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2023学年下学期统编版高二语文开学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
试题预览
2022-2023学年下学期统编版高二语文开学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为主的部族。
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
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 
(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存在形式,决定了人类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不存在有共性的人类文化。
B.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既为人们从事文化创造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对文化创造的自由性带来限制。
C.“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所以各文化体系应保持独立,而不能相互吸取、借鉴。
D.文化误读难以避免,而且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而对待文化误读应顺其自然,无需刻意避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不存在有共性的人类文化”错误,原文说“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可见存在有共性的人类文化。
C.“各文化体系应保持独立,而不能相互吸取、借鉴”错误,根据后文“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可知,各文化之间应相互交流、借鉴。
D.“应顺其自然,无需刻意避免”错误,原文是“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可知应理性看待和运用文化误读。故选B。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是“有古今无中外论”这一论调的根本错误。
B.不同文化的发展成果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又可催生不同的文化成果。
C.民族文化的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文化都要固守不变。
D.“文化相对主义”是对待文化差异性的最合理、最正确的态度,应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是对待文化差异性的最合理、最正确的态度”错误,原文在其后面一段还指出了“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可知作者认为“文化相对主义”也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存在不足。故选D。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司马迁
B.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C.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沈宗骞
D.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鲁迅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观点是: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A.“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强调包容,不符合第一段观点。
B.“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意思是真正有文化的人的基本品质,就应该是意识到他对继承人和他的事业的继续者,即对孩子们所负的责任。表现了文化的继承性,不符合第一段观点。
C.“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强调借鉴,不符合第一段观点。
D.“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问题,符合第一段观点。故选D。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答案】①首先,指出“有古今无中外论”的根本错误是“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并加以分析,对“有古今无中外论”进行了直接的批驳。
②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论述了文化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首先指出“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有古今无中外论”的观点,然后以“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开端,简要说明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中间对其错误的具体分析,作者主要从“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这一前提发端,得出了“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这一结论。
