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四校联考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共9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谈到艺术的本质,英国人贝尔认为,伟大的艺术都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创作并不就是把生活
试题预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四校联考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共9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谈到艺术的本质,英国人贝尔认为,伟大的艺术都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创作并不就是把生活复现出来,最根本的是将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形式化。
早期新诗创作忽视形式、滥用“自由”随意而作的痼疾成了闻一多新诗理论中批判最多的内容之一,在《泰戈尔批判》里,闻一多指出:“于今我们的新诗已经够空虚,够纤弱,够偏重理智,够缺乏形式的了。”在《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中,闻一多借用鲁品提(Rossetti)的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诗学主张:“美的灵魂若不附丽于美的形体,便失去了他的美了。”早期诗人都强调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认为是“写”的,不是“做”的,针对这一创作理念,闻一多多次提出自己的异议,主张诗需要“做”,而不是“写”。在《〈冬夜〉评论》里,闻一多谈到艺术加工的必要性:“一切的艺术应该以自然作原料,而参以人工,一以修饰自然的粗率,二以渗渍人性,使之更接近于吾人,然后易于把捉而契合之。”在《诗的格律》中,闻一多对胡适“有什么话,做什么诗”的诗歌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批判,他说:“偶然在言语里发现了一点类似诗的节奏,便说言语就是诗,便要打破诗的音节,要它变得和言语一样——这真是诗的自杀政策了。”并进而解释道:“我并不反对用土白做诗,我并且相信土白是我们新诗的领域里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壤……我们现在要注意的只是土白可以‘做’诗:这‘做’字便说明了土白须要经过一番锻炼选择的工作然后才能成诗。”当然,要想“做”诗变成现实,就得建立一套诗歌创作和鉴赏的美学规范,这或许就是闻一多提出诗的“三美”主张的初衷。
如果说早期缺乏形式规约的中国新诗创作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中的话,那么,在闻一多明确提出诗歌建设的“三美”主张以后,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讲究规范化的自觉时代。闻一多对诗歌形式的强调,对诗歌创作需要修饰和打磨的必要性的阐述,标志着中国新诗在创作理念上的某种成熟,体现着诗学的现代性特征。
(节选自李乐平《闻一多对中国新诗理论的贡献》)
材料二:
从表面上看来,格律可从两方面讲:(一)属于视觉方面的;(二)属于听觉方面的。这两类其实又当分开来讲,因为它们是息息相关的。譬如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但是没有格式,也就没有节的匀称,没有音尺,也就没有句的均齐。
关于格式、音尺、平仄、韵脚等问题,本刊上已经有饶孟侃先生《论新诗的音节》的两篇文章讨论得很精细了。不过他所讨论的是从听觉方面着眼的。至于视觉方面的两个问题,他却没有提到。当然视觉方面的问题比较占次要的位置。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遗憾。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所以新诗采用了西文诗分行写的办法,的确是很有关系的一件事。姑且无论开端的人是有意还是无心的,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因为这一来,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诚然,律诗也是具有建筑美的一种格式;但是同新诗里的建筑美的可能性比起来,可差得多了。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这是律诗与新诗不同的第一点。做律诗无论你的题材是什么,意境是什么,你非得把它挤进这一种规定的格式里去不可,仿佛不拘是男人,女人,大人,小孩,非得穿一种样式的衣服不可。但是新诗的格式是相体裁衣。例如《采莲曲》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昭君出塞》,《铁路行》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最后的坚决》,《三月十八日》的格式决不能用来写《寻找》。在这几首诗里面,谁能指出一首内容与格式,或精神与形体不调和的诗来,我倒愿意听听他的理由。试问这种精神与形体调和的美,在那印板式的律诗里找得出来吗?在那乱杂无章,参差不齐,信手拈来的自由诗里找得出来吗?
