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卷)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卷)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卷)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试题预览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卷)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10月6日,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安德尔斯•奥尔森指出,埃尔诺始终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她的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
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发于1901年12月10日,为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之际。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出设立五大奖励领域,文学被他放在第四位。诺贝尔在遗嘱中表示,奖金的一部分应颁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并且“不考虑候选人的国籍……不管他们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或其他什么地方”。
诺贝尔文学奖一向具有风向标的功能。获奖不仅可以使作家名声大噪,使获奖作品销量倍增,同时也会引导人们关注过去被忽视的领域或地区。2021年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坦桑尼亚,20岁出头时,他以难民身份抵达英国,此后定居英国,用英语开始写作。对难民的经历、身份、流亡记忆和文化疏离感与认同感的反思,是他文学创作的主题。在诺奖官网的一项调查中,近2000名网友中有95%没有读过古尔纳的作品。作为“近20年来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人”,古尔纳引发了人们更多地关注非洲文学。然而,据统计,在迄今为止的118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欧洲作家占比超过70%,而来自亚洲、非洲的获奖者非常少。
(摘编自陈彩霞《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出炉》,中新社2022年10月6日)
材料二:
从正常的逻辑概念上讲,以“世界”来命名的文学——“世界文学”理应包括中国文学。然而,即便是已有中国当代作家,如莫言把代表“世界文学”最高级别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拥入怀中,在当今“世界文学”的格局中,中国文学仍像一个自说自话的“他者”,似乎先天被排除在世界文学这“统一体”的格局之外。
即便在全球化、多元化的当下,所谓的“世界文学”还是被牢牢地锁定在欧洲。这从西方的两位学者-卡萨诺瓦和莫莱蒂对“世界文学”的研究框架中不难看出些端倪。卡萨诺瓦认为“世界文学”的传播应定位于“巴黎”,主张把“巴黎”视为“世界文学”的中心之中心;莫莱蒂的认知模式与其相似,不过在“巴黎”之外,他又增加了一个“伦敦”。这种把欧洲文学作为构建“世界文学”的基点并搁置“中国”的研究理路,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主流研究模式。
当然,也有个别西方学者在“世界文学”的研究中提及了中国,比如,西奥•德汉。但他有关中国的简短笔墨全部停留在了外国宗教、文化、文学对中国的影响上,并认为印度佛教的传入是“前现代中国唯一最为重要的跨文化事件”,这个事件“在中国文化和文学发展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至“中国90%以上的四字成语都源于佛教”。换句话说,在德汉的体系中,中国文学并不是独立自主的,而是作为他国文化或文学的附属品而出现的。这就模糊了中国文学或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逻辑。
此外,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如果想进入“世界文坛”,也同样面临有形与无形“规则”的限制。在这些“规则”中,首要的一条就是输入西方的文学作品必须激发西方读者的兴趣。特别是中国当代作家基本上还不能用英文从事阅读与创作,其作品要走向世界,必须得依靠翻译这一环节。而在当下从事翻译工作的,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异族文化的海外汉学家,这就更难以保证输入西方的中国文学作品的纯正性。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此前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对其小说进行翻译时,遵循的并非是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所奉行的“信”“达”“雅”,而是必须得让美国和西方文化市场接受的实用主义翻译原则。因此,葛浩文对莫言的小说文本进行了大幅删减,有些地方甚至进行了改写,比如,把“观音菩萨”译为“圣母玛利亚”。这种翻译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莫言的作品走向世界,却又带来了新问题:中国文学本该具有的民族特性与审美取向在这种替代中消失殆尽。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经全球媒体的宣传与大肆炒作,其评奖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已被视为“世界文学”的风向标。但那些获奖的作家及作品,能否真正反映“世界文学”的价值取向?到目前为止,无论是评委还是获奖者,明显还是以西方国家的作家为主,并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非西方作家的创作的。与此同时,诺奖的评选很多时候带有某种政治化的倾向,并非总是把作品的艺术性放在首位。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就是要冲出欧洲中心主义的窠臼,使“世界文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而离开了由多语言、多民族文学所搭建起来的“共同体”这一价值轴线的世界文学,无疑都是片面的、单纬度的。
