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三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传统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作家地域意识的出现与地域文学的兴起。文学书写中的地域
试题预览
高三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作家地域意识的出现与地域文学的兴起。文学书写中的地域流派意识在宋元以前尚不明朗。明代以降,地域文学作为一种地方性文化传统与典范的意义逐渐开始凸显。在某种程度上,明代中后期乃至明清一代的文学史,实可视作由中央与地方文学集团连缀而成。
明清之际,江南一带“虽僻邑深乡,千百为群,缔盟立社无虚地”(张履祥《言行见闻录一》),而知识人的“在地化”则是地域文学繁荣的重要条件。
就人员构成而言,文学社团的参与主体多为“在地”知识人。一方面,这些文学社团以本地人员为构成主体;另一方面,其成员具有高度的地域认同感。社团的称谓如“云间三子”“太仓十子”“江左三大家”等,亦体现出“在地”知识人明确的地域追求。在结社宗旨上,他们往往存在基于地域认同而产生的争胜心理,如吴伟业对“太仓十子”的推举,便具有同“虞山派”“云间派”争胜的意味。参与主体对自身所处地域文化传统的清晰感知与主动认同,是地域文学社团大量涌现的基础;而文社需要在特定的地域文化传统中展开,地方性知识与经典则是地域文社形成的起点,正所谓“士君子居其地,读其书,未有不原本前贤以为损益者也”(吴伟业《太仓十子诗序》)。晚明时期,士人“群萃而州处”,强化了其与所居之地的空间及情感联系。伴随知识人的“在地化”而形成的地域认同感,是江南文社形成的情感根基。
此外,地域文社的形成和持续发展对活动场域、经济支撑以及参与主体的稳定性亦有相应的要求。明代以降,教育的平民化促使“在地”的下层知识人群体不断扩大。明清之际,江南文社的发起者多为具有地域影响力的知识人,参与者则以当地科举不遇的诸生以及下层知识人为主体。知识人的“在地化”意味着其立足于特定的生存空间,且具有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因此能够为组织集社提供时间与人员上的可能。而“在地”的世家大族则成为文社发展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家族能够为社事的展开提供活动场域,如无锡秦氏的寄畅园“构列二十景”,亦是江南文人集社之所;另一方面,家族的经济支持同样是文社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摘编自安家琪《明末清初地域文学的繁荣与知识人的“在地化”》)
材料二:
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有助于作家间的交流沟通。地域这个相对封闭的自足物也渐渐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南北文学风格地域性的差异在隐隐地、潜潜地消融着。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说:“盖调和南北之功,以唐为最矣。”胡小石在论李杜诗歌时又进一步阐释:“自交通便利,政治统一后,以地理作为区分是靠不住的。”可见,随着交通的发展,南北文学史就是处在不断交融、互动互渗的过程中向前演进的历史。在文明史的发展中,有很多作家的祖先已南北迁移多次,所以对一个作家来说,很难说清其究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如唐朝初年标举“建安风骨”的陈子昂。而有些作家由于其自身的经历、爱好、兴趣的不同,其作品风格的地域性也呈现暧昧状态,如南朝庾信,其南北兼融的文风,使其在文学史上成为一颗璀璨之星。大文学家司马迁虽为北方人,但其一生多游历于南方的湖光水色之间,所以其作品恢宏气势间也呈现出纤柔婉丽之气。
自大唐帝国统一以来,南北文学在消融中互补共存,使各自的文学更充满活力和生机。南方文风的理想浪漫加上北方文风的刚健质朴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宽厚柔媚相统一的特色。
然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文学创作。也就是说风格地域性的消融与缩小并没有出现绝对状态。实际上,风格地域性的形成也并非只是交通因素使然,其中气候、自然地貌、传统文化等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是相对恒久而稳定的因素。这样看来,文学风格地域性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某种层面上有了缩减,而在某种程度上、某种层面上由于互动而产生了新质,并使之更为强化。从六朝开始,正统的文人们多有崇北抑南的倾向,在思想上推崇刚健的文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中说:“汉魏西晋皆北方之诗,盛唐之时,称作家都大抵为秦晋人也。”起码在文风上,这些盛唐大家多与北方文学精神相契合。这种崇北抑南的文学倾向的出现,既体现着创作者与评论者主观上的情感倾斜,同时也说明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六朝以来的南方文学已走向轻浮颓靡的状态。所以,崇北抑南局面的出现实质上就是北方文学以其粗犷刚劲的文风对南方文学及时地起着纠弊与鼓舞的作用。
