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逐题解析)(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语文(B)练习时间:150分钟2023.11本练习共13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
试题预览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语文(B)练习
时间:150分钟
2023.11
本练习共13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的乡下人去了,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的乡下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即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直接说明“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的一项是(   )
A. 张北一带的乡下人,语言上和其他方面基本受到蒙古影响。
B. 中原的乡下人去了内蒙,一家家划着小小的方地种植起来。
C. 西伯利亚的中国乡下人,还是要下种子,试试能不能种地。
D. 中国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乡下人充满土气,对他们有几分藐视的意味。
B.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仍旧不能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
C. 从农业老家迁移出去的人也遵循向土地讨生活的传统。
D. 在孤立和隔膜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用。
材料二
《乡土中国》“乡土本色”篇中的道理,让诗人来表达会怎么样?《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先生为了得出“乡下人”身上存在视土如命、安土重迁这种“土气”特征的结论,采用的论证手法完全是一个社会学家的学术论证的手法。他密集援引了五个例子来作为论据,除了援引能正面支持论点的事例,当然也注重从反面的角度去援引事例,借助对比论证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由此可见,学术论证重视“事”与“理”之间的逻辑关联。“事”与“理”之间的关系,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述者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建立“事”与“理”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努力使自己的论点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说服的力量。人们信奉“事实胜于雄辩”这个道理,因此“以事说理”是社会学家最常运用的方法。
那么,同样谈论“乡下人”的“土性”,换作诗人会怎么表达呢?请看臧克家写于1942年的诗歌《三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这首诗简洁到极致,就21个字;质朴到极致,没有一个形容词,三个名词“孩子”“爸爸”“爷爷”,三个动词“洗澡”“流汗”“埋葬”,一个介词短语“在土里”重复出现。诗歌《三代》有没有主题?当然有!臧克家想不想说出某个道理?当然想!但诗人臧克家不直接表达,这就是许多优秀诗歌所共有的艺术特征——含蓄,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优秀的诗歌必须要有“美”的品性,“理”往往隐含于诗歌的意象与借助一组组意象营造的意境背后。“在土里洗澡”的“孩子”,未来必定重复“爸爸”的命运,即“在土里流汗”;他年老力衰之时,就是他的血汗被榨尽之时,他又将和他的父辈、祖辈一样,来自“土里”,回到“土里”,“在土里埋葬”。——这就是诗歌《三代》的一组意象背后所暗示出的“理”!诗歌即使简洁叙事如《三代》,它诉诸读者的也必须是“情”、是“美”,而非直接呈现“理”。
(选自魏建宽《<乡土中国>“乡土本色”篇的三大学术观点,让诗人、作家来表达会怎么样?——说说“学术论证”与“文学书写”的区别》,有删改)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诗歌《三代》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通过一组意象诉诸读者的是“理”,而非直接呈现“情”。
B. 优秀的诗歌具有“美”的品性,这首诗也给人以美的体验。
C. 诗中三代人都与土紧密相连,所以他们的命运必定重复。
D. 这首诗简洁而质朴,表达了诗人对“乡下人土性”的思考。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笔下的《三代》以极简的笔墨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B. 《乡土中国》通过援引事例来证明“乡下人”具有“土性”的特点。
C. 学术论证注重文本表达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文学作品与之相反。
D. 《三代》中的三个人物安土重迁,将务农作为谋生的第一选择。
5. 材料一第一段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其具体表现。并说说学术论证与文学书写在阐明这一道理时有何不同。
【答案】1. A    2. C    
3. A    4. C    
5. 具体表现:中国社会 基层是乡下人,他们以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从人和空间的关系来看,乡下人世代定居在一处,不甚流动。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来看,住在一处的人与住在另一处的人(即村与村之间)是孤立和隔膜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有信用的。
不同:学术论证重视“事”与“理”之间的逻辑关联,常采用“以事说理”的方法。文学作品则是在呈现“情”与“美”的背后含蓄地呈现“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语言上和其他方面基本受到蒙古影响”体现的是人员受流动性产生语言、习俗等的影响,不符合原文说的乡下人“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的特点。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对他们有几分藐视的意味”曲解文意。原文“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中作者并没有藐视乡下人,只是针对“土”这个字加以评论。
B.“仍旧不能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不能说明完全没有。
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用”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在这样的社会中,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作者只是说乡下人对“信用”有自己的解读,并不是缺乏信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诉诸读者的是‘理’,而非直接呈现‘情’”张冠李戴。原文说的是“诗歌即使简洁叙事如《三代》,它诉诸读者的也必须是‘情’、是‘美’,而非直接呈现‘理’”。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C.“文学作品与之相反”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优秀的诗歌必须要有‘美’的品性,‘理’往往隐含于诗歌的意象与借助一组组意象营造的意境背后”可知,文学作品并非不注重逻辑性和说服力,而只是较为含蓄地表达出来。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土里洗澡’的‘孩子’,未来必定重复‘爸爸’的命运,即‘在土里流汗’”可以归纳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下人,他们以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
