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语文命题人:营口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张庆鹏审题人:营口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吕佳蒙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年高三9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
命题人:营口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 张庆鹏      审题人:营口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 吕佳蒙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礼赞劳动创造,勉励劳动者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020年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倾情奉献。劳动者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我们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就是对匠心匠魂的形象表达。新时代,高铁动车、航天飞船、大国重器等成就背后,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
执着专注,是心无旁骛,是矢志不渝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热爱,是劳动的动力源泉;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热爱,是被誉为“火药雕刻师”的航天人徐立平专注雕刻火药30余年,仅凭手感就能将药面整形误差从允许的 0.5 毫米提高到0.2 毫米。是从事数控加工20年潜心钻研的秦世俊对飞机零部件 0.01 毫米的较量,誓让中国制造更有话语权。他们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专注于自己投身的领域,自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始终努力向前,一生敬业奉献、永不言弃。 弘扬工匠精神,就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敬畏之心对待工作,尽心竭力练就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精益求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好了还要更好。 干一行钻一行。 术业有专攻,精益求精是对品质的追求,对一流的追求。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也许是我们看得到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精密精准、胜在毫厘,于毫厘之间体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准。认真,就能做得更好;高标准,方能成为本领域的专家;深入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一丝不苟,是严谨认真,是追求细节完美。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偏毫厘不敢安,做好一件事,必须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开始,在每个细节上做足功夫。 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优秀的工匠能从细处见大,在细节的追求上没有终点。 坚持细致工作,从细节入手,才能汇涓涓细流成江海。
追求卓越,是不断进取,是敢于开拓创新。 千万锤成一器。 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要以创新求突破。广大劳动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创新能力,超越自我、勇攀行业顶峰,这是工匠精神的必然追求。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干劲,离不开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匠心筑梦。 只要每一位劳动者都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重细节求品质,敢创新求卓越,我们一定能以优秀的业绩奉献新时代、以出色的答卷回应时代主题。
(摘编自李玉滑《以工匠精神筑梦新时代》)
材料二: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技能人才往往聚焦于复杂生产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他们的工作也许并不在聚光灯下,但是对于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商飞的钳工组组长胡双钱,创造了打磨零件 100%合格的惊人纪录;中国中车的高级技师宁允展,在0.05 毫米的研磨空间里实现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以求,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技术工人就能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实现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并提升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多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 无论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技术工人队伍的聪明才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 万人。但另一方面,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不到三成,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正因此,壮大技术工人队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既是当前之需,也是长远之计。
(摘编自张博令《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动节到来之时,习总书记礼赞劳动创造、勉励劳动者不懈奋斗,他关于劳动的论述使人振奋信心,奋勇前进。
B.大家熟知的《庄子》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形象表达了匠心匠魂,表明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
C.在新时代,只有广大劳动者勇于创新、追求卓越,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D.聚焦于复杂生产体系中某一个环节的技能人才的工作并不令人瞩目,却影响制造业水平和实体经济质量。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之一,它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
B.如果我们立足职业,爱岗敬业,敬畏工作,练就能力和素养,就能拥有工匠精神。
C.每一位劳动者都努力践行工匠精神,我们就能出色地奉献新时代、回应时代主题。
D.材料一中的追求“极致”与李斌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的追求“臻于至善”相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B.纪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C.艾爱国:“刻苦学习钻研,攻克难关,攀登技术高峰。”
D.同仁堂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红高粱(节选)
莫言
①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敌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 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 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②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 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了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③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慢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
④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 我曾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 高梁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 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
⑤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滓声响。 雾奇浓,活泼多变。 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 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记忆。
⑥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 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浸泡成稀泥,使他们拔脚迟缓。腥甜的气味令人窒息,一群前来吃人肉的狗,坐在高粱地里,目光炯炯地盯着父亲和余司令。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群狗一哄而散,坐得远远的,呜呜地咆哮着,贪婪地望着死尸。 腥甜味愈加强烈,余司令大喊一声:“日本狗!狗娘养的日本!”他对着那群狗打完了所有的子弹,狗跑得无影无踪。 余司令对我父亲说:“走吧,儿子!”一老一小,便迎着月光,向高粱深处走去。 那股弥漫田野的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更加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