(摘编自白雪《论文学风格的地域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书写中的地域流派意识在明代中后期及清代表现得最为突出,特别是江南一带。
B. 从文学社团的称谓可以看出,参与者都存在基于地域认同而产生的争胜心理。
C. 文中借用梁启超的话意在表明交通的发展使文学风格地域性差异在唐朝越来越大。
D.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学风格的地域性会缩减,但不会消失,甚至会得以强化。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的地域流派意识凸显于明代,据此可知,屈原的作品流露出来的楚风、楚声,只是地域性的表现,但还不是地域流派。
B. 文中以陈子昂和庾信两人为例,意在表明很多作家的作品风格的地域性特征没有严格的界限,往往能兼融南北文风。
C. 两则材料都涉及文学地域性,但两者论述的话题不同。前者论述文学的地域流派问题,后者论述文学风格的地域性问题。
D.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各方面的交流,从文学发展的规律看,也应有利于打破文学风格的地域性限制。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中地域文学社团形成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
A. 知识人的“在地化”
B. 一定的活动场域
C. 一定的经费来源
D. 便利的交通条件
4.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在地化”知识人 特点。
5.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南方之文,亦与北方迥别。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对刘师培的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1. A    2. B    
3. D    4. ①一般都是本地人。 
②具有高度的地域认同感。 
③对自身所处地域文化传统能清晰地感知与主动认同。 
④以下层知识人为主体。    
5. ①刘师培的观点强调了地域对文学风格的影响,刘师培认为同一地域的文学风格是一致的。
②这种观点忽略了文学风格的地域性会随着交通、经济、政治等因素而互补共存。
③也忽略了作家可能由于自身经历、爱好等因素,使其作品风格的地域性呈现暧昧状态,形成南北兼融的文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参与者都存在基于地域认同而产生的争胜心理”错误,文中列举吴伟业对“太仓十子”的推举之例是为了说明有的参与者“存在基于地域认同而产生的争胜心理”,但不能说“参与者都存在基于地域认同而产生的争胜心理”,选项属于以偏概全。
C.“意在表明交通的发展使文学风格地域性差异在唐朝越来越大”错误,根据材料二可知,梁启超的那句话出自《中国地理大势论》,原文说“地域这个相对封闭的自足物也渐渐成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南北文学风格地域性的差异在隐隐地、潜潜地消融着”,文中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交通的发展沟通了南北,意在表明文学地域差异性越来越小。
D.“文学风格的地域性会缩减,但不会消失,甚至会得以强化”错误,根据“文学风格地域性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某种层面上有了缩减,而在某种程度上、某种层面上由于互动而产生了新质,并使之更为强化”可知,“缩减”的应是某种程度、某一层面的缩减,而在其他层面上会更为强化,选项理解成了文学风格地域性整体上会缩减,甚至强化。选项曲解了文意。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意在表明很多作家的作品风格的地域性特征没有严格的界限,往往能兼融南北文风”错误,文中列举陈子昂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对一个作家来说,很难说清其究竟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对应材料一“知识人的‘在地化’则是地域文学繁荣的重要条件”;
