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新高三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新高三摸底检测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南师大附中2021级高三摸底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以为“
试题预览
湖南师大附中2021级高三摸底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天似盖笠,地法覆”。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它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汉代成书的《周算经》利用影长测量数据,试图把盖天说构造成一个天地几何模型,说明日月出入、昼夜变化等各种天文现象。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结果并不理想。不过盖天说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汉代有一种星图叫“盖图”,大概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此外,天体的赤道坐标在中国古代是“入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并不矛盾。
汉代出现了浑天说大概出现在太初改历之时。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注》对浑天说有非常形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可见浑天说的本质就是对天球的认识。浑天说对后来天文观测的影响很大。有了浑天说,就有了浑仪,并且有可能在浑仪上加黄道、白道等使天体位置测量越来越精密。
宣夜说是一种认为宇宙无限的气宇宙论,是汉代的郗萌提出的学说。他认为“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这种宇宙论虽然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却启发人们认识宇宙本原和天体演化。宋代理学家朱熹更是根据这种气的宇宙论提出了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他认为宇宙起先只是阴阳二气,两者旋转摩擦,磨出一些渣滓,结在中央,便形成地。气之清者就上升成为日月星辰,在外周转不停。这个宇宙演化理论虽然还很粗糙,但其气漩涡论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卡儿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
中国古代宇宙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西方的传统开始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到古希腊时期形成星座体系,以神话中的事物为主。中国星官体系则完全不同它是把人间帝王社会搬到了天上。天地是名副其实的对应。正是有了这种对应,中国古代的天与人之间才那么接近。“天文”永远与“人文”密切关联,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其根本的目的是探究天人关系正如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
(摘编自孙小淳《中国古代天文学:何为“天极”》)
材料二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浑盖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比如,古人一直认为天地是由阴阳二气生成的,从这个理念出发,如果承认这一前提,就得承认盖天说是正确的,因为阳气轻清,阴气重浊,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但古人在争论中,并不以阴阳学说作为判断依据,他们所关注的,是究竟哪种学说更符合观测结果。对此,南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的一段话可作代表:
自古论天者多矣,而群氏纠纷,至相非毁。窃览同异,稽之典经,仰观辰极,傍瞩四维,睹日月之升降,察五星之见伏,校之以仪象,覆之以晷漏,则浑天之理,信而有征。(《隋书•天文志》)
祖暅较了浑盖双方的差异,在查阅典籍记载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天文观测,并使用仪器进行校验,发现浑天说更符合实际,这才得出了浑天说可信这一结论。浑盖之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视实际校验的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优秀传统。这一传统与希腊天文学的某些特点有明显的不同。
除了不以先验的哲学信念为依据判断是非之外,浑盖之争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完全符合学术发展规律。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到这场争论之中。南北朝时,南朝的梁武帝偏爱盖天说,曾集合群臣,公开宣讲盖天说。对于他的主张,天文学家中不以为然者大有人在,但梁武帝并未采用暴力手段迫害那些不相信盖天说者。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主张的宇宙结构模式,与浑天说亦不一致,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以佛教学说为依据,强行要求人们放弃自己所信奉的宇宙结构学说的事例。宗教因素没有成为裁决浑盖是非的依据,也没有人因为信奉某种宇宙理论而受到政治或宗教上的迫害。这些,无疑都是浑盖之争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节选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的认识,在中国古代宇宙学说中影响较大。
B.中国古代宇宙论强调天人对应,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的根本目的是“究天人之际”。
C.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实际校验的优秀传统,这使得中国天文学优于希腊天文学。
D.梁武帝在浑盖之争中的态度与做法表明政治因素没有成为裁决浑盖是非的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也是对宇宙结构的正确描述。
B.盖天说所主张的宇宙结构模式,是由“阳气轻清,上浮为天;阴气重浊,下凝为地”推断而出的。
