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课内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模仿、效法B.人穷则反本穷:贫穷、贫困C.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抢夺、夺取D.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属:属于【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在句子
试题预览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课内基础知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模仿、效法
B. 人穷则反本               穷:贫穷、贫困
C.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抢夺、夺取
D.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属于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在句子中含义能力。
B.穷:处境艰难;
C.夺:改变,更改;
D.属:连,跟着。
故选A。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归仁焉(归附)                     《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
B.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极致)
C. 复众人之所过(重复)                    埏埴以为器(揉和)
D. 客得之,以说吴王(同“悦”,取悦)       盗爱其室(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天下归仁焉”句意: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为仁人。归:称赞,称许。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句意: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端:萌芽,发端。
C.“复众人之所过”句意:弥补众人的过失。复:弥补,补救。
故选D。
3. 下列词有一词多义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亡: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名词,逃亡的军队)②吞二周而亡诸侯(动词,使灭亡)③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动词,损失,丢掉)
B. 兵:①吴起、孙膑……赵奢之伦制其兵(名词,军队)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名词,兵器)③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名词,军队)
C. 弱: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弱小)②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形容词,弱小)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动词,变弱)
D. 制:①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领、统率)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制裁,制服)③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C.会盟而谋弱秦,“弱”,这里应该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句意:六国诸侯都很害怕,于是联合结盟商讨削弱秦国的办法。
故选C。
4. 下列对加粗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单于壮其节    ②羝乳乃得归    ③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④反欲斗两主
⑤诚甘乐之        ⑥赢粮而景从    ⑦杖汉节牧羊            ⑧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 ①⑧/②⑦/③⑥/④⑤ B. 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C. 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D. ①⑤/②③/⑥⑦/④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很壮烈”。句意:单于认为他的节气很壮烈。
②“乳”名词用作动词,生育、生子。句意:公羊产仔了,才放他回来。
③“席”像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包”像包裹一样,名词作状语。句意:有席卷天下,包办天宇之间。
④“斗”使动用法,使……斗。句意: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
⑤“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句意:我也心甘情愿。
⑥“景”名词作状语,同“影”,像影子一样。句意: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
⑦“杖”名词做动词,拄着。句意: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
⑧“愚”使动用法,使……愚昧。句意:于是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①⑤相同,②⑦相同,③⑥相同,④⑧相同。
