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高二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德江县第一中学2022年秋季学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读阅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水墨山水画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美学意味的艺术。水墨山水画是纯用笔墨不用设色的山水画体,是以最自然、最本色的东西创造出一个以形求
试题预览
德江县第一中学2022年秋季学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读阅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水墨山水画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美学意味的艺术。水墨山水画是纯用笔墨不用设色的山水画体,是以最自然、最本色的东西创造出一个以形求神、抒情写意的世界,体现了中国古人那种与天地相始终的生命意识,体现了中国古人那种“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维)的宇宙意识和人生情怀。
水墨是最朴素的颜色,它可以超越于各种颜色之上,作为各种颜色的母色,所以也是最自然、最能表现艺术家精神意趣的颜色。也可以说,水墨山水画最典型地体现了老庄之学的山水悟道精神,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亲近自然的精神,所以它以最纯净的姿态呈现出中国画的笔墨趣味与意境美。
水墨山水画的笔墨趣味与意境美表现,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是“淡”的意境。“淡”就是一任自然,就是天真、不用意,不饰雕琢。可以说,它构成了水墨山水画意境表现的基础。这一标准最早见于宋代诗论,梅尧臣作为宋代诗风的开拓者,提出的标准就是平淡——“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而后成为诗论、画论、书论的普遍标准。山水画审美,自然更是以“淡”为宗。“淡”就是用疏淡自然的笔墨表现出令人悠然神往的艺术意境,如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旷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就是“淡”的意境美的典范。它表现的是画家最熟悉的景色,即杭州以西富春一带的山水:坡岸水色、峰峦冈阜、飞瀑清泉、山村小桥、渔舟人影以及散落着林居亭台的河岸,在一幅长达七米的山水长卷中自然呈现,看不见画家的精心构撰,只有其自由兴趣徜徉其间,却又是那样令人神往和意趣悠然。中国山水画家“以水墨为上”,追求“淡”的意境风格表现,亦包含着中国山水画家对宇宙人生的最朴素理解,“淡”不仅表现了画家与宇宙天地的生命相通,更传达出艺术家的主观情绪与心境。
其次是“逸”的意境。“逸”本来是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逸”由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转向书画领域,最早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有“高逸”“横逸”一类品评书画的话语。真正将“逸”作为品评书画的最高标准则是从北宋黄休复开始的,他在《益州名画录》中将画分为“逸”“神”“妙”“能”四品,“逸”则处于最高品级,它不为笔墨所限,又不露笔墨之痕,所以水墨山水画成为最好的表现形式。“逸”的意境风格是画家主观心境、气度人格最完美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士子文人精神气节和胸襟人格的写照。“逸”在倪云林的画中得到完美的体现,比如他的代表作《幽涧寒松》《容藤斋图》等,画面上常常只有几株枯树或寒松当风而立,另外就是一个茅亭,或几个土丘,远处是平缓并不显眼的山坡,树枝的枝叶稀疏,但是很有性格,在一片空寂、荒寒的境界中显示出孤傲与不屈。
再次是“远”的意境。北宋山水理论大家郭熙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三远”的概念,认为“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三远”说即是对水墨山水画意境表现的很好概括。山水画审美重“远”,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远”与“玄”同义,在中国山水画家那里,亦是一个可以表现无限宇宙的空间视象。唯有“远”,才能突破有限画面空间的限制,进入一个无限深邃的宇宙世界。
(摘编自毛宣国《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意象之美》)
材料二:
在中国绘画史上,“水墨”是中唐以来指称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中国画”的称谓则出现甚晚。晚清以来,为了区别于西洋,表明中国身份,“中国画”慢慢取代了“水墨画”,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近几十年,“新水墨”概念的提出,好像是有意跟传统中国画所界定的笔墨理法、品评方式拉开距离。不少批评家认为水墨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新时代有不可救药的滞后性,水墨语言中环环相扣的程式是中国画发展的障碍。因此,对水墨现代性的期待变成了对传统的抛弃、与传统的简单对立;或者将现代性等同于西方化,以“新”“前卫”标识身份,升级了进化论的合法性,而对其传统渊源、现实处境罔顾所以。针对今天边界模糊、跨界时髦的艺术界,有必要厘清什么是中国水墨的核心价值。
