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高考模拟新课标卷复习检测试卷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24届全国高考模拟新课标卷复习检测试卷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4年全国高考模拟新课标卷复习检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AI正气势汹汹地向人类引以为傲的艺术领域宣战,这是机器向自由意志发起的又一次猛攻。面对这波技术浪潮,有人期待一场艺术领域的生产力变革,也有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智械危机”。在此轮热潮之前,AI
试题预览
2024年全国高考模拟新课标卷复习检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AI正气势汹汹地向人类引以为傲的艺术领域宣战,这是机器向自由意志发起的又一次猛攻。面对这波技术浪潮,有人期待一场艺术领域的生产力变革,也有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智械危机”。
在此轮热潮之前,AI绘画几次出圈或是凭借其高昂的市场价值,或是其展现的高超艺术水平。2018年,一件名为《爱德蒙•贝拉米肖像》的AI绘画作品以超出估价40倍的43.25万美元成交,并在价格上“碾压”同场毕加索的作品,开出了全场最高价。2022年8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艺术博览会上,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画作在数字艺术类别比赛中一举夺冠,因该画作是由游戏设计师杰森•艾伦使用AI绘图工具Midjourney完成,引来了不少艺术家的指责,他们认为这存在“作弊”嫌疑。无法否认的是,AI画作的创作水平至少达到了与人类艺术家并驾齐驱的境界。对于画作引发的争议,评委称,此前并不知道Midjourney是AI工具,即使知道,同样会授予该作品最高奖项。
AI绘画背后的运作逻辑是AI系统通过学习海量“绘画作品”数据,对人类绘画产生一定趋向性认识,继而从已有的图像中提取数字特征,再应用到绘画过程。在这样的技术加持下,即使是毫无艺术细胞的普通人,输入一串文字,也可收获一张高水平画作。
从这样的运作逻辑来看,一幅作品背后有三方面的创作者:数据库原画的作者、技术创造者以及用户。”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翟振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由于AI绘画的本质是基于海量绘画数据,因此,相比自由意志的“作画”,AI绘画更像拼接或是缝合。正因如此,反对声浪居高不下。有人认为,没有原创性的AI绘画作品并非艺术品,甚至将AI绘画称为“数字缝合怪”尸体拼接。
“我认为这是大众对于过度机器化的一种隐忧。今天的人已经被工具、机器人制品包裹得密不透风,人对制成品、艺术品背后包含多少‘人味'非常介意。”在IT领域深耕多年的段永朝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靠原创含量来界定AI绘画作品是不是艺术的问题,不用那么迫切地回答。就像过去画家以自制颜料为荣,在18世纪化学合成颜料大行其道之后,也不得不使用各种各样的绘画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创作要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段永朝说。
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描述的一样,照相技术让大量的文本复制变得轻而易举,从而把艺术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祭坛”上拖了下来,它在摧毁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伴随着技术革新,艺术变得更加包容,拼贴并未被艺术界‘开除'。用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叫‘重新定义一切’,对艺术原创性恐怕也要有一个重新思考的过程。”段永朝分析道。
与出现在新闻里的AI绘画“大师作品”相比,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更多是一些“翻车”案例。由于许多热门AI绘画平台从“文生图”逐渐发展为“图生图”,人们发现,生成的图片与原图常常大相径庭。‘中年大叔变少女’‘情侣识别成兄弟’‘主人与狗生成的图片是两只狗对视'”,AI绘画“翻车”案例比比皆是,尽管看起来AI绘画从智能变成智障”,但用户对AI绘画的兴趣不降反增,人们对于“翻车帖”的讨论度甚至引发了网络狂欢。(摘编自郭霁瑶《AI绘画背后的艺术变革与争议》)
材料二:
艺术形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融合、交叉、难以分类的趋势,新艺术形态顺势而生。
