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浙江省湖州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4页,答卷2页,共6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班级、序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
试题预览
浙江省湖州中学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语文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4页,答卷2页,共6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 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 请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班级、序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要揭示艺术作品内在的奥秘,不是凭借现成的资料,而是把艺术形象的情感逻辑和现实的理性逻辑加以对比。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可是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歪曲”的。正是因为“歪曲”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
有些作品,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诗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这时用感觉还原就文不对题了,应该使用的是情感逻辑还原。诗的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彩的,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理性逻辑的高级形态,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不变的。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的东西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之理,恰恰又符合强烈情感的特点。
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可对艺术、审美情感来说则是妙极了。因为无理了,超越了理性了,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全面性,不能片面、绝对化,而情感的一个特点恰是绝对化,不绝对化不过瘾。所以宋朝诗评家严羽才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自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而且可以违反矛盾规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中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要避免这样的自相矛盾,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有的人死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幸福而献身,因而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很符合理性逻辑,但却不是诗了。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的程度越大,现代派诗人甚至喊出“扭曲逻辑的脖子”的口号。在小说中,情节是一种因果,一个情感原因导致层层放大的结果,按理性逻辑来说,理由必须充分,这叫充足理由律。可是在情感方面充足了,在理性方面则不可能充足。说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反抗封建秩序,思想一致才爱她,理由这么清楚,却一点感情也没有了。
在现代派小说中,恰恰有反逻辑因果的,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整个小说的情节的原因和结果都是颠倒的,似乎是无理的。情节的发展好像和逻辑因果开玩笑,反因果性非常明显。种种荒谬的情节,仔细研读,你会发现,在表面上绝对无理的情节中,包含着一种深邃的道理,当然,可能阐释的空间是多元的。余华之所以不写鼻子打歪了的痛苦,是因为他要表现人生有一种特殊状态,是感觉不到痛苦的痛苦,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痛苦不已,而在性命攸关的大事上麻木不仁。这是人生的荒谬,但人们对之习以为常,非但没有痛感,反而乐在其中。这是现实的悲剧,然而在艺术上却是喜剧。
喜剧的超现实的荒诞,是一种扭曲的逻辑。然而这样的歪曲逻辑,启发读者想起许多深刻的悖谬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哲学命题:为什么本来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你却感觉不到痛苦?为什么自己的一大车子东西被抢了而无动于衷,却把别人的一个小背包抢走还沾沾自喜呢?缺乏自我保卫的自觉,未经启蒙的麻木、愚昧,从现实的功利来说,是悲剧,从艺术哲学的高度来看,则是喜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最为荒诞的现象背后潜藏着深邃的睿智:没有痛苦的痛苦是最大的痛苦。
(摘编自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
材料二:
许多作家都在刻意追求人物性格的塑造,而成功者往往是少数。一般的写作书上说,这是因为作家没有抓住人物的个性,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共性上,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如何才能抓住个性呢?这是要进一步追究的问题。其实个性是一个有广泛概括性的概念,可以有思想的个性,也可以有民族的个性,但这不是人物个性的焦点,人物个性的焦点是情感的个性,亦即情感的独特的逻辑性。
作家要服从人物,主要是服从人物的独特情感。这种情感有它独特的逻辑性,不但是作家不能任意左右它,就是人物自己的意志和理性也不能随便改变它。
