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三校联考语文学科试题卷命题人:长兴中学高一语文组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
试题预览
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三校联考语文学科试题卷
命题人:长兴中学高一语文组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是一门以言达意的艺术。但许多作品往往在热闹场中动作快到极重要的一点时,忽然万籁俱寂,现出一种沉默神秘的景象。文艺上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拿艺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含蓄不露。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梅特林克说:“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赞无言之美的话不能比此更透辟了。
我们要问何以说得越少,引起的美感反而越深刻了?何以无言之美有如许势力?
首先,艺术是帮助我们超现实而求安慰于理想境界的。现实界决没有所谓极乐美满的东西存在。因此我们的意志就不能不和现实发生冲突。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超脱到哪里去呢?超脱到理想界去。因此艺术家的生活就是超现实的生活,艺术作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的。换句话说,我们有艺术的要求,就因为现实界对待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行无碍,于是我们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超现实的程度大小,就看它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是阔大还是窄狭。这句话应稍加改正,我们应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其次,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所以欣赏艺术作品,要注重在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能拉得长,能缩得短。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
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
材料二
明确提出“无言之美”这一美学命题的是我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他在1924年发表的《无言之美》中说:“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在先秦诸子中,孔子、老子、庄子都已有“不言”“无言”之说,但多是因“言不尽意”而实行的一种策略。但《庄子•知北游》中有几句话,与“美”联系起来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即是说,世界上有“无言”之“大美”存在。由南朝而唐宋,由于诗人和诗论家,受钟嵘“文已尽而意有余”之启迪,加之已有禅宗哲学、美学思想的输入发展,更渲染了“无言”之美的魅力,使之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追求。
文学本是语言的艺术,诗又是语言艺术的最高样式,为什么其最高的美学境界又在于“无言”呢?这是中国古代一个具有辩证意识的美学命题。
“有言”是绝对的。至于“无言”,至少应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有的“意”不可用“言”尽行表达出来(诗人亦有意识的不尽行表达),只能让读者超越已有的文字去体味、探索而心领神会,文字之外的意蕴就在“无言”中获得。另一方面是诗人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功夫,他的语言最精练,表现能力最强,能用“三分之语”去创造了一个“用意十分”的情深意远的境界,其余“七分”被他省略了,寓“七分”于“无言”之中,这就是语言艺术功夫的高超显示。
“无言”相对于“有言”,进一步说,“不言”有赖于“善言”。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象显然,生韵流动矣。”诗人“善言”的表现,那就是善于做到“言外之旨”“韵外之致”“象外之意”,通向“无言之美”的幽径皆在于此。由此可断:“有言”的表现力越高,成了真正的善言,“无言之美”才能愈高地显现。“有言”的表现力愈差,“无言之美”就会遭到窒息。“无言”以“有言”为依据而得以超越空间与时间;“有言”凭“无言”的拓展而得以显示自身的魅力和能量。
(摘编自《朱光潜读后感》)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作品中,作者说出来的越少,该作品就越美,越深刻。
B. 文中“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是指“有尽之言”。
C. 艺术作品美在有弹性,“弹性”指作者创作的自由大小。
D. “菩萨低眉”是设喻说理,其本体即为“无言”。
2. 根据材料一、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光潜阐述人有两种处世态度,主要是为了论证超现实到达理想界的重要性。
B. 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主要是看其创造的理想世界的数量及其是阔大还是窄狭。
C. 善言者能用“三分之言”表达“十分之意”,这就是梅特林克赞美的“口闭”者。
D. 最高的美学境界在于“无言”,所以美的作品不需要讲究语言的技巧和功夫。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一中第一段观点的是(   )
A. 有人认为,相片比图画更美,因为相片把一切都真实地保留下来,更有纪念意义。
B. 希腊著名雕刻《拉奥孔》的创作者只把拉奥孔苦痛极点前一刻的神情雕刻出来。
C.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体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D. 林黛玉在临终前听到外面宝玉与宝钗结婚的锣鼓声,说道“宝玉、宝玉,你好……”
4. 有人认为孔子原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太笼统,于是将其具体化:“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变化不尽么?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么?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请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原话比具体化后的文字更能引起美感的原因。