(摘编自乔国强《“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文学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诺贝尔文学奖在评奖中主要参照西方价值标准,这与化学家诺贝尔设置奖项时的初衷相去甚远。
B.诺贝尔文学奖一向具有风向标的功能,作家古尔纳的获奖,使人们对非洲文学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C.莫言获得世界文学最高级别的奖项,代表着中国文学开始被当今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文学”格局接纳。
D.在全球化、多元化的当下,欧洲城市巴黎和伦敦仍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世界文学”传播的中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妮•埃尔诺获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源于她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
B.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获得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用英语从事文学创作。
C.印度佛教的传入在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汉语中的四字成语大多与此有关。
D.将莫言小说中的“观音菩萨”译为“圣母玛利亚”,迎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兴趣,却消解了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世界文学’应具有‘世界性’”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认为“世界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世界市场”存在着密切关联。
B.高尔基倡议出版包括欧、中、日、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上千种翻译作品。
C.曾获诺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气质上同西欧现代作家有很多相似之处。
D.在波兰格但斯克骚乱后,诺贝尔文学奖被颁给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鲁迅在谈及中国与世界的时候,曾提出要“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根据此观点,结合材料谈谈中国文学应如何走向世界。(4分)
【答案】1.C    2.D    3.B    
4.①首先,提出了中国文学被排除在当下“世界文学”格局之外的现象。②然后,分别从学术研究、文学实践和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③最后,总结全文--冲出欧洲中心主义窠臼并涵盖多语言、多民族文学的“世界文学”,才具有真正的“世界性”。    
5.①在文学研究领域,熟悉西方理论、了解西方研究动态;②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中国视角的研究理论,积极与西方研究者交流、对话并宣传自己的理论。③在文学实践领域,不能过分谄媚西方市场,要坚持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与审美取向;④也要提升本土作家的英文写作能力,尽量减少译者因西方立场而对作品进行删改的情况。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 “代表着中国文学开始被当今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文学’格局接纳”错。根据材料二第一段 “即便是已有中国当代作家,如莫言把代表‘世界文学’最高级别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拥入怀中,在当今‘世界文学’的格局中,中国文学仍像一个自说自话的‘他者’,似乎先天被排除在世界文学这‘统一体’的格局之外”,可知中国文学未被“世界文学”格局接纳,与选项表述意正好相反。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就是源于她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错。材料一第一段“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安德尔斯•奥尔森指出,埃尔诺始终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她的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据此看出,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安妮•埃尔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B.“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够用英语从事文学创作”错。材料一第三段“他以难民身份抵达英国,此后定居英国,用英语开始写作。对难民的经历、身份、流亡记忆和文化疏离感与认同感的反思,是他文学创作的主题。……古尔纳引发了人们更多地关注非洲文学”据此可看出,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用英语写作是原因之一,还有创作主题等其他原因,并不能断定“用英语写作”是最重要的原因。
C.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并认为印度佛教的传入是“前现代中国唯一最为重要的跨文化事件”,这个事件‘在中国文化和文学发展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至‘中国90%以上的四字成语都源于佛教’”,又根据后文对德汉研究的评价“在德汉的体系中,中国文学并不是独立自主的,而是作为他国文化或文学的附属品而出现的。这就模糊了中国文学或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逻辑”,可知作者并不赞同这一研究结论。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 不符合。马克思认为“世界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世界市场”存在着密切关联,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世界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与“世界性”关系不大。
