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课堂作业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琵琶行》课堂作业(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思考】1.这首诗的小序有什么作用?2.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3.诗歌中最能反映作者凄凉心境的核心句子(诗眼)是什么?4.诗人为何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叹?5.这首诗叙事、抒情基本是围绕琵琶女和诗人展开的,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比较讲究线索的安排,这首诗的线索安排有什么特点?6.舟中闻曲一节中,琵琶曲旋律有
试题预览
【思考】
1.这首诗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2.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3.诗歌中最能反映作者凄凉心境的核心句子(诗眼)是什么?
4.诗人为何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叹?
5.这首诗叙事、抒情基本是围绕琵琶女和诗人展开的,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比较讲究线索的安排,这首诗的线索安排有什么特点?
6.舟中闻曲一节中,琵琶曲旋律有什么样的变化过程?它传达的琵琶女的感情又有怎样的变化?
7.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旋律变化?
8.在演奏完毕,作者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什么作用? 
9.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叹? 
《琵琶行》课堂作业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悯然(mǐn) 憔悴(cuì) 湓浦口(pū) 商贾云集(ɡǔ)
B.转徙(xǐ) 迁谪(zhé) 铮铮然(zhēnɡ) 东船西舫(fǎnɡ)
C.幽咽(yè) 铁骑(qí) 水浆迸(bènɡ) 钿头银篦(bì)
D.红绡(xiāo) 阑干(lán) 悄无言(qiāo) 轻拢慢捻(niǎn)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遂命酒      C.使快弹数曲 D.歌以赠之
3.下列加粗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明年秋     ②今漂沦憔悴        ③因为长句     ④似诉平生不得志     
⑤暮去朝来颜色故   ⑥老大嫁作商人妇   ⑦凄凄不似向前声   ⑧门前冷落鞍马稀
A.①⑤⑧ B.②⑥⑦      C.③④⑥       D.②④⑧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忙
B.曲罢悯然            悯然:忧郁的样子
C.低眉信手续续弹      续续:一个接一个
D.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便地,轻易地
5.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主人下马客在船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下列关于《琵琶行》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B.“初为《霓裳》后《六幺》”中的《霓裳》和《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C.“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外调,一般指被贬谪。
D.“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7.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讽喻诗,而且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B.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
C.《琵琶行并序》有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两条结构线索。暗线是琵琶女的演奏和自诉身世,明线是诗人的感受。两条线索的联结点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同感情体验。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也写出了诗人对自身失意的感慨。
9.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
 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时,众多富家子弟争相追捧。
(2)《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露,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中,写诗人谪居浔阳时,无论是在江花盛开的春日,还是在月色美好的秋夜,只能独自一人喝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并序》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环境的寂静衬托出音乐带给人们的强大的感染力。
(6)《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生动地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时旋律的变化,用“_________________”描绘曲调的婉转流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乐声的激越雄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停顿。
(7)《琵琶行并序》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由琵琶声想到珠玉声,这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1阅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节选,完成各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C.“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3)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
B.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
C.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
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
(4)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做铺垫。
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悲惨的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诗人此时的心情。
(5)“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两句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
                                                                          
                                                                         

(6)节选部分画线的语句各表现了诗人与琵琶女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关键字词简要分析。
                                                                          
                                                                         
                                                                         
(7)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2.阅读上题《琵琶行(节选)》和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白居易《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下列对《夜筝》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表现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有很强的画面感。
B.首句写明月,借月点明时间的同时,也渲染了环境的明净美好,衬托了弹筝女子的形象。
C.次句写弹筝,连用两个“自”字,表现了弹筝女子孤芳自赏的心性。
D.三、四两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
(2)请比较两首诗,分析二者在描写内容上的异与同。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联系《琵琶行(并序)》一诗,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C.《琵琶行(并序)》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而这首诗基本上采用的是白描手法。
D.《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少妇形象。
(2)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
                                                                          
                                                                         

14.微写作
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
要求:(1)用第一人称。(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不少于2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归田园居(其一)》课堂作业』  下一个『《声声慢》课堂作业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