【答案】1. D    2. C    3. A    
4. ①孔子原话体现了“无言之美”,所引起的美感越大越深越真切。或:孔子原话更含蓄,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更加深刻。②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孔子原话高度凝练,含义极为丰富。③具化后的文字道破奥妙和灵悟,索然无味。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作者说出来的越少,该作品就越美,越深刻”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一段中有“……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一是作品的美和深刻是欣赏者自己去领会而产生的;二是作品的美并不只是取决于作者说了多少,更取决于是否有“无穷之意”。
B.指代错误,结合“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可知文中“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是指“无穷之意”。
C.“‘弹性’指作者创作 自由大小”理解错误,“所以欣赏艺术作品,要注重在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可知“弹性”应是指作品含蓄有内蕴,有无穷之意。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主要是为了论证超现实到达理想界的重要性”错误。对应材料一第四段“我们有艺术的要求,就因为现实界对待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行无碍,于是我们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阐述两种处世态度是为了论证艺术作品产生的原因。
B.“主要是看其创造的理想世界的数量及其是阔大还是窄狭”错。原文“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超现实的程度大小,就看它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是阔大还是窄狭。这句话应稍加改正,我们应该说,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可以看出,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是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D.“美的作品不需要讲究语言的技巧和功夫”不正确,原文“另一方面是诗人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功夫,他的语言最精练,表现能力最强,能用‘三分之语’去创造了一个‘用意十分’的情深意远的境界,其余‘七分’被他省略了,寓‘七分’于‘无言’之中,这就是语言艺术功夫的高超显示”可以看出,具有“无言之美”的作品更需要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功夫,使语言精练,表现能力更强。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观点是“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A.照片虽然更逼真,但只是复制现实界的内容,不能创造理想界。图画家往往要选择、取舍,更含蓄,表现的现实世界虽极小而创造的理想世界则极大。所以不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
B.雕刻家只把将达苦痛极点前一刻的神情雕刻出来,所以他所表现的悲哀是含蓄不露的。
C.此时“无声”,但却产生无穷之意,给了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D.妙在使用省略号,具有丰富的潜台词。黛玉到底要说什么,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孔子的原话比具体化后的文字更有美感,更能体现“无言之美”。原文“拿艺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含蓄的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就是无言之美”就可以很好的的证明这一点。
从“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可以看出,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孔子原话高度凝练,含义极为丰富,含有无穷之意。
从“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可以看出,具体化后的文字没有美感,索然无味。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湖畔夜饮
丰子恺
①前天晚上,四位来西湖游春的朋友,在我的湖畔小屋里饮酒。酒阑人散,皓月当空。湖水如镜,花影满堤。我送客出门,舍不得这湖上的春月,也向湖畔散步去了。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我就坐了,想起小时在学校里唱的春月歌:“春夜有明月,都作欢喜相。每当灯火中,团团清辉上。人月交相庆,花月并生光。有酒不得饮,举杯献高堂。”觉得这歌词,温柔敦厚,可爱得很!又念现在的小学生,唱的歌粗浅俚鄙,没有福分唱这样的好歌,可惜得很!回味那歌的最后两句,觉得我高堂俱亡,虽有美酒,无处可献,又感伤得很!三个“得很”,逼得我立起身来,缓步回家。不然,恐怕把老泪掉在湖堤上,要被月魄花灵所笑了。
②回进家门,家中人说,我送客出门之后,有一上海客人来访,其人名叫CT(即西谛,郑振铎笔名),住在葛岭饭店。家中人告诉他,我在湖畔看月,他就向湖畔去找我了。这是半小时以前的事,此刻时钟已指十时半。我想,CT找我不到,一定已经回旅馆去歇息了。当夜我就不去找他,自管睡觉了。第二天早晨,我到葛岭饭店去找他,他已经出门,茶役正在打扫他的房间。我留了一张名片,请他正午或晚上来我家共饮。正午,他没有来。晚上,他又没有来。料想他这上海人难得到杭州来,一见西湖,就整日寻花问柳,不回旅馆,没有看见我留在旅馆里的名片。我就独酌,照例饮尽一斤。
③黄昏八点钟,我正在酩酊之余,CT来了。阔别十年,身经浩劫,他反而胖了,反而年轻了。他说我也还是老样子,不过头发白些。“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诗句虽好,我们可以不唱。略略几句寒暄之后,我问他吃夜饭没有。他说,他是在湖滨吃了夜饭,——也饮一斤酒,——不回旅馆,直接来看我的。我留在他旅馆里的名片,他根本没有看到。我肚里的一斤酒,在这位青年时代共我在上海豪饮的老朋友面前,立刻消解得干干净净,清清醒醒。我说:“我们再吃酒!”他说:“好,不要什么菜蔬。”窗外有些微雨,月色朦胧。西湖不像昨夜的开颜发艳,却有另一种轻颦浅笑、温润静穆的姿态。昨夜宜于到湖边步月,今夜宜于在灯前和老友共饮。“夜雨剪春韭”,多么动人的诗句!可惜我没有家园,不曾种韭。即使我有园种韭,这晚上也不想去剪来和CT下酒。因为实际的韭菜,远不及诗中的韭菜好吃。照诗句实行,是多么愚笨的事呀!