而在第二段中,作者首先通过单独成段的“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引出对文化差异形成原因的讨论。
在第三—五段中,作者采用总分结构,分别从“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这三个方面对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这三个原因的具体分析中,作者也于此暗含了文化差异存在有其客观性和合理性这一观点。
5.应如何对待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应当承认文化差异的客观性。
②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应当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共存。
③相互吸取、借鉴不同的文化,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加强文化交流,尽量减少文化误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分析文本观点的能力。
由材料一第一段“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可知,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应当承认文化差异的客观性。
由材料二中对“文化相对主义态度”的分析“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可知,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应当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共存。
由材料二“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可知,相互吸取、借鉴不同的文化,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加强文化交流,尽量减少文化误读。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文城
余华
在溪镇有一个人,他的财产在万亩荡,那是一千多亩肥沃的田地,河的支流犹如繁茂的树根爬满了他的土地,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棉花和油菜花、芦苇和竹子,还有青草和树木,在他的土地上日出和日落似的此起彼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欣欣向荣。他开设的木器社遐迩闻名,生产的木器林林总总,床桌椅凳衣橱箱匣条案木盆马桶遍布方圆百里人家,还有迎亲的花轿和出殡的棺材,在唢呐队和坐班戏的吹奏鼓乐里跃然而出。
溪镇通往沈店的陆路上和水路上,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叫林祥福的人,他们都说他是一个大富户。可是有关他的身世来历,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外乡口音里有着浓重的北方腔调,这是他身世的唯一线索,人们由此断定他是由北向南来到溪镇。很多人认为他是十七年前的那场雪冻时来到的,当时他怀抱不满周岁的女儿经常在雪中出现,挨家挨户乞讨奶水。他的样子很像是一头笨拙的白熊,在冰天雪地里不知所措。
那时候的溪镇,那些哺乳中的女人几乎都见过林祥福,这些当时还年轻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总是在自己的孩子啼哭之时,他来敲门了。她们还记得他当初敲门的情景,仿佛他是在用指甲敲门,轻微响了一声后,就会停顿片刻,然后才是轻微的另一声。她们还能够清晰回忆起这个神态疲惫的男人是如何走进门来的,她们说他的右手总是伸在前面,在张开的手掌上放着一文铜钱。他的一双欲哭无泪的眼睛令人难忘,他总是声音沙哑地说:“可怜可怜我的女儿,给她几口奶水。”
他的嘴唇因为干裂像是翻起的土豆皮,而他伸出的手冻裂以后布满了一条一条暗红的伤痕。他站在他们屋中的时候一动不动,木讷的表情仿佛他远离人间。如果有人递过去一碗热水,他似乎才回到人间,感激的神色从他眼中流露出来。当有人询问他来自何方时,他立刻变得神情迟疑嘴里轻轻说出“沈店”这两个字。那是溪镇以北六十里路的另一个城镇,那里是水陆交通枢纽,那里的繁华胜过溪镇。
他们很难相信他的话,他的口音让他们觉得他来自更为遥远的北方,他不愿意吐露自己从何而来,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身世。与男人们不同,溪镇的女人关心的是婴儿的母亲,当她们询问起孩子的母亲时,他的脸上便会出现茫然的神情,就像是雪冻时的溪镇景色,他的嘴唇合到一起以后再也不会分开,仿佛她们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林祥福留给他们的最初印象,一个身上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
有一人知道他不是在那场雪冻时来到的,这个人确信林祥福是在更早之前的龙卷风后出现在溪镇的。这个人名叫陈永良,那时候他在溪镇的西山金矿上当工头,他记得龙卷风过去后的那个早晨,在凄凉的街道上走来这个外乡人,当时陈永良正朝着西山的方向走去,他要去看看龙卷风过后金矿的损坏情况。他是从自己失去屋顶的家中走出来的,然后他看到整个溪镇没有屋顶了;可能是街道的狭窄和房屋的密集,溪镇的树木部分得以幸存下来,饱受摧残之后它们东倒西歪,可是树木都失去了树叶,树叶在龙卷风里追随溪镇的瓦片飞走了,溪镇被剃度了似的成为一个秃顶的城镇。
林祥福就是在这时候走进溪镇的,他迎着日出的光芒走来,怀抱一个婴儿,与陈永良迎面而过。当时的林祥福给陈永良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脸上没有那种灾难之后的沮丧表情,反而洋溢着欣慰之色。当陈永良走近了,他站住脚,用浓重的北方口音问:“这里是文城吗?”
