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A10联盟2022-2023届高三开年考语文试题巢湖一中 合肥八中 淮南二中六安一中 南陵中学舒城中学太湖中学天长中学屯溪一中宣城中学 滁州中学 池州一中 阜阳一中 灵璧中学 宿城一中 合肥六中 太和中学 合肥七中 科大附中 野寨中学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
试题预览
A10联盟2022-2023届高三开年考
语文试题
巢湖一中 合肥八中 淮南二中 六安一中 南陵中学舒城中学 太湖中学 天长中学 屯溪一中宣城中学 滁州中学  池州一中  阜阳一中  灵璧中学  宿城一中  合肥六中  太和中学 合肥七中 科大附中  野寨中学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相对于其它文体,报告文学是一种“外向型”的文体。它的“报告性”决定了它必须像新闻一样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任何一种文体也许都有借口逃避现实,而报告文学不能。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它的姿态和脚步都必须是向前的。与社会现实互动,与时代发展同步,将根系深深扎入当下生活,是这个文体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它能量和活力的源泉。
文学创作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说法,这“四力”仿佛为报告文学量身定做。“四力”之中,最费心、劳力、耗时的当属脚力;并且脚力的意义,还依赖于其它“三力”的支撑才得以存在。如果眼力、脑力、笔力不行,纵然你走了千里万里,结果仍不得而知。数月或数年后,一部作品出来方有定论。如果作品成功,那之前的辛苦和劳动还算有了意义;如果作品失败,之前大段时间的奔波与周折,都将被宣告为“无用功”。无疑,报告文学作家总是要比从事其他文体的作家多付出很大一部分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劳动。很多天赋好一些的写作者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便转头去写小说或诗歌,没耐性也没有勇气把热情、精力和时间都花在那些难以把握的采访上。
然而,不管这件事情有多难做,终究还是需要有人做。毕竟,报告文学这一大有作为的文体需要有优秀的作家群体来支撑,需要有人为其付心血和汗水。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表现领域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的写作主题,只适合于报告文学;直接、迅捷、有力量,这些特殊的文学向度也构成作家们不能舍弃的理由。既然报告文学写作的人文价值在,其全面反映社会现状和人性复杂的文学可能性在,坚守和捍卫这个文体尊严的必要性就在。什么叫担当呢?就是要在艰难与容易、压力与安逸、约束与自在、值得与不值的权衡和选择中,依从责任和使命,而不是个人苦乐和得失。这就是一个作家应有的使命担当。
(摘编自佟鑫《报告文学的修为、使命与担当》) 
材料二:
对报告文学应该模仿客观存在的现实还是揭示更加本质的现实,不同的理论家都持有相应的观点,且争论不休。小说、戏剧和诗歌,其自身具有虚构性。亚里士多德指出的,“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业已成为虚构类文学创作者信奉的圭臬。对非虚构类文学书写的讨论,则长期在反映已发生的事情上打转。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真实记录历史和社会的文体,读者天然会对其产生信任感和真实感。不过,报告文学的书写者也希望通过客观真实达到一种更本质真实的效果。毕竟所有的文学书写者反映的绝不仅仅是生活世界,而是现实与虚构交织在一起的“可能性世界”——只是这种对可能性世界的描述潜藏于作者的想象书写中。
事实上,“可能发生的事”背后也包含着作者从“实然世界”寻找其所认为的“应然世界”的愿望和可能。除了透过事实总结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写作者往往也希望借助文学创作传达自身的某种理念和愿望。有无这些理念和愿望,可说是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的重要区别。新闻报道力图准确、客观传达事件的来龙去脉与人物的真实形象,即便书写者想透露自身的看法或无意识地流露出价值判断,也受限于文体自身的要求。但报告文学则不同,因为它是一种记忆性书写,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想象与纪实交融的情况,报告文学书写也就不再像镜子般再现社会真实,而是会打上受访者与书写者主体意识的烙印。