④女仆端了一壶酒和四只盆子出来,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放在方桌上。我和CT就对坐饮酒。正好墙上贴着一首我写的、数学家苏步青的诗:“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因为我又觉得,别的事都可有专家,而诗不可有专家。因为做诗就是做人。人做得好的,诗也做得好。倘说做诗有专家,非专家不能做诗,就好比说做人有专家,非专家不能做人,岂不可笑?因此,有些“专家”的诗,我不爱读。因为他们往往爱用古典,蹈袭传统,咬文嚼字,卖弄玄虚;扭扭捏捏,装腔作势;甚至神经过敏,出神见鬼。而非专家的诗,倒是直直落落,明明白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可爱得很。樽前有了苏步青的诗,桌上的菜也就不足惜了!
⑤我和CT共饮,另外还有一种美味的酒肴!就是话旧。谈到酒酣耳热的时候,话声都变了呼号叫嚣,把睡在隔壁房间里的人都惊醒。谈到二十余年前他在宝山路商务印书馆当编辑,我在江湾立达学园教课时的事。他要看看我的子女阿宝、软软和瞻瞻——《子恺漫画》里的三个主角,幼时他都见过的。瞻瞻正在北平北大研究院,我叫不到;阿宝和软软已经大学毕业而在中学教课了,此刻正在厢房里和她们的弟妹们练习平剧,我就喊她们来“参见”。CT用手在桌子旁边的地上比比,说:“我在江湾看见你们时,只有这么高。”她们笑了,我们也笑了。这种笑的滋味,半甜半苦,半喜半悲。所谓“人生的滋味”,在这里可以尝到。我见CT的豪饮,不减二十余年前。我回忆起了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有一天,我在日升楼前,遇见CT。他拉住我的手说:“子恺,我们吃西菜去。”我说:“好的。”他就同我向西走,走到新世界对面的晋隆西菜馆楼上,点了两客公司菜。外加一瓶白兰地。吃完之后,侍者送账单来。CT对我说:“你身上有钱么?”我说“有”!摸出一张五元钞票来,把账付了。于是一同下楼,各自回家——他回到闸北,我回到江湾。过了一天,CT到江湾来看我,摸出一张拾元钞票来,说:“前天要你付账,今天我还你。”我惊奇而又发笑,说:“账回过算了,何必还我?更何必加倍还我呢?”我定要把拾元钞票塞进他的西装袋里去,他定要拒绝。坐在旁边的立达同事刘薰宇,就过来抢了这张钞票去,说:“不要客气,拿到新江湾小店里去吃酒吧!”大家赞成。于是号召了七八个人,夏丏尊先生、匡互生、方光焘都在内,到新江湾的小酒店里去吃酒去。吃完这张拾元钞票时,大家都已烂醉了,此情此景,憬然在目。如今夏先生和匡互生均已作古,刘薰宇远在贵阳,方光焘不知又在何处。只有CT仍旧在这里和我共饮。这岂非人世难得之事!我们又浮两大白。
⑥夜阑饮散,春雨绵绵。我留CT宿在我家,他一定要回旅馆。我给他一把伞,看他的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荫下的细雨中渐渐地消失了。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
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夜于湖畔小屋(有删改)
5.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漫步湖边,想起小时候唱的《春月歌》,感伤不已,离开了湖边。这表现出作者情感的克制。
B. CT到访,作者肚里的一斤酒“立刻消解得干干净净,清清醒醒”,只是因为作者的酒量太大。
C. 作者认为“夜雨剪春韭”动人,认为实际的韭菜,远不及诗中的韭菜好吃,因为得不到的是最好的。
D. 作者准备了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下酒,他觉得这是世间最好的酒肴,用来招待最好的朋友。
6.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石凳以人的温情,读来亲切而温馨。
B. 作者饮酒时,回忆起二十年前和CT饮酒的事,用漫画式幽默将西谛的憨厚率真刻画得惟妙惟肖,丰满了西谛的形象。
C. 全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月色、湖水、花影、微雨等景致,为故友重逢夜饮营造出自然、温馨、诗意的氛围。
D. 本文多处引用诗句,描写和友人相见、饮酒的情景,既丰富了文本的表达情境,又使全文语言优美典雅,富有意蕴。
7. 依据文本,提炼概括作者丰子恺的诗歌美学标准。
8. 结合⑤⑥两段,分析文中提到的“人生的滋味”的含义。
【答案】5. A    6. C    
7. ①温柔敦厚、可爱优美;
②高于生活,有意境美;
③天真自然,纯正朴茂    
8. ①作者和友人都到中年,喜看孩童成年,感伤自己韶华已逝,因而有半甜半苦、半悲半喜的滋味。
②历经沧桑之后,友情纯正自然,不拘礼节,彼此温暖的滋味。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B.“只是因为作者的酒量太大”错,原文“我肚里的一斤酒,在这位青年时代共我在上海豪饮的老朋友面前,立刻消解得干干净净,清清醒醒”,因为遇到老朋友高兴。
C.“因为得不到的是最好的”错。因为诗境高于生活,有情味。
D.“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下酒,他觉得这是世间最好的酒肴”错。原文有“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全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月色、湖水、花影、微雨等景致”说法错误,结合“皓月当空。湖水如镜,花影满堤……窗外有些微雨,月色朦胧”等内容可知,没有浓墨重彩地描绘月色、湖水、微雨、花影等景致,只是略微勾画点染。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从作者喜欢的“春月歌”中“春夜有明月,都作欢喜相。每当灯火中,团团清辉上……有酒不得饮,举杯献高堂”可看出,诗歌情感真挚,意象优美。可得出“温柔敦厚,可爱优美”。
“夜雨剪春韭”,多么动人的诗句……实际的韭菜,远不及诗中的韭菜好吃。据此概括出“高于生活,有意境美”。
