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上海市奉贤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3.11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预览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2023.11
一、积累运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    ①. 怅寥廓    ②. 契阔谈讌    ③. 列缺霹雳    ④. 丘峦崩摧    ⑤.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寥廓”“讌”“霹雳”“酹”。
2. 以下描写秋天的诗句中,意境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C.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D.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寒树老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所体现出的意境的能力。
A.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无边的空间,无尽的时间,深远的宇宙,难以洞观。充分展示了秋日萧瑟,悲从中来的观感。“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B.“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C.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D.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
故选C。
3.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参加辩论,首先____,其次____,再次_______,此外______。
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洁、生动、连贯
②要广泛搜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找好论据
③要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辩题的内涵
④要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依据,制定辩论的策略
A. ③②④①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本题,考生要先通读语段和要求排序的句子,整体把握大意。题干是关于参加“辩论”的准备程序,首先要了解“辩论”的流程,首先要确定辩题,要认真研究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辩题的内涵,还要搜集与辩题有关的资料,找好论据,要深入分析对方观点,推测对方所持的理由和依据,制定辩论的策略,据此可选A。
点睛:根据语段性质,厘清思路。如果是议论性语段,考生要从分析其结构层次入手;如果是说明性语段,则要从说明对象的不同特征入手。2.找过渡句,上下关联。3.先易后难,先分后合,把最容易确定顺序的句子先排出顺序,然后再分析各个版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确定每个句子在语段中的位置。
二、阅读(70分)
(一)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在20世纪上溯的几千年中,创造了世上无与伦比的古典诗歌的辉煌。这些由方块字铸成的古代瑰宝,是东方审美创造的极品。这些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语言,它以高贵的形式,华彩的节奏,典雅的词汇,特别是隽永的意境,造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诗意世界。音乐、色彩和非凡的想象力的综合,传达着古老文明的迷人神韵。它凝聚着人们关于追求功名和理想,咏叹乡情和友爱的情怀:寄情于田园,流连于山水,一树枫叶的怀想,几枝红豆的相思,微风中的燕子,细雨中的游鱼,大漠的孤烟,春江的花月,在露水的晶莹中颤动的花枝,还有深深庭院中的无望的等待……这一切,经过无数代诗人的锦心绣口编织而成的、永久的心灵的梵音,正是这个建立在悠久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古老民族的永世的骄傲。
