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5.考
试题预览
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纸及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科技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完成了峰顶测量任务。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说,珠峰高程测量是一项代表我国测绘技术发展水平的综合性工程。在精确测定珠峰高度的同时也将获得珠峰地区最新的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而开展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对珠峰高程的影响以及珠峰地区地壳形变监测分析;将获取珠峰山地冰川时空变化特征、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数据等,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目前,本次测量工作已经完成了坐标控制网和高程基准传递测量、峰顶“会战”测量,正在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和检核,预计九、十月份能够完成测量成果的认定和发布等事宜。
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几乎用到大地测量所有的理论和方法,体现了时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并获得了完整而且高质量的珠峰顶峰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等级水准、重力、气象、冰雪深度以及交会测量等大量珍贵数据。但是设备方面的负责人柏华岗对仪器设备的表现只给了85分,他说:“不少仪器设备都是为了这次任务改造,或是新研制的。虽在珠峰顶峰大风严寒的环境中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但依然有改进的空间。”
在峰顶测量过程中,觇标架设出现了意外。觇标装不好,GNSS接收器就收不到信号,雪深雷达也无法工作。测量登山队副队长普布顿珠情急之下摘掉氧气面罩,在无氧状态下重新连接觇标,各项测量数据才得以相继获取完成。而普布顿珠也在无意间创造了在珠峰顶峰无氧工作近150分钟的纪录。
材料二:
总有一些人让人肃然起敬,总有一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前行。他们让人敬仰的不仅是成绩,更是精神。1975年,曾3次挺进珠峰地区的国测一大队派出8名队员,与军测队员和登山队员一起在生命禁区奋战 80 多天,最终将测量觇标牢牢矗立于珠峰之巅。8848.13 米这个“中国高度”,迅速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
2005年,国测一大队复测珠峰。虽然技术装备先进了许多,但绝壁陡崖、冰沟暗河、严重缺氧、暴风雪频发的恶劣环境,依然让队员们面临生死考验。凭着坚强不屈、勇于奉献的精神,他们完成了珠峰登顶测量。8844.43 米的珠峰新高度向世界公布。
这是一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队伍。在平均海拔高度5000 米的青藏高原西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在东海之滨、在南海暗礁,在抗灾重建、城市规划、国土资源、水利、国防等领域,到处可见其队员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高精度的测绘产品和有力的测绘保障。
这是一支锐意创新、勤于钻研的队伍。1984 年,他们把测绘推进到2万公里之外的南极,制作了中国第一张南极地形图;2004 年,他们在南极成功建立重力测量基准,为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忠诚奉献是这个队伍的魂,海拔 6000 米永远是氧气不足的,断疆的戈壁滩永远是风沙大的。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人的精神和作风。”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
材料三:
巍巍珠峰,亘古耸立。作为观察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睛雨表”,珠峰始终在运动,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测高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一批国产现代测量设备纷纷亮相,5G 信号首次覆盖珠峰峰顶,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技术支持。登山队员和测绘人员克服高寒缺氧、风雪交加等挑战三次冲顶,终于将五星红旗插上“地球之巅”,同时也抵达了一种精神的高度。攻坚不畏难,山高人为峰。登顶珠峰展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给中华儿女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
攀登珠峰,充满危险与艰辛,往往是在面对诸多“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奇迹。历久弥新的攀登精神,永远是我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力量,是祖国至上的爱国情怀。60年前,面对“没有外国人参加,中国人肯定上不去珠峰”等质疑,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不信邪,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为国攀登”,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有能力登顶珠峰。这种力量,是攻坚克难的奋斗意志。登顶珠峰,一路险象环生,靠的是一种不向高山低头、不为困难折服的精气神。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种力量,是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登顶珠峰,也是团队合作的胜利。为了这次珠峰重测,接应人员、修路人员、保障人员默默奉献,确保冲顶人员安全顺利抵达峰顶。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新的征程向着未来延伸,新时代中国在阔步前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攀登者,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实现伟大梦想的脚步。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工作不属于珠峰高程测量工程的一项是(   )
