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同步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同步练习(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的无数朵浪花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当。②世人所难得者唯趣,爱好收藏是一种雅趣。当下收藏书画、玉器、瓷器,甚至明清家具者众多,而收
试题预览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的无数朵浪花发出振聋发聩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当。
②世人所难得者唯趣,爱好收藏是一种雅趣。当下收藏书画、玉器、瓷器,甚至明清家具者众多,而收藏有价值的乌木者却是凤毛麟角。
③要解决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④有些人认为考取名校,选择热门专业才能让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更加宽广,其实,从普通学校,非热门专业走出来并大有作为的人俯拾皆是。
⑤在很多发达国家,当政客们轮流粉墨登场时,如何反腐成了执政者及普通民众最关注的问题。
⑥在这些定格的瞬间中,微笑,开怀大笑,无论是儿童的,还是老人的,只要是发自心底的笑,都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看到这样的笑脸,人们总不由得也付之一笑。

A. ②③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2. 下面几个情境中,语言表述得体、准确的一项是()
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管教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小说《天龙八部》)
B.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来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某网站体育消息)
D.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
3. 下列选项中,全都得体的一项是 
邱明是小有名气的画家,朋友郭东迁新居后,请他为客厅背景画一幅画,邱明画好后,在画上落款:“……郭东先生 ___。”(①指教②惠存③雅正)
高三16班蒋同学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蒋同学受年级邀请,在大会上为全年级同学交流学习经验,在发言结束时,蒋同学致谢说:“谢谢大家___ 。”(④倾听⑤聆听⑥垂听)
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者向人询问时,最恰当的表达是:____。(⑦赏光⑧借光⑨沾光)

A. ①⑤⑦ B. ③⑤⑨ C. ②⑥⑧ D. ①④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4. 汉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
成语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从它的结构关系看,有主谓关系(人定胜天、脚踏实地)、并列关系(情投意合、三番五次)、动宾关系(平分秋色、大显身手)、偏正关系(世外桃源、一盘散沙)、补充关系(轻于鸿毛、遗臭万年)等。
按照成语的来源和结构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梳理下列成语。
三顾茅庐不耻下问任重道远春风得意
一帆风顺纸上谈兵朝三暮四空中楼阁
集思广益逃之夭夭锦上添花想入非非
中流砥柱可歌可泣天衣无缝百感交集
痛改前非战无不胜孤芳自赏居心叵测
循规蹈矩恨铁不成钢自欺欺人语重心长
水深火热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主谓关系
并列关系
动宾关系
偏正关系
补充关系

5. 成语与俗语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写出与下面俗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示例)
关公面前耍大刀、孔夫子跟前卖“三字经”——班门弄斧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分道扬镳
(1)鸡蛋里挑骨头         ______________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______________
(3)打开窗户说亮话       ______________
(4)针尖儿对麦芒         ______________
(5)人心不足蛇吞象       ______________
(6)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______________
(7)拆东墙补西墙         ______________
(8)偷鸡不成蚀把米       ______________

6. 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一点,可以说“_________”(两个字);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短语,可以说“_________”;甚至还可用“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短语,可以说“互交白卷”“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材料一:
这些年,大批作家积极投身历史剧的创作实践,虽然也有“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三无牌”历史剧,但也创作了不少佳作力作,《大秦帝国》《于成龙》等作品,与此前的《东周列国》《康熙王朝》等上百部巨作一起,组成了一道古代历史剧的文化景观,被称为中国文艺用电视艺术呈现的中国通史。这些作品不仅帮助观众学习历史知识,也帮助观众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五千年中国社会演变和文明发展中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从而鉴古知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文艺家要用手中之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文艺形式来反映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切实发挥文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审美方式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我们的文艺才能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受到人民的喜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如果抛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摘编自《人民日报给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启示》)