故选B。
5. 下列文言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 治之于未乱                                    其坚不能自举也
B.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请买其方百金
C.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 当察乱何自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未乱治之。句意:要在动乱尚未发生之时就作好治理工作。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其坚不能举自也。句意:因其坚硬程度无法提举。
B.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留在汉(者)匈奴使。句意: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请(以)百金买其方。句意: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
C.判断句,“非……也”表判断。句意:没有怜悯心,不能算 人。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人谁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乎?句意: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察此自何起。句意:细察这些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宾语前置句,代词“自”作动词“知”的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知人者智,知自者明。句意: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是真正聪明。
故选D。
6.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 数十年竞为秦所灭 D.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被动句,前半句是“见”字式被动句式,后半句是“被”字式被动句式。句意: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
B.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C.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几十年后竟然被秦灭掉。
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人又谁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者乎”。句意: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故选D。

7.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被发行吟泽畔 B. 空自苦亡人之地
C.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D. 离骚者,犹离忧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被”通“披”,披散。句意: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
B.“亡”同“无”,没有。句意: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
C.没有通假字,句意: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来裁决别人的生死。
D.“离”通“罹”,遭受。句意:“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整体浓缩性具体表现在文体论、作家作品论和时序论等方面。
曹丕《典论•论文》首开文体论,用“雅、理、实、丽”四个字分别概括“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科八类文体的艺术特质。陆机《文赋》直承《典论•论文》的言说方式,用并列词组形式描述十种文体的特质。刘勰的文体论,多一言以蔽之。如《文心雕龙•定势》“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弘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
作家作品论虽为只言片语,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精妙传神地把握住了作家作品的艺术神髓。评阮籍、嵇康文学风格的异同,刘勰有“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李、杜才学风格迥异,严羽着“飘逸”与“沉郁”而风神足俱。郊岛并称,同为苦吟,苏轼有“郊寒岛瘦”,堪称妙评。
在对一个朝代的文风的把握上,古代文论也时常运用整体浓缩性的表述。古代批评家往往有俯瞰宇宙、弥纶百代的眼光和胸襟。他们以这种眼光和胸襟“统百代而论诗”(叶燮《原诗•内篇下》),雄视上下几千年,往往会有许多独到的体会和领悟。如“建安风骨”“盛唐气象”,非常允当地抓住了一个时代的风神气貌。
古代文论整体浓缩性特征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文化传承来说,中国文化善于以简治繁,举重若轻。世间万象,千变万化,其运转之规则理应纷繁复杂,中国的哲人却一言以蔽之“一阴一阳”。这一思维方式直接启示了后代的文论表达。姚鼐《复鲁絜非书》提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受《周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文论浓缩性特征还受文化经典的启示。道家的整个思想可以用一个“道”字来概括。儒家的经典《春秋》,内容上“微言大义”,语言上“一字褒贬”。《文心雕龙•宗经》说:“《春秋》辨理,一字见义。”儒道文化是古代文论思想智慧的基石,其思维方式是中国文论浓缩性特征的滥觞,促使文论家们用最精要的语言去把握文学的真谛。