B、C项,对应材料一“此外,地域文社的形成和持续发展对活动场域、经济支撑以及参与主体的稳定性亦有相应的要求”;
D.“便利的交通条件”不能说是地域文学社团形成的必要条件,材料一中并未提及。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就人员构成而言,文学社团的参与主体多为‘在地’知识人。一方面,这些文学社团以本地人员为构成主体”,“在地化”知识人以本地人员为构成主体。
“另一方面,其成员具有高度的地域认同感”,“在地化”知识人具有高度的地域认同感。
“参与主体对自身所处地域文化传统的清晰感知与主动认同,是地域文学社团大量涌现的基础”,参与主体对自身所处地域文化传统的清晰感知与主动认同。
“参与者则以当地科举不遇的诸生以及下层知识人为主体”,参与者以当地科举不遇的诸生以及下层知识人为主体。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原文说“南北文学风格地域性的差异在隐隐地、潜潜地消融着”“文学风格地域性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某种层面上有了缩减,而在某种程度上、某种层面上由于互动而产生了新质,并使之更为强化”,刘师培认为“南方之文,亦与北方迥别”,他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刘师培的观点强调了地域对文学风格的影响,他认为同一地域的文学风格是一致的。
原文说“自大唐帝国统一以来,南北文学在消融中互补共存,使各自的文学更充满活力和生机”,但刘师培却认为“南方之文,亦与北方迥别”,这种观点忽略了文学风格的地域性会随着交通、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而互补共存。
原文说“有些作家由于其自身的经历、爱好、兴趣的不同,其作品风格的地域性也呈现暧昧状态”,但刘师培却认为“南方之文,亦与北方迥别”,所以这种观点也忽略了作家可能由于自身经历、爱好等因素,使其作品风格的地域性呈现暖昧状态,形成南北兼融的文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片荞地
郭文斌
小时候,荞麦开花的时节,我和娘在荞地拔野燕麦。看着眼前灯海一样的荞花,我问娘,荞麦是粮食吗?娘说,是啊。我说,我怎么觉得它不是粮食。娘看着我笑笑说,那你说它是啥。我说,它是娘。娘怔了一下,蹲下来,放下手中的燕麦,捧住我的脸一个劲地看。我就在娘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片荞地。
现在,我在娘的坟前看到了一片荞地……
娘走的那天,雨是随着娘咽完最后一口气停的。娘被人们从炕上挪到地上,脸被白纸苫着。①我竟没有丝毫的悲痛。我在专心地给娘正相、凉尸、守丧。为的是让娘体体面面干干练练地上路。总觉得娘在某个地方藏着,总觉得娘会乘我不注意站在我身后,如同小时候娘找我吃饭我却藏在门背后或房梁上,等娘找不见又要出去找时,我却端着娘放在桌子上的饭跟在娘身后,做着鬼脸一口一口地吃。但是几个时辰过去了,却不见娘从什么地方闪出来,才知娘是真的出门了,不在家了。
天黑了,吊丧的人们一一散去。我跪在娘的身边守着娘。不顾犯忌,不时取开苫脸纸看看娘。这时的娘是那么安详,大海一样睡着,在痛苦之外,在感情之外。凉尸用的是井水,里面泡了砖,砖轮换着置于娘的两肋间;心口上用荞面圈了一个圈,里面倒着白酒。我和哥不停地添着酒,换着砖。小时候,发高烧时,娘也是这么给我降体温的。等我从昏迷中醒来,娘的脸上挂满了泪水。我的心里是多么甜啊。流着泪的娘是多么好看啊。娘啊,现在已经几个时辰过去了,你怎么还不醒来,看看儿子脸上的泪水。
夜深了,大伙让我去睡,我不肯。娘明天就要赶路,娘在这个屋里的时间仅有一个晚上,我不愿将这个晚上交给瞌睡。后来,我让哥和姐都去睡。②说不清这是不是一种自私,我想和娘单独坐坐,聊聊。这样的机会再也没有了。
当偌大的房里只剩下我和娘时,我觉得我一下子越过了生死关界,恍惚中看见娘在时间中穿梭。我关了房门,悄悄地叫声娘,娘。但是娘却无动于衷。小时候,我重疾气绝,娘抱着一直叫,叫了整整一个时辰,竞将一个被大夫判了死刑的儿子叫了回来。等我睁开眼睛,娘的嗓子已经哑了。娘啊,现在你的儿同样哭哑了嗓子,你怎么就不醒来?
快起快起,迟到了……娘啊,这不是你在叫我起来上学吗?有一次真的要迟到了,我耍了脾气不去学校。你哄我哄着哄着就晕倒了。但是你很快就醒过来,自己掐着自己的人中说,快去快去,迟到就迟到,你就说娘没有叫你。现在,你就不能也迟到一次吗?
坏蛋,差点将娘吓死了……娘啊,你是否还记得那次,你从地里回来,我躺在炕上“已咽了气”。你吓得直叫我的名字,我也“活”不过来,你的眼泪就出来了。我就哇的一声抱了你的脖子。你就将我一顿好打。打完,说,坏蛋,差点将娘吓死了。现在,你怎么就不也吓一下你的儿子呢?
娘啊,如果有缘,我们再做一次母子。
就这么相守着。母子二人。在草铺里。如同一对羁旅的游子。娘啊,我们这是在哪一站呢?到底走了多少路,你咋就这么累呢?