回望人类艺术谱系的发展,留下一长串艺术随技术发展而演化的足迹,艺术因工具变迁更加精彩。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诞生,每一次艺术的重要变革,都离不开新科技文明的推动。如果没有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出现,就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绘画的兴盛;如果没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将无法诞生,更别提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三维、从真人到CG的演变了;如果没有机械转台、投影设备、多媒体屏等舞台装置,舞台艺术的呈现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艺术创造者的视野与艺术灵感因科技要素刺激不断拓展,新要素的灌注往往也给艺术受众带来崭新的艺术审美体验。画家陈丹青说:“艺术跟着工具走……一切取决于那件工具发明了没有,人发明什么,就有什么艺术。”艺术发展总是因工具、手段的丰富而变迁成长,从艺术内容到表现形式,从古老传统艺术到新锐实验派,都在融入新技术文明的潮流下获得再生。装置艺术、城市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设计等,都是伴随着生产力催动下的文明变迁脚步而生,借助新艺术的载体和介质,记录下一个时代思想的面貌。
传统艺术有了新工具的“点化”,被赋予了新生命并创造出了新鲜艺术体验,其艺术表现力和表达形式也变得更震撼、更强大,新艺术场景营造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和视觉盛宴。曾经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作品“大脚印”而家喻户晓的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于2019年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焰火总导演,他以独具的艺术创意与视觉特效设计,化传统为神奇,借助先进数控技术,用传统烟花神奇地演绎了70”人民万岁”等字样,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力量把观众带入了火药爆破艺术的震撼空间。同时,借助技术工具和艺术新场景的营造可以突破社会和自然的物理空间局限,二维空间可以变成三维立体空间,静态画面成为加入时间线的真实生活镜像。凤凰卫视、故宫博物院一起打造了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让宋代汴梁的市井生活活起来,角色代入感极强。虽历千年犹身临其境,似乎听得见市声攘攘,让人们不知不觉沉浸在了历史回响中。敦煌研究院与腾讯网合作,让千年的壁画动起来,走进大众视野。艺术借了数字技术的一臂之力悄悄带来了一种文化观览方式的变革。
如今电影艺术实现了从2D到3D的转换,极大地拓展了文化空间及角色环境的立体呈现效果。2009年,全球首部将IMAX和3D技术结合的电影《阿凡达》上映,影片颠覆了人们对电影的认知。新的艺术形式超乎人们的想象,新的科幻电影更加炫目多彩,开拓了人类认识和审美的疆域。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在科技变革中不断调整更新,丰富着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不知不觉间也改变了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艺术表现力也因为技术加持获得了超能动力。(摘编自高宏存《艺术因科技发展赋能更精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哪怕是一个没有学习过任何绘画知识的普通人,都可以通过AI绘画这种新的方式收获一幅高水平的绘画作品。
B.AI绘画通过学习海量绘画作品,对绘画产生一定的趋向性认识,从已有图像中再绘画,所以有人认为AI绘画并非艺术品。
C.有人认为,AI绘画是否艺术的问题不必现在回答,一个新技术,它可能带来的变化并不能立即被认知,人们应等它成熟后再下定论。
D.AI绘画的作品的价值已经超过了著名法国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我们可以根据2018年的一次拍卖过程证明这个观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空歌剧院》获奖引发了争议,如果评委提前知道这一画作是AI工具绘制,最终的结果或许会变得不同。
B.摄像艺术的诞生使得电影诞生,所以工具、手段的丰富往往会造成艺术发展的变迁与成长。
C.新工具营造的新艺术场景可以突破社会和自然的物理空间,给予观众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和视觉盛宴。
D.科技变革丰富了艺术理念和美学选择,也悄然改变了受众的艺术审美心理。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先辈们通过手艺演绎着皮影戏,现在也可通过AI方式来实现。我们通过PaddleHub提供的检测库完成人体姿态检测,同时映射到皮影身上,让皮影动起来。