(摘编自李建中  吴中胜《论古代文论思维方式的整体浓缩性》)
材料二:
片语精微、言约意丰,把丰富的含义浓缩在极小的篇幅之中,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文体形式上的一个显著标志。例如反对模拟,主张创新,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至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叶燮的《原诗•内篇》,无一不再三强调,反复阐明。只因散文不便记忆,时间一长,很少有人记住他们的原话了。而赵翼的一首论诗绝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其浅近的语言就把“文律运周,日新其业”的道理,说得鞭辟入里。
如果说片语精微、言约意丰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文体形式上的标志的话,那么比兴、意象、象征、暗示等方法的运用则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语言文辞及表现方法上的体现。韩愈的论诗诗喜用惊人的比喻和奇崛的语言来喻示沉雄光怪的诗境,如《调张籍》以“根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喻李、杜诗风的宏阔神怪,用“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喻诗语之雄怪和笔力之高洁。像这样用具体的形象来喻示作家作品风格,阐释诗歌创作的规律,与西方解释学的抽象说理、条分缕析迥异其趣,充分体现了“论诗诗”这种诗性批评文体的民族特色。
但是,从根本上决定“论诗诗”的诗性特质的,还是它的诗性思维方式,即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这是远较论诗诗特有的文体形式和比兴、意象、象征、暗示等具体的表现方法更能决定论诗诗的诗性本质的东西,也是论诗诗这种中国古代特有的诗性批评文体与西方分析思辨型批评文体大异其趣的关键所在。我们不妨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司空图对于二十四种诗歌风格意境的阐释并不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是以直觉象征思维的方式来展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是书亦深解诗理,凡分二十四品……各以韵语十二句体貌之”。这里的“体貌”一词正是对《二十四诗品》论诗不取抽象论说,专用直觉象征的诗性思维方式的精当概括。试看司空图对“冲淡”一品的解说,本来“冲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定的诗歌风格类型或意境类型是极难用逻辑的推论和精确的语言加以界说的,因为中国诗歌本身就具有含蓄朦胧、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作为对中国诗歌艺术的这一特点有着深切了解的诗论家,司空图极富智慧地选择了直觉象征的思维方式,即用两幅具体感性的形象画面来“体貌”冲淡的韵味:“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前一幅画面表达的是清虚淡泊而沉默自处,心意幽隐而妙合天机。如饮生生万物的太和之气,与孤鹤齐飞在天外邀游。后一幅画面表达的是如和暖春风,柔和地吹拂着衣襟;听门前风吹竹林的声韵,让人载美而归。司空图正是借助这两幅形象画面的叠加描绘。把本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有关诗歌风格和韵味的“冲淡”概念具象化形象化了,从而帮助人们去真切地体味和领会“冲淡”,一品自然、淡泊、空灵的审美特质。这种化抽象为具象、以形象为思维的中介、借此而言彼的思维方式正是包括论诗诗在内的整个中国文论所独具的。
(摘编自邓新华《“论诗诗”: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诗性批评文体》)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峻”与“遥深”、“飘逸”与“沉郁”、“郊寒”与“岛瘦”,把嵇康与阮籍、李白与杜甫、孟郊与贾岛的作品风格概括得入木三分。
B. 中国哲人以阴、阳来统观世间万象,姚鼐《复鲁絜非书》提阳刚和阴柔之美,可见“以简治繁”的思维方式直接启发了他的文论表达。
C. 论诗诗之诗性特征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片语精微、言约意丰的文体特征,比兴、意象、象征暗示等方法的运用,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
D. 论诗诗的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能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画面表达,还有利于读者领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有关诗歌风格和韵味的概念。
9.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诗诗通常用具体的形象来喻示作家作品的风格,阐释诗歌创作的规律,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
B. 化抽象为具象的思维方式是中国的论诗诗独具的,而抽象说理、条分缕析的解释学是西方独有的。
C. 司空图深切了解中国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等特点,他选用具体感性的画面来“体貌”冲淡的韵味。
D. “纤秾”一品中的“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展现了一幅生气蓬勃的春景图。
10. 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立片言以居要。——《文赋》
B. 简言以达旨。——《文心雕龙•征圣》
C. 一言穷理。——《文心雕龙•物色》
D.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文心雕龙•神思》
