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喀什市普通高中质量监测高一年级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我们对于自信文化内涵的理解,需要做一种完整的思考。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出发,去阐释和传播自信的文化,进而被异文化认同而获得他信,通过交流和交融取得互
试题预览
喀什市普通高中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  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我们对于自信文化内涵的理解,需要做一种完整的思考。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出发,去阐释和传播自信的文化,进而被异文化认同而获得他信,通过交流和交融取得互信,最终实现共信,这是一种思想关系,更是一种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真实过程。就中国文学来说,文化自信是基础,是文学之根,离开这个根基不仅会使中国文学失去自己的特色,也会失去融入世界文学的价值。但是,仅有根而没有枝叶和花朵,是不能结出果实的。文学的文化自信应包含个人的、族群的和人类的文化自信,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外,人类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化元素也是构成文化互信和共信的基础。表现人性、人类意识也是实现世界性的文学境界的重要内容和必要途径。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人性即使不是相同的也是相通的,人类对相似的生存环境的应对,产生了相似的文化,这是一种文明原点的共同性,也成为后来人类文化发展中存在相通性的内在原因,构成了人类文化他信、互信和共信的基础。文化自信存在于人类文化互信之中,因为互信既来自共同性的相通,也来自差异性的交流。不能把文化的差异性看作文化交流、文化互信的障碍和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依据,文化的差异性恰恰是构成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基础与前提,互通有无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与发展动力。
从当下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论述中可看到,文化自信自然包含对文化的人类性的认同,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不可缺少人类性主题。在具体表达内容上,当代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首先需明确如何以个人性、民族性和人类性为标准“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无疑具有中国特色,但同时也应是符合人性和人类性的文学。“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是讲中国的“好故事”,然后是歌唱美丽中国、歌唱美好人性。理解了“中国故事”和“讲好”之间的这种构成关系,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具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进而在传播中形成他信——异文化对于中国思想和文化的认同。
文化自信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和交流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这种自信,就构不成一种对等的文化交流和理性的文化建设,构不成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但是文化自信只是文化建构和文学创作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从个人性、民族性到人类性,也是从文化自信到他信、互信、共信的过程。其中,任何一种封闭性的理解都是单一的理解,不能从个人性到个人性、从民族性到民族性,也不能从人类性到人类性,否则就不能真正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共信。
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而传统文化的链条中必须包含一百多年来现代文化的一环,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不只来自这种纵向的文化精神资源,也来自横向的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神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表明它们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张福贵《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学文化自信》,《中国社会科学》  2022年6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文学坚持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有利于保持自己的特色和融入世界文学的价值。
B.相似的文化是某种文明原点的共同性,构成了人类文化他信、互信和共信的基础。
C.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离不开人类性主题,可见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人类性的认同。
D.如果单一地理解个人性、民族性、人类性,就不能真正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共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出发,重点阐述了文化自信、他信、互信、共信的问题。
B.文章第二段通过文化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对比,指出差异性是文化交流传播的基础与前提。
C.文章第三段从当代中国文学的角度,具体论述了如何实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他信的过渡。
D.文章末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对世界影响重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化元素等,是构成中国文学的文化互信和共信的基础。
B.只要“讲好”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人性和人类性的“中国故事”,就能使异文化认同中国思想和文化。
C.文化自信对构成对等的文化交流、理性的文化建设,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言至关重要。
D.中国文学文化自信既来自中华优秀古代文化、现代文化精神资源,也来自人类优秀文化精神资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个人获诺奖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美国的克劳泽、法国的阿斯佩、奥地利的塞林格,理由是“因为用纠缠光子做的实验,确认了贝尔不等式的违反和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
普通读者可能会迷惑,这说的是啥?首先,有一个最基本的词是“量子”。这是因为有一个物理学理论叫做量子力学,它是当今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之一,跟相对论并列。量子力学出现以后,人们就把牛顿力学称为经典力学。
量子力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描述微观世界的本质理论。当我们深入到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尺度时,就发现经典力学总是错误的,量子力学总是正确的。而在描述宏观世界的时候,量子力学就会简化为经典力学。
这次诺贝尔奖的成果,归根结底是解决了一个基本世界观的问题:一个物理量在测量之前是不是必然有一个确定的值?