B. 符合。高尔基倡议出版包括欧、中、日、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对于文学出版的倡议,契合“世界文学应有世界性”的观点,这种“世界性”是由“多语言、多民族文学”共同搭建的。
C.不符合。认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与西欧现代作家气质上相似,实际上是一种欧洲中心主义视角,是“世界性”的反面论据。
D. 不符合。波兰格但斯克骚乱后,诺贝尔文学奖被颁给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论证的是诺奖评选中的政治化倾向,不能论证“世界性”观点。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首先,根据第一段“即便是……中国文学仍像一个自说自话的‘他者’,似乎先天被排除在世界文学这‘统一体’的格局之外”,可看出提出了中国文学被排除在当下“世界文学”格局之外的现象。
然后,第二段提到“这种把欧洲文学作为构建‘世界文学’的基点并搁置‘中国’‘的研究理路,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主流研究模式”;第三段写“也有个别西方学者在‘世界文学’的研究中提及了中国”,第四段写“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如果想进入‘世界文坛’,也同样面临有形与无形‘规则’的限制”,三四段列举了文学实际情况;第五段写诺奖评奖标准“无论是评委还是获奖者,明显还是以西方国家的作家为主,并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非西方作家的创作的。与此同时,诺奖的评选很多时候带有某种政治化的倾向,并非总是把作品的艺术性放在首位”,据此可以看出,二至五段分别从学术研究、文学实践和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最后,最后一段提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就是要冲出欧洲中心主义的窠臼,使‘世界文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可以看出,总结全文,冲出欧洲中心主义窠臼并涵盖多语言、多民族文学的“世界文学”,才具有真正的“世界性”。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鲁迅在谈及中国与世界的时候,曾提出要“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意思是中国文学既要融入世界领域,又要保留自己的基本特色。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
第一,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即便在全球化、多元化的当下,所谓的‘世界文学’还是被牢牢地锁定在欧洲”,“这种把欧洲文学作为构建‘世界文学’的基点并搁置‘中国’的研究理路,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主流研究模式”,可以推断出,在文学研究领域,要熟悉西方理论、了解西方研究动态;
第二,结合材料二第二段“也有个别西方学者在‘世界文学’的研究中提及了中国,比如,西奥•德汉。但他有关中国的简短笔墨全部停留在了外国宗教、文化、文学对中国的影响上,……这就模糊了中国文学或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逻辑”,可推断出,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中国视角的研究理论,积极与西方研究者交流、对话并宣传自己的理论。
第三,结合材料二第三段“中国当代作家的创作如果想进入‘世界文坛’,也同样面临有形与无形‘规则’的限制……这种翻译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莫言的作品走向世界,却又带来了新问题:中国文学本该具有的民族特性与审美取向在这种替代中消失殆尽”,
可推断出,在文学实践领域,不能过分谄媚西方市场,要坚持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与审美取向;
第四,结合材料二第三段“……特别是中国当代作家基本上还不能用英文从事阅读与创作,其作品要走向世界,必须得依靠翻译这一环节……翻译时,遵循的并非是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所奉行的‘信’‘达’‘雅’,而是必须得让美国和西方文化市场接受的实用主义翻译原则。因此,葛浩文对莫言的小说文本进行了大幅删减,有些地方甚至进行了改写”,可推断出,也要提升本土作家的英文写作能力,尽量减少译者因西方立场而对作品进行删改的情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弟兄
鲁迅
公益局一向无公可办,几个办事员在办公室里照例的谈家务。秦益堂捧着水烟筒咳得喘不过气来,气喘吁吁地说:
“到昨天,他们又打起架来了,从堂屋一直打到门口。我怎么喝也喝不住。”他生着几根花白胡子的嘴唇还抖着。“老三说,老五折在公债票上的钱是不能开公账的,应该自己赔出来……”
“你看,还是为钱,”张沛君就慷慨地从破的躺椅上站起来,“我真不解自家的弟兄何必这样斤斤计较,岂不是横竖都一样?”
“像你们的弟兄,哪里有呢。”益堂说。
“我们就是不计较,彼此都一样。我们就将钱财两字不放在心上。有谁家闹着要分的,我总是将我们的情形告诉他,劝他们不要计较。益翁也只要对令郎开导开导……”
“这大概也怕不成。”汪月生说,于是恭敬地看着沛君的眼,“像你们的弟兄,实在是少有的;我没有遇见过。你们简直是谁也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思,这就不容易……”
“他们一直从堂屋打到大门口……”益堂说。
“令弟仍然是忙?”月生问。
“还是一礼拜十八点钟功课,外加九十三本作文,简直忙不过来。这几天可是请假了,身热,大概是受了一点寒……”
“我看这倒该小心些,”月生郑重地说,“今天的报上就说,现在时症流行……”
“什么时症呢?”沛君吃惊了,赶忙地问。
“那我可说不清了。记得是什么热罢。”
沛君迈开步就奔向阅报室去。
办公室中暂时的寂静,不久就被沛君的脚步声和叫听差的声音震破了。他仿佛已经有什么大难临头似的,说话有些口吃了,声音也发着抖。他叫听差打电话给普悌思普大夫,请他即刻到同兴公寓张沛君那里去看病。
月生便知道他很着急, “怎么了?”
“报上说……说流行的是猩……猩红热。我午后来局的时候,靖甫就是满脸通红……已经出门了么?请……请他们打电话找,请他即刻来,同兴公寓,同兴公寓!”
