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七校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七校期中联考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商周时期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青铜器铭文,体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书写文化。相比于其他文献,铭文能基本反映书写的原貌,因而对研究中国早期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国早期关于生命价值的体认,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三不朽”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晋范宣子与鲁叔孙豹讨论何谓“死而不朽”。叔孙豹论述了“三不朽”的观念:“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即当时人们认为要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德、功、言”三者的树立与传承,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崇高价值。此种“生命价值观”后为儒家所继承并发扬,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思想底色。当然,“三不朽”的价值观并非《左传》所创,它应来自更久远的传承,并有逐步演化的过程,这一点便可从铜器铭文的发展中找到线索。
最早的铜器铭文非常简单,有的仅由一个或数个名词组成,稍复杂的也仅是一个主谓句。商代晚期才有长篇铭文,其主要进步是能完整叙述一连串事件且有清晰的因果联系。这类铭文的书写重心是“功勋”与“赏赐”,它代表着主人最有价值的荣誉,因此他希望通过铜器精确地传达给祖先或后世。故而,此类铭文往往具备严密而完整的因果叙事。用铭文记录其所立的功劳和所受的封赏,不仅是其人生价值的展现,也是其家族政治地位的宣示和保障。由此亦可见,“三不朽”中“立功”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基础,也在铜器铭文中有充分的体现。
到了西周早期,出现了长达百字甚至数百字的篇章,不过大部分仍以纪功、纪赏为主。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铭文出现了新变,比如开始大量使用“引文”。以西周早期《大盂鼎》为例,此铭除了开篇与结尾为常见内容外,正文以四个“王若曰”或“王曰”领起,详细记录了周王对器主的训话,其中既有对商周换代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周王及器主祖先功勋的称颂,还有对器主的夸赞、期许与封赏。西周铭文的这一变化,不由使人想到“三不朽”中的“立言”说。
铭文至西周中晚期达到鼎盛,出现了如《史墙盘》《毛公鼎》这样登峰造极的名篇。此时的铭文中出现了较多对祖先美德与自身品行的歌颂,最有代表性的即为《史墙盘》。该铭文采用双线叙事,先铺写文王以来七代周王的崇高美德和伟大功勋,接着又顺次叙述器主家族历代祖先的各类美德,最后归结到器主自身,强调其孝友、勤勉的品性,可以看出它自始至终都以“德”作为核心。铭文的此种变化,应与当时社会对“德”的强调有关。总之,西周中期铭文开始强调与后世相似的“德”,其中既包括对君王之德、祖先之德的颂美,也有对器主自身之德的显扬,可见“立德”的价值观于此时已基本形成。
综上,从青铜器铭文不同阶段的发展可见古人多样的生命价值观。这些观念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化、 
积淀,最终形成了“三不朽”说。这是中国早期对生命“超越价值”的深刻体认,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除此之外,铜器铭文中也有大量祈祷长寿、安康以及享乐的话语,这说明古人对生命自身的现实价值也并不忽视。正是丰富的生命价值观,造就了中国早期文化多彩的面貌,也奠定了此后中国人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
(摘编自姚苏杰《从青铜器铭文的发展看中国早期的生命价值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铜器铭文能反映中国早期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比其他文献资料更有研究价值。
B.《左传》中关于“三不朽”价值观的记载,表明这一思想已影响到当时人们的价值判断。
C.《史墙盘》采用双线叙事,并以“德”作为核心,又同时兼具“立功”和“立言”的价值。
D.“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价值观是伴随着青铜器铭文的不断发展而依次得到体现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引入《左传》中叔孙豹对“三不朽”观念的阐述,并指出“三不朽”观念与青铜器铭文的关联,为全文议论张本。
B.文中以《大盂鼎》为例,论证了铭文除记载“立功”之外,开始记录人物的言论,体现了“三不朽”价值观中的“立言”说。
C.本文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展开论述,介绍了青铜器铭文从商代晚期到西周中晚期由萌芽到鼎盛的过程,体现了多样的生命价值观。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层次清晰,论据翔实充分,展现了青铜器铭文中中国早期生命价值观的流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不朽”说代表着中国早期人们关于生命价值的体认,即对“德、功、言”三者的追求,后经儒家继承、发扬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思想底色。
