄博烧烤,到火爆全网的“村超”“村BA”;从西安大唐不夜城,到洛阳汉服小姐姐……过去的一年里,①我们见到了太多文旅创意的优秀,②也见证了太多网红城市趁势崛起的佳话。③这些成功案例传递出一个信息:④对于城市来说,⑤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虽然是一大优势,⑥况且这并不意味着全部。⑦科学谋划能将优势替换为胜势,⑧谱写城市新的传奇。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用走心的公共服务,将流量经济转化为存量经济。
近年来,文旅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质化、特色化的旅游体验,城市文旅市场也因此进入创意制胜的时代。在此过程中,文化属性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哈尔滨的豪放、榕江的质朴、西安的豁达、洛阳的雅致……这些性格标签, B 。文化属性不仅体现在独特的风土人情上,同时也体现在待人接物的具体细节上——对于初来乍到者而言,融入原汁原味的城市生活,本身就是最佳的旅游体验。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2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6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当今生活在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环境中的一代人,常常被“精彩”惯坏了,他们不习惯枯燥,有的喜欢刷抖音、打游戏、刷微博等,追求感官刺激;有的习惯将费力的文字转化成轻松的视听语言,植入笑点,以使自己远离枯燥。
但也有人认为,枯燥并不可怕,在很大程度上,它会成为生命的滋养。
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热闹”与“枯燥”?校报“青年论坛”栏目即将举办一期研讨,征集大家的看法。请依据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下一个『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两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