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省示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10月)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部分省示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联考试题(10月)语文(高二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联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全景进程中,红色在各个主要历史时期,一直在人们的审美意识、情感认知和精神生活中处于主流地位并具有正向意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红色一直被赋
试题预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联考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全景进程中,红色在各个主要历史时期,一直在人们的审美意识、情感认知和精神生活中处于主流地位并具有正向意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红色一直被赋予权威、雅正、热烈、温暖、喜庆、吉祥、美好、成功、富贵、忠诚、希望、力量等积极文化寓意。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稳定的文化浸润和厚重的文化情结,为近现代红色文化的发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从中国的革命实践看,革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红色特征。早在1918年11月,李大钊就在发表于《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上的《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揭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革命斗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从嘉兴红船启航,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高扬鲜红旗帜,建立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夺取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为现代中国培育和铸就了强大的红色基因,将革命文化赋予了鲜明的红色底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所构建的革命文化,以完整的文化架构和明确的核心价值,为近现代红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红色的推崇,发展了革命文化所铸就的红色品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艰苦创业、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接续奋斗,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提出用好红色文化,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强调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感召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激扬强劲,新时代新征程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精气神不断提振。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良好的文明生态和显著的实践效果,为现代红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基础。
(摘编自李秀梅《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材料二
我们已进入“万物皆媒”的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存在着“尖叫效应”,哗众取宠的内容容易引起围观,低俗庸俗的内容容易吸引眼球,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挤压了红色文化的传播空间。与此同时,融媒体时代,传播手段更多元,传播方式更多样,传播渠道更广泛,这为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和多元化传播提供了条件。
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创作出符合融媒体传播规律的作品,是实现红色文化创新性表达和多元化传播的关键。比如,利用时下火热的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系列原创短视频《真理的味道》,从小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人追寻真理的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日报推出微电影《在场》,通过两个平行时空的间离与融合,重现了过去的历史场景与现在的生活场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雄浑悲壮的历史,彰显出当下富足和平生活的难能可贵。这些作品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优秀的红色题材短视频一般要具备以下特征:选题角度新颖、内容具有极致的共情力、画面表达富有新意。具体言之,要找到讲述大事件的小切口,找到家国情怀下的小切面,以温情励志、营造情绪、刻画群像等为突破口,让用户觉得作品跟自己有关联。此外,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带领观众“云参观”红色纪念馆、展览馆,并与网友进行互动,在线解答革命历史知识等。
为红色文化插上融媒翅膀,不仅是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更是让红色文化“火起来”。各地各部门应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比如,可以创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体验馆,综合运用人工智能、3D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使以前受技术条件限制不能开放展示的红色文化遗物遗址可以视、听、触多维展示,让红色文化在动态、活态传承中增强感染力和传播力。
(摘编自包世琦《为红色文化插上融媒翅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红色一直被赋予积极文化寓意,如热烈、温暖、喜庆、忠诚、希望、力量等。
B.早在1918年11月,李大钊在《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就为革命文化赋予了鲜明的红色底色。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红色的推崇,还为现代红色文化发展提供基础。
D.随着融媒体时代到来,红色文化的传播空间受到一定挤压,但其传播方式更多样,传播渠道更广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这两句诗中流露的崇尚白色的审美观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处于主流地位。