C.《浑天仪注》是浑天说的代表性著作,浑天仪的产生是以浑天说的提出为背景的。
D.朱熹提出的宣夜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卡儿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西汉天文学家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由于非常符合实际天象被汉武帝采用。
B.东汉桓谭撰写《难盖天八事》从观测依据等方面批驳盖天说。
C.葛洪以太阳落入地平线时的状态这一事实作为依据,指出其与盖天说的推论相反。
D.“浑盖之争”促成了《太初历》的制订、浑天仪的发明和唐代的天文大地测量。
4.两则材料使用了哪些相同的说明方法,请举例分析。(6分)
5.古人在研究宇宙结构时秉持的原则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遥远的回响
吕新
一代晋商,集体转身,依次退场,在时间的深处渐行渐没分别以各自的方式与命运消失于历史的风雨之中。
幕落下,时间的绛紫或深红或墨绿的帷幕落下,鼓,消音,锣,蒙尘,虽然脸朝上,却
是另一种埋葬的方式,脸用蛛丝的手捂着,蛛丝儿结满雕梁,丝弦松开,不再紧绷。
台下的人纷纷走散,因为台上的人不断地消失且不知所终。
台上的人所以消失,是因为台下的社会在急剧地动荡,风吹落叶,泥沙翻滚。
属于他们的表演或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与传说并未结束,不仅没有结束,相反却比他们从前在世的时候更广为人知,因为从前他们也并未张扬过,更因为他们从未觉得自己是个什么,也无非就是天地之间最寻常之一人,一年年沉默做事,客居在外,到年底时偶尔短暂地回来,也不过是一个个行色匆匆的风雪夜归人,叫门开门的动静之小,可能连左邻右舍也很难觉察。而今天,他们更广为人知的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留下的一处又一处的院落的群落,在晋省中部这片宏观上被称为盆地,微观上实为平原的土地上,那些青灰的砖瓦的院落,院落组成的群落,使无数后来者为之慨叹,震惊,驻足,流连。如果没有专门的外力打击或者蓄意的破坏,仅凭自然的流逝,砖瓦以及木器铁器的寿命要远远高于人的寿命,有时即使偏远田地边的一个简易的瓜棚、茅庵也会熬走一个又一个的钢筋铁骨雄心勃勃之人,更论这样精雕细琢的寄寓了几代人梦想的建筑群落,它们当然会在主人身后数百年间依然带风沐雨,安然矗立。
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来自各个方向的人涌进这些灰色的曾空寂了很多年的院落里,看他们从前住过的房子,睡过的炕榻,看他们曾经使用过的桌椅、来往书信。绣楼紧闭,阶梯蒙尘,即使不蒙尘,即使光可鉴人下面摩肩接踵,万头攒动,也不再会有当年的小姐沿着楼梯下来了。即使一个木制的算盘,也比它的主人更能活,几代人风声鹤唳,魂飘九霄,但它们依然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和姿势,它们倒是不认生,只要是一只手在拨弄它们,推动它们,它们就会动,就会一如既往地呈现出一些数字给你,似乎也不太在意是当年的主人的手还是某个完全陌生的后来者的手。它们不是看见生人就哭的小孩,它们白头皑皑,饱经沧桑,它们是时间和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眼里千帆过尽,珠子不再乌黑不再圆润,只是自然和岁月的作用,①并非它们的本意,就像人的眼睛,没有人愿意自己老眼昏花,眼波浑浊,终年干涸。
八月骄阳,烈日下一名来自南方的面容与体型均极为富态的男子举起一瓶水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掉半瓶,之后把水递给他的母亲,母亲咕咚了两口后,又传给她的孙子,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三个人全部咕咚完以后,富态男对母亲提议,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母亲当然没问题各位股东们的住处都看了,哪能不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千里迢迢地来了,就是为了把该看的都仔细地看一遍,不要漏了任何地方,②不要留下任何遗憾。母亲早已健步前趋,排直入,母亲像一颗传说中的“避水珠”一样,穿过人流人涌,先行进入里面去了,但是他的小孩却不愿意进去,说里面有霉味。
童言无忌,小孩没有瞎说,里面确有霉味,成年人实际也闻到了,只是不说,因为眼见到的景象更甚于对于空气的计较或忽略。其实又何止霉味一种,像这世上所有的百年以上的老宅一样,无论身处南北③它们都包含了太多太复杂的时间之骸与人生况味。
迄今为止,一代晋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行,那是做人之道也是他们成就事业的根本所在。这样的一种品行,原本发于人心人性,后来却被频频呼唤和寻找,它是什么时候从生活中惊飞远走,竟成为一种理想甚至幻想。今天的一群人站在一个老戏台下像是在谈论一个神话或一种传说一样谈论着这样的一种品行,谈论时面色严峻,痛心疾首又心向往之但甫一出门,即又被其他景象牵引,在匆匆拥向下一个地方的过程中,脑子里也在飞快地运转着,构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几件事:一会儿去哪吃饭,今夕宿于何处。
在一道距今大约三百多年的高墙下,一个人正在打电话,屋檐上各种兽首与砖雕的花草是否精美,已经不重要了,打电话的人先是疾呼听到一句真话之难,他用了一个比喻:比登天还难。他所说的登天,当然是指一个人靠一己之力徒步攀登,独自出现在天上与乘坐飞机或其他各种飞行器无关。之后,电话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话双方互相声讨,都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事情的缠绕之处就在于不仅仅是他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更重要的是对方同样也在怒斥他背信弃义④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其中的层次陡然多重多义起来,不再单一畅晓。
此时此刻,一部功能齐全的电话,就是用来亮底和绝交的。
诚实守信真的是一种理想或者幻想么?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确实如此,然而对于这些灰色院落当年的主人们来说,却又并不是,因为那不过是他们最自然的日常行为,就像早晨起来走到院子里,随便咳嗽了一声一样。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部分,讲述晋商转身与退场,他们在时间流逝中逐渐淡没,引出后文空寂院落留存,也与标题相呼应。
B.三四两段并行推进,道出“台下人走散”与“台上人消失”的原因,呈现出一种社会发展与时光推移的时空交错感。
C.晋商故事传说“更广为人知”,院落迎来“各个方向的人”,说明后人已然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追慕并铭记他们。