A. 珠峰生态环境保护 B. 高程基准传递测量
C. 峰顶冰雪深度测量 D. 测量成果认定发布
2. 国测一大队是一支坚韧不拔 队伍,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事迹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A. 普布顿珠创造了在珠峰无氧工作近150分钟的新纪录。
B. 柏华岗对顺利完成测量任务的仪器设备只评85分。
C. 1975年派出的8名队员在生命禁区奋战80多天。
D. 在全国各地各个领域都有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
3. 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关于2020年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获得珠峰地区最新的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B. 彰显测量队员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
C. 验证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技术的成果。
D. 鼓舞中华儿女一往无前、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A. 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将获取珠峰山地冰川时空变化特征、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数据等……高程基准传递测量……预计九、十月份能够完成测量成果的认定和发布等事宜”可知,“珠峰生态环境保护”不属于珠峰高程测业工程的内容。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 85分是柏华岗对顺利完成测量任务的仪器设备的评价,不能体现国测一大队攻坚克难的精神。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验证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技术的发展”错误,原文“测高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一批国产现代测量设备纷纷亮相,5G信号首次覆盖珠峰峰顶,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技术赋能”,可知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亮相,5G信号首次覆盖珠峰峰顶,为精确获得珠峰高度提供了技术,而不是“验证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技术的发展”。
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爷的年三十
周保松
大年三十大清早,三爷就赶到汽车站 ,买了张回老家的车票。按照风俗,这一天应该到坟上给去世的亲人烧些纸钱。三爷是专程回去上坟的。
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三爷到了镇上。这里离家四五里路,有出租车可坐,但三爷决定步行。通往村里的是一条水泥路。由于周边村庄里的村民大多已迁往城市,路上很少看到行人。三爷的家乡土地肥沃,是片生长庄稼的好地方,可此时田野里满是枯黄的杂草。三爷侍弄了一辈子土地,看到大片大片的田畴被抛荒,心里隐隐作痛。
大年三十,本该是最热闹的时候,可村里冷冷清清,一片阒然。三爷推开自家的院门,一只野猫忽地从院里蹿出。院子里平整的水泥地上,积满了鸟粪和一些不知什么动物的粪便。花坛里的花木有的枯死了,有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枝条。
三爷家住的是一栋小楼房。老伴儿去世两年多了,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安了家。半年前,儿子把三爷接进了城里,这栋漂亮的小楼房就成了无人居住的空房。打开锈迹斑斑的门锁,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家里到处是蛛网和灰吊吊。三爷直奔香案,捧起放着老伴儿遗像的相框,用手轻轻擦去玻璃上的灰尘。端详着老伴儿慈样的面容,三爷的眼里渐渐有了泪光。老伴儿生前是村里出了名爱干净的人,他拿起笤帚,把屋里屋外仔细打扫了一遍。
收拾好家里,三爷就去上坟了。坟地里有三座坟。一座是祖父祖母的坟,一座是父亲母亲的坟,一座是老伴儿的坟。三爷拔掉坟上的枯草,给坟堆添了土,在坟前烧了纸钱。做完这一切,他站在老伴儿的坟前说:“我也舍不得离开老家啊,可儿子儿媳都要工作,小孙子没人照应啊!从城里回来一趟不容易,我不能像以前那样常来这里看你们啦……”三爷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擦擦眼角,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坟地。
这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三爷回到家吃了点儿干粮,拿出从城里买的春联,贴在每扇门上。家里便有了一丝年的气息。在老伴儿的遗像前静默一会儿,三爷锁上门,离开了家。他本打算在村里走走、看看再回城,可又怕误了进城的车,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快到村口的时候,三爷看到路边的老槐树下站着一个人。他一眼便认出是刘老汉。“大哥,你还在村里?”三爷疾步向前,紧紧握着刘老汉的手。
“故土难离啊!”刘老汉的儿子和女儿早年去南方的一座城市打工,后来在那里买了房,安了家。儿子和女儿都要把他接过去住,可他死活不愿去。刘老汉说,村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估摸着今天可能有人从外地回来,就到村口来看看。
刘老汉和三爷从小一起长大,两人亲如兄弟。寒暄一番之后,刘老汉说:“老弟啊,今天是大年三十,要不,说啥晚上我也要留你在家里喝两盅。”
三爷想了想,出人意料地说:“不,我不走了,咱兄弟俩今晚一起过年!”三爷掏出手机,给儿子打了个电话。
两个老伙伴手拉手在村里转了一圈。偌大个村子没有一丝人气,有的只是满目的萧索和荒凉。这个远近闻名、祖祖辈辈生活的村落,竟衰败成这样。两位老人唏嘘着,眼里噙满了泪水。
到了刘老汉家,三爷说,他想去买一些春联回来,给村里每户人家的大门都贴上。刘老汉赞同地点点头。三爷骑着刘老汉家的电动三轮去镇上买春联,刘老汉在家忙着做年夜饭。
天擦黑时,三爷和刘老汉在门前放了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让两位老人的心里多少有了点儿过年的感觉。刘老汉的儿子和女儿用快递发了许多年货回来,年夜饭还算丰盛。他们一边喝酒,一边感叹村子的兴衰和变迁。
两位老人都喝醉了。他们相互搀扶着从屋里走到门前。刘老汉举头望着夜空,突然大声喊道“人呢,过年啦,咋不回来?!这里可是你们的根啊……”