作者喜欢苏步青的诗:“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感觉“滋味尤为纯正”。并直言“直直落落,明明白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可爱得很”。得出“诗意清晰,明白纯正”。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结合“他要看看我的子女阿宝、软软和瞻瞻——《子恺漫画》里的三个主角,幼时他都见过的。瞻瞻正在北平北大研究院,我叫不到;阿宝和软软已经大学毕业而在中学教课了,此刻正在厢房里和她们的弟妹们练习平剧,我就喊她们来‘参见’。CT用手在桌子旁边的地上比比,说:‘我在江湾看见你们时,只有这么高。’她们笑了,我们也笑了。这种笑的滋味,半甜半苦,半喜半悲”可知指作者和友人都到中年,喜看孩童成年,感伤自己韶华已逝,因而有半甜半苦、半悲半喜的滋味。
结合“如今夏先生和匡互生均已作古,刘薰宇远在贵阳,方光焘不知又在何处。只有CT仍旧在这里和我共饮。这岂非人世难得之事”“我留CT宿在我家,他一定要回旅馆。我给他一把伞,看他的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荫下的细雨中渐渐地消失了。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可知指历经沧桑之后,友情纯正自然,不拘礼节,彼此温暖的滋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①。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②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③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④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⑤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⑥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注】①从父兄:同祖父、不同父亲的称为从父兄,即堂兄。②洎:等到。③执政:宰相。④坐:因为。⑤荣悴:盛衰。⑥诱厉:劝导鼓励。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B.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C.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D.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 四门博士,学官名。唐代时,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四门学、律学等,其教师称为博士。管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的子弟以及有才干的庶人子弟,元以后不设。
C. 太子,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 翰林,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刻苦好学。他从小成了孤儿,寄养在堂兄家中,他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用别人奖励督促,他的文章在当时知名,后考中进士科。
B. 韩愈为官敢于直谏。他曾上几千言的奏章揭露宫市的弊端,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他贬到连州阳山做县令,后来调任江陵府掾曹。
C. 韩愈有文学修养。宰相认为韩愈有修史才能,推荐他撰写《平淮西碑》,他感激裴度推荐之恩,借机歌颂裴度,后李愬之妻进宫诉说碑文失实,碑文被磨掉。
D.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别人交往,不因荣辱沉浮而态度有别,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扬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资助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人。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师说》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3. 韩愈到幕府任巡官、宾客佐僚,董晋、张建封看重其哪些性格特点?
【答案】9. A    10. C    11. C    
12. ①韩愈认为自己才学高深,却屡次遭贬斥,于是做《进学解》来自晓(或自我表明心志)。
②今天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也非常多,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3. ①说话真诚直率,无所畏惧,不加回避;②操行坚定正直,不擅长应付世俗事务。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有十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差不多有十人。
“豪士”指地方上的豪强,是一个名词,不可断开,排除BC。
“怡”为形容词,快乐之意,后接“然”,构成词语“怡然”,指和颜悦色地样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实验班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