其实,不论是寓褒贬于纪实还是描述“可能发生的事”,都需要主客体的统一。想象恰恰为报告文学实现主客体的统一提供了基础,因为想象具有双重超越性。一重是主体对自我意识的超越。受访者和书写者总是抱有某种目的进行想象活动。这种目的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其在现实中难以获得满足,主体想象出一种让自己满意的状态来弥补现实的不足。另一重超越性便是对社会现实的超越。这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或通过报告社会现实存在的不良现象,呼唤更美好的社会,这是对客观存在的超越;或弘扬社会新风、时代精神与个人品质,这同样是对客观存在的超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柔石想象歌声是五彩美丽的云,“用了 ‘共产主义’的大红色的帆篷,装载着我们到了自由、平等的无贫富、无阶级的乐国”。今天,《大国重器》《最好的时代》《国家温度》《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作品,展现了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力量,这样的中国正是柔石等先行者期盼的中国社会。中国奇迹与时代精神激励着中国人不断奋进,超越当下,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
(摘编自陈想《纪实与想象:作为记忆书写的报告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是报告文学的根本属性之一,也是它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的特殊之处。
B.在表现领域、写作主题、文学向度等方面,报告文学往往具有自身的特色,作家有可能大有作为。
C.亚里士多德关于诗人职责的话对小说等虚构文学影响巨大,对报告文学等非虚构文学也有借鉴意义。
D.主体在现实中未能获得满足,就可能抱着某种目的进行想象,以此达到一种满意状态来弥补现实的不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指出报告文学的创作需要有耐性和勇气,需要依从责任和使命,有担当的意识。
B.文本二从是否传达自身理念和愿望的角度论证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的区别,对比鲜明。
C.文本二举《大国重器》等为例,论证了报告文学与时代精神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D.文本一指出报告文学具有人文价值,文本二引柔石言论说明了报告文学中想象的功能。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报告文学有三重门,第一重门是生活之门,其次是文学之门、思想之门。
B.报告文学要求的是“是生活”,而小说等文学门类要求的则是“像生活”。
C.“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所以人们常把报告文学形容为“行走的文学”。
D.报告文学,报告在前,文学在后,当以报告为主,文学不过点缀而已。
4.想象在报告文学中存在的原因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5.报告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保卫延安(节选)
杜鹏程
“报告!”陈兴允轻轻地走进窑洞,低声喊。
“哦,你来咯!把湿衣服脱掉。”彭总走到床边,提起一件自己常穿的破旧棉 衣,说:“披上。”
彭总,中等以上的身材,普通工人的脸相,两道又粗又黑的浓眉下一对不大的眼睛闪着严肃刚毅的光芒。这位天才的军事家像普通劳动人民一样质朴、淳厚。他和陈兴允谈了几句话以后,又注视作战地图,扳住指头在计算什么。有时,他来回轻轻地踱着步子。看来,他总是全副精力都贯注在某一点上,冷静地深思着。彭总让陈旅长走到地图边,要他看其他战场敌我态势以及敌人在陕北的分布情况和动向。有时候,他回头看陈兴允的眼睛,仿佛在观察:“他是否懂了这一切呢?”陈兴允觉得彭总那严肃深沉的眼光,直射到人心里。在这样眼光下,软弱、犹豫、自私都无法隐藏,正像眼睛里不能有针尖大的灰尘一样。
彭总沉静地站在地图面前,使人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并不使你感到冷淡,相反的,这是耐心的启发、等待和父兄般的关怀。
虽然将要进行的战斗,是部队在陕甘宁边区作战的第一次攻坚战,虽然部队攻坚经验很少,可是陈兴允一站到彭总面前,他就觉得蟠龙镇一定会拿下。
彭总深思着,偶尔和陈兴允说一两句话。
陈兴允,在这第一次和彭总接近的时刻,彭总的举止言谈使他微微感到奇异。他回忆起自己每一次对干部交代任务的时候,害怕他们了解不清,总是反复地给他们讲,要他们中间某些人复诵。可是彭总老是冷静地、精神非常集中地谋虑着,而很少说话。彭总不长篇大论地讲话,可是他的话里,压缩着宝贵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他的话,会让你联想起很多的事情。他的话,一投入你的脑子中,你那很多模糊感觉到而说不出的凌乱、片断的经验,便联贯起来了,系统了,明确了,提高了。这时,你会惊奇地对自己说:
“啊!事情原来这样简单、明确!可是以前我怎么觉得它是那样复杂和没有头绪呢?”
陈兴允正寻思,三个小娃娃,跑到彭总住的窑洞门口。这些个娃娃最大的有六七岁,最小的只有四五岁。警卫员一边瞪眼吓唬,一边低声喊:“小鬼,别乱跑,回来!”娃娃们根本不理睬,连跳带蹦地闯到彭总住的窑洞中去了。
彭总弯下腰,轻轻摩着娃娃们的头,问:“噢,你们有什么军国大事要来讨论?”娃娃们傻呵呵地互相瞧瞧,一对对的黑眼珠,像那荷花叶上的水珠一样滚转。他们憨溜溜地笑了。接着,他们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一拥上去抱住彭总的腿,有的向彭总要子弹壳,有的向彭总要一支很小很小的手枪。
彭总给一个小娃绑好鞋带,给另外一个小娃擦了擦鼻涕,然后又跟他们有趣地谈了一阵,最后说:“这里不需要你们发言!”娃娃们跳着往出走,彭总用手照护着他们,一面走,一面说:“好,到外面去玩。对你们是不能讲原则的。小心。 不要跌跤!”
