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3)《蜀相》中评价诸葛亮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
试题预览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应用 10分
1. 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蜀相》中评价诸葛亮雄才大略和丰功伟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答案】    ①  哀民生之多艰    ②. 砯崖转石万壑雷    ③. 三顾频烦天下计    ④. 两朝开济老臣心    ⑤. 茕茕孑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艰”“砯”“壑”“烦”“茕”“孑”。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适合用来劝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诗文名句是(   )
A.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B.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C.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句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类共通的情感表达,哪怕是千年之前句子,不同国度的人、不同时代的人都与之共鸣
②可见,美好的事物自有它的韧性与穿透力
③日本人使用,中国人理解
④在疫情仍在持续之际,我们一定不能放松文明社会必须坚持的价值
A. ③①②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答案】(1)B    (2)A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和对古诗文名句理解的能力。
A.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指向的是宽以待人。
B.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意思是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检查自己总觉得像是有某些不足。符合题目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要求。
C.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指向的是严于律己。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指向的是宽以待人。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给句子排序的能力。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意思是: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分析句子可知,③是针对日本防疫物资上写的这两句诗的概括,①是针对这件事的总结;②是由事件得出的普遍哲理,④是现实意义。
故排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A。
二、阅读  70分
(一)(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真善美的“错位”
孙绍振
①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真),而根据康德的审美价值论,美则是情感。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前者太机械了,把“真”看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绝对的价值。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按康德的学说,价值应该有三种:真、善、美。
②康德没有解决的是,在艺术中,并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的。什么样的情感才是审美的呢?是特殊的、不可重复的情感,又是深刻的、藏在深层的潜意识里的,甚至是以智性为底蕴的。我们的古典文论说得更准确:一方面是陆机的《文赋》说“诗缘情”,一方面是更经典的《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用的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而是象征的、假定的形式。“美是真的”这一观念是不完全的。美是艺术家情志通过假定、想象的自由,超越现实、意蕴发生变异的,但是,美和真并不绝对矛盾,而是交叉的。这就是说,美和真二者之间的关系,用我的话来说,就是“错位”,并不是一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而是圆心有距离的;真善美,是三个偏心圆的交错。只要拿文艺作品来核对一下,不但真和美是不统一的,而且和善也是不统一的,真善美三者是“错位”的。