11.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和论证方法。
12. 如何理解和评价初唐“四杰”?针对当时文坛一些轻薄之徒对四人的讥笑,杜甫写了一首《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请结合材料二对这首诗进行评析。
【答案】8. B    9. B    10. D    
11. 行文脉络:首先,指出古代文论思维方式整体浓缩性的三种具体表现;然后,对三种表现分别进行阐述;最后,从文化传承和受文化经典的启示两个方面分析古代文论整体浓缩性特征形成的原因。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如论述作家作品论时举了刘勰评阮籍、嵇康和严羽评李、杜以及苏轼评郊岛的三个例子;引用论证,如材料一最后一段引用“微言大义”“一字褒贬”等。    
12. ①这是杜甫的一首论诗诗,诗性特征明显。该诗片语精微、言约意丰。诗歌用28个字肯定了王杨卢骆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讥笑王杨卢骆,王杨卢骆的诗文将流传久远。②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四杰等优秀作家的名字和作品万古流传。抽象的说理、议论借助可感的形象来传达,理自现,情由生,使偏于理论批评的论诗诗读来富有诗意,情趣盎然。③体现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杜甫用大河东流的具体感性的形象画面,来赞美四杰的艺术成就与山河同在。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可见‘以简治繁’的思维方式直接启发了他的文论表达”理解错误,材料一第五段“这一思维方式直接启示了后代的文论表达。姚鼐提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受《周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的“这一思维方式”指“一阴一阳”的哲学思想,不是指“以简治繁”的思维方式。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是中国的论诗诗独具的”说法错误,应该是整个中国文论独具的,根据材料二最后一句“这种化抽象为具象、以形象为思维的中介、借此而言彼的思维方式正是包括论诗诗在内的整个中国文论所独具的”可以知道。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观点是文论思维方式整体浓缩性。即所谓的“微言大义”“一字褒贬”。
ABC三项都是关于文论的浓缩性的。而D则是有关创作论的言论,是说在文学创作中联想所发挥的作用。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六段,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古代文论思维方式 整体浓缩性具体表现在文体论、作家作品论和时序论等方面”。
二、三、四三段则分表对文论思维方式整体浓缩性的三种表现分别进行阐述:第二段讨论了文论的文体论;第三段则指出“作家作品论虽为只言片语,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精妙传神地把握住了作家作品的艺术神髓”;“在对一个朝代的文风的把握上,古代文论也时常运用整体浓缩性的表述”。
第五、六两段则是从文化传承和受文化经典的启示两个方面分析古代文论整体浓缩性特征形成的原因:①从文化传承来说,中国文化善于以简治繁,举重若轻。②中国文论浓缩性特征还受文化经典的启示。
在论证方法方面,材料一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如论述作家作品论时举了刘勰评阮籍、嵇康和严羽评李、杜以及苏轼评郊岛的三个例子:“评阮籍、嵇康文学风格的异同,刘勰有‘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李、杜才学风格迥异,严羽着‘飘逸’与‘沉郁’而风神足俱。郊岛并称,同为苦吟,苏轼有‘郊寒岛瘦’,堪称妙评”。在第六段中,引用《文心雕龙•宗经》中的话“《春秋》辨理,一字见义。”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首先,这是杜甫的一首论诗诗,诗性特征明显。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即肯定了王杨卢骆的文学贡献和地位,“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承认他们在诗歌发展史上所起的承先启后的历史作用。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讥笑王杨卢骆,王杨卢骆的诗文将流传久远。该诗片语精微、言约意丰。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中“片语精微、言约意丰,把丰富的含义浓缩在极小的篇幅之中,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文体形式上的一个显著标志”可知,杜甫采用论诗诗短小精悍的形式将丰富的含义表达出来。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四杰等优秀作家的名字和作品万古流传。结合材料二第二段中“比兴、意象、象征、暗示等方法的运用则是论诗诗之诗性特征在语言文辞及表现方法上的体现”可知,“不废江河万古流”用比喻的方式意指四杰的名字和作品将像长江黄河那样万古流传。抽象的说理、议论借助可感的形象来传达,理自现,情由生,使偏于理论批评的论诗诗读来富有诗意,情趣盎然。
结合材料二第三段中“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这是远较论诗诗特有的文体形式和比兴、意象、象征、暗示等具体的表现方法更能决定论诗诗的诗性本质的东西”分析,杜甫用具体可感的画面来表达抽象的文学理念,用大河东流的具体感性的形象画面,来赞美四杰的艺术成就与山河同在。体现直觉象征型思维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道千金尹瘦石
冯骥才
