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赣州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固然可以包括一切经营着集体生活的动物,但主要是人类的集体生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不妨说,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们经营共同生活的集体的学科。“共同生
试题预览
赣州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固然可以包括一切经营着集体生活的动物,但主要是人类的集体生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不妨说,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们经营共同生活的集体的学科。
“共同生活的集体”必须有一个大家都公认和公守的生活行为规范。普通就叫“规矩”。这些规矩哪儿来的呢?靠文化,靠人类社会传下来的那一套办法。许多经营集体生活的动物,它们是依靠本能来配合它们相互间的行为的。而人们却不同,主要是靠传下来的习俗,我们不是生长在自然界里,而是生长在一个文化界里。
社会是什么东西?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临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集体,而是一个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文化的集体。它是很复杂的,它包含着满足个人生活和集体持续多方面需要的种种集体活动。这个复杂的集体活动并不都是乱七八糟的,而是一套有系统的安排。我们要去认识它,就要运用很多概念、格格、框框。我们要对它进行分析,分析其异同,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取一个名字,形成一个概念。
社会是个集体,这个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首先是个生物的单位。个人作为一个生物的单位,它是个有生有死,有痛有痒的个体。说它是个单位,是个个体,就是指它是与别的单位分开的,互相独立的,生死不与共,痛痒不相关的。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封闭的实体。可是人们生活又需要集体,要同别人生死与共、痛痒相关。这与一群羊不一样。羊群在被狼追赶时,每只羊都自顾自地奔跑,有只羊被狼抓住,吃掉,别的羊就可以逍遥了,它们并不关心那死掉的羊。而人却不然,要共同想法对付敌人,所谓同仇敌忾。母亲爱孩子,自己不吃也要省下东西来给孩子吃。我看这里固然有一点生物基础,但主要是集体的文化教育出来的感情。这就是通过文化,使生物上断离的个体变成一个整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还要从另一方面去着。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人死光了,这个由这些人形成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只有一批人集合在一起也不成一个社会。聚集在一起的人要经营共同生活,这就需要一套互相配合行动的规定了的办法。有点像演出一台戏,光有演员还不够,演员们必须串定一套角色;生旦净丑,按照扮演的角色去演唱。社会里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对某个人是“父亲”,对某个人是“丈夫”,对某个人是“老师”等等,父亲、丈夫、老师都是身份,所有的身份综合起来成为一个社会结构。
我们一个个人就用这个社会结构中的各种身份进行社会活动。每个身份都是一套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指在这个结构生活的人都得按身份办事。第一个“父”字是指个人,第二个“父”字是指身份。如果个人不按规定的模式串演这个角色,那就出现“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状态。
在社会结构中规定的身份是一种生活的手段,是用来满足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的。需要在变化,手段也要随着变。这就是社会的变迁。当这一种手段不能满足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个人们的生活需要时,这些行为模式也就站不住了。当然社会变迁不是很简单的,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的过程。
社会学者为了要研究社会结构,所以常常把一套有关的社会身份,比如用来满足人们某种同一需要的身份,看成是一个体系,称它作社会制度,有如亲属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等等。这种分类各个社会学家也不一定一致的。他们认为社会结构就是由这许多社会制度所形成的一个大体系。社会结构是一个整体,意思是说:一个社会里的各种制度是互相关联的,互相起着制约和配合的作用。动一毛要牵全局。
(摘编自费孝通《社会学在讲什么》,有删改)
材料二:
为克服社会学既有范式的局限,社会学有必要走出“只见社会不见个人”的困局。尽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社会科学的主流范式关注的是社会和结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研究仍会如此。如费孝通所说,这是社会科学的工具意义。但是社会科学还有一个人文意义,这便是对“人”的关注,它位于深层的意义世界。社会学发展到今天,只有工具意义显然是不够的。一方面不利于一门“学”的建立,即不利于确立社会学在学科分类中的坚实地位;另一方面。即便从改变世界的工具角度来说,也不利于社会学对世界的全面理解,社会学的科学范式在增进世人对社会的理解方面依然有所局限,从而影响了社会学改变世界的力量。而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究主体世界的深层意涵,恰是社会学的独特视角,也是费孝通为我们指引的方向之一。在社会关系视角下研究人的主体问题,一方面有必要弥补以往社会学忽视人的主体问题的局限性,讨论主体适应社会乃至改造社会的过程和情态;另一方面,也有必要说明处于社会关系等各种限制中人的调整能力或失调状态。概言之,社会学应该在增进对主体的理解方面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这在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增进文化自觉和促成文化转型的实践世界也颇具价值。
(摘编自刘亚秋《费孝通社会学思想中的主体性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对结构分类的认知存在差异,所以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结构时需要利用社会身份来进行体系划分。
B.社会是人的集合,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形成了社会,而社会又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的行为。
C.只要在社会学研究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就能确定社会学的坚实地位,增强社会学改变世界的力量。
D.在社会结构中规定的身份是一种用来满足个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手段,这种手段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集体的文化教育出来的感情有可能成为人们公认的伦理或习俗。比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等观念。
B.各类社会制度是互相影响的,比如我国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其制度基础就是当时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宗法制”。
C.人们以其社会结构中的“身份”活动时,需要遵从身份相应的行为模式,否则就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D.社会学研究中的“人文意义”比“工具意义”更重要一些。我国社会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扭转“重工具不重人文”的现象。
3.根据材料一中的观点,下列关于社会形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小国寡民”状态,也可以算是一种社会形态。
B.《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与星期五一起搭建房子、种植谷物、驯养动物,这荒岛因他们的存在成为了一个小型社会。
C.在大学校园中,全校的师生在一起集体生活,每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身份,都遵守一些公认的行为规范,所以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
D.狼群是具有“团队精神”的集体,每个狼群都有严格的秩序和纪律,狼群中的每匹狼都有自己的分工,它们也可以算是一种小型社会。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如果未来你需要从事一此社会学方而的研究,根据以上材料,请列出几条研究原则。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无声的歌
荒煤
一九三八年的十月革命节。
黄昏夕照中,延安城闪耀着热情和欢喜的光辉;红旗在阵阵歌声里飘扬起来,街道上拥挤着灰色的人群,阳光投射在他们红红的脸颊上、衣领和胸襟上的红证章上。落日似燃烧起一堆火焰,熊熊的红光在苍穹波动着。
他仿佛投入太鲜丽的红色的海里,感到头都有些昏眩起来。
他有一张瘦削苍白的脸。一双很大的眼睛,然而那样灰黯,没有光彩。他身材很高,但瘦瘦的腰杆有些弯曲。他慢慢地移动脚步,两腿之间保持了相当的距离,并且显出了膝盖的僵硬。
其实,他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是刚从监狱被释放,才来到延安的。
到延安三天,一切都在他眼前呈现着新奇的印象。随着人群走进会场,他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奇迹。有最新式武器的军队和荷着红缨枪、大刀的农民自卫队站在一起,铜号和唢呐用完全不同的节奏齐吹着。小脚的妇女,背着木刀的儿童团……每个人都在歌唱。他觉得每个人都会歌唱,歌唱斗争的热情,未来的希冀……是一种幸福!可是他同时却回忆起一个没有歌声的时代……
六年前的秋天,一个细雨濛濛的夜晚,入狱三个月的他突然被送进一辆黑色的大囚车。一切都是漆黑的,车厢空旷旷的。死亡的影子以最清晰的想象掠过他的脑海,却又没有恐怖。
车走入了街道,他借了些许灯光,看见了车厢里的同伴。两个身材较高大的人,另一个是女的,却很瘦小,长长的头发盖住了脸,蜷缩着;两个人中间,有一个站起来斜靠着车壁,一直不动地凝视窗外。
车子穿过一条热闹的街道,站在窗前的人猛然地咬着牙闷声叫道:“同志们! 我们唱《国际歌》!”他也站起来,身子一晃,便挨近了那几个人。那个高个子盯了他一眼,说:“唱!”
