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创新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创新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命题人:张改慧凡芳伟审题人:杨子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
试题预览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语文
命题人:张改慧  凡芳伟  审题人:杨子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论述类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作为《论语》首章,并不必具有深意。但由于首章突出的“悦”、“乐”二字,似可借此简略谈论《今读》的一个基本看法:即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作为儒学根本,首章揭示的“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快乐:它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出它们。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心中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会,来相见面,来相饮酒,来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别又从远方来,一定是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古代,这就更不容易,当然更加快乐。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却又是很精神性的,是“我与你”的快乐,而且此“乐”还在“悦”之上。“悦”仅关乎一己本人的实践,“乐”则是人世间也就是所谓“主体间性”的关系情感。那是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
(选自李泽厚《论语今读》)
材料二:
“乐感文化”不仅是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更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中国人诗性智慧的精神总结。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孔颜乐处”所揭示的安贫乐道、豁达自信的处世理想和人生态度,“曾点气象”所描述的寓无限于有限、即自由而超自由的审美精神,无不体现着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因此,笔者尝试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的内涵并进行分析。
第一,“乐生”的生命精神。《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孔子从朝廷回来之后首先问“伤人了没有”,没有问马,这可以看出夫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此其一。其二,《论语》中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强调人们要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其三,《论语》中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
第二,“乐群”的生存智慧。中国“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的预设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此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个人自己的奋斗、靠人与人彼此之间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因此,《学而》中才会有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言论。为什么《论语》要求我们这么做呢?这是由于“乐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认为,我们人类走不若马、力不若牛,又没有外在的上帝可以依靠、没有一个“超人”帮助我们。怎么办呢?只能自己依靠自己,只能相互依靠,彼此团结。
第三,“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人生一无所本,被偶然扔掷在此世间,无所凭依,无所依皈”。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望,而是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以人为本,依靠“乐群”的生存智慧,相信人自身的力量。这种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体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第四,“乐感”的人性追寻。就人性完满的角度而言,“乐感文化”表现为“乐感”的人性追求。所谓人性完满,是通过“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塑造一个完人,更是“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完满呈现。通读《论语》可以发现,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人生哲学中,很重视“诗”“乐”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因之,当孔子问及曾点之志时,曾子不假思索地答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点气象”。由此可见,此一“乐感”的人性追寻,仅靠“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最终培养出理想型的“君子”,最终将中国“乐感文化”这一“文化——心理”结构内在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
总之,“乐感文化”包含“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乐感”的人性追寻等多重内涵,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对“乐感文化”的研究在坚持中华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应对异质文化之间的价值冲突,特别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选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有删节)
1. 关于“乐感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方有“罪恶文化”,日本有“耻感文化”,中国文化精神有“乐感文化”。
B. 在“乐感文化”中,“乐”比“悦”层次更高,是超乎个人的关系情感。
C. 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表现为“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两种类型。
D. 对“乐感文化”的研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篇引用《论语》首章内容,引出“乐感文化”这个概念。又进一步从分析“悦”“乐”的内涵和关系中去理解“乐感文化”的特征。
B. 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要分析了“乐感文化”的内涵在《论语》中的体现,并且呼吁人们要重视“乐感文化”的研究。
C.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以人为本,相信人自身的力量,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
D. “乐感”的人性追寻,需要和“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相互配合,才能将“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