一股莫名的悲情从两位老人的心中涌起。他们拥抱着,孩子似的号啕大哭。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开头点明了三爷在“大年三十”这个时间前往乡下的原因,自然引入下文对乡村新年前夕情况的描写。
B. 小说在刻画三爷时,主要用了心理描写,如“心里隐隐作痛”写出了三爷对家乡田地无人耕种的伤感。
C. 小说写三爷和刘老汉相遇后一起过年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批判了年轻人不感恩父母的行为。
D. 小说的结尾虽然简洁,但画面感十分强,意蕴悠长,最后两个老人相拥而泣的情景令人动容,启人沉思。
5. 下列与小说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爷到汽车站虽有出租车可坐,但他决定步行,这是因为三爷体恤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安家的艰辛。
B. 三爷一进家门,就直奔香案捧起放着老伴儿遗像的相框,这一举动反映了三爷对老伴的思念之情。
C. “路上很少看到行人”“刘老汉说,村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这些描写反映了当下农村的衰败,引人深思。
D. 为了让家乡有年味,三爷与刘老汉决定买春联回来,给村里每户人家的大门都贴上,并且在门前放起了鞭炮。
6. 文中多次描绘了村中的荒凉景象,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4. C    5. A    
6. ①营造特定场景,为全文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②烘托了三爷心中的伤感。三爷见到村中及家中的荒凉景象,不禁悲从中来,落寞万分。③与人们心目中大年三十的热闹气氛形成对比,从而揭示了要关注乡村、关乡愁、关注人们生存“根脉”的文章主题。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批判了年青人不感恩父母的行为”分析错误,只是对年青人远离故土的遗憾与无奈。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这是因为三爷体恤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安家的艰辛”依据不足。从文中“三爷家住的是一栋小楼房”“儿子把三爷接进了城里”“我也舍不得离开老家啊”可知,三爷决定步行是为了多看一眼家园。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三爷的家乡土地肥沃,是片生长庄稼的好地方,可此时田野里满是枯黄的杂草”,第三段“可村里冷冷清清,一片阒然”和第十一段“偌大个村子没有一丝人气,有的只是满目的萧索和荒凉”均是环境描写。
首先从艺术效果上看,通过描写村里的荒凉景象,烘托了一种萧条凄凉的氛围,为全文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其次从人物塑造上看,村庄的荒凉体现了主人公三爷内心的凄苦和落寞,对家乡田地无人耕种的伤感。
最后从主题思想上看,这些景物描写反映了当下农村的衰败,与人们心目中大年三十的热闹气氛形成对比,写出了对年青人远离故土的遗憾与无奈,揭示了要关注乡村、关注乡愁、关注人们生存“根脉”的主题,引人深思。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年5月8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光明日报》2020年2月21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 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 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 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扶贫方案。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 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 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 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9. 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7. C    8. B    
9. ①兼顾人与自然 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②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然后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C项,“今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说法错误。结合材料四“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分析可知,原文只介绍了云南的生态资源、地理资源的优势,并未涉及“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表述。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说法错误。结合原文“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分析可知,选项缩小的范围。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题干“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由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扶贫工作”“共通之处”。结合材料三、四“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分析可知,两个省都以“茶”为主要产业,可见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结合材料三、四“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黄净山地理标识”“(云南)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分析可知,两个省都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然后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资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举进士,指参加进士考试。
B. 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