“水墨画”体现的是历史化观念,在传统的知识系统里,它是表现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古代或是当代,它兼具日常性、生活性、行为性、仪式性,而超越性是水墨精神之旨归,传统雅集、送别、渔樵、行旅、问道、耕读等,无不有之。比如经久不衰的《潇湘八景》中去国怀乡的诗画吟咏,《落花诗》中文征明、唐寅等人的吟咏唱和等,不胜枚举。世俗情怀与诗性的超越精神相融相化,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错综生发。因此,深厚的中国画不仅仅是单纯的绘画,它的内容就是思想,是一种很有学问的人文之学。这些积极因子均是值得当代水墨艺术再挖掘,可以启发当代水墨画的地方。
今天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境遇,是在“西学东渐”的大时代背景下思考中国水墨何去何从。目前面临的更重要的讨论不是“东西”“新旧”的问题,而是水墨画内部结构的研究挖掘与再认识,自律性和外部拓展两方面的有效统一。当代中国水墨画无论进行何种模式的探索,都不能回避一个核心:把握、研究、探索文化生成的根源,以及经典的启示性。老子说:“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深入研究传统的核心概念、历史、技艺,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如以“图真”论为核心的气、韵、思、景、笔、墨六要精义的阐发;对理、法、品、悟合一的整体观照;注重手艺、技法的尊严等。
当代中国水墨画从创作到市场运作均重技术功用之路,缺失德性对知识或技术之觉悟与渗透,因而水墨艺术生发的纯粹起点似乎也渐被遗忘,缺失那种不受制于物、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境界与超越精神。
因此,如何在今天的社会情境中呈现水墨的现代性与东方精神,以水墨探索一种西方没有的对艺术的理解和立场,是每个中国水墨艺术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摘编自丘挺《中国水墨画的现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淡”构成了水墨山水画意境表现的基础,也传达出艺术家的主观情绪与心境。
B.以“逸”品评书画是从北宋黄休复开始的,它不为笔墨所限,又不露笔墨之痕。
C.北宋郭熙提出的“三远”说,内涵深刻,是对水墨山水画意境表现的很好概括。
D.无论古代还是当代,中国画都不仅仅是单纯的绘画,还是很有学问的人文之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墨最能表现艺术家精神意趣,缘于它是最朴素的颜色,可作为各种颜色的母色。
B.水墨山水画“淡”“逸”“远”的意境标准分别来源于诗论、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C.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滞后性、程式化的弊端逐渐显露,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D.当代中国水墨画重技术功用,轻德性渗透的做法,形成了不受制于物的逍遥境界。
3.结合材料一内容,下列论述不能体现水墨山水画意境标准的一项是(     )
(3分)
A.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欧阳修《盘车图》
B.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谈论画》
C.心忘方入妙,意到不求工。——恽寿平《石谷临九龙山人枯槎竹石》
D.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石涛《画语录•变化章第三》
4.材料二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5.校书画社团准备举办一场“水墨中国”小型画展,选取的展品有古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云林的《容藤斋图》,当代吴冠中的《白桦林》等影印件。作为画展解说员,你将如何向同学们介绍这些画作?请结合材料列出解说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山土家数星星(节选)
林汉筠

①夜幕,先在树梢下悄悄地做了拉伸动作,然后从高山的边角下挂了下来,一直垂向涧底。
②谭家村,高山镇东部“边寨”。从镇里头沿着晚霞走,别看只有三四公里路程,却拐了至少十八道湾。在新修的水泥路上,除了惊险,就是惊叹。惊叹山崖里的美景,惊叹这条公路的建设神奇,惊叹高山之巅人家面对生活的坚韧。到了山顶,映入视野里就是一排排依山而建的土家吊脚楼,在彩霞的涂抹下,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风情图。
③刚才“随行”的几只黄狗、花狗、黑狗,先是机警地向人叫上几声,当看我们悠悠然走进路边的农家,与热情的主人招呼,全然没有刚才的趾高气扬,垂下尾巴,望了我们一眼,嗅了嗅脚,便转身而去。
④这是一座标准的土家族民居。房子的主人阿飞,不善言辞,甚至看起来有点腼腆,他去过深圳、东莞,在演艺公司担任音乐制作和演艺,作为音乐策划人,还到过北京,在那里施展拳脚,圈内圈外“名气大得很”。或许是家乡的山水太吸引他,或者他的音乐创作本就离不开这块土地,离不开土家那种“粗犷豪放之气迈”,他毅然放弃了曾经月入13万元的高薪,在家乡从事起音乐创作。
⑤月光里,山寨的天空很矮,山崖不低,云朵时左时右,与细粉似的涧水捉起迷藏,绿树与奇石肩搭着肩正窃窃私语。火光正浓。我们围着火炉,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聆听阿飞的歌声:谁在云上高山歌唱/谁筏舟在袅袅乌江/谁来到了水墨德江/谁醉在了玉溪河旁……