3.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乐感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
A.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B.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 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乐感文化”有怎样的特点。
5. 阅读下面二则语言材料,结合材料二分别谈谈你对其含有的“乐感文化”的认识。
①1938年抗战期间,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武汉街头拍下一张照片——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
②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
【答案】1. C    2. C    3. B    
4. ①立足此世间,不涉及哲学和宗教层面;
②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和“情感本体”;
③体现一种“文化——心理”结构;
④包含“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乐感”的人性追寻等多重内涵。    
5. ①抗战期间,“民众纷纷举起旗帜”体现出的是群体的力量,相互依靠彼此团结,这是“乐群”的生存智慧;
②“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面对疫情,韧性奋斗,不屈不挠,体现的是“乐生”的生命精神。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表现为‘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两种类型”错误。由原文材料二第二段“‘孔颜乐处’所揭示的安贫乐道、豁达自信的处世理想和人生态度,‘曾点气象’所描述的寓无限于有限、即自由而超自由的审美精神,无不体现着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可知,“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体现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但并不能反过来说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表现为“孔颜乐处”和“曾点气象”两种类型,应该还会有其他类型,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错误。由材料“这种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可知,选项少了“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这个前提。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提到“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的人性追寻。
A.句意: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是君子对待礼的态度,与“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无关。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体现的是自强不息、韧性奋斗的生命精神,体现“乐生”的生命精神,能体现“乐感文化”内涵。
C.句意: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是君子小人的价值取向,与“乐感文化”无关。
D.句意: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这是阐释君子的特点,与“乐感文化”无关。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材料一“‘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此世间”即现实社会,可见“乐感文化”立足此世间,不涉及哲学和宗教层面;
由原文材料一“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可以概括出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和“情感本体”;
由原文材料二第一段“‘乐感文化’不仅是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更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中国人诗性智慧的精审总结”可以概括出体现一种“文化——心理”结构;
由原文材料二最后一段“总之,‘乐感文化’包含‘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乐感’的人性追寻等多重内涵,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可以概括出它包含“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乐感”的人性追寻等多重内涵。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观点进行评价的能力。
由第一则材料“1938年抗战期间……民众纷纷举起旗帜,其中一面醒目地写着:‘不死’!”,意思是民众认为,我们团结起来,中华不死!结合材料“乐感文化……靠人与人彼此之间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所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可见是体现了“乐群”思想。
第三则材料中“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是说人要有一种精神,然后才可以解决困难,这与文中“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强调人们要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可见第三则材料体现的是“乐生”的生命精神。
二、文学类阅读(13分)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黄壳齐眉
葛亮
八乡产过一种贡米,不叫“黄壳齐眉”。
这贡米名叫“圆塱丝苗”,在《新安县志》中有记载。
那时元朗,叫“圆蓢”,然后又变成“圆塱”。“圆”是丰整、圆满的意思,“塱”是江、湖边的洼地。“圆塱”左起凹头的蚝壳山,右至屯门大头山的一连串丘陵。照这字面推测,古时已为水源颇丰美、地形合围的沼泽低地。
亦可想见,比较港岛与九龙的山势叠嶂,这一带自然是鱼米之乡。所以元朗素有“八乡四宝”之说:圆塱丝苗、流浮山生蚝、天水围乌头及青山蛎。如今只剩下生蚝及乌头,其他尽已失传。
“圆塱丝苗”曾远销东南亚、旧金山和葡萄牙。阿通伯说,我小时候,一斤圆塱丝苗索价六元,较普通香米贵五倍。当时人做一天苦力,日薪只是三元。贵就贵的,一推出墟卖,即刻售罄!
可“黄壳齐眉”的来历,连阿通伯都说不清楚。
顾名思义,“黄壳”是指这种稻米的谷壳色泽金黄,“齐眉”指的是它的形状,修长而两头尖细,好比女子的蛾眉。
“黄壳齐眉”只产在莲花地。莲花地的人,都知道它的好。用它煮的饭香、滑、软、松、甜。阿通伯说,“黄壳齐眉”的味道,才是天下第一好!
莲花地在山北麓,雨水常带着山上沙泥冲刷农田,不聚肥,倒种出优质稻米。可“黄壳齐眉”一斗地收成不过两百斤。若是染了倒伏病,便血本无归了。这样阴晴无定,哪怕人间至味,也不可做贡品。若是失收不能上缴,“整村是要杀头的!”阿通伯说。
可“圆塱丝苗”绝迹了几十年,“黄壳齐眉”倒活了下来。
每年,港岛的老饕们,都要央锦记米行的周师奶亲自到莲花地收米。
收不收得到,周师奶自知是望天打卦。哪怕全村一颗米都收不上来,她最后还是得问问罗仙枝。全靠马骝崖半腰上的坡地,“黄壳齐眉”活到今天。那块坡地,当年属于“莲花庵”。如今,原址上,已没有了庵庙的样子,只两间青瓦老房。
夜半,罗仙枝点上香,将三只黄金大柚摆上。正中是一碗米,新收的“黄壳齐眉”。她闭眼默祷,然后将香恭恭敬敬地插进带壳的稻米里。
罗仙枝第一次吃上“黄壳齐眉”,那年八岁。
她本气息奄奄,朦朦胧胧间,闻到一股香气。她想自己莫不是死了,到了天国。这香味愈发浓郁,她蓦然惊醒。
她看到面前一碗饭。
十个少女温和地看她,她接过碗,迟疑了一下,就将饭送进嘴里。那个瞬间,她流下了泪。
罗仙枝至今记得那个瞬间。她连吃了三大碗。
她面前有许多女人,都笑了。她们穿着月白衫子,背后垂着一条大辫子。
只一个没笑,忧心地看她。这女子一身黑,挨近她,问旁边人,还烧吗?