他摇摇头说:“我不……”
汉子激怒地推了他一掌,冷笑道:“胆怯的东西!去你的……来,我们唱!”
“什么?我真不会唱!”他气愤地叫了起来。他觉得“胆怯”两字非常损伤自己。他记起来,第一次看见这个歌并不久,那是印在一个小册子的前面,一个比他还小的同志送来的。他心跳了,睁了大眼睛望着那同志,问道:
“你会唱么?”他用有些颤栗的手指指着那支歌问。
“不,我也不会!”青年摇着头,随即抓住了他的手,坚定地说道:“有同志会的, 慢慢的,我们一起学吧!”他们两个紧紧握住手,互相凝视着,充满了坚信地笑了。
从此,他心里秘密地埋藏着一支歌,在疲乏和烦恼的时候,他便用一种无声的自己的调子,默默地在心里背诵着这支歌,算作歌唱。
可是工作是紧张的,四周恐怖的压抑有如窒息的瓶子,闷得你喘不过气来。他和他的同志在一起时,总是紧张的悄悄的,最艰苦的工作也只是最简单的几句话。常常一个同志见了两三面,以后再也看不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行动就是一支悲壮的歌。那个说只要有机会就一起来学歌的青年人,在和他第四次见面以后,再也没露面了。而他自己,不久便也被捕了。
他想着想着,难受起来,他是因为这才没有学会唱《国际歌》的……
车停止了,像是已经驶到世界尽头。他被推下车来,机械地走着。深深的黑暗里,一切可怕的沉寂着。
忽然地,歌声起来了,一种颤抖但悲壮的声音走在他前面,两个粗壮的男音和着尖细的女声歌唱着: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他第一次听见他心爱的歌。这支歌以他不曾想到的悲壮节奏感动了他。他也想唱,虽然他觉得这歌声是那样熟悉,如同他时常在心里歌唱的一样,却还是唱不出来。就在这时,他听见一排枪声朝他射击过来。他倒了下去,一切都沉寂了……
他醒过来,仍然在车上。他摸摸自己的身子,是潮湿的,感到很寒冷,却没有什么苦痛。车厢里只有他一个人——原来他是被拖去“陪斩”的。
“同志们!大家——起立! ”他忽然被四周人群的起立惊醒了,他也站了起来。
“脱帽! 唱一——《国际歌》!”台上的人挥动着手,悠悠地,一阵歌声便飘扬起来:千万人的歌声开始甚至有些杂乱,但是渐渐变得和谐激昂了。这时天已经黑了,红色的五角星灯,镰刀斧头,革命领袖的肖像……各色各样的灯彩都以无比的光辉闪耀着。四周的山谷回响着雄厚的歌声,波涛似的山头的影子像是在颤栗。
他掉过头来望望两旁的人,清清楚楚听见歌声从他们的喉咙里传播出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长长的头发整齐地盖满了白皙的额头,显露着一双黑大明亮的眼睛,发出柔和的歌声;一个白发的老人,混浊的眼里含着泪滴,像在默默地诉述着一个梦想……他的眼泪盈满了,一种类乎呜咽的声音在他喉咙里响着,发着太低的模糊的声音。
“唱吧,幸福的同志们!你们能够唱,也能够自由地唱! 但是别忘了许多牺牲了的同志,他们一直不能够唱,也不会……”他喃喃地念道。
一阵风吹过, 那一群彩灯飘摇着颤抖的光芒,好像在震动的黑夜里挣扎。但一会,风停了,歌也唱到最后,彩灯却忽然地闪耀起辉煌的光亮,从地里迸裂出来似地照亮了全场。温暖的光明排挤开了寒冷的黑暗。
终于,他觉得自己唱出声音来了,温暖的光明照亮了他的心,歌声便从心底涌了出来,融合在人群的合唱里面,一同在山谷间巡回荡漾——其实,他只是有了歌唱的感觉,他唱的依然是一支无声的歌,但这支歌,正由千万个幸福的人们,以最高的热情和嘹亮的声音在歌唱着。
(节选自《荒煤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黯淡无光的眼神、弯曲的腰杆和特殊的走路姿势等,暗示了六年的监狱生活对“他”的摧残。
B.在车厢里被同志指责为“胆怯的东西”,“他” 先“气愤”后“难受”,表明其情绪渐趋平和。
C.醒来后“他”由身子的“潮湿”“寒冷” “没有什么苦痛”意识到自己还活着并且没有受伤。
D.集会上众人脱帽齐唱《国际歌》,表明歌曲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延安人民的团结一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多种手法表现人物心理,有助于更好地呈现人物在革命斗争中逐步成长的心路历程。
B.小说以点面结合的手法表现众人合唱的盛况,以“他”努力发声的行为侧面表现歌曲的感染力
C.作为革命现实主义作品,小说追求对时代风貌的忠实反映,在场景的描写中努力做到客观冷静。
D.小说隐去所有人物的姓名,不但不影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反而有助于突出这些形象的普遍性。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标题“无声的歌”的丰富意蕴。