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二点。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这是它们不同的第三点。有了这三个不同之点,我们应该知道新诗的这种格式是复古还是创新,是进化还是退化。
(节选自闻一多《诗的格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创作最为根本的性质是艺术家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形式化,而并不是把生活复现出来。
B.闻一多对诗歌形式的强调,体现了诗学的现代性特征,标志着中国新诗在创作理念上的成熟。
C.闻一多认为,从表面上看,新诗的格律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理解,后者为主,前者为次。
D.在闻一多看来,汉字是象形字,中国人对诗歌的鉴赏领悟来自对汉字字形及诗行的视觉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泰戈尔批判》等文中,闻一多对中国早期新诗滥用“自由”随意而作的痼疾进行了多次批判。
B.闻一多的“三美”论,使中国新诗创作从缺乏形式规约的自发状态进入了讲究规范化的自觉时代。
C.中国最初的新诗尽管不是闻一多所作,但是采用了西文诗分行的形式,已经体现出建筑美的特点。
D.闻一多强调诗歌的形式,并不是说不注重内容,而是追求诗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相调和的美。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闻一多《红烛》)
B.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D.今夜风静不掀起微波/小星点亮我的桅杆/我要撑进银流的天河/新月张开一片风帆(陈梦家《摇船夜歌》)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做诗”与“写诗”的不同之处。(4分)
5.材料二中,闻一多先生认为他所倡导的新格律诗与旧体格律诗有哪些不同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文城
余华
在溪镇有一个人,他的财产在万亩荡,那是一千多亩肥沃的田地,河的支流犹如繁茂的树根爬满了他的土地,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棉花和油菜花、芦苹和竹子,还有青草和树木,在他的土地上日出和日落似的此起彼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欣欣向荣。他开设的木器社遐迩闻名,生产的木器林林总总,床桌椅凳衣橱箱匣条案木盆马桶遍布方圆百里人家,还有迎亲的花轿和出殡的棺材,在唢呐队和坐班戏的吹奏鼓乐里跃然而出。
溪镇通往沈店的陆路上和水路上,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叫林祥福的人,他们都说他是一个大富户。可是有关他的身世来历,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外乡口音里有着浓重的北方腔调,这是他身世的唯一线索,人们由此断定他是由北向南来到溪镇。很多人认为他是十七年前的那场雪冻时来到的,当时他怀抱不满周岁的女儿经常在雪中出现,挨家挨户乞讨奶水。他的样子很像是一头笨拙的白熊,在冰天雪地里不知所措。
那时候的溪镇,那些哺乳中的女人几乎都见过林祥福,这些当时还年轻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总是在自己的孩子啼哭之时,他来敲门了。她们还记得他当初敲门的情景,仿佛他是在用指甲敲门,轻微响了一声后,就会停顿片刻,然后才是轻微的另一声。她们还能够清晰回忆起这个神态疲惫的男人是如何走进门来的,她们说他的右手总是伸在前面,在张开的手掌上放着一文铜钱。他的一双欲哭无泪的眼睛令人难忘,他总是声音沙哑地说:“可怜我的女儿,给她几口奶水。”
他的嘴唇因为干裂像是翻起的土豆皮,而他伸出的手冻裂以后布满了一条一条暗红的伤痕。他站在他们屋中的时候一动不动,木讷的表情仿佛他远离人间。如果有人递过去一碗热水,他似乎才回到人间,感激的神色从他眼中流露出来。当有人询问他来自何方时,他立刻变得神情迟疑嘴里轻轻说出“沈店”这两个字。那是溪镇以北六十里路的另一个城镇,那里是水陆交通枢纽,那里的繁华胜过溪镇。
他们很难相信他的话,他的口音让他们觉得他来自更为遥远的北方,他不愿意吐露自己从何而来,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身世。与男人们不同,溪镇的女人关心的是婴儿的母亲,当她们询问起孩子的母亲时,他的脸上便会出现茫然的神情,就像是雪冻时的溪镇景色,他的嘴唇合到一起以后再也不会分开,仿佛她们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林祥福留给他们的最初印象,一个身上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
有一人知道他不是在那场雪冻时来到的,这个人确信林祥福是在更早之前的龙卷风后出现在溪镇的。这个人名叫陈永良,那时候他在溪镇的西山金矿上当工头,他记得龙卷风过去后的那个早晨,在凄凉的街道上走来这个外乡人,当时陈永良正朝着西山的方向走去,他要去看看龙卷风过后金矿的损坏情况。他是从自己失去屋顶的家中走出来的,然后他看到整个溪镇没有屋顶了;可能是街道的狭窄和房屋的密集,溪镇的树木部分得以幸存下来,饱受摧残之后它们东倒西歪,可是树木都失去了树叶,树叶在龙卷风里追随溪镇的瓦片飞走了,溪镇被剃度了似的成为一个秃顶的城镇。
林祥福就是在这时候走进溪镇的,他迎着日出的光芒走来,怀抱一个婴儿,与陈永良迎面而过。当时的林祥福给陈永良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脸上没有那种灾难之后的沮丧表情,反而洋溢着欣慰之色。当陈永良走近了,他站住脚,用浓重的北方口音问:“这里是文城吗?”