⑥作陪的小东,是阿飞的表兄弟。这个曾经走南闯北的土家汉子,在东莞等地打过工,当过不大不小的企业管理员,还做过小老板,5年前,在外干得风生水起的他毅然回到高山,参与家乡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⑦曾经在都市里生活,见过不少风光,他多想像都市的人一样,一谈到家乡就那样神采飞扬,多想带着朋友体面地回到高山。但那阵子真的回来了,要路没路,要电没电,要水喝都没有几滴,感受到一种相当大的落差,何况回来创业?
⑧寨子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春风吹拂下,蓬蓬勃勃。转眼之间,山寨的道路硬化了,厕所干净了,电网改好了,山泉水引进来了,村村有班车,家家通公路,大棚种植,肉牛养殖,天麻“深耕”……寨子里的生活环境变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多了。回乡发展的小东,这个时候也卷起衣袖、扔开膀子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在镇村帮扶干部的指导下,当上了天麻种植大户。他一边小心翼翼地伺护家里几亩地的天麻,一边参与天麻种植合作社,对天麻进行初加工,将村民种养产品带出大山,就此带来的收益也相当可观,“一年30万赚得很‘安逸’”。
⑨小东敞亮的嗓子,一开口就谈到家乡的变化,谈到这片曾经闭塞贫瘠的土地焕发出来新的生机。
⑩此时,星空很低,那一颗颗星星像钻石一样触手可及。我们走出火堂,数着星星,数着对面土家闪烁出来的灯光。
⑪远处,又一颗星星立在高山之巅。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描写自己对山路十八湾的惊叹,就是为了突出后面闭塞乡村的改变。
B.从事音乐创作的阿飞回乡是因为他的音乐创作本就离不开这块土地,离不开土家那种“粗犷豪放之气迈”。
C.小东回乡创业不是因为一年30万赚得很“安逸”,而是想要振兴家乡,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
D.兄弟二人回乡,所走的道路虽不相同,但都体现了两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家乡发展前景的美好展望。
7.下列对节选部分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头写夜幕低垂,结尾写星星立于山巅,首尾呼应,照应了标题。
B.文中描写阿飞的歌声一段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乡村的变化。
C.第⑩段作者描写星星和灯光的相映成趣,颇有几分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的意境,都是借景抒情。
D.为了突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题,作者不仅刻意描写山路的艰险,还重点描写了当地的贫困。
8.请分析第⑤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9.文章的结尾写道“远处,又一颗星星立在高山之巅”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 属任何关中事。
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
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上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
(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B.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C.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D.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布衣”指一般平民,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B.列侯,是从秦朝到南朝陈的一种爵位,没有封国。
C.“持节”中的“节”是指传达命令的符节。
D.“顿首”指磕头。古代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何不贪图钱财,深谋远虑。入关中之后,不像其他将领一样抢夺金帛财物,而是将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收藏起来。
B.萧何善于治国抚民,供粮给士。刘邦领兵打仗,萧何镇守关中,制定法令,安抚百姓,并且能够为刘邦及时补充兵员,供应粮草。
C.萧何识人爱才,善于自保。向刘邦推荐富有军事才能的韩信。韩信封侯之后,欲起兵谋反,萧何向吕后献计谋杀了韩信。
D.萧何尽忠职守,为国分忧。萧何看到上林苑中有许多空地,为百姓请求耕种,不惜忤上坐牢。高祖去世后,萧何主动向惠帝推选宰相人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哪些地方说明萧何功劳“第一”?(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梅 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渲染环境,以梅花前后左右之物烘托出梅花的清高之格、疏野之性。
B.向阳之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由此诗人认为梅花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
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荐为耻,希望有人引荐。