②而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灾难,促使人们对那一切产生了怀疑。此时的中国是在强敌逼境下的节节败退中无路可走。当时的普遍想法是,苟能救亡图存而宁肯抛却一切。中国诗界更是如此,经过上个世纪那一批改良主义者的并不成功的探路,如今好不容易终于寻到了“诗体大解放”这一服妙方。于是,下决心对以往的旧古董来一番天旋地转的“大破坏”。胡适有言:“文学革命一面是推翻那几千年因袭下来的死工具,一面是建立那千年来已有不少文学的成绩的活工具;用那活的白话文学来代替那死的古文学,可以叫做大破坏,可以叫做大解放,也可以叫做建设的文学革命。”
③打破山林的宁静,装进工业时代的喧嚣,那些由经典的节律和音韵造出的完美受到了轻蔑。中国人好像下定了决心,不惜以一个空前的大破坏,来重建一种理想的诗歌秩序。当时人们要做的事,就是竭力要把他们新发现的白话诗,做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圆润剔透的古典诗。用当时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要把诗做得不像诗”。这里有一种“破坏”的快感,也有一种从头做起的创造的愉悦。那时的这一班人,像胡适、陈独秀等,他们是开路的先行者,是一迳地往前走的,沿路撒下了“尝试”的果实。他们只知试验创造,他们的目光只望着前面,他们没有、也不会想到回头看看,看看风烟迷乱之处的“战场”上的狼藉景象。
④而实际上,中国新诗在它的草创期就留下了许多弊端。当时也不乏一些有远见的人对此有过评论。就在白话新诗起步之初,当时积极参与新诗革命的俞平伯,就看到白话的“词汇贫乏”,很多都要“借材异地”,以及他认为的“缺乏美术的培养”等。很早,俞平伯就精辟地指出:“白话诗的难处,不在白话上面,是在诗上面;我们要紧记,做白话的诗,不是专说白话。白话诗和白话的分别,骨子里是有的,表面上却不很显明,因为美感不是固定的,自然的音节也不是拿机器来试验的。”俞平伯这些话写在新诗初起的1919年,实属难得。
⑤还有周作人,他拥护白话新诗的产生,自己也写过像《小河》那样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但他对新诗也有较为尖锐的批评。他在给《扬鞭集》写的序中说过,他“不佩服”白话诗的“白描”和“唠叨的叙事”——“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周作人说:“经过了许多时间,我们才渐渐觉醒,诗先要是诗,然后才能说到白话不白话,可是甚么是诗,这问题在七八年前没有多少人讨论的”,“新诗运动的起来,侧重白话的一方面,而未曾到诗的艺术和原理的一方面。一般写诗的人以打破旧诗的范围为唯一的职志,提起笔来固然无拘无束,但是甚么标准都没有了,结果是散漫无纪。”
⑥从清末的“诗界革命”到五四的“新诗革命”,这一场具有强大震撼力的、关于中国诗歌从古典到现代的大变革,从最初的试验到广泛的实践,走过了跨越19—20 世纪的漫长道路。几代诗人为探讨中国诗歌的新生付出了心力。对这一丰富而曲折的变革历程的简单概括,大抵就是:走了两个步子。这两个步子,一是“以旧风格表现新内容”,一是“诗体大解放”。前者被认为是改良的,后者则被认为是革命的。
⑦一般都认为从诗体解放入手,是一种彻底的、不妥协的革命之举。“革命”是一种革故图新的行动,是对于“旧皮囊装不了新酒浆”的彻悟。借用郭沫若《女神之再生》诗中一场恶战之后黑暗中传来的一段对话,来印证此一时期的“革命思想”也许是有趣的,对话是:“破了的天体怎么处置呀?”“再去炼些五色彩石来补好吧!”“那样五色的东西此后莫中用了,我们尽他破坏不再补他了!”“破了的天体”是“弃”是“补”,这当然只是一个比喻。其实“补”的办法经诗界革命的实践,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而五四时期的全盘否定的“弃”,恐也未见正确。事实是,对于一个悠久的传统而言,多大的“革命”都难以造成实际上的断裂。传统是一道长流水,当然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⑧革命总是暴风骤雨般的袭击和取代。它的不可阻挡的迅雷之势,总有一种暴力造出的粗糙。诗是艺术的,艺术的变革而采取革命的办法,难免会留下诸多“病症”。例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诗革命,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白话”而忽视“诗”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中国诗歌为寻求与现代的社会人生的契合,以及在承载人的现代思想情感的伟大目标上,经过自“诗界革命”到“新诗革命”的长期试验,最后作了可以说是充满危险的选择,这就是,在它应严的“告别古典”的仪式中,的确蕴涵了为思想而轻忽艺术的隐患。
⑨那一代人都把兴趣和激情倾注于诗体的改革上了。他们在为了使诗实现人与他的现实状态相适应的路途上,的确拥有前无古人的胆识与魄力。然而,他们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至于在百年后的今日,当人们在获得一种崭新的方式表现他们所拥有的诗意时,猛一回头,却发现他们的这种“拥有”乃是一种“不拥有”——尽管人们可以责难中国人对于传统诗意的怀旧、甚至守旧的心态,但几乎所有的责难都无法回避如下的事实:较之古典诗歌精美的极致,新诗在艺术形式上的粗粝,以及人们在运用白话的方式以表达他们的情感时所产生的力不从心的沮丧!
