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校际联考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种是起于普通的地位对立和相互关系。他认为第三种悲剧正足以显示“不幸”乃人生所固有,
试题预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叔本华把悲剧分为三种状况,第一种是起于邪恶的人物,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种是起于普通的地位对立和相互关系。他认为第三种悲剧正足以显示“不幸”乃人生所固有,即人生即苦痛,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显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所以真正的悲剧,既不是“盲目的运命”,也不是因为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而是“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是最具悲剧美的。
曹禺先生的悲剧,也受到叔本华悲剧哲学的影响。曹禺先生对于《雷雨》的写作意图是这样说的:“《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结果,并不是报应,而是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四凤和周冲的遭际足以代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我们都知道周朴园是《雷雨》人物不幸的制造者,是罪恶的元凶,他是鲁侍萍和蘩漪这两个女性不幸的制造者。
按理周朴园这个人物应该死去才应顺应人心,但是曹禺让周萍死,四凤死,他让鲁侍萍疯,让蘩漪疯,最让人感到不平的是作为剧中唯一一个保持纯洁个性与充满理想与美好愿景的人物周冲竟然也死了,他一直是为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而追求,多么天真、纯洁的人物,最后还是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死去。唯独没有让周朴园死也没让他疯,曹禺让他活着,孤独地活着,这是为什么呢?这一点就非常符合叔本华的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即“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曹禺正是从这样一个意义上安排周朴园的结局,让他孤独地活着,这才是最不幸的。
从这几个人物的安排,可以看出《雷雨》的实际情节和结局完全体现了作者的这个本意。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戏中大多主要以塑造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模式来表现好人和坏人之间的冲突,或者表现一些人间的悲欢离合、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等题材内容,或者表现大团圆的结局。他不写好人坏人的斗争,他所塑造的人物像周朴园、蘩漪,像周萍、陈白露,我们很难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而常常是好坏兼备,丑美并具。两者复杂地扭结在一起,这才体现了人性的深度,他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不是好和坏的问题,而是致力于反映人物精神追求方面的深刻痛苦,深入探索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艺术手段把这种精神痛苦传达得淋漓尽致,所以他就超越了传统戏剧模式。
曹禺同情的、批判的、痛诉的对象往往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也不是哪一个具体的阶级,而是整个社会,是人类自身。曹禺极为出色地塑造了蘩漪、陈白露这两个悲剧典型,十分成功地刻画了鲁侍萍和曾文清、周萍等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悲剧形象,这是曹禺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曹禺悲剧给我们的启发是:关键在于要写出痛苦的深刻性。悲剧的“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而只是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在普通的环境中,彼此处于对立的地位,他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争着眼睛地相互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他们当中,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这样的悲就是深刻的悲,这是至悲,最美的悲。
(选自顾颖《从“叔本华第三种悲剧说”看悲剧美感》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叔本华说,“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并不具有悲剧美,最具悲剧美的是第三种悲剧。
B. 受到叔本华悲剧观的影响,曹禺创作《雷雨》的意图是表现天地间的残忍,这在四凤和周冲的死上面得到了体现。
C. 周朴园是《雷雨》剧中人物不幸的制造者和元凶,他的专制直接造成了四凤和周萍的死,他还逼疯了鲁侍萍和蘩漪。
D. 《雷雨》实际情节和剧中人物的结局,很好地诠释了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这使得《雷雨》跟传统戏剧截然不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列出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状况,并重点运用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点来分析曹禺的《雷雨》。
B. 文章的第二段引用曹禺的原话,印证了曹禺创作《雷雨》,受到了叔本华的悲剧哲学的影响。
C. 文章将周朴园和部分主要人物的命运进行对比,主要是说明了周朴园的结局其实才是最不幸的。
D. 文章由《雷雨》中周朴园、繁漪等主要人物谈到曹禺其他剧作的主要人物,增强了观点普适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的戏剧家、戏曲家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在人物的矛盾冲突上,在剧本的结局安排上,相对比较单一。
B. 中国古代戏剧写好人与坏人的斗争,悲剧源自邪恶人物,结局是好人好报、恶人恶报,这样的戏剧还不能称之为悲剧。
C. 曹禺笔下的人物很难贴上好人坏人的标签,常常好坏兼备,丑美并具,人物形象更为鲜活,人物内心更有深度。
D. 曹禺刻画了繁漪、周萍、陈白露等一系列悲剧形象,表达的不是一般意义的悲,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深刻的悲。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并不具有悲剧美”错误,“盲目的运命”和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所造成的悲剧,也具有悲剧美,只不过不是“最具悲剧美”。
C项,“他的专制直接造成了四凤和周萍的死”说法绝对,且于文无据。