D.诗人醉酒之后不敢睡到庭前梅树近旁,是怕污损随着阵风吹落的梅花花瓣。
16.诗的颈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态度?(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根据上下文内容或有关提示默写。
(1)《琵琶行 并序》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______________”衬托了离别时的感伤之情;“______________”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孤寂之情。
(2)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化而来。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人类历史上,是夜空跨越时间与空间把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类文明曾因暗夜与星空孕育出最精彩的故事。然而在现代化城市,灯光驱逐了暗夜,月亮和星星也黯淡了光芒。人们对夜幕降临的感知不再是仰望天上的明月繁星,而是灯火璀璨的摩天大楼和________的霓虹广告。人们往往对废气、废水和噪声等显性污染比较敏感,而对光污染危害却________。事实上,亮如白昼的夜晚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人类健康、文化美感及生态平衡造成了负面影响,危害________。
因此,在现代化城市中,有必要________划定“暗夜保护区”,该亮则亮、该暗则暗、合理分区、光暗平衡。通过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对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义。只有让静谧的归静谧、喧嚣的归喧嚣,才有望让人们欣赏皎洁月色、淡淡树影与闪烁星光。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流光溢彩 浑然不觉 不可胜道 因地制宜
B.光彩夺目 视而不见 不可小觑 随机应变
C.光彩夺目 视而不见 不可胜道 随机应变
D.流光溢彩 浑然不觉 不可小觑 因地制宜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减少光污染的危害,有利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着现实和长远的积极意义。
B.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在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义。
C.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对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现实和长远的积极意义。
D.通过减少光污染的危害,使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义。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认为,跑步是一项简单、方便、有效的健身运动,所以,跑步可以十分随意。殊不知,不正确的跑步习惯会引起机体骨骼和肌肉的损伤。
人的机体就像一台“发动机”,平时运动量不大的情况下处于“冷却”的状态。在大量的运动之前,运动者如果没有事先“预热”,①____________。
跑步前的热身和跑步运动使人体全身肌肉都处于适度紧张状态,这除了有利于运动外,还使全身骨骼肌的毛细血管节律性收缩,增加回心脏的血量,有助于机体更好地为大脑等器官供氧。当我们运动完立刻坐下休息,骨骼肌失去了这种节律性收缩,②____________,这会让大脑不能很好地得到应有的血供,从而可能出现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的情况。跑步后我们应该做一些类似热身的拉伸运动,使骨骼肌缓慢恢复,消除疲劳,同时也能维持回心血量,保证运动后的安全。
人跑步后,③____________。人体的汗液并不是纯水,而是含有钠离子、有机物等的溶液。人体内相应的离子在跑步后也会随着出汗而丢失与再分布。我们平常喝的水中含有的离子成分非常有限,跑步后如果大量饮水,除了可能引起短暂的肠胃不适外,更有可能引起机体内电解质的紊乱,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等症状。因此,正确的补水应当是循序渐进的。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班级举行关于“健康跑”的话题讨论活动,请你结合材料,用肯定句的形式提出三条具体建议。每条建议不超过15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出名早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资源,易于取得更大的成功。
②张国福原名张国富,是我国特级战斗英雄之一。他复员后去了地方,改名为张国福,隐姓埋名四十多年,连他的同事和子女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直到病重住院,他的真实身份才被揭露,然而住院第二年便去世了。
③华为崛起,受到美国打压,但这却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华为的强大。面对未来的发展,华为非常有信心。华为强大的研发能力,让其拥有了自己的技术,可以不再束缚于人。
④江西九江一名15岁女孩为了出名当“网红”,受到网友的怂恿,突然离家出走。多地民警接力找寻助其回家。