鲁迅虽然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神化诸葛亮不满,但是,他对关云长的形象特别称赞。这是因为,关云长在理智上不是那么强大,时常感情用事。他的理智时时与感情矛盾,而且经常被感情所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特别引用关公在华容道释放曹操那一段。这一段把关公放在理智与情感的尖锐矛盾之中。在这以前,作者特别交代,诸葛亮不相信关公能够完成俘虏曹操的任务,而关公却主动要求派遣他去,并且立下了军令状。这对关公的理性来说,已经到了别无选择的地步了,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作者却听任关公的感情选择了违背理性的行动。情感逻辑达到这样的一贯性和彻底性,人物性格就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
(摘编自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普遍的共性,这与艺术家的感觉恰恰是相反的。
B. 鉴赏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应该使用情感逻辑还原,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
C. 小说的情节是一种因果,一般符合“充足理由律”,但从情感逻辑角度看,情节必须违反逻辑因果。
D. 超现实荒诞喜剧是运用扭曲的逻辑,让读者在表面绝对无理的情节中,领悟其中包含的深邃的道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艺术欣赏和科学分析有着各自不同的追求,故而阅读文本时,不能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
B. 唐玄宗和杨贵妃死后化为比翼鸟,变为连理枝,不符合客观理性逻辑,却符合情感逻辑。
C. 诗评家严羽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是对现代派诗人“扭曲逻辑的脖子”口号的注释。
D. 人物情感的独特的逻辑性是成功塑造人物个性的关键,抓住这一点,就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3. 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中人物性格相对没有达到饱和度的一项(   )
A. 小说《水浒传》中,醉闹五台山的鲁智深。
B. 电视剧《红楼梦》中,怒摔宝玉的贾宝玉。
C. 小说《三国演义》中,痛哭典韦的曹操。
D. 电视剧《西游记》中,勤挑行李的沙和尚。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请运用文中“无理而妙”的观点分析《上邪》中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答案】1. C    2. B    3. D    
4. 首先把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进行对比,接着阐述情感逻辑的两大特点:绝对化和反逻辑规律(或违反矛盾规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理性逻辑);最后指出情感逻辑还原的意义,在于荒诞的现象背后潜藏着深邃的睿智。    
5. ①无理而妙指的是,看似不合理性逻辑、不科学的艺术作品,超越了理性,使情感充分自由。②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看,诗中说的五种不大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是不符合理性逻辑的。③但这种缺乏理智、夸张怪诞的奇想,却能更充分表现了这位痴情女子对爱情的生死不渝,充满了磐石般坚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让情感表达更过瘾,更绝对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C.“情节必须违反逻辑因果”说法错误,原文“在现代派小说中,恰恰有反逻辑因果的,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文中指情节可以违反逻辑因果,不是必须违反。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不能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错误。材料一第一段的表述是“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歪曲’的。正是因为‘歪曲’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但并未说阅读文本时,不能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
C.“这是对现代派诗人‘扭曲逻辑的脖子’口号的注释”错误。材料一第三段写“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全面性,不能片面、绝对化,而情感的一个特点恰是绝对化,不绝对化不过瘾。所以宋朝诗评家严羽才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第四段写“自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而且可以违反矛盾规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的程度越大,现代派诗人甚至喊出‘扭曲逻辑的脖子’的口号”,可见二者不是注释关系,而是体现情感逻辑的两大特点,其本质是一样的。
D.“就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过于绝对。“人物情感的独特的逻辑性”只是成功塑造人物个性的必要条件。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原文提及“情感逻辑达到这样的一贯性和彻底性,人物性格就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
D.电视中,沙和尚在取经路上,挑着担子一直默默付出,任劳任怨,没有太多超越理性的行为,缺乏一定情感的独特的逻辑性,相对ABC的人物,饱和度稍有欠缺。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脉络的能力。
材料一共六段。
第一段“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第二段“诗的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彩的,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把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进行对比。