4. 第②段加点词“旧古董”在文中指的是                                    
5. 下面所选的白话诗,完全不带有中国“古典”特征的一项是(   )
A.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闻一多《红烛》)
B. 楫已飘流,柁已腐烂,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郭沫若《凤凰涅槃》)
C.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D. 动力一定要胜利,而阻力一定要消灭!这动力是创造的劳动力,和那一团风暴的大意志力。(阿垅《纤夫》)
6.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提倡“要把诗做得不像诗”,但是周作人却认为“诗先要是诗”。请联系教材中郭沫若先生所作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答案】4. 无与伦比的中国古典诗歌    
5. D    6. “要把诗做得不像诗”是说白话诗要突破古典诗歌经典的节律音韵和完美的形式。“诗先要是诗”,是强调新诗创作也要有艺术、原理和标准。
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突破了格律和句式的束缚,让读者感受到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采用白话,运用叹词,感情激越,具有感染力。同时,又保留了部分古典的形式,具有韵律感。运用了相同的句式,重章复沓,整齐而富有韵律感,念起来朗朗上口。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 理解能力。
文章在第一段说到中国在20世纪上溯的几千年中,创造了世上无与伦比的古典诗歌的辉煌。而第二段说到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灾难,促使人们对那一切产生了怀疑,好不容易终于寻到了“诗体大解放”这一服妙方,所以人们下定决心对以往的无与伦比的古典诗歌进行“大破坏”。所以“旧古董”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无与伦比的古典诗歌比作古董,所以“旧古董”在文中指无与伦比的中国古典诗歌。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原文提到古典诗歌“它以高贵的形式,华彩的节奏,典雅的词汇,特别是隽永的意境,造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诗意世界。音乐、色彩和非凡的想象力的综合……”,可看出古典特征包括整齐的句式、韵律、词汇等方面。
A.“红烛”为古典诗歌中的常用意象,有象征义,具有古典特征。
B.运用了对偶句式,具有古典特征。 
C.“悠长”“雨巷”“姑娘”词语末字押韵,具有古典特征。
D.诗句运用现代白话,不具有古典特征。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原文第三段“打破山林 宁静,装进工业时代的喧嚣,那些由经典的节律和音韵造出的完美受到了轻蔑。中国人好像下定了决心,不惜以一个空前的大破坏,来重建一种理想的诗歌秩序。当时人们要做的事,就是竭力要把他们新发现的白话诗,做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圆润剔透的古典诗。用当时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要把诗做得不像诗’”,可看出“要把诗做得不像诗”是说白话诗要突破古典诗歌经典的节律音韵和完美的形式。
原文第五段“‘经过了许多时间,我们才渐渐觉醒,诗先要是诗,然后才能说到白话不白话,可是甚么是诗,这问题在七八年前没有多少人讨论的’,‘新诗运动的起来,侧重白话的一方面,而未曾到诗的艺术和原理的一方面。一般写诗的人以打破旧诗的范围为唯一的职志,提起笔来固然无拘无束,但是甚么标准都没有了,结果是散漫无纪’”,据此看出“诗先要是诗”,是强调新诗创作也要有艺术、原理和标准。
