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宁夏银川市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
试题预览
景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春望》中,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露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材料二:
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自然意象以自然景物为象,包括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阴晴等。社会意象以社会现象为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景象,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的景象等。诗歌中的意象是使用语言来表现的。这种语言不同于一般性的语言,可称之为意象性的语言。意象性语言是一种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象征性、拟喻性的语言。诗歌中,明月、江水、青松、翠竹、晚照、晴空、来鸿、去燕、宿鸟、鸣虫、三尺剑、六钧弓、清暑殿、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菱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等,都是意象性的语言,也可说是意象。在这里,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意象是语言的内涵。
诗人写诗,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凫雁满回塘”等都是意象,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把六种形象性的词语(鸡声、茅店、月、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并列在一起,这些词语描述的形象,已不再只是事物的客观物象,而是融入了作者凄凉悲怆体验的意象了。诗人正是利用这些意象的组合,构成一种“道路辛苦、羁旅愁思”的意境。
(摘编自张得良《诗得意象自生光——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浅谈》)
1.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的一些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记游诗,可以作为地理研究的辅助资料。
B. 李白诗飘逸,杜甫诗沉郁,不同的诗歌风格是由二人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决定的。
C. 意象包括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是社会意象的一部分。
D. 诗人写诗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其目的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意象虚实的处理上《古风(其十九)》和《悲陈陶》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B. 诗歌中的意象性语言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象征性、拟喻性等特点。
C.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把六种意象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凄凉悲怆的意境。
D. 严羽认为,在意象的运用上,李白诗万景皆虚,杜甫诗万景皆实,说法准确恰当。
3.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通过江水、枫叶、荻花等意象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
B.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把急风、高天、猿鸣、清渚、白沙、飞鸟六种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了肃杀凄凉的意境,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
D.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塑造了周瑜这一人物意象,表现其儒雅风流的气度,表达了词人对周瑜的景仰之情。
4. 请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概括李杜诗歌在意象运用上有哪些不同。
5.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答案】1. B    2. D    3. C    
4. ①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而杜诗的意象常取自现实生活。②李诗从虚处入手,借助想象和夸张串联起表面看来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虚中有实。杜诗从实处着笔,借助细致的描写把生活琐事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机结合,实中有虚。    
5. ①论证结构上: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引用严羽的话引出文章观点——从意象的虚实上可以看出李诗和杜诗风格的不同。第二至四段:具体分析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面的不同点。第五段:总结全文,强化观点。②论证方法上: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充分有力。如材料一开头引用严羽的话引出观点,增强说服力;材料一主体部分将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面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等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不同的诗歌风格是由二人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决定的”错,根据原文“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可知,形成二人诗歌风格不同的决定性原因除了思想、性格的不同之外,还有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严羽认为……说法准确恰当”错,根据原文“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可知,“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是前人的说法,并非是严羽的看法;另外这个说法未必确切,所以“说法准确恰当”错。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的观点。由原文“在这里,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意象是语言的内涵”“诗人写诗,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可知,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诗人通过运用意象性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并没有出现意象性的语言来表达作者情感,所以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使用。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一第二段“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写出了李白诗歌的意象多来自于历史,神话、梦境,常常是超越现实的,而且大多使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写意象,虚中有实。
材料一第三段“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写出了杜甫诗歌的意象多来自与现实生活,手法上常常使用细节描写,实中有虚。