B.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就能守护好、建设好红色江山,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C.微电影《在场》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用了时下火热的短视频方式传播红色文化。
D.拍摄红色题材短视频除了做到选题角度、画面表达新颖外,还要以小见大地讲述大事件、表现家国情怀。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认为红色是大雅之色、正统之色。
B.文天祥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篇。
C.梁启超用“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比喻少年中国。
D.李清照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来赞颂桂花。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融媒体时代,如何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和多元化传播?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950年的弹片 曹应东
在一等功勋章的旁边,是一块保养得很好的国产老式手表,在手表的旁边是一枚呈现为不规则半月形的弹片。我正俯身注目凝视这枚弹片时,纪念信的讲解员领着一大群人正往这边走了过来,她边走边用标准的普通话说道,声音里饱含着深情:这枚弹片是1950年朝鲜战场上美军炮弹爆炸后的残留物,它在我们这位荣获一等功的志愿军战士的颅脑内滞留了六十三年,直到去世火化时才从他的骨灰中找到这枚弹片……
父亲是营长的警卫员。营长姓谢,打起仗来有勇有谋,他所带的那个营素来有着“常胜营”的美誉。十一月份,朝鲜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季节了,在急行军的途中,随处可见裸露的山岩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偶尔也会遇上战火焚烧后的村庄,处处都是断壁残垣和冒着缕缕青烟的焦木。就在这一片荒凉中,父亲所在的那个营奉命开拔到清川江一带迂回待命。
谢营长习惯性地看了看手表,然后站在战壕里举起望远镜朝着远方看去。谢营长的身材不高,因此他采取了一种类似金鸡独立的动作来观察敌情。他右腿用脚尖点着地面,左腿抬起踩在坑沿上,这个高难度动作虽然增加了他的高度,有利于他极目远眺,却严重影响了他的灵活性。那颗炮弹带着呼啸声渡空袭来时,父亲和谢营长都听到了,听声辨位,只要立刻撒回到壕坑里自然就毫发无伤。可偏偏就出现了情况。大约是时间长了点,谢营长那条高高迈出的腿大约是有点麻木,一下收不回来了。说时迟,那时快,父亲大叫一声,营长!同时双腿蹬地猛地凌空跃起,在空中展开身体成为一个大字,往谢营长身上一扑。
父亲的身材高大魁梧,是出了名的大个子。父亲这一扑,顿时就像包饺子一样把谢营长整个人严严实实地包在了怀里,连一片衣角都没有露在外面。炮弹爆炸了,谢营长一点事都没有,连层油皮也没有伤到。
父亲成了一个血人。
一年后,父亲回到了老家,成了青山学校的一名老师。说是老师,那是往父亲的脸上贴金,实际上,父亲就是学校的校工,一名专门负责打铃的校工。
其实,父亲身上的弹片一共有二十七枚。经过好几次手术,取下了二十六枚弹片,还剩下一枚,经过多次会诊也无法取出来。因为,这一枚弹片深深地插在父亲的颅脑里,嵌在神经和血管的汇集处,以当时的技术和条件,谁都不敢保证手术能成功。
留在父亲颅脑里的那枚弹片无疑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过,它什么时候爆炸,谁都说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让父亲留在部队显然是不合适的。组织上原本是安排父亲在城里工作的,但父亲说,既然上不了战场,那就让我回家吧。就这样,父亲回到了家乡,来到了青山学校。
谢营长得知消息后,托人带了一块手表给父亲留作纪念,和手表一起带来的还有一句缭绕着硝烟气息的口信,大个子,保重身体,等着胜利的好消息。等父亲收到手表和口信时,谢营长已经带着部队杀到三八线以北三十公里以外了。
凝视着眼前这枚弹片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从未谋面的二十六枚。那二十六枚每一枚有多大?比眼前这枚大还是比这枚小?它们又分别在父亲身体的哪个部位?它们又是怎样啸叫着、飞旋着划破父亲的皮肤,切开肌肉,割断血管和撞碎骨骼?那一刻,父亲承受的又是怎样的痛苦?那之后的日子里。父亲又是经受着怎样的煎熬?
父亲回到家乡后,一直过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的日子。在记忆中,他唯一的娱乐就是放学后和校长支起车马炮杀上两盘。
那是个夏天。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往常一样边听收音机边下棋。父亲手执一枚棋子高高举起,正欲落下,突然说了一句,你听。校长闻言一愣,看到父亲执棋子的手停留在空中,面色忽惊忽喜。这时,收音机里传来了背景音乐,是雄壮有力的歌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父亲的脸色先是泛红,接着泛白,张着嘴随着歌声的节奏微微翕动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整个人仿佛都石化了一般。片刻后,那枚棋子从父亲的手里脱落下来,叭的一声砸在棋盘上,滴溜溜地打着转,掉到了地上。
校长流着泪对我说,孩子,我后来特意听了那条新闻的重播。我想知道那究竟是怎样的一条新闻,短短的几句话就让你的父亲如此惊喜,以致情绪过于激动造成脑部血管爆裂。哦,对了,那条新闻是说志愿军遗骸有望陆续回国了……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人群渐渐散去,纪念馆安静了下来。
我想告诉父亲,中韩两国已经连续七次交接了朝鲜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共计有716位烈士遗骸返回了阔别已久的故土,其中就有他当年用生命保护的谢营长的名字。
我静静地伫立着,眼睛盯着那枚1950年的弹片。弹片的旁边是勋章和手表,弹片、勋章和手表的旁边是我,我是我父亲的孩子,也是谢营长的孩子。
(节选自《安徽文学》2022年6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写谢营长采用类似金鸡独立的高难度动作来观察敌情,既表现其有勇有谋,也为下文炮弹袭来时一下收不回来腿作了铺垫。
B.“父亲成了一个血人”一句独立成段,不但写出了父亲受伤时的惨状,也突出了父亲的崇高精神,言简义丰,具有很强感染力。
C.校长特意听了令父亲脑部血管爆裂的新闻的重播是为了找出父亲的死因,“流着泪”也是因为听说志愿军遗骸有望回国而激动。
D.小说构思精巧,往往细微之处有匠心,如前面写到“谢营长习惯性地看了看手表”,后文就有谢营长把手表送给父亲留作纪念。
7.关于文中画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段话是“我”凝视眼前这枚在父亲颅脑内滞留了六十三年的弹片时所产生的联想。
B.这段话刻画了“我”面对弹片时的内心活动,也为下文父亲脑部血管爆裂埋下伏笔。
C.这段话从侧面表现了父亲受伤时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和六十三年来所忍受的强烈煎熬。
D.这段话中连用6个问句进行猜测,隐含了“我”对自己不够了解、关心父亲的自责。