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突破了格律和句式的束缚,让读者感受到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如“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采用白话,运用叹词“啊啊”“哟”,感情激越,一气呵成,具有火山爆发似的汹涌气势,非常具有感染力。同时,《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又保留了部分古典的形式,具有韵律感。如“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其中运用了相同的句式,重章复沓,整齐而富有韵律感,念起来朗朗上口。
(二)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山风
王东梅
① 那一年,俺奶还没见过俺爷。俺奶在西山坡上种黄豆。地肥,水足,种子撒下去,很快就发了芽,嗖嗖地长,长叶子,长秆子,长豆子。
② 那一年,俺爷也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俺奶这么个人。俺爷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爷是十里八乡做豆腐的高手,俺爷做的豆腐,嫩,滑,甜。
③ 东山沟和西山坡中间隔着一座亮甲山。说是山,其实比起真正的山,就是一个很大的土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④ 刚入秋,山风就像是长了腿,一路从亮甲山的山顶上往下跑,跑过俺奶的黄豆地,就夹带了涩涩的豆子香。风一路往下跑,绕过山沟就跑进了俺爷的豆腐坊。俺爷一吸溜鼻子,就乐了——好豆子啊!一拍大腿,俺爷就迎着香味儿跑出屋,跑上了西山坡,跑进了俺奶的豆子地。
⑤ 俺奶累了。锄了一天的地,俺奶想要展展腰,借着山风,舒缓舒缓酸胀的胳膊腿,却见一个人一路从坡下跑上来。
⑥ 俺爷迎着山风来到了俺奶跟前。
⑦ 俺奶平生第一次见到了俺爷。
⑧ 山风再次荡过豆子地刮向东山沟的时候,俺奶和俺奶的黄豆,也已经来到了俺爷的豆腐坊里。俺爷嘿嘿一笑,端出一大碗水豆腐,水豆腐上淋了用红辣椒、鲜香菜、小香葱、盐和香油制成的调料,红红绿绿,白白嫩嫩,大老远就香气扑鼻。俺奶三下五除二就吞下了一大碗水豆腐,末了,一抹嘴,说:“真香!香死个人嘞!”俺爷说:“指定香啊!你可着亮甲山前前后后打听打听,俺做的水豆腐,那是头一份儿。”俺奶脸上的笑就僵住了,俺爷赶紧改口:“等明儿用了你种的黄豆磨出来的水豆腐,那就天下第一了。”哈,俺奶的脸上终于又有了一丝笑模样。
⑨ 俺爷问:“还想吃不?”
⑩ 俺奶说:“想。”
11 俺爷说:“留下吧!”
12 俺奶没吭声儿。
13 俺奶没有留在俺爷的豆腐坊。
14 俺爷照旧过他磨豆腐卖豆腐的生活。每天天还黑着,俺爷就起身,钻进豆腐坊里磨豆腐。天刚亮,俺爷就挑着担子进村去吆喝了。这时候,西山坡上,俺奶扛着锄头,也下地了。
15 又是一年豆子熟的时候,山风带来了满沟满谷的豆香,也带来了山顶上密如炒豆的枪声。密密匝匝的枪声证明那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俺奶吓破了胆,趴在豆子地里一动也不敢动。
16 豆腐坊里空无一人,俺爷卖豆腐还没回来。
17 突然,山路上趔趔趄趄跑来一个人。
18 说是跑,比走路也快不了多少。切近了,才看清,是个抱着包袱的女人——一个抱着包袱的女八路。
19 见的兵多了,俺奶也学会了从衣服上辨别谁是哪一边的。
20 女八路一路奔着豆子地跑来。与其说女八路是跑进豆子地的,不如说她是栽进豆子地的。女八路一头栽进豆子地就不动了,怀里的包袱也甩出去老远。哇的一声,响起一声婴儿的啼哭,俺奶这才看清,散开的包袱皮包着一个尺把长的小婴孩。
21 女八路一动不动。
22 俺奶也一动不敢动。
23 小婴孩哇哇地哭着。
24 山上传来的枪声更密了。
25 俺奶动了几下,弄出了点儿响动。女八路还是没动静。向着女八路爬近了些,俺奶就看见了女八路身上汩汩淌出的血;再近了,就看见了女八路紧闭的双眼。俺奶把指头探到女八路的鼻子底下,女八路已经没了气息。躺在地上的婴孩哇哇地大哭着,俺奶赶紧爬过去,把孩子揽进了自己怀里。
26 躲到哪儿去好呢?
27 俺奶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山上,枪声仍密如炒豆。
28 远远地,俺奶看见了豆腐坊升起的炊烟。
29 俺奶把孩子放在豆腐坊的土炕上的时候,身子抖得像筛糠。俺爷没问为什么,而是拉过被子盖在孩子身上。
30 哇,孩子哭了。
31 俺奶一激灵,耳畔,仿佛响起了敌人杂沓的脚步声。怎么办?怎么办?