他听听差打完电话,便奔进办公室,取了帽子奔出去了。
他到路上,已不再如平时一般较量车价,一看见一个稍微壮大,似乎能走的车夫,问过价钱,便一脚跨上车去,道,“好。只要给我快走!”
公寓却如平时一般,很平安,寂静;一个小伙计仍旧坐在门外拉胡琴。他走进他兄弟的卧室,觉得兄弟脸上似乎见得更通红了,而且发喘。他伸手去一摸他的头,又热得炙手。
他又打电话给医院,答说普悌思普大夫已经找到了,可是很忙,怕去得晚,须待明天早晨也说不定的。然而他还叮嘱他要今天一定到。
他走进房去点起灯来看,靖甫的脸更觉得通红了,还现出更红的点子,眼睑也浮肿起来。他坐着,却似乎所坐的是针毡;在夜的渐就寂静中,在他的翘望中,每一辆汽车的汽笛的呼啸声更使他听得分明,有时竟无端疑为普大夫的汽车,跳起来去迎接。但是他还未走到门口,那汽车却早经驶过去了;惘然地回身,经过院落时,见皓月已经西升,邻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来加浓了他阴郁的心地。
他坐在窗前的书桌旁边,一切都静寂,只听得病人的急促的呼吸声。他在等待的厌倦里,身心的紧张慢慢地弛缓下来了,但凌乱的思绪,却又乘机而起:他仿佛知道靖甫生的一定是猩红热,而且是不可救的。那么,家计怎么支持呢,靠自己一个?虽然住在小城里,可是百物也昂贵起来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的两个,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书么?只给一两个读书呢,那自然是自己的康儿最聪明——然而大家一定要批评,说是薄待了兄弟的孩子……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
忽然远远地有一阵脚步声进来,这正是普悌思。
“先生,他发烧……”沛君喘着说。
普大夫不作声,略略按一按脉,又叫揭去被卧,解开衣服来给他看。看过之后,就伸出手指在肚子上去一摩。
“疹子……”普悌思低声自言自语似的说。
“疹子么?”他惊喜得声音也似乎发抖了。“他原来这么大了,竟还没有出过疹子?”他遇到了什么奇迹似的,自语道。
普大夫拉过桌上的一张信笺,就桌上飕飕地写了几个难以看清的字,这就是药方。
“怕药房已经关了罢?”沛君接了方,问。
“明天不要紧。明天吃。”
普大夫且说且走,一面接了一张五元的钞票塞入衣袋里,一径出去了。
房子里连灯光也显得愉悦;沛君仿佛万事都已做讫,周围都很平安。院子里满是月色,白得如银;邻人已经睡觉了,一切都很幽静。虽然听到病人的呼吸,却是很调和。他坐下不多久,忽又高兴起来。
沛君在床上醒来时,却不能即刻动弹,只觉得四肢无力,而且背上冷冰冰的还有许多汗,梦的断片,也同时闪闪烁烁地浮出:
——靖甫也正是这样地躺着,但却是一个死尸……
——他命令康儿和两个弟妹进学校去了;却还有兄弟的两个孩子哭嚷着要跟去。他已经被哭嚷的声音缠得发烦,他看见自己的手掌比平常大了三四倍,铁铸似的,向侄儿的脸上一掌批过去……
——侄儿满脸是血,哭着进来了。那孩子后面还跟着一群相识和不相识的人。他知道他们是都来攻击他的……
“——我决不至于昧了良心。你们不要受孩子的诳话的骗……”他听得自己这样说。
他忽而清醒了,觉得很疲劳,背上似乎还有些冷。
靖甫静静地躺在对面,呼吸虽然急促,却是很调匀。
这一天,沛君到公益局比平日迟得多,将要下午了。汪月生远远地望见,便迎出来:“嚯!来了。令弟全愈了罢?我想,这是不要紧的;时症年年有,没有什么要紧。但是,你脸上的气色,多少……和昨天多少两样。”
沛君也仿佛觉得这办公室和同事都和昨天有些两样,生疏了。月生道:“你还是早点回去罢,你一定惦记着令弟的病。”
“不!”沛君十分安心似的沉静地坐到自己的桌前。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用“一向” “照例”刻画公益局办事员的形象,反映社会背景,极具讽刺意味。
B.一向忙碌的弟弟生病请假几天了,但在与汪月生的对话中可知张沛君并不了解弟弟病情。
C.普悌思大夫刚到的时候,作者用一个 “喘着说”用意深刻,直指张沛君内心的忧虑。
D.普悌思大夫看诊完毕不多说话,看完就走,表明他对张沛君的大惊小怪非常不满。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公益局办事员之间的闲谈开篇,又以闲谈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B.汪月生和秦益堂的感慨和评价从正面反映出张沛君兄弟在外人眼中的和睦亲爱。
C.文中的“奔”“跨”两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张沛君要赶回家看弟弟的焦急。
D.弟弟生病,张沛君先是惊慌失措,后则“安心沉静”,反差强烈,引人深思。
8.文本中的环境描写简练精妙,请分析文中画线处的作用。(6分)
9.中国文学史家赵景深曾说:“张沛君待弟弟完全是一番假意。”请根据文本进行简要分析。(6分)
【答案】6.D    7.B    
8.第一处:古槐在月光下森森然的影子衬托了张沛君担忧弟弟病情的心情,突出了其沉重和阴郁。
第二处:白亮如银的月色和环境的幽静,暗示张沛君得知弟弟病情不重后的轻松愉悦和内心的安然。    