海户养船的天成号韩家老爷子做寿。管家说:“我家新翻盖了一间花厅,迎面墙缺幅横批大画,顶好是丈二匹。”萃华斋的铁嘴八哥从铺子里拿纸回去,当晚把老亮、狗圣、扛头那一小群小子全叫到家,一说,转过天来狗圣就带来一位画家。这人又高又瘦又干又脆一根细麻秆儿;小脑袋顶大赛个茶壶,眼珠赛玻璃球,有眼无珠,亮而无神;耳朵好比蒲扇,脑袋后一根猪尾辫,可是前额发短,流不到辫子上去,四散开一片黄毛。袍子赛卦摊的帐子,有土有泥有洞有补丁;细赛枯枝的手攥卷画儿。
八哥介绍说:“这位是咱天津卫画界的奇才,尹瘦石,尹七爷!”
大家压根儿没听过这姓名,再瞧这打扮,不赛有身份的名人也不赛玩风流的名士,倒赛一个穷鬼。
这尹瘦石把扎画的红线绳解去,剥开包画的破毛头纸。这纸满是墨渍色渍水渍,原是作画时垫在画下边的衬纸。惹惹忙帮忙,捏着卷首,一点点打开画卷儿。先露出一个粗笔写意勾勒的童子,倒还有味儿。这童子手里拿根绳子,下边画上只有这绳,一根线儿。画打开一半,还是条线,这线就没完没了。愈急着往下看愈没东西,直打到另一端,才现出一辆小车,车上十八个金元宝。画上题四个字:天天进宝。
画拿进韩家,老爷就火了。说画上嘛都没有,一尺一根线就要十两银子,是画钱还是纸钱?
管家把这话原封不动告诉八哥。八哥笑道:“尹七爷说,请您家老爷邀来天津卫名人,一齐作画。只要有一位能画出这条线,他分文不取,天天拿扫帚给您扫大门口。”
八哥这套话给传进去,韩家老爷立时应了,出帖子真的把天津卫画界名人请进家门。连大名赛日月的张和庵、马景韩、黄益如、黄山寿、吴秋农、王铸九、方药雨全到齐了。似乎不来就没能耐,来了也要瞧瞧这土里冒出来的狂夫有嘛拿手本事。
尹七爷坐在一边,没人理他,好赛理这无名之辈就矮一截;墙上挂着尹七爷的《天天进宝图》,各位一瞅就赶紧扭身回身背身,好赛多瞧一眼就给这一介草夫添点神气。名人交名人,名人看名作,名借名,名托名,名仗名,名添名。只有八哥站在尹七爷身后,照应着这位打擂来的奇人。
尹七爷只管一边喝茶,好赛等着瞧小孩子们玩耍。还是方药雨有根,上来一捋袖子就干,先打右边几笔画个蜘蛛网,跟手打网里拉出一条蛛丝来。众人点头称好叫妙喝彩助威,恨不得他一下打败那无名小卒毁了完啦。可是这条蜘蛛网来到四尺开外,笔头就挺不出,线条也塌下来,再一顶劲,忽叫:“笔没墨了。”只好搁笔,脸赛红布。
黄山寿笑了笑,走到案前,把长长胡子一挽,撂在肩上,捉笔就来,先嘛不画,只画一线,打右朝左,赛根箭射过去,出手挺奇,一下把众人招得拥上前。黄山寿与吴秋农不同,吴秋农擅长小写意花鸟,平时顶大画二三尺的条幅;黄山寿是山水出身,动辄六尺中堂,粗笔泼墨,一气呵成,向例以气取胜,可那是连笔带墨一大片,笔不足,墨可补。当下这大白纸上,好坏全瞧这条线,无依无靠无遮无拘无藏无掖,好赛唱戏没有胡琴锣鼓帮忙,就得全仗嗓子。有味没味嘛味,都在单根一条线里,必得有气有神有势有质有变幻有看头嚼头品头才行。笔尖不过手指头大小,蘸足不过一兜墨,必得会使,再说一张长的线,还要悬腕悬肘悬臂拔气提气使气,站在原地不成,横走三步,才能把笔运.到头。黄山寿不知轻重不知手法不知窍门,楞来楞干,线走一半,只知换步,不知换气,一下撤了劲儿,线打疙瘩,再用气,劲不匀,忽粗忽细忽轻忽重,手下没根,笔头打颤,变成锯条了。黄山寿把笔一扔,脸赛白布。
这一来,没人敢上阵。名气顶大的张和庵,专长工笔花卉,平时都是小笔头,哪敢贸然出手?到了这节骨眼儿,谁都明白,一栽就栽到家,不如装傻充愣不出声,不叫人看见才好。韩家老爷再让,就成了你让我,我让你,嘴上相互客气,好赛要把别人往井里火里死里推。
尹七爷咔嚓一撂茶碗,起身甩着两条细胳膊走来,这架势赛长坂坡赵子龙入无人之境。叫人再搬一条长案连上,拿两张纸,接头并齐,使镇尺压牢,这家伙,居然要画一条两丈长的线,真是打古到今没听说过。只见他先在右边这头下角画个童子,再在远远左边那头画只风筝。打笔筒抽出一管羊毫大笔,蘸足墨汁,眼睛半闭,略略凝神。忽然目张赛灯,就打这右端孩童扬起的小手,飘出一根线,赛有风吹送,悠悠升空,遥遥飞去,神化气,气入笔,笔走人走。气带人走,笔领线行。笔头到了两张纸接口处,不磕不绊不停不结,线条又柔又轻又飘又洒脱又劲韧。真赛一根细绳,能打纸上捏起来。笔管在瘦指头里转来转去,这叫捻管。画出的线,忽忽悠悠。有神儿,有味儿,有风儿。他横处走出六步,忽地身子一收,小脑袋茸毛一张,笔头一扬一住一拾,线头刚好停在风筝的骨架上。两丈多的画上,虽说只有一根线,却赛有满纸徐徐吹拂的风。
没听人叫好,却看得个个见傻,那些人原本是画画来的,倒赛是看画来的。
八哥也不管自家身份,对韩家老爷说:“您说这画值多少银子?”
“一尺一两金子!”韩家老爷说。非此不能表示他懂眼。
(节选自《阴阳八卦》,有删改)
1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采用传统小说的写法,尹瘦石一出场,先描写他的外貌,运用漫画式的描述,生动有趣地突出人物的特点。
B. 韩家老爷出帖子就将天津画界名人请来了,一是表现出韩家有势力有面子,二是说明这些名人没把尹瘦石放在眼里。
C. 方药雨作画时,众人喝彩助威与他画不下去只好搁笔形成了对比,以此刻画出其没有真才实学、浪得虚名的形象。
D. 黄山寿败下阵来后,其他画家再没有一个人敢出手,可见这些画家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画技不足以完成画作。
14. 与尹瘦石相比,方药雨和黄山寿两位画家作画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15. 蓄势,是小说有意识地控制叙事节奏,不使故事情节或矛盾冲突一触即发,草草结束,而是延缓它的总爆发,借以渲染蓄势。请简要分析小说在塑造尹瘦石的形象时是如何运用蓄势手法的。
【答案】13. C    14. ①方药雨:准备不充分,运笔少“气”。他上来一捋袖子就干,可不到四尺笔头就挺不出了,墨也没了;而尹瘦石则用一管羊毫大笔,蘸足了墨,凝神静气后才开始动笔。
②黄山寿:平时作画虽以气取胜,但他在画线时,只知换步,不知换气,后劲不足;而尹瘦石凝神静气之后,以气带笔,笔领线行,中间运用捻管技法换气,收笔干脆利落,一气呵成。    
15. ①小说先写尹瘦石其貌不扬和他画作包装的随意,无论如何看不出他画作的高超;
②接着写尹瘦石的画被拿进韩家,韩家老爷对其画作不满意,并邀请画界名人来与其对阵;
③然后写画界名人方药雨、黄山寿等下笔画线失败,其他画家不敢上阵,最后尹瘦石出场,他潇洒自如地画出两丈长的线。经过这样层层铺垫,渲染蓄势,最后凸显出尹瘦石画技高超的形象特点。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以此刻画出其没有真才实学、浪得虚名的形象”错误。小说用对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环际大联考圆梦计划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2023届江西拾德镇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