彭总望着走远了的姓娃们,故意踏着泥水,倒退着、跳着向他招小手,他坦然地笑了。
(选自《保卫延安》,有删改)
文本二:
彭德怀速写
丁玲
“一到战场上我们便有一个信心,几十个人的精神注在他一个人身上,谁也不敢乱动。就是刚上火线的,也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而不懂得害怕。只要他一声令下,我们就找不到一个人不高兴去迎着看不见的死而勇猛地冲上去!我们是怕他的,但我们更爱他!”
这是一个24岁的青年政治委员告诉我的。当他述说这一段话的时候,发红的脸上隐藏不住他的兴奋。他说的是谁呢?就是现在我所要粗粗画几笔的彭德怀同志,他现在正在前方担任红军前敌副总指挥。
穿的是最普通的红军装束,但在灰色布的表面上,薄薄浮着黄的泥灰和黑色的油,显得很旧,而且不大合身,不过他似乎从来就没有感觉得到。脸色是看不清的,因为常常有许多被寒风所摧裂的小口布满着,但在这不算漂亮的脸上有两个黑的、活泼的眼珠转动,看得见有在成人脸上找不到的天真和天真的顽皮。还有一张颇大的嘴,充分表示着顽强,这是属于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顽强的神情。每当遇到一些青年干部或是什么下级同志的时候,看得出那些昂奋的心都在他那种最自然诚恳的握手里显得温柔起来。他有时也同这些人开玩笑,说着一些粗鲁无伤的笑话,但更多的时候是耐烦地向他们解释许多政治上工作上的问题,诚恳地显示着对一个同志的勉励。这些听着的人便望着他,心沉静了,然而同时又更奋起了。但一旦他不说话沉思着什么的时候,周围便安静了,谁也唯恐惊扰了他。有些时候他的确使人怕的,因为他对工作是严格的,虽说在生活上是马马虎虎;不过这些受了严厉批评的同志却会更爱他的。
拥着一些老百姓的背,揉着它们,听老百姓讲家里事,举着大拇指在那些朴素的脸上摇晃着说:“呱呱叫,你老乡好得很••••••”那些嘴上长得有长胡的也会拍着他,或是将烟杆送到他的嘴边,哪怕他总是笑着推着拒绝了。后来他走了,但他的印象却永远留在那些简单的纯洁的脑子中。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中“自己常穿的破旧棉衣”的细节、文本二中“最普通”“不大合身”等表述,都体现了彭德怀衣着简朴的特点。
B.文本一没有直接描写彭总与陈兴允关于战斗的具体对话,借助陈兴允的心理活动主要刻画彭总严厉和坚强的一面。
C.文本二开头以青年政治委员的话倾诉爱戴,文末写彭总留给百姓的深刻印象,别具匠心,都运用侧而描写手法。
D.文本一着重刻画彭德怀眼光的严肃、刚毅和深沉,文本二突出其眼神的活泼、天真和顽皮,角度虽异,传神则同。
7.关于文本一中彭德怀与娃娃们交谈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娃娃们闯进彭总窑洞,折射出彭德怀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爱戴。
B.彭德怀摸娃娃头的动作,与“军国大事”的问话反差鲜明,尽显幽默。
C.“荷花叶上的水珠”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娃娃们的天真无邪。
D.彭德怀对娃娃们充满爱心,但“这里不需要你们发言”,凸显其原则性。
8.文本二说:“我们是怕他的,但我们更爱他!”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9.文本一和文本二是如何塑造彭德怀形象的?并据此概括“速写”的文体特征。(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佛肸以中牟叛,置鼎于庭,致士大夫曰:“与我者受邑,不吾与者烹!”大夫皆从之。至于田卑,曰:“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烹!”褰衣将就鼎,佛肸脱屦而止之。赵氏闻其叛也,攻而取之。闻田卑不肯与也,求而赏之。田卑曰:“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辞赏徙处曰:“以行临人, 不道,吾去矣。”遂南之楚。
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胜怨楚逐其父,将弑惠王及子西,欲得易甲,陈士勒兵以示易甲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易甲笑曰:“尝言吾义矣,吾子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取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我从子,非吾前义也。子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也。