B.埃隆•马斯克创建了OpenAI研究实验室,其目标是继续进行道德AI研究。最近,该实验室开发了一种AI系统,该系统可以生成文本,包括新闻报道和诗歌。
C.人工智能已渗透到艺术创作领域,例如DeepBach这样的AI作曲项目已经创作出大量歌曲,并进入商用阶段,人们担心人工智能未来会成为人类职业的替代者。
D.我国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由广州大剧院与腾讯联手打造,完全以网络为表演空间,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演艺形态。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AI绘画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4分)
5.刘慈欣的小说《诗云》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能力毁灭恒星的外星文明,却在被他们视为杂草的地球生物面前遭到挑战,他们发现人类所拥有的“诗艺”远在技术的控制范围之外。为了写出超越李白的诗歌,穷尽了太阳系的大部分能量,列举了所有可能的字词组合,最终,他们“借助伟大的技术,写出了诗词的巅峰之作,却选择了认输,因为他们不可能把它们从诗云中检索出来,只有具备鉴赏能力的人,才可以剔除其中毫无意义的冗余信息,找到一首真正的诗。
请结合材料,谈谈《诗云》中“外星文明写诗”的故事对我们看待人工智能参与创作有何启示。(4分)
1.D(“已经超过”和“可以证明”的说法错,2018年的拍卖只能说明在当时AI绘画作品《爱德蒙•贝拉米肖像》的拍卖价格高过了同场的毕加索作品,但价值并不一定被超过。)
2.C(A“最终的结果或许会变得不同”错,原文为“即使知道,同样会授予该作品最高奖项”。B“摄像艺术的诞生使得电影诞生”错,原文为“如果没有摄像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将无法诞生”,摄像艺术是电影诞生的条件之一,并不能武断地说其“使得”电影诞生。D“科技变革丰富了……,改变了……”错,偷换了主语,原文主语为“艺术形态与艺术观念”。)
3.C(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艺术因科技发展赋能更精彩”,讲的是科技发展对艺术的积极作用。C项体现的是人们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替代人类职业,与材料二的核心观点不符。)
4.①AI绘画是否是艺术品存在争议,且作品的原创性也受到质疑。②AI绘画翻车作品多,创作的准确率不高。
5.①人工智能技术在文艺领域有其优点,如降低门槛、短时间内创作出大量作品等,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文艺创作;②但我们也应用自信的眼光看待人在艺术领域的作用: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是工具,确实会给人带来帮助,但它并不会绞杀真正的艺术,科技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手段,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思考和创作。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又见香雪
铁凝
我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写于1982年,香雪是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
1985年在纽约一次同美国作家的座谈会上,曾经有一位美国青年要我讲一讲香雪的故事,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原因有二:一是我认为我的小说无法当作故事讲:其次在我的内心深处,觉得一个美国青年是无法懂得中国贫穷的山沟里的一个女孩子的世界的。然而这位美国人把持着话筒再三地要求我,以至于那要求变成了请求。身边我们那位读过《哦,香雪》的美国翻译也竭力撺掇着我,表示他定能把我的故事译得精彩。于是我用三言两语讲述了小说梗概。
我没有想到在场的人们竟为这小说兴奋不已。一家名叫《毛笔》的杂志的主编对我说:“你知道你的小说为什么打动了我们,因为你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接着他又问我是否读过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我说很抱歉我从未读过。他说肯尼迪在演说里就向人们描述过他当年是怎样从家乡小村里走出来第一次坐火车的,肯尼迪的内心感受令人泪下。我没有过多地关注肯尼迪的感受,令我留意的是主编前边的那句话:“你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与其说我因这句褒奖而获得了虚荣心的极大满足,不如说是这句话使我忽然有点明白我为什么要写小说。
上述一切仿佛是旧话重提了。之所以重提旧话,是因为今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将我的《哦,香雪》拍成了电影。可以想象把《哦,香雪》拍成电影是怎样的艰难。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不仅会使人在将来的上座率、拷贝数上为之伤神,导演和摄影也会对它望而却步。