D.今人在谈论晋商所拥有的品行时表现出来的形神不一,体现了人们在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实际之间的矛盾与选择。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中“本意”意为:物若有感亦不愿枯朽,但时间永驶向前,岁月磋磨无法违抗。
B.句子②中不要留下“遗憾”,是参观者的心态展现,远道而来参观力求不遗漏景点。
C.句子③使上下文的承接更加紧密,同时引人思考,增添了晋商院落所包孕的深沉内涵。
D.句子④揭示了时代变迁带来的人性的复杂,暗含在晋商院落却未能传承晋商精神之意。
8.本文标题“遥远的回响”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丰富意蕴。(4分)
9.“光影翰墨”栏目组要围绕此文拍摄一期短视频。经讨论,第一组展现的主题为“遗忘•呼唤•冲突”,第二组展现的主题为“老宅”。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根据主题写出你的短视频拍摄构想。(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的见之。进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
淳熙十二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古者人君,人不能悟之,则天地能悟之。自频年以来,两浙最近则先旱,江准则又旱,湖广则又旱,流徙者相续道相枕,入粟之令,上行而下慢。静而无事,未知所以振救之;动而有事,将何以仰以为资耶?古者足国裕民惟食与货。万一如唐泾原之师,因怒食,蹴而覆之,出不逊语,遂起朱之乱,可不为寒心哉!”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官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用之。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
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仕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日:”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胄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回族子自外至言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戢追胥不入乡A民B赋者揭其名C市中D民E欢趋之F赋G不扰而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忧,丁忧,朝廷官员在位期间,若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丧,也称“丁艰”。
B.振,意为救济,这个意思后来写作“赈”。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振震之以威怒”用法不同。
C.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进行祭祀,后以“社稷”代指国家或朝廷。
D.羽翼,原指翅膀,文中为动词,辅佐。“翼”与《鸿门宴》中“常以身翼蔽沛公”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万里懂得军事。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平定;他还在潮州和惠州修筑寨堡,扼住盗贼的道路。
B.杨万里才能出众。他多次受到宰相的举荐;东宫太子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他担任侍读,官员们都称赞他。
C.杨万里唯才是举。当王淮和他谈论治国人才时,他举荐了朱熹等六十人,他们都受到了王淮的提拔和任用。
D.杨万里刚正不阿。他不惧强权势力,宁可丢官也不为韩侂胄作记;又因韩侂胄专权越而忧愤,郁郁成疾。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流徙者相续,道相枕,入粟之令上行而下慢。(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宰相意。(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杨万里听到韩侂胄对金用兵的事,为什么“恸哭失声”?(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15~16题。
渔家傲(其二)
卢象升①
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
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②骄骢看并逐,真捷足,将军应取燕然勒。
【注】①明末清兵入侵,卢象升是朝廷所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②绝影:良马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搔首”“问天”“摩巨阙”三个动作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生动传达出作者内心压抑、悲愤的情绪。
B.作者将正遭受战火而飘摇欲倾的明朝比喻为“欲折”的“天柱”,面对艰险国势,作者不由得忧心如焚。
C.作者精心遣词来传情达意,如“空”写出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奈,“真”则表现出驰骋战场的满怀豪情。
D.这首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是一首忧国忧民的壮歌。
16.有人评价此词:上阕“哀”,下阕“激”。请结合下阕,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激”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柳宗元在《种树郭驼传》中对种植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树木生存状态,实则妨害树木生长的做法予以批评。
(2)《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3)“沧海”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营造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    A    ,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腰封上再有几位名人“倾情推荐”,凭借一系列营销策略激发起读者的购买欲望。而一旦一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蜂拥而至,粗制滥造往往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书买得越多越糟糕。