综上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两点不同。第一,取材的不同。李诗的意象来源于历史,神话、梦境,常常是超越现实的,而杜诗的意象常取自现实生活。第二,着笔点和手法不同。李诗从虚处入手,借助想象和夸张串联起表面看来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虚中有实。杜诗从实处着笔,借助细致的描写把生活琐事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机结合,实中有虚。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分析文章论证特点,主要有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角度。
第一段“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 两句话最为中肯……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引用严羽的话引出文章观点——从意象的虚实上可以看出李诗和杜诗风格的不同。
第二段“李诗 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具体分析李诗在意象运用上的特点。
第三段“杜诗 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具体分析杜诗在意象运用上的特点。
第四段“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举例论证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面的不同。
第五段“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总结全文,强化观点。
由此可知,在论证结构上,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总起,提出观点;第二至四段分说,具体分析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面的不同点;第五段总结全文。论证方法上,材料一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使论证更充分有力。如材料一开头引用严羽的话引出观点,增强说服力。材料一主体部分将李诗和杜诗在意象运用方面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
(二)现代诗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前该有一棵树
张者
①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②树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难觅踪迹,花儿那些娇惯的美丽都躲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③这是一个矿区,属于天山深处的神秘所在,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从三个建制团中抽调了近千人,集结到了这里,并起名506矿。506矿到底有什么矿?我第一次听到它的传说是在晚上熄灯后,我那刚上一年级的弟弟从被窝那边爬到我这头,然后对我耳语道:“你知道506矿是什么矿吗?”我问什么矿?他神秘地说:“是铀矿。”铀矿是什么矿呢?弟弟又降低声音回答:“铀矿是造原子弹的。”
④原子弹的赫赫威名谁不知道,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哪怕是喝着苦泉水也不觉得苦了,因为我们的父母正干着一件天大的事情。
⑤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就跟随着父母上了山,这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每天的上课铃声让正在开矿的父母们十分安心,只是他们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如天神的战鼓。胡老师正领读课文《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同学们就哄堂大笑,疲惫的午后课堂突然就活泼了一下。我们这些在绿洲出生的新疆兵团人的二代,通过胡老师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他坚持让我们每周写一篇作文,比方:《苦泉水》《戈壁滩》等。当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
⑥有同学就喊,胡老师,我们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写?胡老师就说,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回家问问父母吧。
⑦于是,同学们就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树。有村口的大榕树,有门前的大槐树。我爹给我讲了老家的大桑树。他边讲边咽着口水,说起了小时候吃桑葚的故事,那些黑紫的甜蜜安慰了他童年的饥饿和贫困。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比方:写大槐树的父母是北京人,写大榕树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河南人,他给我讲了门前大桑树的故事。
⑧可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兵二代”,眼前连一棵树都没有。我们望着窗外所有的石头,喊:“山前该有一棵树!”
⑨我们是从山下绿洲来的,那里就有树。有沙枣树、白杨树……还有一棵最茁壮的胡杨树,就生长在胜利渠边上。水罐车从胜利渠给我们拉淡水,会从那棵孤独的胡杨树边路过。
⑩那棵茂密的胡杨树孤独地生长着,在夏季它给我们带来一片巨大的绿荫,到了秋天,它那金黄的叶子展开来照亮了荒原。它是那么茁壮,又是那么孤独,美得却让人震撼。
⑪那次关于树的作文课,让我们想起了那棵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把那棵胡杨树移到我们山前吧,让我们回家能找到路。
⑫胡老师说:“山上没有水,树不能活。”
⑬同学们喊:“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
⑭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可以喝山上的苦泉水,用山下拉来的甜水浇灌。胡老师被我们打动了,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
⑮没想到,我们的无理要求有了结果。矿长派出了东方红拖拉机,拉着爬犁子,还派了一辆水罐车,要去为我们移那棵胡杨树了。胡老师让同学们坐上了水罐车,下山去看移树的过程,让同学们好好观察,要写作文。
⑯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棵树都会存在。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那棵胡杨树还没有生叶,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但我们知道它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大人们沿着胡杨树四周挖了一个大圆圈,然后那圆圈越挖越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树根终于露了出来,大人们就用稻草绳把带土的根部绑成了一个大圆球,再然后用撬杠和拖拉机拉动大圆球,让它滚上大爬犁。
⑰它实在太高大了,树根那个大圆球和树干被捆在爬犁子上,有一半树枝还拖在地上。拖拉机拉着爬犁在前,累得直冒黑烟。装满了甜水的水罐车跟在后面,整个队伍开始向山上移动,远远望去像一个送亲的队伍。
⑱胡杨树被运上山后,就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如果你上山,很远就能看见它。它高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那简直就是一个节日。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从水罐车内放出的甜水浇灌它,用舌头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
⑲一口水只能解一时之渴,一棵树却能带来永远的绿荫。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孩子们提出要移植胡杨树,虽然胡老师很感动,但要不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令他很为难,于是他只能先离开了。
B. 文中描写胡杨树时,反复使用“孤独”一词,突出了胡杨树即使孤单,也会释放出具有感召力的美。
C. “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简短有力的话语,是矿区恶劣环境的侧面显现,也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呐喊。