这是陈永良从未听说过的一个地名,他摇摇头说:“这里是溪镇。”
然后陈永良看见了一双婴儿的眼睛。这个外乡男人表情若有所思,嘴里重复着“溪镇”时,陈永良看见了他怀抱里的女儿,一双乌黑发亮的眼惊奇地看着四周的一切,她的嘴唇紧紧咬合在一起,似乎只有这样使劲,她才能和父亲在一起。
林祥福留给陈永良的背影是一个庞大的包被。这是在北方吱哑作响的织布机上织出来的白色粗布,不是南方印上蓝色图案的细布包袱,白色粗布裹起的包被已经泛黄,而且上面满是污渍。这样庞大的包被是陈永良从未见过的,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
(有删改)
文本二:
以上作品是作家余华长篇新作《文城》的开头部分。该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他之前作品少有着墨的清末时代,上溯至余华的《活着》之前那个更荒蛮残酷的时代,也展现了从北至南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林祥福原本不属于溪镇,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节选自《文学报•悦读》)
6.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到“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等,体现林祥福万亩荡的富庶。
B.北方口音在文中共出现两次,两次出现时都暗示了林祥福的来历。
C.“庞大的包袱”“白色粗布”等,刻画了初来溪镇时的林祥福的形象,形象鲜明。
D.文本二表达了对余华《文城》主人公的感受,交代了文本一的故事背景。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B.“北方口音在文中共出现两次”说法错误。北方口音在文中共出现三次;第一次出现在文本一第二段,点明这是他身世的唯一线索,第二次出现文本一第五段,是向人讨要奶水喂养女儿,显出他的困窘,第三次文本一第八段,是他向陈永良打听文城的地名,扣住小说的题目,这个细节使整个事件复杂化,让林永祥的身世更加神秘。故选B。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采用第三人称讲述故事细节,是全知视角,既显得客观,又能多角度、全方位的介绍人物的身份、背景。
B.文本一多用细节描写,如林祥福独特的敲门方式、总是伸在前面的右手、手掌里的一文铜钱、欲哭无泪的眼睛等。
C.文本一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哺乳中的女人和陈永良的角度,介绍了林祥福在溪镇人印象中两种不同的出现方式。
D.“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运用夸张,林福祥背上庞大的包袱是他的全部家当,怀抱里的女儿是他唯一的亲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D.“林祥福背上庞大的包袱是他的全部家当,怀抱里的女儿是他唯一的亲人”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无相关描述。原文为“这样庞大的包被是陈永良从未见过的,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只是作者的感受。故选D。
8.结合两则文本,简要概括林祥福的人物形象。
【答案】①多才多艺,勤劳憨厚;
②神秘、沉默寡言,但待人谦和;
③刚来溪镇时贫困窘迫,现在则生活富庶,体现其经历坎坷、饱经沧桑;
④身形魁梧、顽强坚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棉花和油菜花、芦苇和竹子,还有青草和树木,在他的土地上日出和日落似的此起彼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欣欣向荣。他开设的木器社遐迩闻名,生产的木器林林总总,床桌椅凳衣橱箱匣条案木盆马桶遍布方圆百里人家,还有迎亲的花轿和出殡的棺材”表现他多才多艺,勤劳憨厚;
“他的外乡口音里有着浓重的北方腔调,这是他身世的唯一线索,人们由此断定他是由北向南来到溪镇”“他们很难相信他的话,他的口音让他们觉得他来自更为遥远的北方”“当陈永良走近了,他站住脚,用浓重的北方口音问:‘这里是文城吗’”,在人们纷杂的记忆中,只有“北方口音”这个细节不变,让人们对他的身世猜测也更加扑朔迷离,难以确定。“当她们询问起孩子的母亲时,他的脸上便会出现茫然的神情,就像是雪冻时的溪镇景色,他的嘴唇合到一起以后再也不会分开”,为维护自己的尊严而闭口不答人们关于自己身世和婴儿母亲的问题;“当有人询问他来自何方时,他立刻变得神态迟疑,嘴里轻轻说出‘沈店’这两个字”“他不愿意吐露自己从何而来,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身世”,可见,尽管困窘,他却依然有礼有节,“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这些都突出了他神秘、沉默寡言,但待人谦和的特点;
“为女儿讨要奶水”时,他“神态疲惫”“右手总是伸在前面,在张开的手掌上放着一文铜钱”“一双欲哭无泪的眼睛令人难忘,他总是声音沙哑地说”,运用神态、动作描写,“他的嘴唇因为干裂像是翻起的土豆皮,而他伸出的手冻裂以后布满了一条一条暗红的伤痕”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他的困窘、历经苦难,被生活折磨;
由原文“这样庞大的包袱是陈永良从未见过的,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可知,“庞大”刻画出林祥福的身形魁梧、顽强坚韧,也象征了他生活的沉重。
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案】①描绘了龙卷风过后溪镇饱受摧残的样子,只有部分树木得以幸存;
②为下文外乡人林祥福的出场做了铺垫;