①好书为什么没人买呢?②原因有很多。比如,③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④读者要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好比海底捞月,难度很大。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书店的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据说,目前一本新书的动销时间大概是3个月左右。这就意味着,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3个月,⑧如果少人问津,尽管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其在图书零售市场上的生命就宣告终结了。
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劣书驱逐良书的案例屡见不鲜。在书店的书架上,同样频频上演劣书驱逐良书的现象。     B    。虽然很多书店具备公益机构的某些性质,不少书店还主打文化情怀,但归根结底,无论网络书店还是实体书店,都是一门生意首先需要通过买和卖来保证自身的生存。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像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20.文学作品往往借助标点来增强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所具有的表现力。(5分)
21.文中加点的词语中,前两处为什么用“你们”而不用“它们”,后三处为什么用“它”而不用“你”?谈谈你的理解。(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条条、常常、时时”,说说它们和“每条、经常、不时”相比,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4分)
四、写作(60分)
23.欣赏下面题为《凿》的漫画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南师大附中2021级高三摸底考试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1.C(“这使得中国天文学优于希腊天文学”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这一传统与希腊天文学的某些特点有明显的不同”对比的目的在于强调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优秀传统,不是分出高下。)
2.C(A.原文“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天似盖笠,地法覆’。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它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可见“也是对宇宙结构的正确描述”于文无据,并且盖天说对宇宙结构的描述是错误的。B.由材料二“古人一直认为天地是由阴阳二气生成的,从这个理念出发,如果承认这一前提,就得承认盖天说是正确的,因为阳气轻清,阴气重浊,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不能得出“盖天说所主张的宇宙结构模式,是由‘阳气轻清,上浮为天;阴气重浊,下凝为地’推断而出”的结论。D宣夜说不是朱熹提出,而且“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卡儿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的是“气漩涡论”,不是“宣夜说”。)
3.D(只有D选项不涉及“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其他选项都涉及“天文实际情况”这一点。)
4.①引用说明法(1分):材料一引用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注》中对浑天说的形象描写;材料二引用祖的话证明古人“所关注的,是究竟哪种学说更符合观测结果”。(2分)②作比较说明法(1分)材料一介绍中国古代宇宙论强调天地对应、天人对应时与西方的星座体系,以神话中的事物为主做对比;材料二介绍中国古代天文学重视实际校验的传统时,与希腊天文学的某些特点做对比。(2分)
5.①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②看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③政治和宗教等非学术因素不介入到学术研究中。(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6.C(“说明后人已然认识到他们的价值”曲解文意。原文“富态男对母亲提议,去县太爷的卧室里看看。……母亲像一颗传说中的‘避水珠’一样,穿过人流人涌,先行进入里面去了”“电话的主要内容便是通话双方互相声讨,都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事情的缠绕之处就在于不仅仅是他在怒斥对方背信弃义,更重要的是对方同样也在怒斥他背信弃义”可知,并未真正认识到他们的价值,追慕并铭记他们。)
7.D(“晋商精神”范围扩大。原文“一代晋商,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们的诚实守信的品行,那是做人之道”可知,晋商有“诚实守信的品行”,但“晋商精神”这一名词范畴更大,以偏概全。)
8.①“遥远的回响”串联了过去和现在,“遥远”指晋商与老宅年代久远;“回响”指晋商故事和传说在今广为人知,晋宅每天游人如涌。②标题中暗含古今对比,旧时晋商低调不张扬、坚守诚信,而今人参观晋宅时轻慢喧哗、打电话时声讨怒斥的举措都说明晋商美好品行的渐行渐远,引发对诚信品行回归的呼唤,深化了文章主题。(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9.(示例)第一组:
①遗忘:镜头闪回昔日晋商鼎盛时人物在宅院生活的场景,再切换到空宅及老旧物件,体现时间流逝,用今昔对比凸显的落空寂与晋商逐渐被淡忘的现状。②冲突:取景晋商院落高墙之下,捕捉打电话之人疾呼听到真话之难的语言、神态,借助画外音展现通话双方怒斥对方背信弃义,营造剑拔弩张的冲突氛围。③呼唤:背景屏幕以黑白胶卷逐渐展开的方式呈现旧时晋商经营时诚实守信,和气共赢的情景。镜头逐步拉近,最后定格在正拿着相机的作者身上,突显他激情呼唤人们学习晋商诚实守信品格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卷(三)仿全国甲卷』  下一个『苏州市实验中学科技城校2023-2024学年新高三暑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