D项,“《雷雨》跟传统戏剧截然不同”错误,原文说曹禺“超越了传统戏剧模式”,并非“截然不同”。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主要是说明了周朴园的结局其实才是最不幸的”错误。主要是说明了《雷雨》的悲剧,符合叔本华第三种悲剧的哲学观。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无法推断出“这样的戏剧还不能称之为悲剧”这一结论,“悲剧源自邪恶人物”是叔本华将悲剧进行分类后的第一种悲剧。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0月,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红包试点,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以抽签的形式,面向5万名市民发放数字人民币。首次亮相的数字人民币面值为200元,设计上与纸钞相似,上方左右两处印有“国徽”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图样。根据之前的设置,数字人民币使用期限截至10月18日24时,逾期未使用的红包将被收回。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24时,有4.76万人领取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支付业务量达6万多笔,支付金额876.42万元。继深圳近5万用户和3000余家商户“尝鲜”后,数字人民币未来将在更大范围内走进人们生活。
据使用数字货币的消费者透露,使用数字货币支付消费与使用支付宝、微信差不多,只需在手机屏幕上把支付二维码展示给商家,用专门的POS机扫一下就能付款,非常快速便捷。目前来看,消费者可通过绑定的银行卡完成存款与数字人民币的兑换,实现向数字人民币App里转款充值。据悉,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更加具有包容性。通过手机中的近场通信功能,用户在网络离线状态下,也能让手机与POS机实现正常交易。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数字货币可谓是金融科技皇冠上的明珠,是数字经济进入下半场的标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6%以上,数字货币推出的时机基本成熟,全面推广数字货币将大大提速我国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货币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已经日趋成熟和普及。数字货币红包在深圳的成功试水,证明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推出数字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条件和用户认知基础。
(节选自《深圳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
材料二:
当然,在数字货币发展的进程中,还应关注和解决好一些问题。一是数字鸿沟问题。各类数字化的服务普遍依赖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对于因缺少设备或不能有效理解掌握数字货币使用方式的人群,如高龄老人、低收入群体等,必须保证其继续使用传统支付方式的权利,保障各类人群享有所需的金融服务。二是数字货币与现有电子支付、移动支付体系的衔接问题。当前我国移动支付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优势,要用好已有的产业、技术、设施等方面基础,从全社会负担的成本考虑,做好衔接融合,保护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力争保持发展优势。
(节选自《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材料三:
作为公共产品,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具有非营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率
和福利的最大化。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向发行层收取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和兑回的服务费。央行数字货币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具有法偿性,只要有密码就可以兑换人民币,不会因为企业或者银行倒闭就影响兑付。
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还可以大大提高支付系统甚至金融运行的效率,改善货币政策调节的有效性,对货币政策的直达性产生正向影响。比如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能有更直接的解决方法,减少中介环节的损耗。更加便利的支付系统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让更多人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
市场上更多讨论的是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关系和区别。两者根本上并不是同一个维度上的东西。微信、支付宝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里面装的“钱”。未来微信、支付宝里面用来支付的内容增加了数字人民币的选项。因此,未来老百姓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不仅可以选择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也可以选择数字人民币。
(节选自《数字货币如何影响百姓生活》)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年深圳市已有部分用户和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其消费者认为使用快速便捷。数字人民币未来将在更大范围上走进人们生活。
B.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支持匿名,是现代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之一。
C. 在数字货币发展的进程中,应充分考虑高龄老人、低收入群体等人群,保留传统支付方式,满足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D. 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是“钱”与“钱包”的关系,未来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可灵活选择数字人民币或商业银行存款货币。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次亮相的数字人民币面值为200元,消费者可以通过绑定的银行卡进行数字人民币的兑换、充值,在网络离线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正常交易。
B. 做好数字货币与现有电子支付、移动支付体系的衔接,可以充分发挥已有的移动支付产业、技术、设施等的作用,从而降低全社会负担成本。
C. 数字人民币是公共产品,具有非营利性、法偿性等特点,数字人民币追求社会效率和福利的最大化,且不会因企业或者银行倒闭而影响兑付。
D. 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可以改善货币政策调节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支付系统甚至金融运行的效率,从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6. 文中提到数字人民币是“金融科技皇冠上的明珠”,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案】4. B    5. D    