9.这篇小说时空多次转换,叙述却紧凑有序,请结合文本简析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欲伤安平君①。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夫一人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且安平君之与王也,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于民;外怀戎翟,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其志欲有为也。愿王之察之。”异日,而王曰:“召相单来。”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貂勃从楚来,王赐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单而来。”貂勃避席稽首曰:“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王上者孰与周文王?”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下者孰与齐桓公?”王曰:“吾不若也。”貂勃曰:“然,臣固知王不若也。然则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而王曰‘单,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今国已定,民已安矣,王乃曰‘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王不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危矣!”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安平君:即田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B.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C.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D.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牧百姓的“牧”指安抚,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的“牧”相同。
B.稽首,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C.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谷之神“社稷”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D.司马,古代官名,主要职能是征收军赋,训练军队,执行军法,拥有军事实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使楚国的貂勃受到楚国重视,好多天未回,便遭到了齐王所宠幸的九个人的谗毁,说他是倚仗了田单的权势,从而让齐王猜忌貂勃。
B.从九个人向齐王所进谗言看,田单地位高贵,对百姓亲和仁慈,对外族关爱怀柔,并能礼待天下的贤良人才,是一个有志向、有作为的臣子。
C.貂勃从楚国回来,齐王赐宴招待,当齐王喝到兴起时,直呼:召唤国相田单来!貂勃认为齐王的这种做法会让国家走向灭亡。
D.貂勃认为齐王应杀掉那九个人向安平君谢罪,齐王听从谏言,杀掉了那九个幸臣并流放其家族,加封给安平君掖邑地方的一万户俸禄收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自天地之辟,民人之治,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
(2)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
14.“而王曰‘单,单’,恶得此亡国之言乎?”貂勃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①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②!