这是陈永良从未听说过的一个地名,他摇摇头说:“这里是溪镇。”
然后陈永良看见了一双婴儿的眼睛。这个外乡男人表情若有所思,嘴里重复着“溪镇”时,陈永良看见了他怀抱里的女儿,一双乌黑发亮的眼惊奇地看着四周的一切,她的嘴唇紧紧咬合在一起,似乎只有这样使劲,她才能和父亲在一起。
林祥福留给陈永良的背影是一个庞大的包被。这是在北方吱哑作响的织布机上织出来的白色粗布,不是南方印上蓝色图案的细布包被,白色粗布裹起的包被已经泛黄,而且上面满是污渍。这样庞大的包被是陈永良从未见过的,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
(有删改)
文本二:
以上作品是作家余华长篇新作《文城》的开头部分。该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他之前作品少有着墨的清末时代,上溯至余华的《活着》之前那个更荒蛮残酷的时代,也展现了从北至南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林祥福原本不属于溪镇,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节选自《文学报•悦读》)
6.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到“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等,体现林祥福万亩荡的富庶。
B.北方口音在文中共出现两次,两次出现时都暗示了林祥福的来历。
C.“庞大的包被”“白色粗布”等,刻画了初来溪镇时的林祥福的形象,形象鲜明。
D.文本二表达了对余华《文城》主人公的感受,交代了文本一的故事背景。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采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细节,是全知视角,既显得客观,又能多角度、全方位的介绍人物的身份、背景。
B.文本一多用细节描写,如林祥福独特的敲门方式、总是伸在前面的右手、手掌里的一文铜钱、欲哭无泪的眼睛等。
C.文本一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哺乳中的女人和陈永良的角度,介绍了林祥福在溪镇人印象中两种不同的出现方式。
D.“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运用夸张,林福祥背上庞大的包袱是他的全部家当,怀抱里的女儿是他唯一的亲人。
8.结合两则文本,简要概括林祥福的人物形象。(4分)
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0.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符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分)
率其徒A持畚锸B以出C筑东南D长堤E首起F戏马台G尾属于H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难道,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的“顾”词义并不相同。
B.冠,指的是把帽子戴在头上。在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C.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的“会”词义相同。
D.庐,泛指简陋的房屋,与诸葛亮《诫子书》“悲守穷庐”的“庐”用法相同。
12.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有做诤臣之志。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他既喜欢贾谊等人的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父母官。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4.概括选文中苏轼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15-16题。
田舍(其一)
文同
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①,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②,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注]①碓:舂米的用具。②祷赛: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围绕“田舍”展开描写,展现农家生活情景,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B.无论晨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反映出农家的祥和美好。
C.颔联视觉与听觉结合,描摹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写出丰年的来之不易。
D.颈联写乡亲们祭祀祈祷、占卜问事,写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6.这首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是田园诗,两首诗都写到了鸡、犬的叫声,但其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宴会上的歌声慷慨激越,而诗人内心的忧愁却更加难以忘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辛勤劳作、躬耕田园的情景。
(3)“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通过写景表达送别之情的佳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今仍广为传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近年来,国潮服饰成为时尚聚光灯的焦点。壬寅虎年央视春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身穿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服装在太空迎接农历新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身着国潮服饰在赛场成就高光时刻;网络平台上,传统服饰爱好者身着汉服,化身古人展示传统服饰之美……
服饰往往折射出时代的风尚,历史上大规模的服饰变化大多与文化思潮___①___。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已形成共识的时代背景下,国潮服饰___②___。国潮服饰从人们对中华美学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国际流行风尚为基础,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构建视觉系统,人们的审美被回应并进一步影响着。国潮服饰萃取的文化要素贯穿古今,既有传统要素的转化,也有当代元素的融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无论人文历史还是景观风貌,都是向设计师敞开的宝库,都可以融汇到当时服饰设计中。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潮设计对当代服饰文化的影响力___③___。期待国潮设计继续助推文化传承创新,为中国服饰文化续写新的光彩篇章。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颜建华提醒家长注意:孩子习惯在阳光下眯起一只眼睛,__①__,可能是患有斜视,因为畏光才可能做出这样的动作。如果家长注意到孩子的目光有时会不自觉往眼角“飘”,就需要尽早找眼科医生寻求帮助了。中山眼科中心斜视与弱视科主任医师余新平指出,至今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间歇性外斜视会加速近视的发展,__②__:相当一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合并有近视,近视患者也有部分合并有外隐斜,还可能从外隐斜恶化成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佩戴棱镜治疗、视觉训练、肉毒素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每位病患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对斜视对其外观、视觉和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判断哪种治疗方式更合适。