6. 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数字人民币是现代金融科技发展的成果。它优点众多,支付更便捷灵活,更加具有包容性。它作用巨大,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全面推广将提速我国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支持匿名”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支持可控匿名”可知,“支持匿名”扩大了范围。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从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比如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能有更直接的解决方法,减少中介环节的损耗”可知,“可能”“减少中介环节的损耗”属于推测内容,表示“未然”,选项理解成“必然”。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首先,“数字货币可谓是金融科技皇冠上的明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数字人民币”是现代金融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之一。
其次,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数字人民币”的优点及作用。
依据材料一“使用数字货币支付消费与使用支付宝、微信差不多,只需在手机屏幕上把支付二维码展示给商家,用专门的POS机扫一下就能付款,非常快速便捷”“消费者可通过绑定的银行卡完成存款与数字人民币的兑换,实现向数字人民币App里转款充值”可知,这是说明“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更便捷灵活。
依据材料一“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更加具有包容性。通过手机中的近场通信功能,用户在网络离线状态下,也能让手机与POS机实现正常交易”可知,“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更加具有包容性。
依据材料一“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6%以上,数字货币推出的时机基本成熟,全面推广数字货币将大大提速我国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可知,“数字人民币”可以大大提速我国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
依据材料三“更加便利的支付系统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让更多人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可知,“数字人民币”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
综合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迟子建
我是迈过鲁迅故居的门槛的,我不敢踩它,怕那像历史卷轴一样的门槛会被踏碎了。只记得它很大,门是一重接着一重的,所有的房间都陈设着古旧的家具和器皿,它们就像老人们历经沧桑的眼睛一样,沉静而又略显冷淡地望着我们。当年的“迅哥儿”流连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住在永远暮气沉沉的房子里,他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就会更为迫切。而由这寂静和昏暗生发出的幻想,也会像河里游荡的小鱼一样活跃。
这是绍兴,而绍兴在我的心目中就是鲁镇。已是子夜时分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大排档正在高潮上。那排档是南北向的一条长巷,有些歪斜,而正是这歪斜,使它显出了随意、世俗和浪漫的气息。巷子里湿漉漉的,这当然不是雨的滋润,而是摊主洗菜时泼出的水。摊位一座连着一座,清一色的塑料棚顶,每个棚子大约放四五张圆桌,每张桌都能容七八个人。摊前的煤火通红通红的,炒菜的声音和着摊主招徕客人的声音,让人觉得亲切和温暖。这种时刻,我心中鲁镇的影子一闪一闪地呈现了。我仿佛看到了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情形;我还看到了吕纬甫在酒楼上讲述两朵剪绒花故事时怅惘的神情。我甚至想,如果不远处的护城河下泊着一条船,我们登得船上,在夜色中划桨而行,一定能够看到真正的社戏,喝到戏台下卖的豆浆。如果碰到一个老旦坐在椅子上咿咿呀呀地唱个不休,我也一样会烦得撑船就走。如果偷不成别家的豆子在船上煮着吃,就姑且偷一缕月光来当发带,束着我随风飘扬的长发。
次日,我起得很迟。沿着绍兴广场的护城河北走,没有多远,老街就呈现出来了。见到它,我的眼睛蓦然一亮,感觉它仿佛扭着身子活跃地动了几下。在狭窄的老街上闲走,我会无限地放松和陶醉。这种时刻,你觉得那街分明像河流一样,它潺潺地流动着,等着你的脚踏出阵阵水花。你不要小觑了这老街,看着它不长,走起来就长了,长得仿佛没有尽头。而且也不是笔直的,略略地弯着,它这种弯不是老人的那种透出暮气的驼背,而是一个少女笑得不能自持时妖娆的弯腰,风情万种。
街上很少有行人,石板路上干干净净的,给人以明净、妥帖之感。我推开了几处门楼,进得院子,更想直接地接近老房子,真正的老屋比比皆是,它们保持房屋原来的状态,格局是老格局,窗户也是老窗户。如果不是有现代的人影闪现在房子里,我会误以为回到了一百年前的鲁镇,听见了单四嫂子在空虚寂静的夜晩呼唤宝儿的哭声,嗅到了华老栓买来的人血馒头被火焰舔舐过所发出的奇怪的香味,看到了在祝福声中被主人呵斥后凄凉地放下烛台的眼神呆滞的祥林嫂。这是鲁镇,是鲁迅笔下那个永远不会消失的鲁镇。那屋檐上的荒草,那窗棂上所弥漫的蒙昧天光,那院子中的桂花树,那天井中放置的杂物,似乎都透着旧时代的气息,它让人有某种伤感和惆怅,又让人有某种辛酸后的喜悦。
在那条老街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着白衣的盲人。他用一根细而长的竹竿探着走路,走得不急不躁,有板有眼。看来他对这老街熟稔之极,老街也许是他的眼睛仅能看到的一道光。当我们走完老街在一家茶楼坐下时,透过拉起的窗户,我能望见护城河上的拱形石桥。那桥是灰色的,上面匍匐着一些绿色藤萝,有棵高高的柳树越过石桥,它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少年,赤脚站在水里,笑嘻嘻地看着流水。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便可望见老街上的房屋,看见灰瓦和飞檐,它们像漂浮在鲁镇上空的凝重的浮云,让我陷于回忆和思索之中。
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从他的故居到老街,我感受到的是栩栩如生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是能让人的想象力急遽飞翔的地方。孔乙已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倾注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还有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阿Q,他对革命的无知的游戏态度,他自甘其辱的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直至他为自己生命的终结而努力画上的那个圆圈时,都仿佛是神秘的、可爱的,让人憎恨而又同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挥洒自如。《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么!