材料二:
长期以来,受历史虚无主义和进化论的影响,国内外一些理论家、历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抱有否定的态度。要么轻易否定我们很多关于历史的文学作品,要么肆意歪曲中国历史,或将中国历史庸俗化,或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即便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也经常因为受西方观念的框架约束,要么对其真正价值认识不足,要么用西方之尺削足适履。整个中国历史在西方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就像是一个无处申辩的倒霉蛋。
但我在《长安十二时辰》的一系列介绍和评论中,感受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于本国历史的“温情和敬意”。该剧原著作者有在国外留学及在外企工作的经历,这符合我对当今中国年轻人的期待和评价:只有真正接触和了解西方,才能避免书本对于西方的美化和误导,由此也就更容易摆脱西方的观念条框,对中国历史抱有真正的“温情和敬意”。尤其是当今中国正处于国力不断上升的阶段,我们提出文化自信,对于自身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是绝对不可少的。也许,对于中国历史的态度契合当今无数年轻人的心态,正是该剧受追捧的重要原因。毕竟,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发现,否定中国历史,把它等同于钩心斗角的宫廷诡计,是经不起细看和推敲的。
当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态度,会对很多看似绝对的西方定论产生理所应当的质疑。例如《长安十二时辰》中讲到唐朝时的一种“职业”,被称为“不良人”,这是当时负责社会治安管理的小吏,类似于今天的刑事警察。笔者曾翻检多本国内警察院校的教科书,都认定警察诞生于英国。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学术定论。现代警察的几个特征是:非军队、非民众、职业化。按此标准,唐代的“不良人”至少已经具备两个半特征。而早期的英国“警察”或称治安官,最多具备上述一个特征,即非军队。隋唐开始,中国有了正式的科举制度,它所选拔的是“官”,在官之外,行政工作还需要很多“吏”,它是民众里面较为富裕的人群为政府的“服役”。这项政策实施长了便出现很多弊病。这一现象的改变是北宋王安石的变法。其方法是富户不用出人承担“吏”的无偿服役,改为出钱,政府再用这笔钱雇用合格的专业人员,而不再是无偿服役,从而避免“不良人”的腐败。这是继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之后,用公平方式雇用“小吏”。
笔者这番带有学术性的分析,在剧中未必有深入的阐述。但我希望它能让更多人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古代制度。只要摆脱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就会有全新的理解,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有更多的自信。 
 (摘编自刘仰《历史剧对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
材料三:
历史真实不可再现,对历史真实的追求只能无限企及。但可以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史,并以此逼近历史真实,传达出历史的神韵。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都认可“文史互证”的说法。钱钟书曾说过,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而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未吐露的心理……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
既然历史本身就具有文学性,这就给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意义和遐想空间。所谓传历史之神,其实就是努力抵达历史深处,准确窥测历史人物内心,沟通古人与今人的心灵,让历史的回声与今人共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历史剧的园圃里躬耕的剧作家,谁个没有这样的情怀和抱负?
(摘编自贾璐《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历史剧的高度》)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于成龙》等为代表的当代历史剧,展现恢弘的文化景观,既传播了历史知识,又教人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B.文艺应艺术地呈现“讲仁爱、重民本”等时代价值,只有如此它才能发挥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功能。
C.中国历史曾经有很长时期被否定,而将其庸俗化,或者将它随意编造以迎合某种意识形态,就是一大表现。
D.历史考据为了严谨,是只能看表面而不能深入挖掘的,艺术则可以深挖事物的本质,曲传历史人物的心理。
8.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整个中国历史都在西方意识形态笼罩的情况下,即使正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也未充分认识其价值。
B.接触和了解西方,发现其历史观的虚无主义本质,就容易摆脱其观念条框,从而对中国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
C.中国警察院校教科书认定警察诞生于英国,是因为书的编者没有对看似绝对的西方定论产生理所应当的质疑。
D.隋唐时期中国的“官”和“吏”是不同的。官是科举选拔出来的掌权者,吏是富裕人家帮助官工作的服役者。
9.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贞观长歌》打着历史正剧的旗号,主要剧情却围绕八条爱情主线和多角恋爱开展。
B.《一代名相陈廷敬》叙述陈廷敬整顿吏治之史事,塑造了忠于国与百姓的好官形象。
C.《敌后便衣队传奇》写八路军战士用可以充饥的包子作炸弹,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
D.《琅琊榜》脸谱化严重,梅长苏一看就正气凛然,谢玉仿佛脸上就写着“我是坏人”。
10. 材料二在论证中多次由“我”来发表议论,作用是什么?
