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精专题检测:散文阅读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精专题检测:散文阅读(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阅读下文,回答各题。父母在金小林①母亲绑着一片湛青色过膝拦腰布,在老屋的锅灶头前烧猪食。隔溪对岸,父亲在路边的水泥空地上打豆子。窄窄的河床下,溪水如练,淙淙有声。一只肚白背灰的鹅,正高高伸着脖子,探头探脑地率领几只鸭在浅滩上摇臀摆尾。②仲秋的午后,散落村庄周沿的梯田一片灿黄,微风拂面而过,裹挟着
试题预览
一、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父母在
金小林
①母亲绑着一片湛青色过膝拦腰布,在老屋的锅灶头前烧猪食。隔溪对岸,父亲在路边的水泥空地上打豆子。窄窄的河床下,溪水如练,淙淙有声。一只肚白背灰的鹅,正高高伸着脖子,探头探脑地率领几只鸭在浅滩上摇臀摆尾。
②仲秋的午后,散落村庄周沿的梯田一片灿黄,微风拂面而过,裹挟着阵阵稻香。阳光正好,是个适宜秋收的日子。
③打豆子的父亲坐在一张糙而旧的条凳上,孕育一夏的豆粒,被外力猛烈唤醒后迅速择破松脆的豆荚,抖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似一群小精灵在擂桶内欢腾跳跃,沙沙作响。父亲总是先敞打十几下,然后找出“顽固”的豆荚,挤出几粒“漏网之鱼”。整个下午,父亲都在重复这些动作。
④我刚一靠近,父亲立马偏转头来:“走开点,邋遢得很!”在我家乡,“邋遢”是“脏”的意思。我穿着一身体面的衣裳,显然与一切农活格格不入。父亲老树根样的脖颈上,早蒙了厚厚的尘泥。他的头顶上,静卧着两瓣枯黄的豆壳。稀疏的发丛下,重枣色的头皮映照着阳光,亮闪闪的。
⑤正堂边堆着一大垛鲜绿的解放草(野茼蒿),这是母亲从田野里新拔回的猪草。近旁地上,搁着一把柴刀和一个千沟万壑、草汁班斑的树墩儿。母亲还没来得及切草。我拉了张小矮凳坐下,拿起柴刀在树墩儿上咚咚咚地切起来。母亲闻声过来阻拦:“别切别切,你切不来!”母亲急拽我肩膀,试图收走我手中的柴刀。母亲拗不过我,赶忙找来两双麻布手套:“你真要切,把手套戴上,小心点。”另一双手套,母亲让我给对岸的父亲送去:“豆树刺手,你爸不听我的,你拿去让他戴上。”
⑥父亲终究也没听我的:“要戴老早就戴了,手套戴着,豆荚不好捏。”为不漏下豆荚里的每一粒豆子,他宁愿刺手。父亲也让我给母亲传话:猪栏内的猪屎等他去铲,脏。家里养着两头猪,早晚两顿进食前清理猪屎,这是两位老人每天的必修课。
⑦我戴上手套,继续咚咚咚地切猪草。母亲在锅灶头前料理猪食,时不时转过头交代一句:“小心点!”细细碎碎切完一大堆解放草后,腰腿酸麻。抬眼时,却见母亲正提着两桶热气蒸腾的猪食,踩着碎步,颤颤颠颠地走在通往猪栏的墙弄里。两桶猪食随着脚步的一前一后剧烈地晃动着,汤汁溅溢一路。母亲年轻时,两手可凌空各提一桶三四十斤的猪食健步如飞,桶内却波澜不惊。如今,她的臂力大不如前。
⑧猪在栏里咂吧咂吧地大口吞咽着,母亲时不时弯腰往槽里加点糠调味。我静静地伫立一旁,望着她那满头银丝,忍不住劝她:“你和爸以后活都少干点,明年猪别养了,身体要紧。”在城里工作成家后,由于种种羁绊,我每年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让人担心的是两位老人的身体。
⑨“我们都老了,不要紧,不要为我们担心。你还年轻,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胃不好,酒要少喝点……有什么病痛但愿都给我们老人,只要你们这些核子健健康康,我们就放心了。”母亲淡淡地说。
⑩猪已经吃饱,打着饱嗝走开了,母亲关上猪栏门,提起两个空猪食桶,喊我跟着她一起回家。走在母亲的背后,我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我又做回了儿时母亲的“小尾巴”。
⑪对岸,父亲已经打好了豆子,正从擂桶往篾箩里装豆子。那一粒粒金黄而饱满的豆子,你挨我,我挨你,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宁静而祥和。赭红色的夕阳下,割稻的乡亲们也挑着满担沉甸甸的谷子,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村庄的上空,已炊烟袅袅……