根据材料一“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和材料二“他年老力衰之时,就是他的血汗被榨尽之时,他又将和他的父辈、祖辈一样,来自‘土里’,回到‘土里’,‘在土里埋葬’”可归纳出:从人和空间的关系来看,乡下人世代定居在一处,不甚流动。
根据材料一“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即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可归纳出: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来看,住在一处的人与住在另一处的人(即村与村之间)是孤立和隔膜的。
根据材料一“在这样的社会中,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可归纳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有信用的。
而对于两者说明方法的不同,根据材料二“学术论证重视‘事’与‘理’之间的逻辑关联”“因此‘以事说理’是社会学家最常运用的方法”以及“这就是许多优秀诗歌所共有的艺术特征——含蓄,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优秀的诗歌必须要有‘美’的品性,‘理’往往隐含于诗歌的意象与借助一组组意象营造的意境背后”可归纳出:学术论证重视“事”与“理”之间的逻辑关联,常采用“以事说理”的方法。文学作品则是在呈现“情”与“美”的背后含蓄地呈现“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修①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②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况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天子推恩,褒其三世。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虽不克有于其躬,而庇赖其子孙矣。”乃载我皇考崇公③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修:欧阳修自称。②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郑氏。③皇考崇公:指欧阳修去世的父亲。欧阳修的父亲被追封为崇国公。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四岁而孤                   孤:年幼无父
B. 吾何恃而能自守耶             恃:依靠
C. 此死狱也                     狱:牢狱
D. 不及事吾姑                   姑:婆婆,丈夫的母亲
7.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汝之必有立                   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B. 吾于汝父                     列官于朝
C. 求其生而不得                 汝其勉之
D. 而世常求其死也               抱汝而立于旁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人死后祭祀再丰厚,也不如在他生前尽微薄的奉养啊
B. 毋以是为我累:不要因为这个事情(家贫)就替我劳累
C. 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
D. 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做善事没有不得到好报的,时间或迟或早
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欧阳修简单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突出赞美了太夫人的美德以及付出。
B. 文章中欧阳修写自己在先父死后二十年,列位朝廷做京官,天子施恩褒奖三代宗亲。
C. 文章中连续转述了太夫人的大量叙述,欧阳修借此表达对父亲政绩及人品的追思。
D. 文章结尾欧阳修认为自己“德薄能鲜”,却“幸全大节”,是因为先辈的品德的荫庇。
10. 文章结尾段,欧阳修评价自己的父亲“积善成德”。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欧阳修父亲“积善”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6. C    7. A    8. B    9. B    
10. ①清贫好施,如“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常不使有余”;
②重亲至孝,如祭母时每每涕泣感慨“至其终身”;
③问案勤谨、宅心仁厚,如“尝夜烛治官书”,叹息“求其生而不得”。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狱,案件。句意:这是要判死刑的案件。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都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你一定会有所成就。/但知道你父亲一定有后代。
B.对于。/在。句意:我对于你的父亲。/在朝中位列朝官。
C.他们。/一定。句意:放他们一条生路而办不到。/你一定要自己勉励。
D.转折。/修饰。句意:然而世上人常常希望这些人死去。/抱着你站在一旁。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毋以是为我累”意为“不要因钱财多了成了我的累赘”。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欧阳修写自己在先父死后二十年,列位朝廷做京官”错误。欧阳修在先父去世二十年后才当上官,又过了十二年才列位朝廷当京官。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①根据文中“为吏廉,而好施与”“常不使有余”这一内容,可以看出欧阳修父亲清贫好施。
②文中“岁时祭祀,则必涕泣”“至其终身未尝不然”等内容写出欧阳修的父亲祭母时每每涕泣感慨,可以看出他重亲至孝。
③“尝夜烛治官书”可以看出其父亲问案勤谨,尽忠职守;“屡废而叹”“求其生而不得”等内容可以看出其宅心仁厚。
参考译文:
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我、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
“你父亲为官清廉,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他去世后,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我靠什么守节呢?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从我成为你家媳妇的时候,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刚出嫁时,你父亲为他母亲守孝刚一年。岁末祭祀祖先,他总是流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会流泪说:‘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刚开始我遇到这种情形,还以为是刚服完丧不久才这样。后来却经常如此,直到去世不曾改变。可从这一点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
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看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他说:‘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况且去寻求生路而能办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呢?’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算命的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唉!他是很重视仁的啊!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一定会有好后代的原因。你一定努力啊!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丰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我没什么可教你的,这些都是你父亲的愿望。”