B.商代晚期的纪功铭文,多通过严密而完整的因果叙事来记叙主人的“功勋”与“赏赐”,希望传达给祖先或后世,也宣示其家族政治地位。
C.西周中晚期铭文主要强调君王之德、祖先之德或自身之德,这种“立德”的价值观的出现使青铜器铭文达到了鼎盛。
D.青铜器铭文体现早期人们崇高的精神追求,也未忽视祈祷长寿、安康等生命自身的现实价值,丰富的生命价值观奠定了中国人基本的人生价值取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现代保密通信的原理是这样:Alice采用密钥K(随机数)将明文变换成密文,经由经典信道传送给Bob,Bob采用解密密钥K将密文换成明文。这个过程如果能够有效地防止非法用户Eve的窃听,那就是安全的保密通信。现代密码学采用的加密方法通常是用一定的数学计算操作来改变原始信息。从理论上来说,传统的数学计算加密方法都是可以破译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家们将量子物理用于密码技术,建立了量子密码学。量子密码装置一般采用单个光子实现,使通信双方建立通信密钥,然后再采用密码通信,确保双方的秘密不泄漏。
(摘编自陈腾云等《量子通信与量子密码实验研究》)
材料二:保证量子密钥系统安全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系统的安全性是国内外的学者日益关注的问题,譬如如何有效地给出所有实际器件非理想性的度量方式和其对安全性的影响等。当前,量子密钥分配仍是量子密码研究的核心内容。量子密钥分配,其安全性由“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及“单量子不可复制定理” 
保证。“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指观察者无法同时准确地测量待测物的“位置”与“动量”。“单量子不可复制定理”是指在不知道量子状态的情况下复制单个量子是不可能的。复制(即克隆)任何一个粒子的状态前,首先都要测量这个状态。但是量子态非常脆弱,任何测量都会改变量子态本身。因此,量子密码学原则上可以提供不可破译、不可窃取的保密通信体系。
量子密码学中最早提出的BB84、B92 协议以及后来许多密码协议都是根据这个原理。下面简单谈谈B92协议量子密钥分配过程。Alice将事先约定的信息(密钥)通过普通的公开信道传输给Bob。Bob进行检测,告诉Alice所检测到的量子态。Alice对此进行检测。Alice和Bob从检测到的错误判断是否有窃听者Eve。若有,则放弃本次通信内容,进行数据纠错,使二者拥有的数据高度一致。如果Alice 发现Bob没有检测到那些错误,此时,仍然可能存在Eve窃听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Alice可减少部分内容,将剩下的进行保密放大,再确定,最终获得安全的密钥。
(摘编自晓军《最安全的密码-量子密码》)
材料三:202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款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VoLTE加密通话产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话。天翼量子高清密话以手机为载体,采用国产定制手机、量子安全SIM卡和国密算法“三重保护”。结合量子加密技术后,用户通过拨号盘即可直接拨打加密通话,用户每次发起量子密话都会随机抽取卡内密钥校验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后再由量子网络实时生成一个新密钥加密会话数据。当任一方不支持此项业务时,通话自动回落到原有VoLTE通话。随着智能手机中存有越来越多的个人数据和金融信息,消费者有着越来越多的加密需求。现在普通百姓可以购买量子高清密话手机试试了。
(摘编自吴长锋《“量子密话”?我们与量子科技第一次亲密接触》)
4.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量子密码学和以往密码学一样,其理论基础是数学,用一串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更好地防止任何非法用户的窃听。
B.在量子通信中,即使量子密码不幸被电脑黑客撷取,也因为测量过程中改变了量子状态,黑客得到的会是毫无意义的数据。
C.量子密码传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准确把握了量子传输的特点,能更好地保护信息,因此保证了量子密码的绝对安全。
D.天翼量子高清密话采用“三重保护”,打破了“一话一密”的现状,加强了安全保密性,符合消费者对加密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 
6.量子密码为什么被称为“最安全的密码”?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买酒
余显斌
那时,这酒还不叫“北大仓”,叫“聚源永”,但已成为名酒,酒液清澈,颜色微黄,酱香悠长,回味隽永,人人称道。
那时,这儿的当家的还不是叫“经理”,应当叫“掌柜”。
那是1936年。
那年冬天的雪啊,铺天盖地地下着,鹅毛一般。在聚源永掌柜的记忆里,那天是那个冬天最冷的一天。因此,他早早地让伙计们吃罢饭,一人喝了半碗烧酒,暖暖地上床睡了。
然后,他也准备睡,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轻轻的,一声两声三声,接着,又是一声两声三声。掌柜的打开门,在雪光和屋内射出的灯光映照下,面前站着一个小叫花子,对他道:“大叔,打扰了。”
掌柜说没啥,然后让进屋暖暖。
小叫花进去,一笑,嘴角边露出两个酒窝。
掌柜热心地问:“饿了吧?”