③审美与科学认识活动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它的非功利性,这一点是康德说的。善,最初级的意思就是有用或者实用。实用的目的是固定的,而情感是自由的,所以实用是压抑情感的,如果拘于实用,就没有情感了。在这一点上,许多理论家都搞得很乱,就是鲁迅有时也有些混乱,他在《门外文谈》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想,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④鲁迅说的很生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混淆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德国的莱辛在他的《汉堡剧评》中,开宗明义就宣称:艺术乃是“逼真的幻觉”。在这一点上,中国古典诗话比他早差不多一个世纪就觉悟到了,黄生在《一木堂诗麈》卷一中提出诗乃“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这里的“无”和“有”、“虚”和“实”、“假”和“真”的对立统一和转化,可比莱辛彻底多了,“虚”者、“无”者、“假”者,都是“幻觉”,但是并不一定要“逼真”。
⑤审美是诗意的,但是,不仅仅是诗意的美的陶冶,而且包含着对恶的审视。艺术上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就是写恶事、恶人,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恶事、恶人,就和丑发生了错位,甚至变得可爱起来。
⑥《三国演义》中写到曹操先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八口,后来明知吕伯奢是好心款待他,又把他杀了。明知错了,一错再错,不仅不忏悔,不难为情,还要宣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为自己坚决而果断地不道德而“动心”,而自我欣赏,为自己的不要脸而感到了不起。《三国演义》不但让读者看到这样的丑恶,而且有一个潜在的眼睛,在引导着读者阅读这样的心理奇观,在字里行间,不动声色地让曹操的行为逻辑与读者的良知背道而驰,这在文艺心理学上叫做“情感逆行”,就是一味和读者的情感作对,让读者的良知受到打击,感到诧异,感到愤怒、痛苦。这就转化为艺术的享受。洞察人性黑暗,是一种痛快。艺术表现了这种心理过程,揭示了人性黑暗。因而,我们的感受才结合着痛感和快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叫做“净化”,我看,把它理解成“洗礼”也可以吧。
⑦这里的奥秘就是情感的全面(如正面、反面)熏陶。情感的丰富和复杂的多方面、多维度的发现,就是美的发现。一个普通的有道德善恶观念的人和一个有强烈审美倾向的艺术家的价值的“错位”就从这里开始。
(选自孙绍振《审美阅读十五讲》,有删改)
3. 第②段中“偏心圆的交错”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第②段画线句找一个例证,以下诗句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C.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D.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 下列依据文意所做的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有超越实用的审美价值。
B. 艺术的美一定是虚构的,是通过虚构来反映真实。
C. 《雷雨》中“繁漪”这一形象体现了文学欣赏中真善美的错位。
D. 善于发现“假”乃至“恶”背后的审美价值,才能真正读懂文学作品。
6. 作者说鲁迅在《门外文谈》中的这段话“有些混乱”,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联系全文并结合逻辑“同一律”对此进行分析。
7. 依据本文的“错位”理论,联系下面材料或《红楼梦》中其他相关情节,评析王熙凤这一形象的文学审美价值。
【材料】袭人又叫住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和太太还没放呢,是为什么?”平儿见问,忙转身至袭人跟前,见左右无人才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几天就放了。”袭人笑道:“这是为什么?唬得你这样儿。”平儿悄悄告诉她道:“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答案】3. 真善美三者既不是统一的,又不是绝对分裂的,而有部分的重合。    4. D    5. B    
6. 同一律:A=A(或“A→A”)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思维对象 同一。(2)概念的同一。(3)判断的同一。
同意。在作者看来,文学的基本功能是审美,而审美是非功利的。鲁迅这段话以“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为例谈创作与发表(出版),但前半部分说“杭育杭育”是劳动过程中的口头创作,后半部分说的是事后的记号留存。前者是口头的,后者是书面的;前者是实用的、功利的,后者则可能兼具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鲁迅赋予了文学及其功能不同的内涵及外延,从逻辑上看,违背了同一律;按作者说法,是“混淆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7. 文学欣赏中,真善美经常错位。作家借助虚构形象对人性阴暗的表现恰恰有艺术审美价值。奥秘就是情感的全面(如正面、反面)熏陶,多维度的发现,即美的发现。曹雪芹借王熙凤这一虚构形象揭示了人性“恶”的一面。如材料所示:她利用职权,预支迟放,拿众人月钱放高利贷以谋取私利,表现出精明能干却贪婪爱财、以权谋私的特点。读者在作者引导下洞察人性黑暗,灵魂受到“净化”(洗礼), 获得审美愉悦(痛感和快感),这就是审美阅读中真善美的错位。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结合原文第二段“美和真并不绝对矛盾,而是交叉的。这就是说,美和真二者之间的关系,用我的话来说,就是‘错位’,并不是一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而是圆心有距离的”“不但真和美是不统一的,而且和善也是不统一的,真善美三者是‘错位’的”,可见真善美三者既不是统一的,又不是绝对分裂的,而有部分的重合。这就是“偏心圆的交错”的含义。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能力。