日子定在晚秋,我重返九年前曾经住过的那个小村苟各庄,当年它是河北涞水县最穷的村子之一。《哦,香雪》的拍摄点就在这村子附近——北京房山与河北波水交界处的十渡风景区。我记得那年也是晚秋,我在苟各庄下了火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见了路基下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没有窗户棂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白猪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土地的贫瘠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这里的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地守着自己的一份日子,没有怨恨,没有奢求,没有发现他们四周那奇妙峻美的大山是多么的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于是就有了北京人只需乘二百华里的火车,用一斤挂面到这里换一只鸡的怪事。
如今苟各庄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地等待火车,他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
我乘了一辆面包车,去看摄制组最后的拍摄。一位在野三坡度假村当客房服务员的苟各庄姑娘小玉,因了对拍电影的好奇,也和我一同前往。一路上小玉不停地为什么事情咯咯笑着,一只项链式电子表在她胸前荡来荡去。我们在十渡站下了车,我看见白色站牌已换成小说中的站名:台儿沟。这是一个卧在大山之中的山区小站,几条单薄的铁轨寂静地伸向远方。此时没有火车通过,站台上也没有旅客等车。只在候车室那扇小小的绿色门前,并排挤着四五个挎着荆编篮子的半大女孩,篮子里有核桃和大枣。坚硬的山风把她们的嘴唇吹得发紫,她们把双手袖在薄棉袄的袖简里,脚上是家做的花布单鞋。
哦,香雪!
我认出了她们,也认出了饰演香雪的薛白。现在她分明是苟各庄姑娘了,如同九年前我熟悉的女孩子一样。
这时与我同车来的小玉也发现,原来站台上这几个装束寒酸的女孩便是电影演员了。“像!”小玉说。她望着面前的薛白们,眼光有点惊奇,还有点居高临下:“真像!”小玉又说,“和早先我们穿的一样。”她对“早先”二字加重着语气。
那么,香雪仿佛是个早先的故事了,仿佛已是小玉们依稀可辨的一个遥远,又仿佛是无中生有的存在。一瞬间我几乎有点为香雪、为导演、为摄影师、为我自己感到沮丧:日子果真是那样的多变么?香雪已不复存在,为什么人们非要钻进这大山,苦苦地制造一个香雪出来?
然而香雪分明地站在我的眼前,她挎着一篮子核桃,是要卖给火车上的旅客的,可是她还不会讨价还价,只会说:“你看着给吧!”我想起我所尊敬的一位老作家曾经说过:“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我明白了,香雪并非从前一个遥远的故事,并非一个与小玉的“早先”衣束相像的女孩,那本是人类美好天性的表现之一,那本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然而的确存在的纯净的瞬间。有人类就永远有那个瞬间,正是那个瞬间使生命有所附丽。
我深知这一切都是因了我的无中生有,虽然香雪的确是我在那个小村苟各庄的发现。
我想无论对于小说还是电影,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不困难;但要明白无中生有对小说和电影的意义,就似乎不大容易。而我所说的无中生有,恰恰是指作家对生活和生命本身更深层次的总体把握与判断。你理应知晓生活是创造的源泉,你更应懂得无中生有对于创造的重要。
越来越发觉因了我的无中生有,香雪才获得长久存在的意义:因了无中生有的香雪,才有读者觉出地表现着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的东西。(摘编自《铁凝散文》2022年版,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三言两语”讲了《哦,香雪》的极概,表现出“我”因小说本体和文化沟壑的原因而不想讲,却又不得不讲的尴尬。
B.写北京人乘二百华里的火车到苟各庄用一斤挂面换他们一只鸡的事,是为了突出苟各庄村民的朴实、北京人的精明。
C.作者专门写到小玉胸前荡来荡去的一只项链式电子表,以此展现了现代文明带给苟各庄的女孩子们的变化。
D.文章末尾,作者高度肯定了“无中生有”对文学、艺术等的作用,强调了创造精神对于创作者的重要性。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段落使用排比和问句,情感饱满而深沉,展现出作者因质朴纯净的香雪已远去而引发的思考,同时为下文的转折蓄势。
B.文章语言虽朴实却不乏生动,如描写十渡站见到的场景时,“卧在大山之中”“坚硬的山风”运用比拟生动地展现了环境的特征。
C.这篇散文回忆与现实交织,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但都是围绕着(哦,香雪〉来组织材料,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征。