③具有象征意义,饱受摧残的溪镇暗示了林祥福从遥远北方漂泊至此的坎坷经历,而得以幸存的树木则象征林祥福可能会在溪镇展开新的生活,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溪镇的树木部分得以幸存下来,饱受摧残之后它们东倒西歪,可是树木都失去了树叶”描绘了龙卷风过后溪镇饱受摧残的样子,只有部分树木得以幸存;
“林祥福就是在这时候走进溪镇的,他迎着日出的光芒走来,怀抱一个婴儿,与陈永良迎面而过”,为下文外乡人林祥福的出场做了铺垫;
“树叶在龙卷风里追随溪镇的瓦片飞走了,溪镇被剃度了似的成为一个秃顶的城镇”,通过写树叶“追随”瓦片“飞走了”,写溪镇成为“秃顶的城镇”来写龙卷风,动感十足,给读者很强的冲击力,同时具有象征意义,饱受摧残的溪镇暗示了林祥福从遥远北方漂泊至此的坎坷经历,“当时的林祥福给陈永良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脸上没有那种灾难之后的沮丧表情,反而洋溢着欣慰之色”,而得以幸存的树木则象征林祥福可能会在溪镇展开新的生活,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真宗景德四年正月己未,车驾发京师。庚申,次中牟县,除逋负,释囚系,赐父老衣币,所过如之。二月壬申,谓辅臣曰:“前代内臣恃恩恣横,蠹政害物,朕常深以为戒。”王旦等曰:“前代事迹昭然,足为龟鉴。陛下言及此,社稷之福也。”内侍史崇贵使嘉州还,上言:“知县某贪浊,有佐官某廉干,乞擢为知县。”帝曰:“内臣将命,能采善恶,固亦可奖;然便尔赏罚,外人必未厌伏。当须转运使深察之。”三月乙丑,以曹玮为西上合门使,赏其捍边功也。玮在镇戎,尝出战少捷,侦虏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不若弃之。”玮不答。西蕃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行愈缓,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西蕃军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甚疲,请憩士马,少选决战。”蕃人方苦疲,皆欣然,严军而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曰:“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大破蕃师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蕃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少憩,则足痹,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夏四月辛巳,皇后郭氏崩周悼献王后所生也王薨后悲感生疾遂不起后性谦约宽仁惠下尤恶奢靡族属入谒禁中或服饰华侈必加戒勖有以家事求言于帝者,后终不许。帝尝使观宜圣殿诸库,后辞曰:“国之宝库,非妇人所当入,妾不敢奉诏。”帝尤加礼重焉。宰相王旦言:“诸路各置转运使,竞以增益课利为功,烦扰特甚。”帝曰:“官吏务贪劳绩,不恤民困,朕甚悯之。”乃诏三司:“取一年中等之数,立为定额,自今中外勿得更议增课。”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二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后郭氏崩/周悼献/王后所生也/王薨后/悲感生疾/遂不起/后性谦约/宽仁惠下/尤恶奢靡/族属入谒禁中/或服饰华侈/必加戒勖/
B.皇后郭氏崩/周悼献王/后所生也/王薨/后悲感生疾/遂不起/后性谦约/宽仁惠下/尤恶奢靡/族属入谒禁中/或服饰华侈/必加戒勖/
C.皇后郭氏崩/周悼献王/后所生也/王薨后/悲感生疾/遂不起/后性谦约/宽仁惠下/尤恶奢靡族/属入谒禁中/或服饰华侈/必加戒勖/
D.皇后郭氏崩/周悼献/王后所生也/王薨后悲感生疾/遂不起/后性谦约/宽仁惠下/尤恶奢靡族/属入谒禁中/或服饰华侈/必加戒勖/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郭皇后去世。周悼献王是郭皇后所生的,周悼献王去世了,皇后悲伤得生了病,于是就起不来了。皇后天性谦虚俭约,宽厚仁爱,对下属特别好。尤其憎恶奢靡,自己家族的人进皇宫谒见,如果有人服饰华美奢侈,一定对其进行严肃地告诫劝勉。
“周悼献王”是主语,与“后所生也”形成判断句,中间断开,排除AD。
“后悲感生疾”,“后”是名词,指郭皇后,是“悲感生疾”的主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C。故选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驾,本义是马车,又可以指帝王所乘的车,常用来作为帝王的代称。
B.龟鉴,龟是龟甲,以卜吉凶;鉴是铜镜,以辨美恶。两字相合,比喻借鉴。
C.社稷,土神和谷神,也代指国家。其中“社”也指祭祀土神的地方或节日。
D.路,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区划名,相当于明清时期的“道”。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路,宋朝和元朝时期的最高行政区划名”错,元朝时期的最高行政区划是“行省”,不是“路”。
故选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真宗对前代宦官依仗皇恩胡作非为而祸害百姓的情况十分清楚,所以常引以为戒,这种做法得到了王旦等人的赞许,认为这是国家之福。
B.曹玮曾出兵打仗,取得了小小胜利,为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中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哈尔滨三中2022-2023 学年度高一学年寒假验收测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