小叫花子摇着头说:“我想买一坛酒。”
掌柜的答应着,就拿了一坛酒。聚源永有个规矩,买酒的可以尝酒,满意了就掏钱,不满意的作罢。掌柜的就拿了酒让小叫花尝尝,小叫花轻轻抿一下,就咂巴着嘴唇道:“大叔,酒真好,真香!”
掌柜的一笑,得意地道:“关外有名的'聚源永'啊。”
小叫花拿了酒说:“大叔,我走了。”
掌柜的本来想留小叫花,天晚了,就在这儿歇着吧。再说了,晚上出去,在野外遇见野物了,或者遇见小鬼子巡逻兵了,多危险啊。可是,他还没来得及说,小叫花就走出了门,消失在门外。
本来,小叫花这样走了就没事了。
可是,小叫花又回来了。
多年后,掌柜已经老了,头发已经花白了,每次想到这儿,都忍不住摇头,忍不住流泪。就在他再次关门时,又传来了敲门声。他忙打开,小叫花站在门外一笑道:“大叔,我忘了给酒钱了。”
掌柜的说算了,就算送的。
小叫花说不,买东西咋能不给钱呢。
小叫花就进门给了钱,准备走时,院子外面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还有狗叫声,和小鬼子叽里嘎啦的声音。掌柜的忙关上大门,外面响起喊声:“注意,有脚步从山里下来的,岗村少尉吩咐,一定是抗联,仔细搜索。”
掌柜急了,忙指着床底,让小叫花进去躲着。
小叫花摇着头道:“大叔,躲不住的。”
小叫花说,如果搜出来了,这里的人就都完了。小叫花说:“大叔,求你一件事。”看掌柜点头答应了,就说,请他务必将这坛酒放在后山的老虎石上。说完,小叫花推开后门冲了出去,外面响起杂沓的脚步声,响起叫喊声。
接着一声枪响,划破夜空。 
掌柜的心里一缩,一夜都没睡着。
第二天,大家被小鬼子集中在那边的场地上,场地中间放着一具尸体,是小叫花的。小叫花的脸洗净了,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大大的眼睛望着天空,嘴角竟然盛开着两朵微笑,花骨朵儿一般。
掌柜的泪水一滴滴落了下来。
他按照女孩的要求,不是将一坛,而是将几坛聚源永烧酒放在后山的老虎石上。
有时,闲下来的时候,他就想到女孩的事,他想,女孩当晚冲出去,为啥要朝那边的河沿跑啊,咋的就不朝后山跑啊。
他想,跑到后山不就没事了吗?
一直到了解放后,他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解放后,聚源永成为国营酒厂,掌柜成了厂长。那天,几个部队上的人来到这儿,拉着他的手连连感谢着,说那个冬天,如果不是他的几坛好酒,既为大家消了伤口的毒,又御了寒,大家是活不过那个冬天的。
原来,这是几个抗联老兵。
那年,他们负伤,躲在后山养伤。
女孩呢,是他们的卫生员。
他们伤口化脓,浑身发冷。女孩于是就扮作叫花子,连夜冒雪下山买酒,谁知再也没有回来,幸亏掌柜放了几坛酒,救助了他们。
老掌柜再次想到女孩,才理解她当年跑向河沿的原因,她是故意将小鬼子引开,引离藏在后山上的战友的啊。
抗联老兵们听了,一个个落下了泪。
掌柜也流着泪。
那时,距离女孩离世,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那时,“聚源永”也已改名“北大仓”了。
(选自《山花》)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描写冬天的大雪,既介绍了故事发生时的节令,又交代了自然环境,“那天是那个冬天最冷的一天”暗示了故事的悲剧性。
B.掌柜为人善良、热情、慷慨,打开门见到小叫花,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小叫花拿了酒没有付钱,掌柜也特意不言不语。
C.小说描写掌柜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掌柜厚道、仁慈的性格,又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小说语言通俗平实,多用口语,如话家常,句式短小,有的一句话独立成段,既使小说叙述节奏明快,又增强了抒情意味。
8.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9.小说三次写到小叫花的“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今左右曰:“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国人忧之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门大夫入言曰:“晋人咎犯也,欲以乐见。”平公曰:“内之。”止坐殿上,则出钟磬竽瑟。坐有顷,平公曰:“客子为乐?”咎犯对曰:“臣不能为乐,臣善隐。”平公召隐士十二人。咎犯曰:“隐臣窃愿昧死御。”平公曰:“诺。”咎犯中申左臂而诎五指,平公问于隐官曰:“占之为何?”隐官①皆曰:“不知。”平公曰:“归之。”咎犯则申其一指曰:“是一也,便游赭画,不峻城阙。二也,柱梁衣绣,士民无褐。三也,侏儒有余酒,而死士渴。四也,民有饥色,而马有粟秩。五也,近臣不敢谏,远臣不得达。”平公曰:“善。”乃屏钟鼓,除竽瑟,遂与咎犯参治国。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九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九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正谏》)
【注】①隐官:指专说隐语廋辞以供皇帝取乐的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国人忧之/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
B.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国人忧之/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
C.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国人/忧之/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
D.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不/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国人/忧之/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乐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与“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陈情表》)两句中的“内”字含义不相同。
B.“隐臣窃愿昧死御”与“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两句中的“御”字含义相同。
C.“除竽瑟”与“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除”字含义相同。