第二段画线句是“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用的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而是象征的、假定的形式”,注意是用“象征的、假定的形式”,而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
A.用桑叶的新鲜润泽比喻女子年轻时的美貌,用嘱托斑鸠不要贪吃桑葚来告诫女子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这些是比兴、象征手法;
B.用“蕙纕”“揽茝”这些香草香花象征品格的高洁,这是象征手法;
C.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作手法。诗中运用孔雀失偶时徘徊不去的景象进行起兴,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这些是比兴、象征手法;
D.“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是描写杭州的美景,属于写实。不能做划线句的例证。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推断能力。
B.“艺术的美一定是虚构的”错,第二段“‘美是真的’这一观念是不完全的。美是艺术家情志通过假定、想象的自由,超越现实、意蕴发生变异的,但是,美和真并不绝对矛盾,而是交叉的”,可见艺术的美应是美和真交叉,并非一定是虚构的。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同一律”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这一基本内容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A(或“A→A”)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思维对象的同一。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对象必须保持同一;在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或反驳别人的时候,各方的思维对象也要保持同一。(2)概念的同一。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必须保持同一;在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或反驳别人的时候,各方使用的概念也要保持同一。(3)判断的同一。同一个主体(个人或集体)在同一时间(相应的客观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从同一方面对同一事物作出的判断必须保持同一。同一律要求思维的确定性,但是并不否认思维的发展变化。它完全是对思维过程说的,并不要求客观事物保持同一,绝对不变。
接着我们分析作者在第三段表达的观点,“审美与科学认识活动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它的非功利性”,在作者看来,文学的基本功能是审美,而审美是非功利的。
然后分析鲁迅这段话。鲁迅认为“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然后他举例说明这一点。“……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这是认为“杭育杭育”是劳动过程中的口头创作;后面“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这里谈的是事后的记号留存。前者是口头的,后者是书面的;前者是实用的、功利的,后者则可能兼具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鲁迅赋予了文学及其功能不同的内涵及外延,从逻辑上看,违背了同一律;按作者说法,是“混淆了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因此作者说鲁迅在《门外文谈》中的这段话“有些混乱”这个说法是对的。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念,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先理解“错位”的内涵,文章第二段“只要拿文艺作品来核对一下,不但真和美是不统一的,而且和善也是不统一的,真善美三者是‘错位’的”,可知文学欣赏中,真善美经常错位。第五段“艺术上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就是写恶事、恶人,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恶事、恶人,就和丑发生了错位,甚至变得可爱起来”,可知作家借助虚构形象对人性阴暗的表现恰恰有艺术审美价值。第七段“这里的奥秘就是情感的全面(如正面、反面)熏陶。情感的丰富和复杂的多方面、多维度的发现,就是美的发现。一个普通的有道德善恶观念的人和一个有强烈审美倾向的艺术家的价值的‘错位’就从这里开始”,可知奥秘就是情感的全面(如正面、反面)熏陶,多维度的发现,即美的发现。