⑦拐进高粱地后,雾更显凝滞,质量加大,流动感少,在人的身体与人负载的物体碰撞高粱秸秆后,随着高粱嚓嚓啦啦的幽怨鸣声,一大滴一大滴的沉重水珠扑簌簌落下。 水珠冰凉清爽,味道鲜美,我父亲仰脸时,一滴大水珠准确地打进他的嘴里。 父亲看到舒缓的雾团里,晃动着高粱沉甸甸的头颅。 高粱沾满了露水的柔韧叶片,锯着父亲的衣衫和面颊。 高粱晃动激起的小风在父亲头顶上短促出击,墨水河的流水声愈来愈响。
(选自《红高粱家族》,有删改)
文本二:
魔幻现实主义是上个世纪在拉丁美洲所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是在小说领域表现得比较突出。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思路,一些作家努力将现实投放到了虚幻的气氛之中,然后进行详细的描述,从而使得现实被一层光怪陆离的外衣所笼罩。魔幻现实主义是在文学作品中插入了许多神奇和怪诞的幻想,整个画面也呈现出真假难辨、虚实不分的情况。 莫言作品中有着一定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这与莫言对于拉美文学的理解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在作品中又结合了自身特有的一些语言特点,他的作品是一种情境澎湃的感情倾诉,这和莫言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读者在读莫言作品的时候,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莫言小说中所富有的穿通力的语言,能够给读者的心灵造成很大的震撼。莫言这种文学作品所展示出来的魅力和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节选自《莫言作品:魔幻现实主义》)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与《荷花淀》都以普通农民抗日表现中国人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我奶奶”内外兼美,她既有魅力,又怀有民族大义,是一个杰出的女性形象。
C.文本—第4段中“我”的感悟表达出作者对父老乡亲的理性思考和复杂的情感。
D.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现实被虚幻的外衣所笼罩,《百年孤独》就是这样的小说。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中“我父亲”“我奶奶”兼具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功能,既使叙述显得真实,又使叙述比较自由。
B.本文与《老人与海》都用大量的内心独白来塑造形象,用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世界,而且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C.本文以心理时序来展开情节,以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为中心,以三代人的经历将不同时间的故事融合成一个家族故事。
D.第7段中“高粱嚓嚓啦啦的幽怨鸣声”写高粱被撞后产生幽怨的心理,赋予高粱以人的灵性,使小说具有魔幻的感觉。
8.文本一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环境,请结合第5段的描写简要说明。(4分)
9.一些魔幻现实主义作者通过在作品中“插入许多神奇和怪诞的幻想”来表现真实的心理,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注]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节选自《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
材料二: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 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 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 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节选自《史记列传第九•苏秦》)
[注]阴符:传说是姜子牙著的一部兵书。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苏秦A既约六国B从亲C归赵D赵肃侯E封为武安君F乃投G从约书H于秦。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乘,指兵车万辆,与《过秦论》中“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词义相同。
B.愿,指希望,与《归去来兮辞》中“富贵非吾愿”中的“愿”词义不同。
C.不行,指不被采纳,与《陈情表》中“九岁不行”中的“不行”词义不同。
D.窃,指暗地里,与《鸿门宴》中“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游说秦惠王时赞美秦国,东西南北都有很好的条件,有田地肥美、人民富庶等优势,是天然府库,是天下的强国。
B.秦惠王感谢苏秦很郑重地从很远的地方来到秦国在朝廷上指教他,但是又委婉拒绝了苏秦劝他称帝来治理天下的主张。
C.苏秦游说秦王失败后,非常狼狈,呈现出要回家的神色。但回到家里,家人不理睬他,他感慨:这都是秦国的罪过啊。
D.苏秦的家人不赞同苏秦,他们认为周人的习俗是经营自己的产业,致力于工商业,以谋取其中的十分之二的利润为本务。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2)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14.苏秦为什么发奋苦读《阴符》?(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咏怀古迹(其五) 杜 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瞻仰武侯祠,以激情昂扬的笔触,颂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感慨壮志未遂。
B.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他的遗像令人肃然起敬,“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C.诗人高度赞扬诸葛亮的伟绩,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D.诗中的“伯仲之间”与陆游《书愤》中的“伯仲间”,两者内涵和意图相同。
16.本诗的尾联与《蜀相》尾联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短歌行》中,“         ,         ”两句语出《诗经》,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2)《琵琶行并序》中,作者用“         ,         ”的环境描写做侧面烘托,写一曲终了,但音乐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3)《劝学》中,作者在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时,随着不断设喻,最终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比如“         ,         ”便是设喻之后的结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时令正值5月。 这是新疆花朵初放的季节。 最令人怜爱的是绿色草原上那些如米粒般大小的小小黄花。初看它们又小又少,只能用珍稀二字来形容。但刚走了两天,它们竟变了,开得如此不羁,犹如下了一场黄金之雨,颗颗金粒撒得遍地都是,绿色的草原变成了一色的金黄。还有来凑热闹的野郁金香呢,它们也开了。热烈的景象,会让观者一时忘了呼吸。而稍加冷静后,任谁都不能不发出一声又一声的欢呼! 最终,我们都不由自主地、  ①  地一齐躺在开满野花的草原上,享受这如绣锦般醉人的质感。
燕子时而会掠过我们的身边。在可可托海的一个餐饮广场,随意挑一个遮阳亭,坐在下面就餐,一抬头,就会看见燕子的精致小窝。特别让我们兴奋的是,在别的地方较难见到的彩虹,在这里几乎与我们  ②  ,一会儿是单彩虹,一会儿是双彩虹,有时居然会落到山前的草地上,让我们恍惚间仿佛身处童话世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常见的肝病有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病毒性肝病以乙肝居多,另外还有丙肝、甲肝、戊肝等。生活条件的提高,酒精性肝病和代谢性肝病发病越来越高。酒精性肝病是过量饮酒导致的。代谢性肝病,是人们没有控制好饮食或饮食不合理造成的。 药物性肝病主要是  ①  。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因为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自身组织器官,对肝脏发动攻击,形成了自身免疫性肝病。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相应,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  ②  ,养肝也是如此。 中医认为四季的简要特点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状态也应该与自然“生长收藏”保持一致。《黄帝内经》认为,“夏三月”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意思是夏天时可以睡得略晚一些,仍然需要早一点起床;不要因为夏天过于炎热而不进行正常活动;调整因夏天天气闷热带来的不良情绪,让人的精神像自然界万物一样茂盛生长、蓬勃向上,从而使身体生长之气得以顺畅,不良气机得以调节。 这样才能保证肝脏健康。 在此基础上,规避容易影响肝脏的不良习惯,注意作息规律,运动有度,饮食合理,就是对肝脏的保护,也会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或  ③   。
20.下列句子中的引号用法和横线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即使硬干,也要犯毛主席批评过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的错误。
B.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C.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韩非子说:“万物莫不有规矩。”
有人说:“有的时候,需要打破规矩。”
对此,你怎么看?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9月一模语文试题』  下一个『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