天快亮时,哥来了。他让我去睡。我说,坐着吧。哥说,我听见娘在喊我起来套牛去。我说你是被娘叫惯了。灶上端来一碗饭,我吃不下去。我的娘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她就不饿吗?我让哥吃,哥也不吃,哥在一根一根地抽烟。
泪眼中的娘被一股仙气笼罩着,我十分挑剔地让人们将娘的脚再搬搬正,将娘的衣服再扯直。我想起我第一次出远门,要到城里去上学,娘就是这样给我扯着衣襟,正着衣领;我想起我相亲的那天,娘也是一边给我扯着衣角,一边让我将头理理,不要让人家嫌弃。现在,我的娘要出平生最远的一次门,我也要让她体体面面地上路,同样不要让人家嫌弃。
③坟院不可抵挡地到来。感觉不是我们走向它,而是它走向我们。跟着哥给娘身上苫上一把土,我不知道这把土是太轻还是太重。接着,众人就齐心协力地往墓坑填土,如同给春天埋着一粒种子。
最后,人们用一个馒头似的土包将娘标志出来。
娘啊,你用你的身子将你的儿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临完儿子却只能还你一把黄土。
娘啊,你用你的乳汁将儿养大成人,到头来儿子却只能还你一把泪水。
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绝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流泪。
娘啊,儿只能用一把泪送你上路。
娘啊,儿只能用一把泪给你做行李。
娘啊,您走好。
人们拉我起来,但泪水已长了根。直到一位堂兄生气地说快回去给大家磕头。
记不得是如何走回家的。第一次体会到了真正离别的味道。那是一段铅做的道路,一段拖不动的脚步。从前口口声声说离别离别,原来都是假的。
太阳落山时,我和哥去给娘打灯笼。往坟地走时,我蓦然觉得那不是坟地,而是一个家,我仿佛能够看见娘就在那里忙着,叮叮当当地,等着我们回去。原来,我们是有两个家的。
将灯笼挂在坟上。我给哥说,坐一会儿吧。哥说,坐一会儿吧。两人都未说话,任暮色一层层落下来。一家家的炊烟次第升起来,却没有娘那一柱。④一家家的灯火次第亮起来,却没有娘那一盏。我的泪又来了。
突然,哥说,这块地是留下种荞的。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头使用小时候“我”和娘在荞地拔野燕麦的回忆引入,由此展开一个在荞地发生的感人故事。
B. 文章中细致描写了“我”的内心感受,穿插于现实和过去之间,使得叙述时间很长,节奏从容不迫。
C. 文章中“我”的情感是随着母亲的渐行渐远而逐渐减弱的,最终回归理性,接受母亲离去的现实。
D. 文章结尾借哥哥之口再一次提到荞地,与上文中多处形成呼应与关联,同时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思。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句子①中“我”没有丝毫的悲痛并非不在意母亲的离世,而是“我”不敢相信这一事实的发生。
B. 句子②中“我”觉得自己自私,是因为在母亲生前并没有好好陪伴她,此时“我”感到十分后悔。
C. 句子③中“不可抵挡地到来”有两层指代,一是母亲入土,二是“我”必须接受母亲离世的事实。
D. 句子④写远方的灯光接连亮起,此时与“我”所处坟地的灯笼形成对比,更加凸显“我”的悲伤。
8. 本文对乡土特色的描绘(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文章的叙述视角十分独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B    
8. 文章通过对荞地、荞花等地域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地域风俗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乡土氛围;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使文章传递的人生哲理和独特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    
9. 利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视角 观照,使散文中同时融入了多种叙述视角。视角的交互转换,极大地丰富了文本的艺术肌肉,使文本充满了内在的张力;视角的相互补充,更使文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文本内容的思想深度。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情感是随着母亲的渐行渐远而逐渐减弱的”错误,文章中“我”的情感并不是随着母亲的渐行渐远而逐渐减弱的,而是通过回忆和叙述,情感逐渐升华并表达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情感,最终在文章结尾处表达出对母亲的无限思念和离别的悲伤,程度越来越深。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B.句子②中“我”觉得自己自私,不是因为在母亲生前没有好好陪伴她,而是“我”让哥姐都去睡觉,想要和母亲单独坐坐,聊聊。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荞麦开花的时节,我和娘在荞地拔野燕麦”“看着眼前灯海一样的荞花”等描绘了荞地、荞花等地域元素,“娘被人们从炕上挪到地上,脸被白纸苫着”“我在专心地给娘正相、凉尸、守丧。为的是让娘体体面面干干练练地上路”“凉尸用的是井水,里面泡了砖,砖轮换着置于娘的两肋间;心口上用荞面圈了一个圈,里面倒着白酒。我和哥不停地添着酒,换着砖”描写了办理丧事的地域风俗,展现了浓厚的乡土氛围;
对乡土特色的描绘,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描写给死去的母亲正相、凉尸、守丧的地域风俗,让读者有了对死去亲人的不舍与悼念的亲身体会,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更能凸显出“我”对母亲的无限眷恋之情,以及对母亲去世的悲痛,使文章传递的人生哲理和独特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视角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中大量使用了第一人称视角,“我关了房门,悄悄地叫声娘,娘”“往坟地走时,我蓦然觉得那不是坟地,而是一个家,我仿佛能够看见娘就在那里忙着”等,写娘的去世,“我”的痛苦和思念;“娘啊,这不是你在叫我起来上学吗”“娘啊,儿只能用一把泪送你上路”等内容,运用第二人称视角,回忆与现实交织,表现娘对儿女的关爱以及我对于娘离世的不舍与绝望。这样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视角形成观照,使散文中同时融入了多种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视角增强了真实感和现场感,第二人称视角更便于直接表达对娘的真挚感情,更能感染人,如“娘啊,你用你的身子将你的儿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临完儿子却只能还你一把黄土”“娘啊,您走好”。两种视角的交互转换,使情感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呈现,极大地丰富了文本的艺术肌肉,使文本充满了内在的张力。