D. 胡杨树被栽种到校园,全矿的人都来看热闹,这一天成为所有人的节日,这反映出不仅是孩子,成年人同样需要一棵树,这是人们对崇高精神的共同追求。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先以口语化的问句起笔,再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矿区的自然环境,渲染氛围,为下文移植胡杨树做铺垫。
B. 小说以我与弟弟的对话交代了506矿的重要性,为故事铺展出时代背景,也避免了平铺直叙的乏味,笔法灵活,富有趣味。
C. 小说描写胡老师领读《曹刿论战》的情节,看似闲笔,却由开山炮声自然引出了孩子们的课堂,写出了师生们苦中作乐的心态。
D. 小说用成人视角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真实感;在平缓的叙述中穿插多处抒情议论,凸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8. 文章围绕“树”展开叙事,环环相扣,见事见情,请结合文本分析“我们”对树的情感变化过程。
9. 作者张者曾说“树,不仅仅是遮荫那么简单”,本文中的“树”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答案】6. A    7. D    
8. ①老师布置《树》 作文,我们没有素材,心有抗拒。
②通过和父母了解,描写父母记忆中的树,有所触动。
③提出要移植胡杨树,我们心中充满渴望和期待。
④胡杨树被移植到校园,我们充满欢喜和高兴。    
9. ①在荒山野岭寸草不生的地方,树应该能给人们带来绿荫,带来生机,带来希望。
②在远离故乡的父辈眼中,树是故乡的代表,是家乡的记忆,是终身难舍的乡愁的寄托。
③在逐渐成长的孩子及所有人的眼中,树包含了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精神力量的源泉。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但要不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令他很为难,于是他只能先离开了”错误。胡老师的离开并不是在纠结“要不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而是在想办法满足孩子们的愿望。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小说用成人视角叙述故事”错误,结合“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就跟随着父母上了山”等分析,小说用儿童的视角叙述故事。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
由“当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可知,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有的只是漫山遍野的石头,更别说树了。因老师布置《树》的作文,我们没有素材,心有抗拒。
由“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比方:写大槐树的父母是北京人,写大榕树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河南人,他给我讲了门前大桑树的故事”可知,写大槐树的父母是北京人,写大榕树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河南人,给我讲了门前大桑树的故事。通过和父母了解,描写父母记忆中的树,有所触动。
由“那次关于树的作文课,让我们想起了那棵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把那棵胡杨树移到我们山前吧,让我们回家能找到路”可知,由于那次关于树的作文课,大家提出要移植胡杨树,我们心中充满渴望和期待。
由“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那简直就是一个节日”可知,坐在教室里就能看见树,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可见胡杨树被移植到校园,我们充满欢喜和高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形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小说讲述了在深山矿区中,老师和孩子们移植一棵胡杨树的故事,赞颂了矿区建设者和子弟的奉献精神,更凸显出他们的精神追求。
小说结尾“一棵树却能带来永远的绿荫”,结合文中“那棵茂密的胡杨树孤独地生长着,在夏季它给我们带来一片巨大的绿荫,到了秋天,它那金黄的叶子展开来照亮了荒原”“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分析,在寸草不生的荒山野岭,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绿荫,更是生机与希望。
结合“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可知,在远离故乡的父辈眼中,树是故乡的代表,是终身难舍的乡愁的寄托。
结合“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棵树都会存在。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可知,在逐渐成长的孩子及所有人的眼中,树是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是精神导向的坐标。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东轩记
苏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注],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有删改)
[注]漘(chún),江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B.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C.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D.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感情或见解。
B. 谪,指官吏降职,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字含义相同。
C. “良以其害于学故也”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良”字含义相同。
D. 怜,指怜悯同情,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怜”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辙到筠州时,正值筠州大水泛滥,盐酒税所的房屋损毁,已经不能居住,只能借住在户部巡察使的府第。
B. 苏辙修建东轩后,由于两个官吏卸职离去,不得不整日忙于事务,虽然不能够在东轩过安闲生活,但内心充实。
C. 苏辙开始对颜回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为乐感到奇怪,担任监筠州盐酒税后才理解了颜回为什么甘于贫穷卑贱。
D. 文章以自己与颜渊,俗士与德者、达者的对比,推崇重道、求道与行道精神,立论高远,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2)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14. 苏辙认为读书人怎样才能实现颜氏之乐?请概括说明。
【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晚上回来,筋疲力尽,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道夜晚过尽而黎明已至。
(2)让我能够归隐田园,修缮祖先破旧的房屋,再布置一个只有四面墙壁的简陋的房间居住其中。    
14. ①按照义理,追求道义。②磨洗污浊,修养德行。③摆脱俗务,归隐田园。摆脱虚华的形式而领悟真正的人生道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暗自认为即使不想做官,但做个守门打更的小吏还可以养活自己,也不妨碍学习,何至于如此困窘贫穷自讨苦吃呢?
“私以为虽不欲仕”,是主谓句,结构完整,“虽不欲仕”是“以为”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BC;
“尚可”是“自养”的状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上一个『山东省高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上海市奉贤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