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模拟卷(三)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学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24年7月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模拟卷(三)(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
试题预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殚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   )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   )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   )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节选自《纪念刘和珍君》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殚dàn  目睹dǔ  干练坚决liàn B.下劣liè   消亡xiāo   百折不回zhé
C.临难nán  苟活ɡǒu  陨身不恤yǔn D.从容cónɡ  愤然fèn    阴谋秘计mì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这样  如此  如是 B.如此  这样  如是
C.这样  如是  如此 D.如是  这样  如此
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B.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
C.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D.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
【答案】1.B    2.A    3.C    
【1题详解】
A.“不殚”中“殚”应为“惮”;
C.“临难”中“难”应读“nàn”,“陨身不恤”中“陨”应为“殒”;
D.“愤然”中“愤”应为“奋”。
故选B。
【2题详解】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这样”,指性状、方式和程度。“如此”,像这样。“如是”,如此,这样,事物的本来面目。
本句话中用“这样”来做“凶残”的状语,表示凶残地程度。“如此”做“下劣”的定语,像我们看到的这样。“如是”做“从容”的定语,也表示对中国女性的肯定。
故选A。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这一次”是做“意义”的定语,所以应放在“寻求”之后,排除AD;
前文强调的是寻求意义,所以下一句“意义”做主语和前文衔接更紧密,排除B。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仔细观察了公园里的那棵长了几百年的大柏树。
B.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作用。
C.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D.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这颗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C. 搭配不当,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谓语“被采用”。“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故选C。
5. 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②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③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A.拟人   对偶   比喻 B.拟人   比喻   排比
C.比喻   拟人   对偶 D.比喻   拟人   排比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①是比喻,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
②是拟人,“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是把浪花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动作情感;
③是排比,四个“它是……”构成排比。
故选D。
6. 对文化常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周。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主张“天人合一”和“兼爱非攻”。
B.“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语出《论语》,《论语》是叙事体散文集,与《中庸》《孟子》《大学》并称“四书”。
C.“造化钟神秀”这句诗出自杜甫的五言绝句《望岳》,“造化”指“大自然”。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庄子……主张……‘兼爱非攻’”说法错误,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墨子“兼爱非攻”。
B.“《论语》是叙事体散文集”说法错误,《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C.“五言绝句《望岳》”说法错误,应是五言律诗。
故选D。
7. 下列每个选项中,不都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聊乘化以归尽
B.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①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②悦亲戚之情话
D.①视为止,行为迟          ②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①“上报”,古义:报恩 ;今义:报告上级。句意: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
②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
B.①“故事”,古义:旧事、前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句意: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②“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泛指读书人。句意: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
C.①“往往”,古义:处处;今义:经常。句意: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
②“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句意: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
D.①“行为”,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句意: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上一个『2024年7月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模拟卷(二)』  下一个『2024年7月浙江省高中语文学考模拟卷(四)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