⑫望着家乡这一幕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我久久地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情境里,时光若止。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世界上有一种幸福,就叫“父母在”。
1.阅读全文,概括文章描述了关于父母的哪些场景。
2.品味语言,完成下列问题。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孕育一夏的豆粒,被外力猛烈唤醒后迅速撑破松脆的豆荚,抖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似一群小精灵在擂桶内欢腾跳跃,沙沙作响。
3.第⑪段画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4.文章的标题“父母在”有何含义?

二、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父亲和那棵树
寇建斌
①父亲把香椿树锯倒了。
②先剃去枝杈,再锯断树干。女儿云到家时,树已躺在地上。院子空出一片,枝叶散落一地。云大喊:“爸,你怎么把树锯了?”父亲笑笑,不语,兀自打理着那已然不是树的木头。
③树是父亲小时候栽的,与父亲的年龄相仿。一开春,就会冒出一树嫩芽,散发出醇厚浓郁的香气,灌满院子,灌满屋子,溢到村里村外。
④到了谷雨这天,父亲就用绑了铁钩的竹竿摘香椿芽。云想爬到树权上摘,父亲说树还小呢,撑不住。云想拿竹竿自己摘,父亲说小孩子手上没准呢,会把树弄疼的。云只能巴巴地抬着下巴看父亲摘。
⑤阳光均匀地洒满枝头,香椿树顶着一头灿烂,随风在春日里摇着。父亲很小心,扳住芽头,手腕轻轻一抖,一苗墩芽就飘落下来。云举着两只小手赶紧去接,嫩芽浮在手掌里,晶莹透亮,比花儿还漂亮。云将嫩芽擎到鼻尖,眯起眼睛,细闻,感觉那香气立时钻进了自己的身体,充盈在心里,肺里,脑袋里。父亲摘,云捡,待那洒满金色阳光的嫩芽都到了箩筐里,云便把一箩筐阳光抱进屋里。
⑥这天的饭食里便有了云最爱吃的菜——香椿炒鸡蛋。金黄色的鸡蛋,翠绿色的香椿,杂糅在一起,很好看,也很好吃。云便把这一天当作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⑦香椿树很奇特,被剃光了头,就像理了发,很快又长出一茬嫩芽,接着又被荆一次。之后的叶子不香不嫩了,才属于它。许是因为每年要贡献两茬叶子,香椿远比臭椿树长得慢。臭椿的叶子闻着臭,连猪羊都不吃,树干却光滑,不像香椿满身伤疤般干裂,而且高大挺拔,站在香椿身旁,有种趾高气扬的做慢。不过,论木质,臭椿松脆,不及香椿细密结实,难以派上用场。香椿站在矮处,并不仰视它,只安静地待在一隅,每年春天都奉献出新生命的嫩芽。
⑧父亲剥去树皮,解了板,码好放起。次年开春,把锛、凿、刨、斧、锯全套把式掀出来,开始在木板上打墨线,他在做一件家具。云问做什么,父亲仍笑笑,不语。
⑨父亲早年当木匠,手很巧,帮人打过许多家具。后来村里需要,当了民办教师,就没有时间了,家里至今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他把全副心思都用在学生身上。云半夜醒来,常看到父亲如雕像般坐在桌前,整理教案,批改作业。父亲的辛劳并未给家里的生活带来多少变化,工资少得可怜,农活耽误得多,庄稼收成也不好,不待别人奚落,他就羞愧不已。只有在面对学生的毕业成绩单时,父亲才会露出开心的笑容。长期劳累加上营养不良,使他很早就患上了肺病,人佝偻成大虾,嗓子咳到嘶哑。云劝父亲去看病,好多人也劝,父亲只笑笑[1],说没事,依旧坚持上课,他一刻也放不下他的学生。
⑩父亲像雕琢工艺品一样,用他的香椿木做那件家具。按传统工艺,全部榫卯,不用一颗螺丝、铁钉。他做得很迷,也很吃力。谷雨这一天,家具终于做成了,是一张方桌,香椿木繁复细密的花纹清晰可见,那桌面美得像一幅画。家里人,邻居,还有村里的许多人都来看,无不赞叹。那天,父亲笑[2]了,也永远地止住了咳嗽,笑容凝固在了他的脸上。
⑪又是谷雨,云坐在方桌前,看着那繁复细密的花纹,闻着从木纹里渗出的香气,想父亲的一生,想那棵香椿树,若有所悟。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自然段,单句独立成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父亲当民办教师,工资很少,并未给家里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感到后悔,羞愧不已。