乍看起来,这完全不是个问题。你要测一个物理量,当然是有一个确定的值在那里等着你去测!这还用问吗?这就是经典的世界观:“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然而,量子力学却明确地告诉大家,一个物理量在测量之前并不一定有确定的值。对某些状态和某些物理量,确实有一个确定的值,在这种情况下测量这个量必然会得到这个值,这和经典的情况一样。然而在其他一些状态下,测量这个量就不会得到确定的结果,而是会概率性地得到若干个可能的结果之一。比如说,量子力学可能会告诉你,某个体系的某个性质取0和取1的概率各占一半。这话的意思是,制备很多同样的体系,测一万次,那么会有五千次左右得到0,五千次左右得到1。
因此,量子力学在哲学上有一个惊人的后果:同一个原因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存在真正的随机性。而在经典世界里,同一个原因必然得到同样的结果。表现这种区别的最典型的体系,就是“纠缠态”,这是一种两粒子或更多粒子的状态。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这个概念,并听说过这样的比喻:有两个球,一黑一白,把两个球分别寄给两个人。如果你打开盒子发现你收到的是黑球,那么你立刻就知道了另一个人收到的是白球。但实际上,这个类似开盲盒的比喻遗漏了一个重点。在这个比喻中,球是黑是白是早就确定的,这是经典的世界观。但在量子纠缠中,球在测量之前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可以认为它是灰的。直到你测量的一瞬间,这个灰球才突然变成了黑球或白球,两者的概率各占一半。同时你就知道了另一个球的颜色,你的测量同时确定了两个球的颜色。这才是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爱因斯坦在1934年提出来的,目标是驳倒量子力学。玻尔为此跟爱因斯坦进行过长期的辩论。但在大多数科学家看来,这只是空对空的哲学争论,因此并不关注。
然而,六十年代北爱尔兰科学家贝尔指出一件石破天惊的事:这个区别实际上是可以检验的!他提出了一个不等式,待测量的量如果测量前就有一定的值,那么各种可能的测量结果的概率的组合结果就必然有个上限,这就是贝尔不等式。但存在某些量子的纠缠态,使得这些概率的组合超过这个上限。因此,人们可以做实验去检验,假如发现这个不等式不成立,就说明经典的世界观是错误的,量子的世界观才是正确的。1972年,克劳泽和弗里德曼首次做了这样的实验,发现确实违反贝尔不等式,量子力学是对的。但他们的实验还比较粗糙。阿斯佩在1982年改进了这个实验。此后塞林格完善了这个实验,进一步确认了量子力学的正确。
量子信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嫁接出现的一门新学科,是目前发展最为蓬勃的科学领域之一。量子信息有望实现许多传统信息技术无法实现的效果。量子信息具体分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部分。目前在量子通信方面中国走在世界最前列,在量子计算方面跟美国并列第一方阵,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还有不小差距,不过进步迅速。
(摘编自袁岚峰《为什么量子信息获诺奖:量子的世界观才是正确的!》)
4.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我们深入到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尺度时,就发现经典力学总是错误的,然而一旦进入宏观世界就会发现量子力学是错的。
B.经典力学告诉我们要测一个物理量,一定有一个确定的值在那里等着你去测;但在量子力学里,测量前并不一定有确定的值。
C.与经典世界里同样的原因必然得到同样的结果不同,量子力学在哲学上有一个惊人的后果:同一个原因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D.为了驳倒量子力学,爱因斯坦在1934年提出了量子纠缠并与玻尔进行过长期的辩论,但这场辩论并未引起大多数科学家的重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量子力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描述微观世界的本质的理论。它是当今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之一,跟相对论并列。
B.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在某些状态下,测量一个物理量就不会得到确定的结果,而是概率性得到若干可能的结果之一。
C.在经典世界里寄出的两球是黑是白是早就确定的,但在量子纠缠中球在测量之前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而是灰的。
D.目前在量子通信方面中国走在世界最前列,在量子计算方面跟美国并列第一方阵,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还有差距。
6.从量子力学理论的提出,到“量子纠缠”的辩论、前赴后继的实验、量子信息的开创,再到荣获诺贝尔奖项,本文在科学探索方面给你哪些启示?(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
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梁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⑥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⑧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⑨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下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⑩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
⑪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好处。
B.“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
C.“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这既写出了父亲田间劳作时的“邋里邋遢”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
D.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视频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
8.本文第十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有人评论说本文中“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特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课外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2小题。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并系。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庐墓,冬月笋生。服阕,起故官。
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
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榜掠。血肉狼藉,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于死,处之泰然。
逾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再逾年,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尉曰:“盍处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