“研究显示,手术治疗在孩子七岁之前进行比较好,但也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决定,并不绝对。”颜建华表示,如果治疗不当,__③__。因此对于手术治疗,医生都会采取慎重的态度,并非“越早进行手术就越好”。
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上述文字第一段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红烛》化用“蜡炬”这一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B.阅读这些文章,看看文中列举了哪些错误现象,作者是如何给出精妙“药方”的。
C.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
D.韩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透彻精辟而振聋发聩。
22.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沁园春•长沙》,不仅记录了毛泽东和新民学会的青年学子们在岳麓山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岁月,也展现了他们为实现革命理想“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矫健身姿。
百年征程,薪火相传。一代代新青年前赴后继,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际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0届118名毕业生奔赴新疆基层工作,建设边疆。神舟十二号发射背后,“80后”“90后”们兢兢业业,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才智。数以百万计的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一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阅读上述材料后,作为站在新时代前沿的“00后”青年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走好自己的青春人生路?请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四校联考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题,共27分)
1 2 3 6 7 11 12 15 21
C C B B D D C B A
1.C【解析】A项原文为“并不就是把生活复现出来”,意为“并不只是”,而非“并不是”。B项“标志着中国新诗在创作理念上的成熟”错误,原文为“某种成熟”。D项“中国人对诗歌的鉴赏领悟来自于对汉字字形及诗行的视觉印象”错误,原文为“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
2.C【解析】“已经体现出建筑美的特点”错误,“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并且还有建筑的美”意思是中国最初的新诗采用了西文诗分行的形式,使得中国新诗具备了能够追求建筑美的基础,而不是说它已经体现出建筑美的特点。
3.B【解析】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自由抒情诗,不能体现闻一多的“三美”主张。
4.①“写诗”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做诗”是对自然生活的加工:对素材的修饰和思想方面的提升。(2分)②“写诗”主张“言语就是诗”,“做诗”要对土语白话加以锻炼选择。(2分)
5.①旧体格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新格律诗可以有层出不穷的格式。②旧体格律诗的格律与内容没有关系,新格律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③旧体格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格律诗的格式由我们自己的意志匠心来随时构造。(每点1分,答对3点得满分)
6.B(“北方口音在文中共出现两次”理解有误,原文中对林祥福北方口音的描述一共有三处,第一处在文本一第二段,第二处在文本一第五段,第三处在文本一第八段。)
7.D(“林福祥背上庞大的包被是他的全部家当,怀抱里的女儿是他唯一的亲人”无中生有,原文并无相关描述。)
8.①多才多艺,勤劳憨厚;②神秘、沉默寡言,但待人谦和;③刚来溪镇时贫困窘迫,体现其经历坎坷、饱经沧桑;④身形魁梧、顽强坚韧。(每点1分,意对即可)
9.①描绘了龙卷风过后溪镇饱受摧残的样子,只有部分树木得以幸存;②为下文外乡人林祥福的出场做了铺垫;③具有象征意义,饱受摧残的溪镇暗示了林祥福从遥远北方漂泊至此的坎坷经历,而得以幸存的树木则象征林祥福可能会在溪镇展开新的生活,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每点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C、E、G(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译文: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开始筑起长堤,起于戏马台,末尾与城墙相连。)
11.D(两个“庐”用法并不相同。“轼庐于其上”,庐作动词,是“在那上面搭建简陋的房屋住下”之意,“悲守穷庐”的“庐”是名词,是“简陋的房屋、破舍”之意。)
12.C(苏轼没有到韩琦那里报知遇之恩,而且既不是向韩琦要官,也不是为自己要官。而是要求赠予父亲一个官职,于是朝廷追赠“光禄丞”一职给苏轼父亲。)
13(1)(苏轼)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既而,不久;见,见解;是,这;句意,1分)(2)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诣,到;急,紧迫;且,暂且;句意,1分)
14.志存高远,好学有才华,身先士卒,关爱百姓(一心为民、尽职尽责、细致周全),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等。(答对意思相近的关键词即可给分,一个词给1分,答对3个词即可。)解析:志存高远:年少时听母亲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便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好学有才华: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身先士卒:河水决堤快要淹没村庄,富民们争着逃出城避水。苏轼作为太守,留下来率领众人积极抗洪。大公无私:苏轼抗洪期间,住在为数不多的没有受损的城墙上,路过家门而不入,全心抗洪救城。关爱百姓(一心为民、尽职尽责、细致周全):苏轼经过积极抗洪保住全城,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制木堤岸,以防洪水再至。淡泊名利:朝廷要赐予他金帛,他推辞了。
[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一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