32 俺奶把婴孩抱进怀里,一把扯开自己衣裳的前襟。俺奶皱了一下眉。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
33 稍后,俺爷端出一碗水豆腐,一口喂给俺奶,一口喂给孩子。
34 这个小婴孩,就是俺爹。
35 俺爹长到和豆子棵一样高的时候,俺奶就把他带到了豆子地里。豆子地里有一个隆起的土丘。俺奶让俺爹对着土丘拜了三拜。以后每年豆子熟的时候,俺爹都会对着土丘拜三拜。
36 现在,在女八路的坟旁又拱起了一个土丘,土丘里埋着的是俺爷和俺奶。
37 而今的俺爹,也像俺奶当年一样,整天像长在豆子地里,撒种、施肥、除草,看着豆子迎着风嗖嗖地长,长叶子,长秆子,长豆子。
38 俺呢?俺不在山上种豆子,俺像俺爷一样还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开了一个农家乐——红星农家院。每天俺把刚做好的水豆腐装进用去皮柳条编成的形似小船的小浅筐里,淋了用红辣椒、鲜香菜、小香葱、盐和香油制成的调料,端到游客跟前。俺做的豆腐,就像俺爷做的豆腐,嫩,滑,甜,一份红红绿绿、白白嫩嫩的水豆腐,大老远就香气扑鼻。游客们吃着香喷喷的水豆腐,我就给他们讲故事,讲俺爷的豆腐坊,讲俺奶的豆子地,讲山路上跑来的女八路,讲摔在地上的小婴孩。
39 山风长了腿一样,从山顶跑下来,满山满谷都是我的声音:“亮甲台原名晾马台,相传唐王李世民征东时路过此地,因遇大雨,盔甲马匹皆湿,曾在该地西面的高台上晾晒。这里形成村落后,取名“晾马台”,后演变成“亮甲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我党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爷爷奶奶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奶奶到豆腐坊品尝水豆腐时与爷爷充满温情的对话,表现了他们当时对彼此的好感。
B. 奶奶带孩子逃离险地时“感到脑袋里一片空白”,刻画出她因情势危急感到慌乱的心理。
C. 当奶奶把孩子带到豆腐坊时,爷爷二话没说就拉起被子盖上,表现了他的善良与担当。
D. 奶奶让“俺爹”在豆子地对女八路战士拜了三拜,展现出她不记己功、甘于奉献的品质。
8. 赏析第4段画线句。
9. 文中使用第一人称用语时前文是口语化的“俺”,但在结尾处改用为书面化的“我”,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10. 本文与《百合花》都是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请简要分析两篇作品思想主旨的异同。
【答案】7. D    8. 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风的自由,引出下文描写爷爷奶奶相遇的画面。    
9. ①在讲述故事时,“俺”作为口语化的称呼,显得生动而亲切,承载着“我”对这段历史的厚重情感,也贴合乡村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②情节接近尾声时,以书面化的“我”作为第一人称,显得更加正式,更符合此时“我”向他人介绍当地历史的情境;
③这种人称的变化使文本能够更自然地衔接历史与现实。    
10. 异:
①本文中,女八路战士怀中的婴孩被爷爷奶奶救下并养大,而“俺爹”又抚育了“我”这一代,表现了农民质朴的美德,赞美了红色历史的世代传承;
②而《百合花》通过描写通讯员和“我”以及新媳妇的故事,歌颂了纯洁而珍贵的战友情、军民情。
同:两篇作品都表现了军护民、民拥军的鱼水情和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人性美、人情美。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D.“展现出她不记己功、甘于奉献的品质”错误,这里刻画重点并不是奶奶的个人形象及品质。小说并没有明确交代女八路战士和婴孩的关系,这里既可能体现出奶奶教育孩子不要忘记女八路战士的救命之恩,也可能表明奶奶教育孩子不要忘记母亲的生养之恩。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像是长了腿”“ 一路……往下跑”“跑过”等词语赋予山风以人的特点,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一路奔跑,毫无阻碍,没有停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风的自由,“一路从亮甲山的山顶上往下跑,跑过俺奶的黄豆地”,引出下文描写爷爷奶奶相遇的画面。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叙事人称的能力。