爵之初入狱也,帝令东厂伺爵言动,五日一奏。校尉周宣稍左右之,受谴。先后系七年,日与怡、魁切削讲论,忘其困。所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则狱中作也。
(节选自《明史•杨爵传》)
【注】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
B.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
C.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
D.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守丧期满除服。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即除去丧礼之服,称为服阕。
B.“帝意不测”的“不测”意思是难以揣测,与《过秦论》中“临不测之渊”中的“不测”含义相同。
C.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最高长官是工部尚书。
D.“比三人至”的“比”意思是等到,与《项脊轩志》中“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爵出身贫寒,读书年龄较晚,没有蜡烛照明就烧柴代替。他发奋学习,跟随同郡韩邦奇游学,以学识与品行闻名。
B.杨爵陈述在湖广见到的百姓悲惨生活的景象,来表达礼仪并非为政之要的意见,得到皇帝认可。
C.杨爵因为上书劝谏被投入监狱,遭到严刑拷打。狱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便不准杨爵的家人给杨爵送饭,杨爵几乎死去。
D.杨爵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获释才十天,校尉又来逮捕他,杨爵知道自己不久还会被释放,也就没有认真安排家事。
课内文言文
13.将以下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古诗词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14~15小题。
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竹叶在这里指竹叶青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紧扣题目,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客居夔州,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饮酒,欣赏九月秋色。
B.菊花是眼前之景,竹叶却并非真物,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加上因病不能饮酒,诗人索性希望菊花从此不必开放。颔联凸显了强烈的主观情绪;诗人偏爱饮酒远胜赏菊。 
C.颈联借景抒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比,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因为抱病,更是因为乡愁撩人。 
D.这首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苍劲有力,写景叙事和诗人的忧思紧密结合,颇能显示出诗人流寓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15.这首诗包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做具体赏析。(6分)
三、情景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                ,              。
(2)《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出了杜甫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漂泊流落的凄凉之境。
(3)《庖丁解牛》中庖丁面对梁惠王的询问,说出自己解牛如此厉害的原因是             ,            。
四、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小题。
久负盛名的美国休斯敦哈比剧院,曾播放了一部反映中国新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纪录片《天山脚下》,能容纳数百人的放映大厅  ①  。“没想到新疆有如此  ②    的地域文化,今年我要去看一看。”来自美国观众的反馈,生动展现了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粘连”作用。从中国西部电影展到图片展,从民族服饰展到乐器展……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让美国休斯敦、迈阿密两座城市的民众,亲身体验到中国西部文化的独特魅力。“栩栩如生的中国形象”,也因此更加立体、丰满。
记得之前在一艘邮轮上,中国陕西、浙江、四川等地文艺工作者   ③    ,先后表演。陕西安塞腰鼓,体现了西部人民的朴实和坦荡;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展示了中国江南的柔美意境;川剧变脸,诠释了四川人民的热情与奔放……这样的表演时机合适吗?当然。整个航程下来,不少外国观众产生了“看看真实中国”的迫切想法。可见,在适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在传播对象心中埋下文化兴趣的种子,假以时日,种子自然会慢慢发芽、开花、结果,最终促成文明的交流互鉴。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日渐密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士越来越多。而文化交流为切入点,被公认为是拉近彼此距离、消灭心理隔阂的最佳方案。海天各一处,共饮一泓水。文化的魅力在于“拟诸形容,象其物宜”,用一种感性的方式展现一个国家的风貌。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力量,成于无形、柔软似水,却能直抵人心、凝结一切。
17.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为“陕西安塞腰鼓、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变脸分别凸显了西部人民、中国江南、四川人民的特点”,二者语意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6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流畅准确。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20.请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①  ,有“金针”“黄花菜”“忘忧草”“疗愁”等等。全世界范围内,萱草属有14个种,原产我国的就有11个种。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萱草    ②    、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萱草属种质的自然分布中心。
萱草的花型与百合非常相似,英文名字为daylily,顾名思义就是只开一天的百合。萱草通常丛生生长,一枝花葶上会有多个花蕾,会陆续绽放。萱草的    ③    ,但群体花期长,有些品种能连续开花2~3个月,甚至达到半年之久。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过这样的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年华”。
这些话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C    2.C    3.B
  1.本题考查学生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上一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古族中学高一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