D.“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与“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两句中的“务”字含义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景公在外游玩多日,颜烛趋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劝谏齐景公尽快返回朝廷,最终齐景公听从了颜烛趋的建议。
B.晋平公不行君道,晋人咎犯说自己想凭借乐技拜见晋平公。咎犯坐到殿上,随即拿出钟磬竽瑟,但最终也没有演奏。
C.咎犯在朝堂上把弯曲的五指依次伸出,这样做是为了引起晋平公的注意,伺机谏言,容易使晋平公接受。
D.与邹忌类比说理的劝谏方式不同,少孺子借物喻人,利用蝉、螳螂和黄雀潜在的危险,规劝吴王罢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乐治海上,不乐治国,而六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5分)
译文:
(2)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平公问于隐官曰:“占之为何?”(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部属,部下。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苡,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老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第一句中的“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
B.三、四句暗示诗人遭谗言而去职,有负部属战功,点明“负君”而愧之原因。
C.五、六句夸赞部属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
D.作者借写为部属送行,表现了关爱部属的可贵精神,又饱含对现实的感慨。
15.本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体现了辛弃疾“怨而不怒,乐观昂扬”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赏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 , ”两句引用《齐谐》中的句子,用两组数字写出了鹏击水之远、腾飞之高。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自己怀念故友和物是人非之感。
(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深切地批判秦国贪婪搜刮又肆意挥霍财富的无耻行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身为 ① ,我却一直无缘瞻仰与中华文化起源相关的遗址。距离最近的黄帝元妃嫘祖故里盐亭,也是在今年深秋一个秋风微凉、浓雾弥漫的日子,才得以走进。
踏上盐亭的土地时,正逢大雾。以一个高山村夫的视觉看这浓雾,就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神秘薄纱,遮掩着嫘祖故里神秘的山水、神秘的历史、神秘的人和神秘的故事。也不是严严实实的遮掩,却是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像是故意掀开一个神秘的角落,吸引着我的目光,我便在目力所及处 ② 地感受嫘乡的多姿、嫘祖的神韵。
我想像数千年前,作为美丽少女的她带领着村姑罗敷们,挎着竹篮,行走于桑田间,采摘着桑叶。你们一路歌声,一路欢语,逗得乌雀 ③ ,卖弄着清脆的喉咙;你们一路手舞,一路轻蹈,惹得蝴蝶翩翩起舞,欣欣然翻飞追随。你们饲养春蚕,饲养秋蚕,在檐下煮茧、缫丝,织出绫罗绸缎,把人们打扮得光鲜华丽。你们传播中华文明,装点美好生活。后来,你们的丝绸远销海外,因此有了“丝绸之路”,西北一条,海上一条。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
18.第三段描述从第三人称“她”转变为第二人称“你们”,请简要分析人称转换所带来的表达效果。(4分)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① ,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魏文帝曹丕有诗“丹霞夹明月”,可见丹霞 ② ;而在现代,“丹霞”一词被用来命名一种由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组成的独特地貌景观-丹霞地貌。赤壁丹崖是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其红色随土层中③:含铁量多的,颜色比较鲜红;含铁量少的,颜色相对较浅。
丹霞地貌是在中国命名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地貌类型。1938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首次提出并使用了该概念。丹霞主要分布在中新生代红色盆地之中,最古老的距今已有2.5亿年了。在贵州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就保留了一种古老的侏罗纪残遗种-桫椤,其种群在一亿八千万年前作为恐龙的食物与恐龙同生共荣,享有“活化石”盛誉。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显示,贵州赤水丹霞地貌被赋予了景观性极强的美学意义,而四渡赤水的红色传奇更让这个黔北之地每年的游客量急剧锐增。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
20.文中出现了三处引号,其作用分别是什么?请依次简要说明。(4分)
答: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梁启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凡趣味的性质,总是以趣味始,以趣味终。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学问的本质,能够以趣味始,以趣味终,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所以提倡学问。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生活于趣味之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