芊尹文者,荆之欧鹿彘者也。司马子期猎于云梦,载旗之长拽地。芊尹文拔剑齐诸轸而断之,贰车抽弓于韔,援矢于笛,引而未发也。司马子期伏轼而问曰:“吾有罪于夫子乎?”对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臣闻之,王者之旗拽于地,国君之旗齐于轸,大夫之旗齐于轼。今子荆国有名大夫而减三等,文之断也,不亦可乎?”子期悦,载之王所,王曰:“吾闻有断子之旗者,其人安在?吾将杀之。”子期以文之言告,王悦,使为江南令而大治。
(节选自《新序•义勇》)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
B.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
C.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
D.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夫”古代官阶名称,地位低于“卿”“士”,后世成为一般任职者的称谓。
B.“褰衣将就鼎”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就”字含义相同。
C.“惠王”的“惠”为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D.“引而未发也”与“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引”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肸占据中牟发动叛乱,在中庭放置大鼎,对士大夫说,不听者驱离,听从者将从鼎中分一杯羹。别人纷纷听从,只有田卑不为所动。
B.赵氏平息了佛肸的叛乱,听闻田卑没有参与谋反,于是便寻找他想予以封赏。田卑认为如果接受了封赏则不合道义,所以推辞并移居别处。
C.司马子期在云梦之地狩猎时,他车载的旗帜拖拽于地,芊尹文看到后当即拔剑将旗帜斩断,并指出不同身份的人车旗应当有不同的规制。
D.楚王本来准备杀掉芊尹文,但在听闻子期的禀告后转怒为喜,并让原先地位卑贱的芊尹文管理江南区域,使得该地政治清明、局势安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烹!
(2)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

14.而对白公胜的威逼利诱,易甲是怎么应对的?为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元日述怀
卢照邻
筮仕①无中秩②,归耕有外臣③。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注】①筮仕:将出外做官,先占卜吉凶。②中秩:中等官位。③外臣:本指他国之臣,也指隐居之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的不是一般的仕途无望、归隐田居,而是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认识与感慨。
B.鲜花迎来的不是小山村的春天,而是整个大唐的春天,此句尽显诗人胸襟与气魄。
C.“三径”运用典故写居处荒芜而内心凄凉,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的用法相近。
D.尾联卒章显志,诗人毫不掩饰地抒发了自己喜悦的心情,祝愿年年岁岁风物常新。
16.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同样是描写元日万象更新的景象,王诗与卢诗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两句,与《诗经•荡》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相近,都强调善始善终的重要性。
(2)王安石主张义、利统一的价值观,他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______,_______”,解释了为国理财和与民争利的区别。
(3)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感慨于人生悲欢离合,故而含有“人生”二字的古诗词名句也屡见不鲜,比如“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我的父亲曾是一位篾匠,凭借精湛的手艺而深受乡邻敬重。当举家搬离农村时,父亲虔诚地取下他的那把挂在墙壁上的篾刀,还执意到灶房外的土里起出那块他磨了几十年刀的石头,用报纸 ① 地包裹了,放进我车的后备厢。进城后,父亲的蔑刀和父亲一样,不再威风,沦落为只配砍骨头的家伙。再后来,父亲终于找到钢筋水泥的一处软肋。那块磨刀石在小区花坛的一个角落,② 地立了起来,像它依然默默站在故乡的土里一样。我一直在想:父亲固执地将坚硬的磨刀石插入柔软的泥土,是否也算在坚硬的都市生活中固执地留存了温柔的乡土记忆?