11. 从上述材料看,历史剧作家应该有怎样的创作目的、创作方法、创作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
古镇随想
张炜
在川南黔北交界处有一座锁在深山中古老的小镇,名曰“二郎镇”。
踏上这里的街巷,身处有些突兀的静谧,令人忍不住猜想:这里太远了,究竟哪些有情趣的人到过这样的镇子?这里又为何热闹起来,涌动着不息的人流?
古镇有许多时候隐在浓雾中。雾幔扯不掉,它就长时间挂在山的半腰。峰峦秀丽,一色灰白陡立的石壁,青翠的山顶。一道深水从山间流泻而过,那是声名远播的“赤水河”。镇子建在河边有限的平地和山阶上,随意自由。
我漫步其间,想象这座镇子生成的种种缘由。它首先是当地山民的祖居地,因为随便一方水土都会诱惑生民,成为他们休养生息的地场。最早那一条条蜿蜒小路是山水冲刷出来的,再由人和兽一天天拓宽。无数生命的痕迹就这样连接起山里山外,沟通了一个越来越大的世界。
在外地人眼里这里偏僻而幽美,也许最适合做隐居之地。现代人的确陷入了新的窘迫,深刻感受着文明的挤压和追逐,说不定会逃到这样的深山僻地里躲藏起来。但是在遥远的农耕时代,是否也会有这样的隐士?他们又为何而来?为避祸,为求悟,为放浪,为修行?
山川大地之上,人就像种子一样撒开,然后顽强地生长。人与山水相依持久,渐渐生出浓烈的情感,好比母子之情。在深壑高岭之间,一代代人开拓雕琢出一方方小小的田园,上面长出一层嫩嫩的葱绿。
这种人与山的相守多么辛苦,多么寂寞,又多么超然安静。这里的劳作和收获,与大山之外当有许多不同。就为了品咂山中岁月,让其变得更有滋味,他们慢慢开始了酿造。这里的河水格外凌冽清新,粮秣最为单纯饱满,思悟愈加内向深沉。三者合一,日日演练,于是好酒出世。
饮者说:在漫长而又短暂、悲伤却又欢娱的人生之路上,如果没有了美酒陪伴,那还了得。或许果真如此,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酒香浓烈,代代不绝,赤水河一带已成为海内外神往之地。
二郎镇人造美酒,技法灵异,如有神授。他们在大山里找到一处奇怪的天然溶洞,它竟然分为上下两层,阔如神仙厅堂;洞内四季常温,正好用来囤放酒瓮。那一排排黑色陶瓮就安歇在大山腹中,不管世外风雨吹打,只默默孕育自己。待度过了几十年上百年,它们才开口吐香,一瞬间醺醉了整个世界。
走在二郎镇的古街上,踏着百年前的石阶路,一层层往上蹬去。两旁是木墙青瓦,是来历深长的建筑。整个一条街巷渍痕斑斑,简直就是一首写在大山深处的七律,或者是李白《蜀道难》那样的长吟。被乳雾浸染成暗红色的木墙,脚下滑腻的石头,都给人神秘幽深的感觉。攀登时人要大口喘息,这时满鼻满腔都是酒香。因为镇上人已经酿造了几百年,天长日久,这里的一切都被醇酒给笼罩了,化成了朦胧一体的美酒世界。
外地人在这里一边吃着山菜,一边饮酒思源。
喝过酒再来赤水河边,当地人手指两岸裸出的河道、被流水切割出的道道深痕,言说往昔的争战和大水故事。这里是码头,那里是航路,首尾不断是盐船,欸乃声声帆影远。不远处的自贡为古老的盐都,赤水成为要途,所以才有深山里的繁华和忙碌。盐使山地有了重味,酒令劳民多了品咂。
航道,战争,美酒,这三样事物加在一起,就不再是寂寞边地了。人类历史上还少有比这更富戏剧性、更多蕴含了诗意的天然组合。多少篙橹,多少弹痕,多少沉醉,多少爱与恨。时间就这样弹指而过,一闪就是百年,连那些活生生的记忆也变成了飘忽的神话。而今这河道上,只有坚硬的石头还在,上面刻满了细密紊乱的水痕,让后人阅读不尽。
当一切故事消失之后,古老的酒瓮还矗在那儿。它是深山溶洞里的珍藏,是秘而不宣的滋味。对于无法度量的时光而言,我们常常觉得也实在只有痛饮一途了。大山幽处有琉璃,云雾层叠生兰花;鞭马难上九重岭,回头一盼是古刹。那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与默默无闻的日月长相厮守吧。
打开一瓶封存五十年的老酒,从中品尝千古赤水。主人解释着“酱香”二字,令人遥想起东方人情有独钟的“酱”之使用。无酱不炊,颜色深邃,百炼成膏。一个“酱”字贯穿古今,遍布南北,显之美酒,用于佳肴。一瓶酒即牵出千万条文化的长丝,好比做酱的人挑开了一坨酵豆,低头深嗅无法言说的民间气息。
人偶有长饮和沉醉,以感受美好和虚幻,眼神明亮,心情舒畅,长于忘却短于记忆。人需要这清纯而浓烈的液体,这古怪又辛辣的芬芳。
望遍赤水河畔,全是酒坊;探过无尽街巷,无非醺香。我们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一直登上古镇最高处。引领者一路指点战争旧痕、盐船泊地、异人事迹。不远处是颜色深沉的芭蕉叶子,它们谦虚地垂着,和我们一起倾听。
(有删改)

12.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古镇生成情形的想象及人与山水相依持久、情感深厚的描述,意在表现古镇先祖们奋斗和坚守的品格。