(1)由“俺奶在西山坡上种黄豆”“俺爷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爷是十里八乡做豆腐的高手,俺爷做的豆腐,嫩,滑,甜”“俺爷迎着山风来到了俺奶跟前”“俺奶平生第一次见到了俺爷”“俺奶没有留在俺爷的豆腐坊”“俺爷就挑着担子进村去吆喝了。这时候,西山坡上,俺奶扛着锄头,也下地了”“俺奶赶紧爬过去,把孩子揽进了自己怀里”“俺奶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山上,枪声仍密如炒豆”“俺奶把孩子放在豆腐坊的土炕上的时候,身子抖得像筛糠”“爷没问为什么,而是拉过被子盖在孩子身上……俺奶一激灵,耳畔,仿佛响起了敌人杂沓的脚步声……俺奶把婴孩抱进怀里,一把扯开自己衣裳的前襟。俺奶皱了一下眉。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稍后,俺爷端出一碗水豆腐,一口喂给俺奶,一口喂给孩子”“俺爹长到和豆子棵一样高的时候,俺奶就把他带到了豆子地里。豆子地里有一个隆起的土丘。俺奶让俺爹对着土丘拜了三拜。以后每年豆子熟的时候,俺爹都会对着土丘拜三拜”“俺呢?俺不在山上种豆子,俺像俺爷一样还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开了一个农家乐——红星农家院……我就给他们讲故事,讲俺爷的豆腐坊,讲俺奶的豆子地,讲山路上跑来的女八路,讲摔在地上的小婴孩”分析,在讲述故事时,“俺”作为口语化的称呼,显得生动而亲切,承载着“我”对这段历史的厚重情感,也贴合乡村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这是对历史的回忆。
由“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我党较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分析,情节接近尾声时,以书面化的“我”作为第一人称,显得更加正式,更符合此时“我”向他人介绍当地历史的情境;
由“俺”到“我”的这种人称的变化,使文本能够更自然地衔接历史与现实。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作品思想主旨的能力。
(1)分析不同之处。由“女八路一头栽进豆子地就不动了……哇的一声,响起一声婴儿的啼哭,俺奶这才看清,散开的包袱皮包着一个尺把长的小婴孩”“俺奶把孩子放在豆腐坊的土炕上的时候,身子抖得像筛糠。俺爷没问为什么,而是拉过被子盖在孩子身上”“这个小婴孩,就是俺爹”“俺爹,也像俺奶当年一样,整天像长在豆子地里”“俺像俺爷一样还在东山沟里磨豆腐”“我就给他们讲故事,讲俺爷的豆腐坊,讲俺奶的豆子地,讲山路上跑来的女八路,讲摔在地上的小婴孩”分析,本文中,女八路战士怀中的婴孩被爷爷奶奶救下并养大,而“俺爹”又抚育了“我”这一代,表现了农民质朴的美德,赞美了红色历史的世代传承;
《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歌颂了纯洁而珍贵的战友情、军民情。
(2)分析相同之处。本文中讲述女八路战士怀中的婴孩被爷爷奶奶救下并养大的故事,《百合花》讲的是小通讯员、文工团女战士“我”向新媳妇借被子的故事,两篇作品都表现了军护民、民拥军的鱼水情和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人性美、人情美。
(三)
阅读以下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圆月①(唐)
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圆月。④列宿:众星。
11. 这首诗的体裁是             
12. 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以月为题,以月色统摄全篇。
B. 诗歌音律和谐,篇章法度谨严。
C. 全诗意境清冷,思亲之情真挚。
D. 全诗语言平易,景物人物转换自然。
13. 请从想象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尾联。
【答案】11. 近体诗    
12. D    13. ①故园松树当茂桂花开放,是想象,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②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③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体裁的能力。
这首诗是近体诗,属于五言律诗。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近体诗的句数相对是固定的,律诗有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句数、字数和平仄、押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上一个『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上海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