9.①弟弟生病后张沛君并不了解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弟弟没有生过疹子,可见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兄弟情深是假的;②弟弟生病后他考虑最多的并不是弟弟的病情,而是家庭生计、弟弟死后孩子的养育问题、棺材钱的问题,可见并不是真心待弟弟好;③梦境是真实想法的体现,张沛君在梦中对待弟弟两个孩子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对待弟弟并非真情。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表明他对张沛君的大惊小怪非常不满”说法错误。普悌思大夫看诊完毕不多说话,看完就走,是因为靖甫只是出疹子,病情并不严重。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B.“从正面反映出张沛君兄弟在外人眼中的和睦亲爱”说法错误。汪月生和秦益堂的感慨和评价属于侧面描写。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环境描写:见皓月已经西升,邻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来加浓了他阴郁的心地。
由文中“他走进房去点起灯来看,靖甫的脸更觉得通红了,还现出更红的点子,眼睑也浮肿起来。他坐着,却似乎所坐的是针毡;……但是他还未走到门口,那汽车却早经驶过去了;惘然地回身,经过院落时”可知,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烘托人物心情,这一处环境描写安排在张沛君以为弟弟得了猩红热,焦急地等待普大夫的到来之时,大夫迟迟不到,他等待的就越着急,所以环境描写中出现了“森森然的古槐树影子”,这种阴森的色调恰好符合此时人物“阴郁的心”,突出了其内心的沉重。
第二处环境描写:院子里满是月色,白得如银;邻人已经睡觉了,一切都很幽静。
这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还是烘托人物的心情,由文中情节可知,普悌思大夫已经确诊弟弟只是出疹子,并不是猩红热,没有危险,那么张沛君先前所有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所以他“忽又高兴起来”,作者用白亮如银的月色和环境的幽静来暗示张沛君此时的轻松愉悦和内心的安然。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以及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
由文中张沛君回答月生的话“还是一礼拜十八点钟功课,外加九十三本作文,简直忙不过来。这几天可是请假了,身热,大概是受了一点寒……”可知,弟弟生病后张沛君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而是用了“大概”一词来猜测;通过张沛君自言自语“他原来这么大了,竟还没有出过疹子?”可知,他也不知道弟弟没有生过疹子,可见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兄弟情深是假的。
由文中“他仿佛知道靖甫生的一定是猩红热,而且是不可救的。那么,家计怎么支持呢,靠自己一个?虽然住在小城里,可是百物也昂贵起来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的两个,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书么?只给一两个读书呢,那自然是自己的康儿最聪明——然而大家一定要批评,说是薄待了兄弟的孩子……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可知,弟弟生病后他考虑最多的并不是弟弟的病情,而是家庭生计、弟弟死后孩子的养育问题、棺材钱的问题,可见并不是真心待弟弟好。
文中写到的张沛君做了一个梦:“他命令康儿和两个弟妹进学校去了;却还有兄弟的两个孩子哭嚷着要跟去。他已经被哭嚷的声音缠得发烦,他看见自己的手掌比平常大了三四倍,铁铸似的,向侄儿的脸上一掌批过去……”“侄儿满脸是血,哭着进来了”,梦中的情境其实也是他真实内心的外现,反映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在梦中对待弟弟两个孩子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对待弟弟并非真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①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22-2023学年北京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广东卷)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