8.父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是怎样叙述父亲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蹵①卯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②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孟子复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治于天下武王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③,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鸡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④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蹵:不安。②艴:愠怒。③鎡基:锄头。④置邮:驿站传递。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治/于天下武王/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B.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治于天下/武王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C.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治于天下/武王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D.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治/于天下武王/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夫子”是对学者的称呼,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哂之”的“夫子”相同。
B.“由反手”的“由”通“犹”,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何由知吾可也”的“由”不同。
C.“地未有过千里”的“过”意为超过,与《师说》中“过而不能改”的“过”不同。
D.“万乘”指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之国指能出万辆兵车的大国,此指齐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孙丑问道,假如孟子得以在齐国执政,能否建立管仲、晏子一样的功业?对此,孟子表示赞许,称赞他不愧为一个真正的齐国人。
B.曾有人把曾西与管仲进行比较,曾西很不高兴,认为管仲深受君主信任,执政时间也很长,功绩却微不足道,不能与自己相提并论。
C.在孟子看来,当时天下归殷已久,流风善政犹存,加之还有不少贤人辅佐,而文王仍能从方圆百里的小国发展起来,所以十分不易。
D.孟子引用齐国俗语是为了说明行仁政“今时则易然”的道理,这句话也包含了一种普遍的哲理:做任何事情,都要“乘势”“待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4分)
(2)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4分)
14.孟子认为当今齐国行仁政要容易得多,为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久客  杜甫
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
衰颜聊自哂,小吏最相轻。
去国哀王粲①,伤时哭贾生②。
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注】①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曾因关中骚乱,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抑郁,作《七哀诗》。
②贾生:即贾谊,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少年得志,然受谗被贬。曾上《治安策》等,陈述时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自述“久客”之感,其中蕴含了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沉感慨。
B.颔联再叙自身遭遇多年漂泊,容颜日渐衰老,四处辗转,曾遭小吏看轻。
C.颈联上句,诗人运用王粲典故,抒发了去国离乡、客居异地的哀伤之情。
D.颈联下句,诗人羡慕贾谊少年得志,想到自己至今一事无成,不禁痛哭。
16.尾联上、下句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而应当“______,______”,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春光融融”来形容“______”,以“风雨凄凄”来形容“______”。
(3)流水是习见的景物,能带给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而颇受诗人钟爱,成为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无疑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一些迷信活动又披上了时鲜热门的科学外衣, ① 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如有一个声称能够算命、测运势的电子罗盘,尽管用上了APP、互联网等工具,却改变不了伪科学的本质。类似蹭热门科学的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 ② 。
如果伪科学、封建迷信活动仅止步于娱乐、心理安慰,尚且为祸不烈。伪科学最大的危害就在于探寻客观世界规律的科学与不可认知论相糅合,伤害人们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追求严谨求实的精神,科学思维主张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伪科学往往借助科学的旗号,先入为主地确立观点,再 ③ 地寻求“证明”。通俗地说,科学是瞄准靶心再射箭,而伪科学则是先射箭再画上靶心。想要破除伪科学,就必须让公众知晓射箭的规则——科学的思维方式。
尽管伪科学、封建迷信活动看起来仍有一定生存的土壤,但我相信, ④ ,随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思维方式的确立,它们终会被驱除出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比,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蛋白质种类繁多,其中有两类是药物的主要目标。第一类药物目标蛋白质叫酶。人体就像一个大试管,① 。消化食物、产生能量、传递信号、抵御病菌……任何生物过程都离不开化学反应。如果反应速度太慢,酶就来帮忙了。酶是催化剂,可以极大地提升这些反应的速度,最高可以提升几十万亿倍。人体内的酶种类繁多,如胃部的消化酶,如果缺了它们,食物就无法被快速分解吸收,人也就无法生存了。酶的另一个作用是 ② ,细胞可以通过改变酶的数量或者活性让反应快慢自如。因为酶的作用如此重要,它的活性变化可以轻易改变生物过程,酶也就成为药物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类常见的药物目标是被称为受体的蛋白质。和人一样,细胞也要互通信息,也会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特定环境下会形成一类叫配基的分子,配基可以结合相应受体。配基/受体结合会引发一系列生物变化,影响体内很多生物过程。例如,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的结合控制着血糖水平,神经递质和其受体结合控制着人的心理活动和身体行为。因此,对配基/受体结合的调节, ③ 。
2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B.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C.生活中,我们被爱包围着,父亲的呵护、母亲的叮咛、朋友的关心、老师的关怀……这一切都是爱。
D.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因为持续高温干旱,重庆多地先后突发山林火灾。在山火扑救行动中,除了武警、消防、民兵等,还活跃着许多志愿者。有一支“重庆娃儿们”组成的摩托车救援队,尤其让人敬佩。在大型车辆无法抵达的地方,这些年轻、勇敢的逆行者,骑着摩托车将物资用背篓一点点的送往救灾一线,引来无数网友的点赞致敬:“川渝人是有些英雄气在身上的!”