绍兴似乎总是阴气沉沉的,我心目中的鲁镇因了这特定的天色而一直伫立在眼前。它的白天和黑夜仿佛是没有界限的,白天有暗夜的气象,而黑夜又有白天隐约的影子,一如鲁迅作品带给我的气息……
(迟子建同名散文,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立足于绍兴黑夜与白天的色调,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写了眼前所见的大排档、老街等景象,极具画面感。
B. 作品将绍兴的现实场景与鲁迅作品中的众多人物自然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C. 老街上的白衣盲人给作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不急不躁,有板有眼”的步态,让作者感受到老街生活的从容平静。
D. 作者认为绍兴是一个让人想象力急遽飞翔的地方,正是这一方乡土促使鲁迅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8. 作者为什么认为绍兴就是鲁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作者为什么以“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为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绍兴是鲁迅小说中鲁镇的原型。②绍兴孕育了鲁迅,鲁迅用作品创造了鲁镇,绍兴与鲁镇联系紧密。③这是作者游览绍兴时的独特感受,作者身处绍兴,仿佛置身于鲁迅笔下的鲁镇,绍兴与鲁镇融为一体。    
9. ①用以概括文章的内容:绍兴黑夜的大排档和白日的老街,引发了作者关于鲁镇的联想与感悟。②用以形象的揭示鲁迅作品的特点:既揭露黑暗,又传递光明。③用以象征鲁迅的特点:既有现实的冷峻,又有浪漫的温情。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正是这一方乡土促使鲁迅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错误。作者认为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笔下的人物也不乏浪漫主义色彩,但是“浪漫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不是一个概念。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由原文“当年的‘迅哥儿’流连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住在永远暮气沉沉的房子里,他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就会更为迫切。而由这寂静和昏暗生发出的幻想,也会像河里游荡的小鱼一样活跃”可知,绍兴是鲁迅小说中鲁镇的原型。
由原文“心中鲁镇的影子一闪一闪地呈现了。我仿佛看到了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情形;我还看到了吕纬甫在酒楼上讲述两朵剪绒花故事时怅惘的神情。我甚至想,如果不远处的护城河下泊着一条船,我们登得船上,在夜色中划桨而行,一定能够看到真正的社戏,喝到戏台下卖的豆浆。如果碰到一个老旦坐在椅子上咿咿呀呀地唱个不休,我也一样会烦得撑船就走。如果偷不成别家的豆子在船上煮着吃,就姑且偷一缕月光来当发带,束着我随风飘扬的长发”可知,绍兴孕育了鲁迅,鲁迅用作品创造了鲁镇,绍兴与鲁镇联系紧密。
由原文“从他 故居到老街,我感受到的是栩栩如生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是能让人的想象力急遽飞翔的地方。孔乙已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上倾注的浪漫主义的热情。还有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阿Q,他对革命的无知的游戏态度,他自甘其辱的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直至他为自己生命的终结而努力画上的那个圆圈时,都仿佛是神秘的、可爱的,让人憎恨而又同情。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挥洒自如。《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么”可知,这是作者游览绍兴时的独特感受,作者身处绍兴,仿佛置身于鲁迅笔下的鲁镇,绍兴与鲁镇融为一体。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作用的把握能力。
首先,“鲁镇的黑夜与白天”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作者立足绍兴黑夜与白天的色调,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写了眼前所见的大排档、老街等景象,极具画面感。而作品将绍兴的现实场景与鲁迅作品中的众多人物自然联系,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其次,鲁迅作品的特点就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同时又通过作品为人们传递正能量的,所以这里的“黑夜与白天”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即既揭露黑暗,又传递光明。
第三,采用象征手法,通过题目来表现鲁迅的特点: 既有现实的冷峻,又有浪漫的温情。根据文本“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从他的故居到老街,我感受到的是栩栩如生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是能让人的想象力急遽飞翔的地方”能够体现出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成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挽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为奉春君。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赢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上一个『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