[注]①丹凤城:指长安。②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借用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这恰如李白诗言:“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B.首联中开头两句“郁金堂”、“玳瑁梁”描绘女主人公的闺房之美,通过正面衬托抒写了女主人公“思而不得见”的愁肠。
C.颈联承接颔联中的苦苦相“忆”,思妇在京城苦苦思忆丈夫,哪曾想夫婿音讯断绝,思妇在京城满怀担忧,惴惴不安。
D.尾联构思新颖,先写主人公愁苦至极的内心独白,再写其不胜愁苦而迁怒于明月,意境较前人开拓一步,增添了抒情色彩。
16.“九月寒砧催木叶”一句中“木叶”一词能否换成“树叶”?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云”和“鸟”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            。”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
(3)古诗中“鸥”这一意象,有暗示“了无心机”之意,有表达高洁孤傲之情,也常用于传达漂泊无依之感,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膳食纤维根据溶解度的不同,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解于水,并能被大肠中微生物酵解,但人体不能吸收,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既不能溶解于水,又不能被大肠中的微生物酵解。
两种膳食纤维都有益健康, ① 。 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减低冠心病有较好效果,不可溶膳食纤维对于防止不便秘和预防结肠癌好处较大。
有些人认为粗纤维越多,膳食纤维的含量就越多。 ② 。比如芹菜,其中口感粗糙的部分是植物组织中的纤维管束结构,并不等同于膳食纤维。所以,大家没有必要专门挑选口感粗糙的食物来补充膳食纤维,而是要均衡饮食。
③ ,如果摄取过多会干扰其他营养素的吸收。营养不良、患有胃肠疾病或进行了消化道手术的病人,以及老年性便秘的人,不能摄入大多的膳食纤维。
18.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容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减低冠心病风险效果较好,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于防止不便秘和预防结肠癌有较大好处。
B.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减低冠心病发病率有较好效果,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于防止便秘和预防结肠癌好处较大。
C.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减低冠心病风险有较好效果,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于防止便秘和预防结肠癌有较大好处。
D.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减低冠心病发病率效果较好,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于防止不便秘和预防结肠癌好处较大。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小心翼翼地穿过乱石杂草和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1.博喻,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就运用博喻的手法,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其构成及艺术效果。
22.文中三个加点的“呢”后面的标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原因。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可以成全一个人,也可以败坏一个人。”(莫泊桑)
“青年人有着大好的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习近平)
请结合材料,选择合适角度,从你知晓的历史人物或熟悉的文学形象中,选择其中的一个,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以《给儿子(或女儿)的回信》为题,与孩子分享自己人生的某段经历及对人生的思考。不少于800字。
 
标准答案
1.B    2.D    3.D    4.①首先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②然后解析“社会”的基本特征;③之后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④再顺势论及社会结构研究中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制度问题。    5.①明确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②理清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③研究中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④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究主体世界的深层意涵
6.B    7.C    8.①“无声的歌”是主人公珍藏心中却从未唱出的《国际歌》,代表着革命者坚定的信仰。
②“无声的歌”是不少革命者想唱而始终未能唱的歌,含有对革命情谊的歌颂及对牺牲同志的缅怀。
③“无声的歌”喻指恐怖压抑的环境下革命者“静悄悄”的斗争行动,蕴含对革命精神的赞美。
④“无声的歌”最终由千千万万的人唱出,寓指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    9.①以“歌声”为线索,见歌、背歌、刑场听歌到延安听歌,始终围绕《国际歌》展开,不枝不蔓。
②小说的发展,时间相对集中,从傍晚到夜晚,六年前的事情以插叙的方式巧妙穿插其中。
③小说的发展,空间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会场和囚牢中,清晰明白。
④以具有过渡、照应作用的语句提醒读者时空的转换。
10.B    11.A    12.A    13.(1)何况自开天辟地以来,治理百姓的人,取得臣子的功劳,谁能比安平君更高?
(2)如果当时(田单)关闭城阳,自立为王,天下没有谁能阻止他。    14.①齐王自身的能力不如周文王和齐桓公,却没有周文王和齐桓公那样尊重人才的态度。②安平君凭借微弱的力量,收复齐国千里领土,却不肯自立为王,从城阳山中迎接王与后功不可没,反被猜忌,令人心寒。③现在国家已经稳定,人民已经安宁,大王却“田单,田单”地叫,小孩子也知道不该这样做。
15.B    16.不可。“木叶”含有落叶的意思,给人的感觉是萧瑟、凄凉。而“树叶”给人的感觉是枝繁叶茂,浓荫匝地。结合诗句九月,秋深了,天凉了,妇人们正为征夫准备冬衣,秋风催落叶的声音刚好和捣衣声相应,频频从窗外传来,撩人心绪,从而表现少妇对征夫的思念,反应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
17.(1)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2)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18.C    19.但又略有不同;②其实不然;③膳食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23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等高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