我流着泪记下了这些教诲,不敢忘记。先父死后二十年,我才取得俸禄来供养母亲。又过了十二年,列位于朝廷做京官,才获得赠封双亲。天子施恩,褒奖三代宗亲。
于是我流着泪说:“唉!做善事无不得到好报的,时间或迟或早,这是必然的道理。我先祖和父亲积善有德,虽然他们在有生之年不能享受到,这就足够使其德行显扬于后世,庇荫支持子孙。”于是又记下先父崇国公的遗训,以及太夫人的教育,以及所以对我有所待的原因,都写在阡表上,好让大家知道我德行浅薄,能力微小,只是适逢其时才能得到高位,有幸保全大的原则,没有辱及先祖,都由于上述的原因。
(二)(共10分)
1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②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④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⑤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1)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使民以时
②有耻且格
(2)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的哪些“为政”思想?请加以概括。
【答案】(1)①役使百姓要按一定的时节。
②(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    
(2)为政以德,推行仁政;敬慎认真;以身作则;遵守礼制,不能僭越;举贤任能;以礼教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①“使民以时”,状语后置句,应是“以时使民”;“以”,按照;“使”,役使。
②“耻”,有羞耻心;“格”,内心归依。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整体把握名著内容、主旨或观点的能力。
从文中“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道之以德”可以总结出:为政以德,推行仁政。
从文中“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可以总结出:诚实守信,节约爱民,不违农时的重要性。
从文中“敬事而信”以及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百姓时孔子要求为政者庄重肃穆、孝亲慈众、举善教不能三大要诀(“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可以总结出:敬慎认真;以身作则。
从原文“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及文中最后一则孔子批评季氏“八佾舞于庭”僭越礼制的语句中,可以总结出:遵守礼制,不能僭越。
从文中“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可以总结出:举贤任能
从文中“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和“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对比,可以总结出:以礼教化。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论语•学而》)
②孔子说:“治理国家奉行德治,就会像北极星在其位置上有众多星辰环绕着它。”(《论语•为政》)
③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法来整治百姓,百姓虽能免于犯罪,但无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导百姓,用礼教来统一他们的言行,百姓们就既懂得羞耻又能使人心归服。”(《论语•为政》)
④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论语•为政》)
⑤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论语•八佾》)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1】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2】,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1】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杜甫此时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2】雪岭: 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2.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题“岁暮”二字,有一种“岁云暮矣多北风”的凄凉之感,给全诗定了低沉的调子。
B. 首联“岁暮远为客”,“远”字写出了诗人流寓西蜀,寄人篱下的境况,故有“远为客”之叹。
C. “天地日流血”写唐王朝前有安史之乱,后有吐蕃入侵,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是对时局的高度概括。
D. 颔联承上具体写“用兵”之事。“烟尘”“鼓角”描写了唐军积极备战、抵抗吐蕃入侵的情形。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如“边隅还用兵”是实写;“鼓角动江城”是虚写,写出了唐军抵抗吐蕃军队入侵的场面。
B. “边隅还用兵”的“还”字,言自己避地西蜀,没想到这里仍有战争,隐含了诗人对生活和时局的复杂情感。
C. “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杜甫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D. 本诗前四句主要陈时事,后四句主要抒怀抱,层次清楚,结构井然,饱含着诗人深广的忧愤。
14. 尾句“寂寞壮心惊”意蕴丰富而深刻,请结合全诗分析其内涵。
【答案】12. D    13. A    
14. (1)“寂寞”:岁末暮年的伤时之叹;漂泊异乡的境遇之悲;政治上被冷落的孤独寂寞;
(2)“壮心惊”:对国家边境遇侵,时局艰危的担忧;对朝中无人为国分忧的愤慨;诗人报国愿望难以实现的忧愤。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烟尘’……描写了唐军积极备战、抵抗吐蕃入侵的情形”错误,“烟尘”,吐蕃兵马过处尘土蔽天,代指吐蕃军队,概括而形象地写出吐蕃来势之猛。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边隅还用兵’是实写;‘鼓角动江城’是虚写”错误,“边隅还用兵”,意谓中原战事未了,川中徐知道叛乱刚平,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 但诗人并未到边隅亲见亲历战争,是听闻,这是虚写;“鼓角动江城”描写了唐军积极备战、抵抗吐蕃入侵的情形,是亲见,这是实写。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
(1)“岁暮远为客”,“远”字不是对成都草堂言,而是对河南老家言。诗人流寓西蜀,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羁旅生活,故有“远为客”之叹和漂泊异乡的境遇之悲;
尾联“济时敢爱死”,为济时活民,岂敢爱惜一己之性命而苟且偷安,杜甫是希望“请缨”的,但是虽有捐躯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自从疏救房培,他被朝廷冷落,流寓西蜀,寄人篱下,连生活尚且经常发生危机,哪有机会和条件过问国事,故有政治上被冷落的孤独寂寞。
(2)“烟尘犯雪岭”“边隅还用兵”写中原战事未了,而吐蕃之侵袭又至,战乱似永无宁日;“天地日流血”此句既指吐蕃入侵以来的情况,又是对安史之乱以来时局的高度概括,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人民天天都在流血,在呻吟,国家处于十分危急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境遇侵,时局艰危的担忧;
“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寂寞壮心惊”,在客居边隅的寂寞岁月中,壮志一天天消磨,每想及此,诗人便感到愤激,不由得拍案惊起,心如刀割,表达诗人报国愿望难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上一个『北京市一〇一中学怀柔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