第三段通过举例论证“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和引用论证(应用了清代诗话家吴乔和宋朝诗评家严羽的话)阐释了情感逻辑的特点:情感的一个特点恰是绝对化,不绝对化不过瘾。
第四、五段同样通过举例论证“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绝对不通的,要避免这样的自相矛盾,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阐述情感逻辑的另一特点:自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绝对化,而且可以违反矛盾规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或“有反逻辑因果”。
第六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最为荒诞的现象背后潜藏着深邃的睿智:没有痛苦的痛苦是最大的痛苦”指出情感逻辑还原的意义:在于荒诞的现象背后潜藏着深邃的睿智。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依据“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可对艺术、审美情感来说则是妙极了。因为无理了,超越了理性了,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总结出“无理而妙”的含义:无理而妙指的是,看似不合理性逻辑、不科学的艺术作品,超越了理性,使情感充分自由。
然后对“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现实生活中,高山不可能变为平地,滔滔江水不不会干涸断流,天地更不会相合。可见这五种自然现象,是不符合理性逻辑的。
最后对“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从情感逻辑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奇想越是缺乏理智,越是夸张怪诞就越能体现痴情女子对爱情的生死不渝、坚如磐石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即“超越了理性,使情感充分自由”。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还在头顶上
李杭育
①鸡一叫,他就醒了。
这间小屋里只有他一个人。他那不争气的老伴没给他养下一男半女。就为这,他不知埋怨过多少次了,特别是在外头遇上心烦的事儿时,回到家就拿她出气。而每一次,那可怜的女人总要哭哭啼啼。有什么办法呢?不会生孩子的女人总是受气的。老俩口子就这样过了几十年。只是在老伴死后,他才觉得她的宝贵,懊悔自己当初不该那样待她。
当然,只要他挑起他那副卖糖的担子一出门,他就不再是个孤独的老头儿了。孩子们簇拥着他,就像古时候的大臣簇拥着皇帝一样。几乎镇上所有的孩子他都能叫出名字来,而他自己则仿佛是为着别人家的孩子们而活着似的。每天他把熬出来的五颜六色的糖浆做成各种有趣的小玩艺儿。在大人们看来,他不过是个凭手艺混饭吃的小贩,可在孩子们眼里,他却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物了。
卖糖是他的行当,孩子们是他的欢乐和慰藉。
不过,下雨天孩子们是不会出来玩耍的。所以,老头儿起床后的头一桩事,就是从他屋子顶上的那扇小天窗里探出脑袋,望一眼东边的天际。如果那里露出一片红曙,或者有一阵清爽的晨风掠过他苍白的头发,也就是说,这天有太阳,那么,他的皱巴巴的面孔就会舒展开来,像一朵花蕾绽开了……当然,把一个七老八十的干瘪老头儿的脸比做花儿,实在也勉强得很。
总而言之,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给他带来欢乐的,就是天上那轮金光灿灿的太阳。
在任何一年的365天里,他多半是快乐的,因为落在他头上的阳光总要比雨水多得多。
孩子们都叫他“糖老爹”。②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姓什么,也没有这个必要。每天,糖老爹在街上一个不显眼的拐角处摆开他的摊子。一串熟悉的货郎鼓声就招来了一大群拖着鼻涕或者扎着小辫的男孩和女孩。
孩子们团团围住他那个用四条腿的支架撑起来的大盒子,半张着嘴,出神地盯着老头儿那双仿佛是施了魔法的手。糖老爹总是不紧不慢地变着他的把戏:先是把掺着面粉的糖浆搓成一个雀蛋大的丸子,再用他的小拇指甲在糖丸上刻着镂着,直到这些糖丸被捏成形,最后再拿五颜六色的糖浆点缀一番。每当从他的掌心下或指缝里变出一只小鸭或者小猪的时候,孩子们就一阵欢呼,并且夹带着孩子们所特有的那种赞叹声。在他们眼里,糖老爹简直像童话故事里那个长着白胡子的老仙翁一样有本事。
最后,当老头儿变完了他的戏法,孩子们便各自挑选他们喜爱的鸡呀,狗呀,花儿,蝴蝶……他们把爹妈给的一两个硬币塞到糖老爹手里,拿过他们小玩艺儿跑开去玩儿了。等到他们欣赏够了,就把这些猫呀狗呀塞进嘴里。
孩子们走散了,老头儿便收拾起摊子,准备挪到另一条街上去。这天正在这时候,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急匆匆地从他面前走过去。
“咦?这不是阿强么?”老头儿认出那青年,快活地大声喊着。
可那小伙子像是没听见似的,连头都没回。
莫非老头儿认错了人?
不,肯定是阿强,不说别的,光是他那副走相就跟他爹一模一样。一点不错,阿强爹小时候也吃过他糖老爹做的糖娃娃。当然,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如今人家是这小镇上的头儿脑儿了。
听人说,阿强快讨老婆了。在糖老爹看来,小伙子讨了老婆,那就是大人了,也就不再把他糖老爹放在眼里了。真的,对于成年人,他糖老爹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谁还顾得上去搭理他呢?然而,糖老爹也想得开。在他看来,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不买他的糖玩意儿了,同他疏远了,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再说,他干吗要成年人对他感兴趣呢?他永远有他的崇拜者,那就是如今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们,而这种崇拜者是源源不断的,因为每天都有婴儿呱呱坠地——这就是他一辈子永不枯竭的希望和安慰。
老头儿走进一条窄小的巷子里。身后的孩子们跟得多了,他便放下他的摊子,又干起他那套把戏来。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喇叭的尖叫声,紧接着一辆小卡车突突地开了进来。阿强从车窗里探出头。“喂,糖老爹,快让开,让开。③唏——你这个老头!没听说么,好狗不挡道!”
糖老爹赶紧收拾起他的摊子来。
“阿强,我的车中午下班前一定要入库,要不,奖金就没了。”
“好好。”阿强一边答应着司机,一边又催糖老爹快让开。
谁料,手忙脚乱之中,老头儿竟把盛糖浆的瓦罐子打翻了。“唉,多可惜!”老头儿又慌忙蹲下身把撒在地上的糖浆小心翼翼地捧进木盒子里……
司机等得不耐烦了,一个劲儿地按喇叭。阿强眉头一皱。“开过去!不管他!”