先前喂她饭的阿姐说,不烧了。胃口还好得很。
女子也就笑了,说,云姐看了你三天三夜,总算醒翻。
女子问她,叫什么名字?
她没名字,只记得姓罗。家中行三。
女子说,在我们这里,女仔也有名。云姐在仙枝岭捡到了你,就叫仙枝罢。
云姐说,发现她的时候,她正斜躺在一块礁石上。人昏过去了,一只手却紧紧扒在岩石缝里。一个浪狠狠打过来,小身体在浪里头晃啊晃,竟未随潮水冲落。
海对岸活不下去。她阿娘说,家里有口粮,留你弟弟吃。你们跑吧,自己讨活路。有一日,云姐问她,记不记得屋企人①的样子。她使劲想一想,摇摇头。
云姐叹口气,佯在她头上打一下,说,怎会不记得?你不记得我嘅样、珍娘嘅样,定系文小姐嘅样?
文小姐,是莲花庵唯一穿黑衣的人。
她身量长了,也梳大辫子。她第一次跟着云姐上崖劳作。在半坡地,她看到一畦田,一道一道,梯一样。这块田,只种一种米,叫“黄壳齐眉”。
莲花庵,没有菩萨,没有佛,没有香火。住在庵里的姐妹,都没有剃度,不做早晚功课。她们日常自给,耕织自用。也养牲畜,可吃肉。
许多年后,罗仙枝忆起文小姐,始终想不起她的年纪。和其他姐妹不同,她不劳作。可是姐妹们都敬她。云姐说,因为文小姐护着她们。
罗仙枝想,这样的一个人,像是玉砌成的,该是受人护着才对。
有一天,庵里来了一伙人,都是五大三粗的男人,领头的却是个阿婆,问来干什么?说来讨人。珍娘走出来,问他们来讨谁。阿婆恶声气,说来讨我新抱②。
珍娘问,谁是你新抱?
阿婆说,昨天谁逃来你间姑婆屋,谁就是我新抱。
珍娘说,哦,你的新抱,唔该让你的仔来讨。
阿婆说,唔同你长气③。你都知我个仔死咗。但老窦④收咗钱,就算神主牌佢都要嫁!
珍娘说,不情不愿,天可怜见。来我莲花庵,就是我庵里的人。
姐妹们跟着珍娘,筑成一道人墙。男人们往里冲。
这时候,他们听见里面咳嗽了一声。有一个人从黑暗里走出来,是文小姐。男人们愣一愣,停住手脚。阿婆说,怕也?男人老狗,怕个痨病鬼?男人们仍没动。
阿婆推开他们,也敛了声气。
文小姐手里举着一把猎枪,正对着她胸口。
那天,莲花地的人,都听到了枪响。这一枪子弹穿过了村公所前的风水池。文氏祠堂的飞檐,从此缺了一只角。
【注】①粤语,家里人。②粤语,新娘。③粤语,啰唆。④粤俚,指父亲。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壳齐眉”长在贫瘠的土地上,产量又小,却留传下来,人们也不知道其中缘由,这一意象烘托了文小姐等人。
B. 小说借周师奶这个人物表明了“黄壳齐眉”在饮食界的地位,同时引出罗仙枝,暗示这个人物和“黄壳齐眉”的独特关系。
C. 小说描写罗仙枝八岁得救时的饭香,和夜半罗仙枝上香时对“黄壳齐眉”的恭敬态度,都为“黄壳齐眉”涂上神圣色彩。
D. 结尾写莲花庵女子为保护逃到庵里 女子而进行的斗争,使文意愈加显豁,对“黄壳齐眉”的理解也超越了美食意义。
7. 小说为什么从“圆塱丝苗”写起?请简要分析。
8. 葛亮曾说,他对文字的要求有一个标准,无论任何题材,都坚持审美的取向和趣味。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征。
【答案】6. A    7. ①由“圆塱丝苗”写起,表现当地风物风貌,并引出“黄壳齐眉”。
②“圆塱丝苗”对“黄壳齐眉”有衬托作用,突出“黄壳齐眉”的品质,表达对“黄壳齐眉”的赞美之情。
③“圆塱丝苗”是贡米,“八乡四宝”之一,在《新安县志》中有记载,如今已经失传,以此开篇,使小说充满人文色彩、神秘色彩。    
8. ①语言简约,多使用短句,简洁明畅。
②叙述中有粤语,增强了地方色彩,使文章多了一番趣味。
③在记叙、描写的文字中,又有说明性的文字,使文章不呆板,行文富于变化,也便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人们也不知道其中缘由”错误。根据原文“全靠马验崖半腰上的坡地,黄壳齐眉活到今天”可知,人们知道其中缘由。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文学形象的作用的能力。
由“圆塱丝苗”写起,“‘圆’是丰整、圆满的意思,‘塱’是江、湖边的洼地。‘圆塱’左起凹头的蚝壳山,右至屯门大头山的一连串丘陵。照这字面推测,古时已为水源颇丰美、地形合围的沼泽低地”,表现当地风物风貌,并引出“黄壳齐眉”。
“可‘圆塱丝苗’绝迹了几十年,‘黄壳齐眉’倒活了下来”,可见“圆塑丝苗”对“黄壳齐眉”有衬托作用,突出“黄壳齐眉”的品质,“圆塱丝苗”已经绝迹了几十年,但是“黄壳齐眉”倒活了下来,表达对“黄壳齐眉”的赞美之情。
“这贡米名叫‘圆塱丝苗’,在《新安县志》中有记载”,“圆塱丝苗”是贡米;“所以元朗素有‘八乡四宝’之说:圆塱丝苗、流浮山生蚝、天水围乌头及青山蛎。如今只剩下生蚝及乌头,其他尽已失传”,“圆塱丝苗”是“八乡四宝”之一,在《新安县志》中有记载,如今已经失传,以此开篇,使小说充满人文色彩、神秘色彩。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特征的能力。
本文语言简约,“当时人做一天苦力,日薪只是三元。贵就贵的,一推出墟卖,即刻售罄”“莲花地的人,都知道它的好。”“女子也就笑了,说,云姐看了你三天三夜,总算醒翻。”这些都是短句,文章多使用短句,简洁明畅。
并且在叙述中有粤语,如“屋企人”“新抱”等词,及“你都知我个仔死咗。但老窦收咗钱,就算神主牌佢都要嫁”等句子,富有乡土气息,增强了地方色彩,使文章多了一番趣味。