B.文章说“现代人的确陷入了新的窘迫,深刻感受着文明的挤压和追逐”,意在通过对比表现农耕时代古人的悠闲和超然。
C.文章借“饮者”之口点明美酒对于人生的陪伴作用,与后文“人需要这清纯而浓烈的液体”前后呼应,意脉相通。
D.文章提及盐船、航道、战争,这些事物和美酒共同增加了边地的历史厚重感,作者也因此说“让后人阅读不尽”。
13.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一个外来旁观者的视角,用一种探寻者的心理,客观而充满感情地表达出对古镇的感受与思考。
B.文章“走在二郎镇的古街上”一段,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写出了古街的风貌,抒发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C.“当一切故事消失之后,古老的酒瓮还矗在那儿”一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回顾历史转到对现实的叙说和感悟。
D.文章结尾说芭蕉叶子“谦虚地垂着”,运用拟人手法,凸显了古镇人的内敛、深沉,也使结尾韵味悠长。
14. 本文用词别致,语言典雅,请分别举例说明。
15. 文章是如何用“酒”来表现古镇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行  香  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①、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②初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注]①探:探看。金英:葡花。②绿蚁:新酿的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蚁:酒的泡沫)称为“绿蚁”。
16. 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上阕前三句,写秋天的天空无云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抚今追昔,自己内心是何等情伤。
B.“薄衣初试,绿蚁新尝”两句承前说因为时近重阳衣服要加厚,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情怀酸楚。
C.上阕写重阳节本应家人相聚畅饮,却遇上风雨;下阕写风雨后黄昏院落的冷清凄惨,让人倍感孤寂。
D.这首词中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叠字,把词人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词的音律美。
17. 这首词下阕后三句“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的表达,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五、语言表达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翻阅《茶经》,想象陆羽的面貌,到底什么样的感动让他写下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茶艺的书?因为喜欢喝茶,还是因为喜欢在    之中体会茶汁缓缓沿喉而下,与血肉之躯    之后的那股甘醇?饮茶需要布局,    饮后的回甘,却又破格,多么像人生。同一个杯、同一种茶、同一种泡法,饮在不同的喉里,冷暖浓淡自知,完全是心证功夫。有人喝茶是在喝一套精致而考究的手艺;有人握杯闻香,吐纳清浊之气;有人见杯即干,不事进德修业,专爱消化排泄;有人随兴,水是好水,壶是好壶, 是好茶。大化浪浪, 半睡半醒, 茶之一字,     都可以注解。
    乌龙茶好比高人,能指点迷津;花茶非常精灵,可惜少了雍容气度;冰的柠檬红茶与我志不同道不合,可夏日炎炎,它是个好人;白毫乌龙耐品,像温厚而睿智的老者。加味茶里,薄荷最是天真可爱,月桂有点城府,玫瑰妖娆,英国皇家红茶,恕我直言,如镀金皇冠。
    还是爱喝中国的茶,情感特别体贴。铁观音外刚内柔,佛手茶春暖花开,柚茶苦口婆心,至于龙须茶,真像圣旨驾到,五脏六腑统统下跪。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品酌  融合  但是  诸子百家
B.品酌  溶合  然而  百家争鸣
C.品味  融合  虽然  百家争鸣
D.品味  溶合  即使  诸子百家