当糖老爹赶紧往一边闪开的时候,卡车轮胎把那木盒“咔嚓”一声压得粉碎,溅得老头儿满脸糖浆,花花绿绿的,逗得卡车上那帮小伙子一片嬉笑。老头儿睁开眼睛正想抱怨,忽然他面前闪过几件漂亮的家具……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小伙子那么着急。糖老爹用袖子揩一把脸,望着驶过去了的卡车,心想:“④也是真的,人家要办喜事,你这老头偏偏挡着道,嘻嘻……”
可是他一低头,又难过起来。糖浆全糟蹋了,“吃饭家什”也报销了,这可怎么好?不过没关系,这一切还会再有的,好在太阳还在头顶上。
(选自《西湖》1980年第12期有删节)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插叙糖老爹与老伴相处 点滴往事,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年轻时脾气暴躁,不懂珍惜,为后文写他性格的转变作铺垫。
B. “皇帝”“老仙翁”等称呼极写孩子们对糖老爹的爱戴与亲近,为后面写他在成人世界里地位的反转蓄势。
C. 将糖老爹捏糖说成是“把戏”“戏法”,生动表现了他的心灵手巧,这也是他深受孩子们崇拜的重要原因。
D. “阿强”这个形象的塑造不仅使文章前后内容产生了强烈对照,也引发了读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写糖老爹每天起床很早,表现出他勤劳质朴的品质,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设置了悬念。
B. 句子②表明糖老爹在当地名气大,人脉广,老老少少都认识他,只需喊昵称大家便能对号入座。
C. 句子③生动刻画出阿强自私冷漠的丑陋嘴脸,也与前面写孩子们对糖老爹的崇拜形成鲜明对比。
D. 句子④的“嘻嘻”表现了糖老爹对自己先前错误行为的自责与自嘲,并为阿强结婚而由衷喜悦。
8. “太阳还在头顶上”在文中有多重意蕴,请加以梳理概括。
9. 王夫之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关于糖老爹这个形象,有人读出了他的“孤独”,有人读出了他的“乐观”,有人读出了他的“善良”,……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评价糖老爹,你会选择哪一个?请说说理由。
【答案】6. A    7. C    
8. ①意指天气晴好,可以出摊捏糖,看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②代表孩子们对自己的崇拜,虽然成年人不把他放在眼里,但只要孩子们认可、喜爱,就能给他最大的慰藉;③象征着糖老爹对生活充满信念和希望,哪怕糖浆全糟蹋了,“吃饭家什”也报销了,也依然坚信“这一切还会再有的”。    
9. 示例一:孤独。①他生活孤独,老伴离世,身边没有儿女,无依无靠,每天最大的寄托便是光顾他生意的小孩子们;②他内心压抑,找不到交流倾诉的对象,孩子们买了它的小玩意儿便跑开去玩了,成年人更是对他爱答不理;③他精神苦闷,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姓什么,也不认为知道的必要,阿强这样的小年轻竟对他肆无忌惮地破口大骂。
示例二:乐观。①糖老爹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但他每天关注的都是太阳和孩子这些能让自己快乐的事物;②在受到成人们的无视与冷落时,他也不难过,而是想到还有源源不断的崇拜者给自己带来希望和安慰;③在被阿强责骂并因此弄坏了吃饭的家伙时,他能很快调整心态,自我解嘲,一笑置之,并不把烦心事系挂心头。
示例三:善良。①糖老爹身上没有一点儿市井之气,不以世俗、功利的心态与人相处,一派纯真烂漫;②在受到成人世界的漠视甚至侮辱时,他从来没有心怀怨恨,而是始终选择理解和包容;③在遭遇生活的重重打击之后,他依然心怀阳光,以一颗柔软的心打量着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生活。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年轻时脾气暴躁,不懂珍惜,为后文写他性格的转变作铺垫”错误。第二段不是为了表现糖老爹的“脾气暴躁,不懂珍惜”,主要是交代他的身份和遭遇,写他的悲苦命运,与性格转变无关。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分析鉴赏能力。
A.“表现出他勤劳质朴的品质”错误。不是为了表现他“勤劳质朴”,从后文可以看出,主要是表现他的孤单寂寞。
B.“在当地名气大,人脉广”错误。表明当地人并不关心糖老爹,对他很冷漠。
D.“对自己先前错误行为”“并为阿强结婚而由衷喜悦”错误。“嘻嘻”二字更多地表现出糖老爹受到阿强如此对待后的尴尬与无奈,以及自嘲与自宽。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由原文“不过,下雨天孩子们是不会出来玩耍的。所以,老头儿起床后的头一桩事,就是从他屋子顶上的那扇小天窗里探出脑袋,望一眼东边的天际”“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给他带来欢乐的,就是天上那轮金光灿灿的太阳”可知,“太阳还在头顶上”意指天气晴好,可以出摊捏糖,看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由原文“在他看来,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不买他的糖玩意儿了,同他疏远了,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再说,他干吗要成年人对他感兴趣呢?他永远有他的崇拜者,那就是如今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们,而这种崇拜者是源源不断的,因为每天都有婴儿呱呱坠地——这就是他一辈子永不枯竭的希望和安慰”可知,“太阳还在头顶上”代表孩子们对自己的崇拜,虽然成年人不把他放在眼里,但只要孩子们认可、喜爱,就能给他最大的慰藉;