文章开头是第一人称,写小时候“我”和娘在荞地拔野燕麦的回忆,中间部分写娘去世,“我”的思念和痛苦,以及对娘的回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视角交互使用,结尾部分又回到第一人称为主,这样视角的相互补充,更使文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并增加了文本内容的思想深度,使文章不单纯表现孩子对母亲离世的悲痛,也真实再现了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疼爱,儿子对母亲的愧疚、眷恋等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实不获已而用之。不可以国之大、民之众,尽锐征伐,争战不止,终致败亡,悔无所追。然兵犹火也,弗戢,将有自焚之患;黩武穷兵,祸不旋踵。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隋之炀帝,国非不大,民非不众,嗜武好战,日寻干戈,征伐不休,及事变兵败辽城,祸起萧墙,岂不为后世笑乎?吁,为人君者,可不慎哉?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材料二: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魏征谏曰:“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一发兵,不觉头须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土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北狄世为寇乱,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惟有二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举此二策,何者为先?”司空房玄龄对曰:“遭隋室大乱之后,户口太半未复,兵凶战危,圣人所慎,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
(选自《贞观政要•征伐》,有删改)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苻坚自恃兵A强B欲C必吞D晋室E兴F兵G百万H一举而亡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指每天,与“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中的“东”用法相同。
B. 萧墙,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祸起萧墙”意为祸乱发生在内部。
C. 诏,皇帝颁发的命令,一般以制式文书的形式发布,称“诏书”或“诏令”。
D. “苟可利之”与“欲苟顺私情”(《陈情表》)两句中“苟”字的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炀帝拥有辽阔的国土,国家人口众多,只因他穷兵黩武,征战不停,最终导致国家灭亡,为后世人所耻笑。
B. 岭南各州县上奏告发冯盎、谈殿起兵反叛,唐太宗命令将军蔺誓前去讨伐,在魏征的劝阻下,唐太宗最终没有攻打冯盎。
C. 魏征认为,虽然冯盎交结远人,攻城略地,设置州府,但没有一兵一卒攻出岭南,希望唐太宗派人去了解实际情况。
D. 面对北狄时常制造叛乱的局势,唐太宗在出兵征伐与和亲之间犹豫不决,于是征询大臣们的意见,房玄龄建议采用和亲之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实不获已而用之。
(2)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
14. 材料二中,唐太宗不讨伐林邑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0. BEH    
11. A    12. C    
13. (1)兵器,是杀人致死的凶险器具;战争,是违背道德的,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它。
(2)如果现在派遣使者,弄清真相讲明道理,不必动用军队,他们自己就会来归顺朝廷。    
14. ①不愿穷兵黩武。②与林邑作战条件艰苦,收益不大。③林邑只是在言语之间流露不满。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 能力。
句意:苻坚依仗自己强大的兵力,发誓将晋朝吞并,一次就出动百万士兵,到最后全部覆灭。
“苻坚自恃兵强”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B处断开;
“晋室”作“吞”的宾语,宾语后E处断开;
“兴兵百万”为动宾结构,宾语后H处断开。
故选B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错误。“日”名词做状语,每天;“东”名词活用为动词,东下。句意:连年用兵。/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
B.正确。
C.正确。
D.正确。如果;暂且,姑且。句意:如果是有利于天下的事情。/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虽然冯盎交结远人,攻城略地,设置州府”错误,由原文“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可知,文中是对冯盎造反的一种假设,并非事实。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兵”,兵器;“逆”,违背;“不获已”,不得已。
(2)“若”,如果;“分明”,清楚,这里指弄清真相;“致”,招引,使达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下一个『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