(2)根据上下文,请分析加粗词语“镀金皇冠”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六、作文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半日往返千里;首台千万亿次超算“天河一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以上;5G开启商用,半秒能下载一部影片……这是让世界惊艳的中国成就——今日之中国,1小时能创造超百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大约1.5亿斤粮食,新建近500米高速铁路,处理约600万件快递,往来货物贸易额超过5亿美元……70多年沧桑巨变,有一种奇迹,叫“中国速度”。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个字的作文。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1)按照成语的来源: 
神话传说:天衣无缝 
寓言故事:朝三暮四 
历史故事:三顾茅庐,纸上谈兵,百感交集,居心叵测 
文人作品:不耻下问,任重道远,春风得意,一帆风顺,空中楼阁,集思广益,逃之夭夭,锦上添花,中流砥柱,可歌可泣,痛改前非,战无不胜,孤芳自赏,循规蹈矩,恨铁不成钢,自欺欺人,语重心长,水深火热 
外来文化:想入非非 
(2)按照成语的结构: 
主谓关系:春风得意,一帆风顺,想入非非,天衣无缝,百感交集,孤芳自赏,居心叵测 
并列关系:任重道远,朝三幕四,集思广益,可歌可泣,循规蹈矩,自欺欺人,语重心长,水深火热 
动宾关系:三顾茅庐,痛改前非 
偏正关系:不耻下问,纸上谈兵,空中楼阁,锦上添花,中流砥柱 
补充关系:逃之夭夭,战无不胜,恨铁不成钢
5.【答案】吹毛求疵    一曝十寒    开诚布公    针锋相对    贪得无厌    舍本逐末    捉襟见肘    弄巧成拙
6.【答案】(1)败北(折戟)  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    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    
(2)握手言和    难分伯仲    难决雌雄
7~11.【答案】C、B、D、①增强所述材料的真实性,增强说服力。
②从“我”的视角发表议论,似与读者对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语言感染力。、①创作目的:呈现时代价值,传播历史知识,帮助观众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②创作方法:艺术地加工历史,把生命体验和感受融入历史,传历史之神。
③创作态度:对历史怀有温情和敬意,深入研究历史。
12~15.【答案】B、D、用词别致:
(示例一)如“品咂山中岁月”中的“品咂”,用于“山中岁月”,使得与滋味不相干的岁月有了味道。
(示例二)如“让后人阅读不尽”中的“阅读”,用于“水痕”,使得水痕有了内容,如同文字。
语言典雅:
(示例一)如“首尾不断……欸乃声声帆影远”,化用前人诗句,富有传统文化底蕴。
(示例二)如“无酱不炊……用于佳肴”,句式整齐,有文言色彩,凝练厚重,富有古典意味。、①文章通过写酿酒的缘由,描绘了古镇偏僻幽美的山水和寂寞宁静的生活状态。②通过写酿酒条件和技法的独特,展现出古镇特殊的风土人情。③借饮酒思源,回顾古镇悠远深邃的历史。④借品尝老酒,展现出古镇厚重的文化内蕴。
16~17.【答案】C、用了排比手法,句式整齐,读来声声凄切,句句血泪,情感悲切。借景抒情,捣衣之声、细微的蛩鸣声和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表现出词人出对逝去丈夫的无比怀念和国破家亡后的悲苦心境。
18.【答案】(1)A
(2)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英国皇家红茶比作镀金皇冠, 写出此茶尊贵无比、价格昂贵但只有虚名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此茶不甚喜爱的态度。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23山东德州名校九年级上学期作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个『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综合测评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