由原文“可是他一低头,又难过起来。糖浆全糟蹋出了,‘吃饭家什’也报销了,这可怎么好?不过没关系,这一切还会再有的,好在太阳还在头顶上”可知,“太阳还在头顶上”象征着糖老爹对生活充满信念和希望,哪怕糖浆全糟蹋了,“吃饭家什”也报销了,也依然坚信“这一切还会再有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示例一:孤独。
由原文“这间小屋里只有他一个人。他那不争气的老伴没给他养下一男半女”“只是在老伴死后,他才觉得她的宝贵,懊悔自己当初不该那样待她”“当然,只要他挑起他那副卖糖的担子一出门,他就不再是个孤独的老头儿了。孩子们簇拥着他”可知,他生活孤独,老伴离世,身边没有儿女,无依无靠,每天最大的寄托便是光顾他生意的小孩子们;
由原文“他们把爹妈给的一两个硬币塞到糖老爹手里,拿过他们小玩艺儿跑开去玩儿了”“对于成年人,他糖老爹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谁还顾得上去搭理他呢”可知,他内心压抑,找不到交流倾诉的对象,孩子们买了它的小玩意儿便跑开去玩了,成年人更是对他爱答不理;
由原文“孩子们都叫他‘糖老爹’。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姓什么,也没有这个必要”“阿强从车窗里探出头。‘喂,糖老爹,快让开,让开。唏——你这个老头!没听说么,好狗不挡道!’”可知,他精神苦闷,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姓什么,也不认为知道的必要,阿强这样的小年轻竟对他肆无忌惮地破口大骂。
示例二:乐观。
由原文“这间小屋里只有他一个人。他那不争气的老伴没给他养下一男半女”“只是在老伴死后,他才觉得她的宝贵,懊悔自己当初不该那样待她”“他自己则仿佛是为着别人家的孩子们而活着似的。每天他把熬出来的五颜六色的糖浆做成各种有趣的小玩艺儿”“老头儿起床后的头一桩事,就是从他屋子顶上的那扇小天窗里探出脑袋,望一眼东边的天际”可知,糖老爹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但他每天关注的都是太阳和孩子这些能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由原文“真的,对于成年人,他糖老爹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谁还顾得上去搭理他呢?然而,糖老爹也想得开。在他看来,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不买他的糖玩意儿了,同他疏远了,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再说,他干吗要成年人对他感兴趣呢?他永远有他的崇拜者,那就是如今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们,而这种崇拜者是源源不断的,因为每天都有婴儿呱呱坠地——这就是他一辈子永不枯竭的希望和安慰”可知,在受到成人们的无视与冷落时,他也不难过,而是想到还有源源不断的崇拜者给自己带来希望和安慰;
由原文“不过没关系,这一切还会再有的,好在太阳还在头顶上”可知,在被阿强责骂并因此弄坏了吃饭的家伙时,他能很快调整心态,自我解嘲,一笑置之,并不把烦心事系挂心头。
示例三:善良。
由原文“几乎镇上所有的孩子他都能叫出名字来,而他自己则仿佛是为着别人家的孩子们而活着似的。每天他把熬出来的五颜六色的糖浆做成各种有趣的小玩艺儿”可知,糖老爹身上没有一点儿市井之气,不以世俗、功利的心态与人相处,一派纯真烂漫;
由原文“真的,对于成年人,他糖老爹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谁还顾得上去搭理他呢?然而,糖老爹也想得开。在他看来,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不买他的糖玩意儿了,同他疏远了,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可知,在受到成人世界的漠视甚至侮辱时,他从来没有心怀怨恨,而是始终选择理解和包容;
由原文“当然,只要他挑起他那副卖糖的担子一出门,他就不再是个孤独的老头儿了”“不过没关系,这一切还会再有的,好在太阳还在头顶上”可知,在遭遇生活的重重打击之后,他依然心怀阳光,以一颗柔软的心打量着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陈蔡大夫)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中 月考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4年1月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下一个『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