除此之外,夹叙夹议,在记叙、描写的文字中,又有说明性的文字,例如说明性的文字“莲花庵,没有菩萨,没有佛,没有香火。住在庵里的姐妹,都没有剃度,不做早晚功课。她们日常自给,耕织自用。也养牲畜,可吃肉。”行文富于变化,也便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使文章灵活而又趣味。
三、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文言文助读(共9分)
9.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而不仁,如礼何?              而:如果
B.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交:结交
C.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平地:平坦的土地
D.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贼:伤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平地:填平洼地。句意: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
故选C。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恶其声而然也”与“若火之始然”两句中的“然”含义不同。
B. “由是观之”与“自是者不彰”(《老子》)两句中的“是”字含义相同。
C. “贼其君者也”与“贼爱其身,不爱人”(《墨子》)两句中的“贼”字含义不同。
D. “不足以事父母”与“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这样;/通“燃”,燃烧。句意: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
B.错误。含义不同。这;/正确。句意:由此看来。/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彰显。
C.正确。暴弃、伤害;/盗贼。句意:是暴弃君主的人。/盗贼爱自己,不爱别人。
D.正确。赡养;/工作。句意: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
故选B。
参考译文:
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11. 下列对句子的句式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判断句) 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
C. 皆起不相爱。(省略句) D. 当察乱何自起?(定语后置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也”表判断,句意:当臣子的不孝君王,当儿子的不孝父亲,这就是乱道。
B.正确。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君子于义喻,小人于利喻”。句意:君子对于道义是知晓的,小人对于利益是知晓的。
C.正确。省略了介词“于”,正常语序为“皆起(于)不相爱”。句意:都是起因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
D.“定语后置句”错,应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当察乱自何起”。句意:应考察混乱从何而起?
故选D。
(二)课外文言文(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若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或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凡对问者,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所问高大,而对以卑狭,则明主弗受也。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且文公不知一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安暇待万世之利?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敌;诈敌,万世之利而已。故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且文公又不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期中试卷


上一个『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广东省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