这么多年,父亲日常磨刀的场景至今依然 ③。磨刀时,父亲来回推拉,额头沁出汗珠。父亲的汗水,和着石与刀的汗和血,磨成了石浆。石浆从磨刀石上一股一股往下流,流成一条条灰褐的蚯蚓。磨一阵,父亲直起佝偻着的腰,眯起一只眼,对着光看刀刃。刀终于磨好了,我仔细观察父亲的那把篾刀,刃正,不偏不卷。我的拇指在刀刃上横向轻轻滑过,有强烈而细密的颗粒感。至此,父亲的蔑刀又一次洗心革面,火中凤凰一样涅槃,成就了全新而锃亮的自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以“我”的视角来审视父亲的磨刀过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 明。(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一般而言,失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入睡困难,即从上床到正常入睡的时间过长;另一种叫睡眠维持障碍,简单理解就是能睡着,但是夜间会多次醒来,有效睡眠不足。青年群体的失眠症状大多是入睡困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不断退化,①,睡眠的片段化情况增加。
很多人常常把失眠问题放在心上,直到出现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病理症状和不良情绪时才予以重视。并且还有人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每天晚上 11点之前能入睡、睡足6到8个小时才算是拥有好的睡眠。事实并非如此,良好的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基础情况有所不同。
那在日常生活中,②?有专家提醒,入睡之前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和心态很重要,安神定志是基本的治法。学会向外倾诉和释放坏情绪,培养“钝感力”来对抗压力,睡觉之前放空自己,冥想、听舒缓的音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稍微设低房间温度也有利于良好睡眠,夜晚身体新陈代谢减缓。产生的热量减少,③ ,凌晨左右会达到最低点。而这时往往是深度睡眠的时间,通过帮助身体降温来帮助减缓新陈代谢速度,使人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拥有良好睡眠。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和文中“钝感力”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B.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收集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乔乔用苹果系统上的时间追踪软件做学习时间记录,然后通过电子手账五色标记全天时间轴;栗轩每次吃饭都会带上一台电子秤,计算食物热量精确到克;刚刚工作的艾乐参加了百日阅读自律营,今天她看完了《成为可怕的自律人》,标记显示这是她今年看过的第23本书,距离目标还差7本•••••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把生活数字化,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
量化人生目标,精确时间管理让人生具有目标感、掌控感,但也带来了哲学方面的讨论: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彻底量化?人生不该虚度,可人生必须量化吗?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A10联盟2023届高三开年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
A(“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的特殊之处”错误。原文说“像新闻一样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可知,“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并非报告文学特有;且原文中“也许”也属或然性的限制。)
2.(3分)
C(“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错误,原文是论证想象对社会现实的超越。)
3.(3分)
C(材料一的观点是“报告文学需要深入生活(也就是“脚力”)”,C项“七分采访”“行走的文学”最为合适。)
4.(4分)
原因:报告文学追求客观真实之上的本质真实,须借助想象来描述可能性世界;报告文学是记忆性书写,反映受访者与书写者主体意识,必然存在想象。作用:报告文学需要主客观的统一,而具有双重超越性的想象可以为其提供基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4分)
①社会现实是报告文学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其能量和活力的源泉;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表现领域和写作主题只适合于报告文学。②报告文学可通过想象实现对社会现实的超越,或通过报告社会现实存在的不良现象,呼唤更美好的社会,或弘扬社会新风、时代精神与个人品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3分)
B(“主要刻画彭总严厉和坚强的一面”不正确,主要是刻画其沉静的力量和智慧。)
7.(3分)
D)(“凸显其原则性”错误,这是与娃娃们开玩笑。)
8.(6分)
①①彭德怀“严肃深沉的眼光,直射到人心里”,令软弱、犹豫、自私都无法隐藏;对工作十分严格,令部下在战场谁也不敢乱动。所以“我们是怕他的”。②彭德怀关心同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甚至有点天真顽皮,能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指挥作战镇定自若,举重若轻,在军民中富有崇高威望。所以“我们更爱他”。(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9.(6分)
第一问:①文本一通过与陈兴允讨论、与孩子们交谈这两个场景展开,有连贯的故事情节,细节富有想象力,描写具体细腻。(2分)②文本二抓住彭德怀最本质的性格特征进行简笔勾勒,基本上没有故事情节,纪实性强,描写简明凝练。(2分)第二问:速写具有纪实性、篇幅短小、简练生动的特征,强调用具有概括力的笔墨描摹人物、叙述事件、复现场景。(2分)(意思对即可)
10.(3分)
B(本句作为记言性句子,断句要注意句意连贯并关注句式的对称性。其中“不可也”是对赵氏封赏的婉拒,所以应该断开,而且“一人举”和“赏一人”句式形成对称,所以据此可以排除A、C项;“怀耻”的修饰对象是“中牟之士”,二者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B。)
11.(3分)
A(A项错误,“大夫”地位低于“卿”高于“士”,所以选A项。B项两个“就”都是靠近、前往之意,本项正确。D项第一个“引”是动词,拉开(弓)之意;第二个“引”是拿来之意,两个词的含义不同,本项正确。)
12.(3分)
A(“不听者驱离,听从者将从鼎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下一个『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