C.第[1][2]处“笑”含义不同,第[1]处是不在意的笑,第[2]处是心愿终了倍感欣慰的笑。
D.文章构思巧妙,以香椿树为线索,既叙写眼前的事,又插叙相关回忆,行文波澜起伏。
6.第⑦自然段写臭椿树有何作用?
7.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8.结尾写云坐在方桌前“想父亲的一生,想那棵香椿树,若有所悟”,她感悟到什么?请写出两点。

三、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致信儿子
麦家
①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
②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③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房楼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
④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
⑤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⑥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为什么?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
⑦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
⑧说到守护,你首先要守护好你的生命,要爱惜身体,要冷暖自知,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言语的,肢体的,个别的,群体的。
⑨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
⑩其次,你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它应该是善良的,宽敞的,亮堂的,干净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
⑪善是良之本,宽是容之器,亮了,才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魉。心若黑了,脏了,人间就是地狱,天堂也是地狱;心若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
⑫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
⑬儿子,请一定记住,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
⑭然后我们来说说美吧,如果说爱是阳光,那么美是月光。月光似乎是虚的,没用的,没有月光,万物照样漫生漫长,开花结果。但你想像一下,倘若没有月光,我们人类会丢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诗歌,多少音乐。
⑮美是虚的,又是实的,它实在你心田,它让你的生命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饱满生动的。
⑯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是不?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如果实在想了,那就读本书吧。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更值钱!
⑰请容我最后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
爱你的父亲
2016.8.21
(原文有删减)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封信的内容。
10.文中说:“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作者对儿子有哪些提醒?
11.赏析文中划线句。
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更值钱!