D.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不仅点面结合地呈现了苟各庄的发展变化,还传达出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思考、感悟。
8.面对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作者感慨将《哦,香雪》拍成电影很艰难。请结合教材及本文,谈谈艰难的原因。
9.铁凝曾说:“文学作品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是作者的真诚和他那些真诚的发现。”本文体现了作者哪些真诚的情感和发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B(B项中“突出苟各庄村民的朴实、北京人的精明”不是此处的写作目的。写北京人乘二百华里的火车到荷各庄用一斤挂面换他们一只鸡的事,是借夸大物品间的价格落差,突出了山村的封闭落后,山民是拮据寒酸。故选B。) 
7.B(B项中“坚硬的山风”运用比拟错,“坚硬的山风”不是比拟,而是移就。故选B。)
8.①这是一个情节不完整的故事,主要讲了香雪勇敢踏上火车,用鸡蛋换来铅笔盒,不契合一般电影对跌宕起伏的故事性的追求。②《哦,香雪》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它注重的是对香雪的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抒情性强。③对《哦,香雪》的电影上座率、拷贝数等商业价值、市场前景的担忧,可能会使电影从业者对它望而却步。(小说《哦,香雪》只是一个情节不完整的故事,这就不契合一般电影对跌宕起伏的故事性的需求,所以作者说把它拍成电影很艰难。《哦,香雪》中,香雪踏上火车,用鸡蛋换来铅笔盒这一举动的心理活动,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于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以及台山里姑娘自爱自尊的性格特征。《哦,香雪》注重的是对香雪的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抒情性强,电影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抒情性方面较难,所以作者说把它拍成电影很艰难。)
9.真诚的情感:无法把《哦,香雪》当故事讲的为难,讲了之后引起共鸣的满足;对苟各庄的美好变化的喜悦,对质朴、纯净的香雪不复存在的沮丧,想通了创造香雪的价值与意义后的释然与坚定。(为难、满足、喜悦、沮丧、释然等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真诚的发现:讲述《哦,香雪》使作者发现了小说创作的真谛——表现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但无中生有对于创造也很重要,它使作品意义更长久、更能产生共鸣。((1)作者真诚的情感。根据“我认为我的小说无法当作故事讲”“我没有想到在场的人们竟为这小说兴奋不已。一家名叫《毛笔》的杂志的主编对我说:‘你知道你的小说为什么打动了我们,因为你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分析,无法把《哦,香雪》当故事讲的为难,讲了之后引起共鸣的满足;根据“如今苟各庄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地等待火车,他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香雪仿佛是个早先的故事了,仿佛已是小五们依稀可辨的一个遥远,又仿佛是无中生有的存在。一瞬间我几乎有点为香雪、为导演、为摄影师、为我自己感到沮丧”“我明白了,香雪并非从前一个遥远的故事,并非一个与小玉的“早先”衣束相像的女孩,那本是人类美好天性的表现之一,那本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然而的确存在的纯净的瞬间。有人类就永远有那个瞬间,正是那个瞬间使生命有所附丽”分析,对苟各庄的美好变化的喜悦,对质朴、纯净的香雪不复存在的沮丧,想通了创造香雪的价值与意义后的释然与坚定。(2)作者真诚的发现。根据“因了我的无中生有,香雪才获得长久存在的意义:因了无中生有的香雪,才有读者觉出地表现着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的东西”分析,讲述《哦,香雪》使作者发现了小说创作的真谛——表现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根据“我所说的无中生有,恰恰是指作家对生活和生命本身更深层次的总体把握与判断。)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天子拜望之为谒者。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所白皆可。宣帝察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以为左冯翊。