假如你要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栏目撰稿,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你对“成名观”的认识与思考的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德江县第一中学2022年秋季学期高二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
答案详解
1.B   “以‘逸’品评书画是从北宋黄休复开始的”的说法错误,材料一是说“‘逸’由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转向书画领域,最早见于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有‘高逸’‘横逸’一类品评书画的话语”,至于黄休复原文是说“真正将‘逸’作为品评书画……是黄休复开始的”。故选B。
2.A   B.“分别来源于诗论、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是说“淡”的意境标准最早见于诗论,后面渗透到画论、书论;再次“逸”的标准源于“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而“远”的意境标准源于对宇宙的有限无限的哲学思考。 C.“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说法主观武断,将未然当作已然。原文是说“不少批评家认为水墨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新时代有不可救药的滞后性,水墨语言中环环相扣的程式是中国画发展的障碍”,这是部分批评家的观点,而不是作者的观点。 D.“形成了不受制于物的逍遥境界”的说法曲解文意,原文是说“缺失德性对知识或技术之觉悟与渗透,因而水墨艺术生发的纯粹起点似乎也渐被遗忘,缺失那种不受制于物、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境界与超越精神”,是会缺失这种逍遥的境界和超越精神,而不是“形成了……”。故选A。
3.D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谈的是绘画理论中的技法使用,而不是探讨“意境”。
故选D。
4.①因果论证。通过因果推论,指出“不少批评家认为水墨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新时代有不可救药的滞后性,水墨语言中环环相扣的程式是中国画发展的障碍”的观点是讹谬的。
②举例论证。通过举《潇湘八景》等为例,说明中国画(水墨画)是有其超越时代的积极因子,可以启发当代的水墨画的研究。
③引用论证。引用老子的观点,有力地说明深入研究传统中国画的核心旨趣,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是大有裨益。
5.示例:
解说提纲:
①简单问候,致辞。②按照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讲解。③重点放在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云林的《容藤斋图》,介绍他们的作品如何体现“水墨画”中的“淡”和“逸”的意境之美。④最后,提出希望建议:新时代青年,要多了解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希望有志者能发扬光大之。
6.B  “是因为他的音乐创作本就离不开这块土地,离不开土家那种‘粗犷豪放之气迈’”错误。还有家乡的山水的吸引力。

7.D “还重点描写了当地的贫困”错误。没有刻意写当地的贫困。

8.第(5)段景物描写既描写了山村静谧的夜景;也展现了脱贫攻击乡村振兴后农村生活的变化,让人陶醉沉迷。(从景物描写的作用入手,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课=可酌情给分)

9.①表面上照应标题写的是立在高山之巅的星星。
②实际写的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那些努力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立志改变家乡的年轻人。
③又一颗星星的出现,说明像阿飞、小东一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用满天星光照亮山村的未来。

10.C 
11.B 列侯有封国,按封区户数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和产量征收地税,供其享用,称食邑。
12.D 萧何为民请耕上林苑中空地,并没有想到要坐牢;萧何也没有主动向惠帝推荐宰相人选。
13.解析:(1)关键词“留收”“填抚”“谕告”。(2)关键词“数”“遁”“辄”。
答案:(1)萧何以丞相的身份接管并留守于巴蜀,安抚、谕告境内的百姓,并让他们供给军粮。
(2)汉王在战场上多次丧师逃跑,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
14.①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②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15.C C项,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希望有人引荐”错。“欲嫁东风耻自媒”的意思是梅花有羞耻之心,不愿像桃杏那样自炫自媒,委身于东风。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必修上 期末试卷


上一个『广东省东莞市石竹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恒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