12.这封家书在《朗读者》被麦家朗诵,被称为《朗读者》开播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也被赞誉为“2017最美家书”。请说说信中哪些地方“催泪”?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接母亲过冬(有删改)
陈庆立
①国庆节过后,北方很快就冷了起来。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一边收拾房间,一边去家政公司请保姆,做好迎接母亲的准备——多年来渐渐成了习惯,乐此不疲。
②自从18年前父亲过世,母亲就跟着我妹妹住在山东梁山的乡下,但到了冬天,她会逆候鸟而行,北上过冬。如果晚接几天,她就会带着期待的语气在电话里问我:“什么时候来接我?”冬去春来,天气暖和起来,她又嚷着返回乡下,如此年复一年。
③当年我在北京找媳妇,最担心的就是不接纳母亲,没想到婆媳关系特别和谐。久而久之,母亲和我们这个三口小家融合得越发紧密,一起去旅游、见朋友、看展览。只要适合她去的地方,我们就会带上母亲。
④母亲的牙掉光了,一起外出吃饭时,我会带把餐用的剪刀,把饭菜夹到碗里剪碎。北京前门有家东来顺火锅店,涮肉比较细嫩,我试过不用嚼也能吞咽,就常用轮椅推着她去吃。近几年,在家里做饭,炖和煮的食物越来越多,炒菜也总是炒得软烂,目的是益于母亲消化和吸收。
⑤母亲最爱看我包饺子。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就开始切菜、调馅、和面、擀皮、包饺子。母亲看一眼电视,再看一眼我,跟我们有说有笑。虽然她听力不好,但总是很乐意分享她从电视画面中“悟”出的情节,于是我们一家人听着戏里戏外两个版本的故事,不时被逗得哈哈大笑。待看节目困倦了,我会端上煮好的饺子,尽管母亲吃不了几个,但我心里是那么甜蜜,全家团圆,这正是年的味道。
⑥随着时光推移,母亲年纪越来越大,来北京先是单手拄拐,后是双手拄拐,再后来是坐着轮椅来。近两年上床下床、上车下车,包括坐轮椅,都需要我们抱了,行动越来越不便。有时我在隔壁房间与朋友喝茶聊天,她听到动静后会慢慢挪动着走过来,同我们一块儿喝。再后来,我干脆把茶桌设在她的房间,来了亲戚朋友就和她一起品茶。母亲很是兴奋,有时还端起茶杯微笑着跟人碰杯。
⑦这两年,母亲突然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预期,每当有人问她年龄多大了,她便会伸出一个手指头说:“100啦!快100啦!”有时来了客人,她也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你知道我多大了吗?我快100啦!我都100岁啦!”说话时她的眼睛很亮,充满自信。
⑧为了让母亲起居方便,我们把她睡的床、坐的椅子、用的马桶,都调整成40厘米高。这几年,接她来北京,东西总是能塞满一车,不但要带着平时睡的床、轮椅、坐便椅、沐浴凳,还有换季的被褥、衣服、日常用品。我也会提前给她打扫好房间,腾空衣柜,做好各种准备,年复一年,好不热闹。慢慢地,我适应了这种生活节奏,每年开着商务车,迎一次送一次。五百公里的路不算短,开上七八个小时是常事,然而母亲总是兴致很高,车行一路,我们聊一路。
⑨这个冬天,我又一次早早地将母亲接到北京,共同迎接又一个春天的来临。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02月05日15版)
13.文章质朴无华,感情细腻,根据文本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再续写两句话,展示你的阅读理解。
文章一“接”字脉络分明,一“情”字情深意浓。情在“接母亲过冬”的氛围中,情在“接母亲过冬”的习惯中,情在“接母亲过冬”的__________,情在“接母亲过冬”的_________,情在“接母亲过冬”、和母亲一起品茶的快乐中,情在“接母亲过冬”的许多年的坚持中……
14.划线句子两次写到母亲说自己“100啦”,从这一细节,你读出了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15.品味下面两句话,品析“盼”和“熬”共同表达天下儿女怎样的情感?