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社会现实,以“英雄气”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6 7 10 11
答案 B B D C B B A
题号 12 15 21
答案 A D C
1.B(“李大钊在《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就为革命文化赋予了鲜明的红色底色”不正确。材料一说“革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红色特征”,“在革命斗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将革命文化赋予了鲜明的红色底色”。)
2.B(充分条件不成立)
3.D(李清照诗句意为:桂花无须用浅绿或深红的色彩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故不能体现材料一“红色在各个主要历史时期……处于主流地位并具有正向意义”的观点。)
4.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1分)先提出观点,(1分)再按历史时代顺序,(1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1分)
5.①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创作出符合融媒体传播规律的作品,如采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
②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让红色文化在动态、活态传承中增强感染力和传播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C(“‘流着泪’也是因为听说志愿军遗骸有望回国而激动”分析不正确。校长是在“对我说”之时“流着泪”,是因为父亲去世而悲伤。)
7.B(“也为下文父亲脑部血管爆裂埋下伏笔”不正确。画线的部分并无这个作用。)
8.①爱国爱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听到志愿军遗骸回国时激动而亡;负伤后拒绝城里工作回到家乡。
②忠诚勇敢:作为警卫员,炮弹袭来时飞扑上去用身体保护营长,自己身受重伤。
③坚忍顽强:终生忍受颅脑里弹片的折磨与煎熬的痛苦,从不怨天尤人。(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以“1950年的弹片”为线索,通过交代其来龙去脉串联起父亲负伤、回乡、去世的经历,叙述清晰完整。
②在叙述凝视纪念馆弹片时插入对父亲经历的回忆,将历史和现实巧妙融合在一起,增添了小说艺术魅力。
③在叙述父亲经历时还描写朝鲜战场,并运用第一人称抒发“我”的心理感受等,熔叙述、描写、抒情等于一炉,有助于增强小说真实性和感染力。(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B(通览全句,整体把握句意;结合关键词语及句式“若……则……”、“且”“犹”“今”“则”等判断。标点如下: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治于天下;武王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11.A(文中的“夫子”是学生对老师的尊称,并非“对学者的称呼”。)
12.A(“孟子表示赞许,称赞他”不准确,孟子说的是反话,含责备之意。)
13.(1)有人问曾西说:“您和子路相比,哪个更有才能?”(句意通顺1分,“或”“吾子”“与……孰”表比较句式各1分。)
(2)管仲是曾西都不想做的人,而你以为我愿意做他那样的人吗?(句意通顺1分,判断句式、两个“为”各1分。)
14.①齐国有地有民,可以不必再辟地聚民。
②此时圣王缺失,百姓受虐严重,要求容易满足。
③实行仁政定能得到百姓欢心,事半功倍。(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当政,管仲和晏子的功业可以得到复兴吗?”
孟子回答说:“你真是一个齐国人,只知道管仲和晏子。有人问曾西:‘您和子路相比,哪个更有才能?’曾西不安地回答:‘子路是我父亲所敬畏的人。(我怎敢与他相比?)’问者又说:‘那么你与管仲相比,谁更贤明呢?’曾西听了很不高兴,说:‘你为什么竟然拿我和管仲相比呢?管仲得到君主的信任是那样专一,执掌国家大政的时间又是那样长久,而功绩却那样微小。你为什么竟然拿我和他相比?’”孟子接着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想做的人,而你以为我愿意做他那样的人吗?”
公孙丑说:“管仲使齐桓公称霸诸侯,晏子使齐景公名声显扬于诸侯。管仲、晏子还不值得学习吗?”
孟子回答:“凭借齐国来实行王道,好像翻转手掌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试题(10月)语文』  下一个『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