后为太傅,以《论语》授皇太子。及宣帝寝疾,选大臣可属者,引太子太傅望之、少傅周堪至禁中,皆受遗诏辅政。宣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望之选白宗室明经达学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遣左右。四人同心谋议劝导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亦与车骑将军高为表里,论议常独持故事,不从望之等。后恭、显奏:“望之、堪、更生朋党相称举,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谒者召致廷尉。”时上初即位,不省“谒者召致廷尉”为下狱也。可其奏。知系狱,上大惊曰:“非但廷尉问邪?”令出视事。后数月,天子方倚欲以为丞相,会望之子伋上书讼 望之前事,事下有司,复奏:“望之前所坐明白,无谮诉者。 而教子上书,失大臣体,不敬,请速捕。 ”上曰:“萧太傅素刚,安肯就吏?显等日:“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语言薄罪,必亡所忧。”上乃可其奏。使者至,望之仰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袭,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竟饮鸩自杀。天子闻之惊,为之涕泣,哀恸左右。
赞曰:萧望之历位将相,籍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不然,望之堂堂,折而不桡,身为儒宗,有辅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节选自班固《汉书•萧望之传》,有删改)
材料二:
臣光曰: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寤也!夫恭、显之谮诉望之,其邪说诡计,诚有所不能辨也。已而果自杀,则恭、显之欺亦明矣。孝元虽涕泣不食以伤望之,而终不能诛恭、显,才得其免冠谢而已。如此,则奸臣安所惩乎!(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昔汉杀萧望之,是亦有罪焉。宣帝使之傅太子,其不以圣人之道导之邪,则何贤乎望之也; 其导之未信而止也,则望之不得无罪焉。(节选自曾巩《上欧阳舍人书》)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 分)
四人同心【A】谋议【B】劝导【C】上【D】以古制【E】多所欲【F】匡正【G】上甚乡【H】纳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齐诗》为汉代传习的《诗经》四家诗之一,另外三家分别是《鲁诗》韩诗》《毛诗》,现在的《诗经》即由《毛诗》流传而来。
B.左冯翊,既是官名,也是管辖的政区名。汉代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一起合称为“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
C.赞有称颂、赞美之意,又称“论赞”,是以颂扬人物为主的一种文体,附在人物传记的后面,用来阐发作者对优秀人物的评论和赞美。
D.免冠即脱下帽子,古人用以表示谢罪,类似的谢罪形式还有肉袒、负荆、徒跣等,表示降低自己的身份来祈求对方开恩、原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望之爱好学问,研究《齐诗》,京城的儒生们都称赞他,他被皇帝任命为谒者,后来担任太傅,用《论语》来教导皇太子。
B.宣帝了解到萧望之明晓经学,处事稳重,议事论理留有余地,才干胜任宰相,就想仔细考察他处理政务的能力,派他当左冯翊。
C.元帝不清楚“遏者召致廷尉的意思,便同意了弘恭、石显的奏疏,得知萧望之被关进监狱后很吃惊,下令放了他,让他到职办公。
D.弘恭、石显诋毁萧望之专擅权势,后来又诬陷他的儿子上书申诉是对皇帝不敬,他不愿忍辱偷生,最终饮毒酒自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所白皆可。
(2)甚矣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寤也!
14.对于萧望之的死,班固、司马光、曾巩各有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他们的观点。(3 分)
10. BEG(解答此题,可结合语意和句式进行断句。文意:同心谋划计议,用古代的制度劝勉引导皇帝,有很多事情希望扶持和纠正,皇帝对他们非常信任并采纳他们的意见。“劝导上以古制”是状语后置句。)
11.C(“以颂扬人物为主的一种文体”“用来阐发作者对优秀人物的评论和赞美”的说法错误。论赞是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
12.D(此项错误为:弘恭、石显是诬陷萧望之指使儿子上书申诉,有失大臣的礼仪,是对皇帝不敬,而不是诬陷他儿子对皇帝不敬。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个『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