这个冬天,我又一次早早地将母亲接到了北京,共盼又一个春天的来临。(本文)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莫怀戚《散步》)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朱成玉
①我的少年时光很短,最起码我自己这样认为。
②我说它短,是因为本该去享受的少年时光,被我自己掐断了。
③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因为我的倔强和高傲,中考的时候只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 那就是重点高中。我对所有人说,重点高中是我的囊中之物。结果老天弄人,差三分而败北。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④老师来劝我重读,父母也劝,可是我哪里还有脸回到学校,除非让我戴上一个大大的面具,用来遮羞。
⑤我没有选择重读,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坎坷的路——自学。
⑥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我的语文老师刘季夫知道后,让我加入他的文学社,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那是我最早接触文学,一篇篇小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在当地的小报上发表,从此,我的文学之路开始了,虽然艰辛,却无比欣慰。在最苦的时日里,在那个冷冷的西屋里,我的手,因为长时间拿笔,被冻成了馒头的形状。
⑦总是母亲起床做饭的时候,我睡下。像路遥一样,我的早晨,也永远都是从中午开始。
⑧可是后来季夫老师生了病,文学社解散,我的世界一下子又暗了下去。
⑨母亲倒是支持我,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吧。坚持,这是母亲最本真的鼓励吧,没有一点煽情的意味。“不过,”母亲接着说,“买稿纸和邮票的钱要你自己去挣来。”
⑩是啊,不工作,一直这么靠父母养活,我心里也愧疚,一咬牙去了父亲的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白天工作,夜里写诗,靠着一种青春的激情,竟不觉得累。
⑪只是,我投出的稿子总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让我不禁有些动摇了。
⑫还是母亲,还是不带半点煽情味道的鼓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事儿,坚持住,总会有成果的。”
⑬我便选择继续坚持写下去。那个时候,喜欢看书,可是家里那几本书都已经读得稀 烂,做梦都是关于偷书的梦,梦见自己偷偷地潜入书店,把书店里的好书装了满满几麻袋偷走,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
⑭和母亲说起我的梦,母亲笑笑没说什么,周末的时候,领我去书店,让我挑喜欢的书。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悲惨世界》《复活》《约翰•克利斯多夫》等等名著都是在那个时候与我抱了满怀的,我如饥似渴地读着, 忘我地走进小说的世界里。从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我知道了原来人间还有那么巨大的事难和不幸,人如果要作恶,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而人如果决心行善,又可能产生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从托尔斯泰的《复活》中,我学会了用解剖刀一般锋利的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同时也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中,我感受友谊的温馨、爱情的迷人和牵魂动魄、艺术的价值和力量。
⑮我的文学之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坚实了许多。
⑯又一次收到退稿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不敢面对母亲热切期望的眼神。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母亲在灶台上给我们炒花生果,一边炒,一边对我说:“不急,你着这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儿才能熟呢!人不也一样吗?受些煎熬和苦楚,有啥大不了?”我深有感触,是啊,有啥大不了的,我还不信,我的文字变不了铅字呢!
⑰终于,一年后的某一夭,我的文章终于发表了,而且还是《散文》这样的大杂志。 母亲向我表示祝贺的方式一样没有半点煽情意味,只是递给我一把炒好的花生果。我剥了皮, 吃了一个,真香,炒得恰到好处。
⑱这一次母亲没有说话,但我永远记住了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那一段妙语:多翻几个 个儿就熟了。
⑲是啊,迷茫、困惑……什么都不要怕,要成长,要成熟,就得在生活的热锅里多翻几个个儿呢!
16.情节概括。请依据内容完善表格中“我”中考落榜后努力打拼的四个故事。
情节 我的状态
①______ 感到羞愧
加入文学社进行创作 ②______
③______ 充满激情
在母亲帮助下买书,收到退稿, 坚持创作 ④______

17.语句赏析。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18.人物分析。请结合情节概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9.主题理解。请说说题目“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的深层含义



六、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③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④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⑤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址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⑥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⑦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⑧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济透。
⑨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维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⑩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沈和妈妈打游击战。
⑪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济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⑫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⑬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妝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⑭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20.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1.品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这句话主要运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2.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第③段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3.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七、现代文阅读
水袖之痛
肖复兴
①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作为梅派硕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文阁的声名无疑沾了梅派的光。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六年前,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坦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有距离;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好听,毕竟他正当年。
②其实,我对胡文阁的兴趣,不仅在于他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了自己的一件往事。
③上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20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便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苦练的功夫。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精专题检测:散文阅读(逐题解析)』  下一个『2022年上海各地高三模考文言文专辑语文试题(无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