王熙凤就是曹雪芹虚构的一个带有“恶”的人物形象,材料中平儿说“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他的公费月例又使不着,十两八两零碎攒了放出去,只他这梯己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呢”,原来王熙凤拿着大家的月钱去放高利贷,赚取私房钱,这是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而且说明她贪财、精明。
曹雪芹借王熙凤这一虚构形象揭示了人性“恶”的一面。读者在感到诧异、愤怒、痛苦等情绪中感受到人性的黑暗,继而转化为一种艺术享受,灵魂受到“净化”(洗礼),获得审美愉悦(痛感和快感),这就是审美阅读中真善美的错位。
(二)(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过一场雨
秦挽舟
①天气预报从手机短信里弹出提示,今晚会下雨。于是外婆傍晚便早早把衣服收进里屋,我支着胳膊看外婆包饺子,随时准备着回应她的呼唤。
②“轰隆隆——” 雷声送达闪电,乌鸦也归巢,在雨夜依偎。
③“外婆,你们那时候有饺子吃吗?” 我问她。
④她停下来,认真想了想说:“饺子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平常只有面疙瘩汤。”
⑤“我不喜欢面疙瘩汤,没味道,还是饺子好吃。”我伸手去接她的盘子,见她注视着我,那目光像穿过了雾。我知道,她是想到了她的小女儿,我的妈妈。妈妈在家的时候从来不吃面疙瘩汤,她只说不喜欢面食,我却在和外婆的对视中读懂了这句“不喜欢”。外婆一生清贫,走过最远的路是隔壁镇的集市。她把岁月都给了三个儿女,自己一头扎进名为吃苦耐劳的河。可那时贫瘠的土地漠视了人民的温饱,即便是外婆也难为无米之炊。于是承诺、谎言都满载着希望,却一次又一次地化作了泡沫。
⑥“你妈妈也不喜欢面疙瘩,怎么都不肯吃,一直跟我闹,半夜饿了就躲起来哭。我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哄她骗她,最后再骂她,现在想啊,囡囡,你和你妈妈真像。”
⑦“但是我们现在有饺子吃了,而且你也不会骂我嘛。”我到窗边的柜子上找出开水瓶,给她倒热水洗手。
⑧ “你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外婆感叹地说着,好像想起陈酿的记忆。
⑨在这有些焦灼地等待中,院外忽然有了光亮,我看着妈妈向我走来,突然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张她的照片,被外婆保存的很好,只因岁月,边角有些泛黄:她也是这样走着,短头发长靴子,抿着嘴弯着眉。背后是工厂的铁门,她那时厌恶和想要逃离的地方。
⑩年轻人看韶光总嫌慢,老人忆岁月总言快。小时候妈妈给我读《包身工》,总是会在最后一段放慢声音:“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我呆愣的双眼里凝固着害怕,也倒映出她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湖。妈妈不愿被本地工厂压榨,想要离开却不被外婆允许。日子暗无天光,她的人生好像已经钉在名为“流水线”的牌坊上,高高地立在时代的浪潮中。机器的轰鸣声连日不绝,女工们像提线木偶,机械地分装、填空、上库,白手套、不防尘的面具,和她们的脸一样染上蜡黄。因为是小城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很多人把女儿送来这里做工。教育只属于家里的男孩,做工、嫁人、生子,短短六个字就是她们的一生。刚到工厂时,妈妈像看见面疙瘩汤一样不断哭闹,外婆也像儿时那样哄骗打骂,这是属于她们的阴晴圆缺。别的女工眼中都只剩下漠然,妈妈是寂寂黑夜里唯一的长明灯,可她蜡炬成灰,却只能照亮自己的心。我的妈妈,在经历了一年徒劳的抗争后终于明白,她不是依偎于巢的燕,而是注定要搏击长空的鹰。燕有巢即安然,而鹰只向往外面的天空。于是她下定决心,买了人生的第一张火车票,在三十年前顶着飘摇的风雨,逃离了这座她生活了十八年的小城。
⑪妈妈仍然留有遗憾的是,家乡的女工们大多早早地嫁人,在小城的浸润中变得市侩而尖利,短暂的共事岁月无法改变她们之间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代沟。“如果当时我们一起反抗,是不是大家都会变得更好?”已过不惑,妈妈仍然有着这样的心结。我总是扳着她的肩膀,看着她温柔的眼睛告诉她:“我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后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不会后悔。”我心里明白,对于一只仅仅见过沙滩的寄居蟹而言,如果它说“我要去看看大海”,那么风浪便不会是阻拦它的理由。
⑫后来的日子,小城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于是抛弃了已经江河日下的工厂,再也没有令人厌恶的空气和像笑面虎一样的人。外婆一直住在现在这座老宅里,邻居换了一波又一波,她总是对他们提到自己的小女儿,比起两个儿子,囡囡更让她骄傲。
⑬“你有很想家很想家的时候吗?”记得我曾问过她。
⑭“有。有一次我到老街去买布料,被一辆车撞到了,虽然没什么大问题,但车来的一瞬间和我跌坐在地上的时候,就特别想家。”她轻描淡写,我却惊心动魄。
⑮“你想的哪是家,估计只是外婆。”我靠她近了些,牵起她的手。
⑯“你外婆对我来说就是家啦……当时也是真的任性,说走就走了,十年不跟家里联系,就留了封信。不过有你舅舅们在家,我觉得我走了也没什么问题。”这种时候,思念就攀爬到她的心里,覆盖住最早反抗无果时的记忆,只剩下愧疚。
⑰“妈妈,你真的很勇敢。外婆不会怪你的,你们都很爱对方。”
⑱多年前下在火车站的那场瓢泼大雨,冲走了稚嫩,也带来了风雨过后更多的的决心和勇气。妈妈仿佛永远有着精力和热忱,如书中所说,岁月不败美人。我很爱她,在我心里,她就是一场三四月的春雨,新燕筑巢,嫩柳抽芽,对我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庭院的地上一片狼藉,可春雨却在向我温柔地靠近。
⑲我对着她喊:“妈妈,你错过了今天晚上的雨!”
⑳她疑惑地问:“我来的路上好像没下雨呀?”
㉑我抬头看天,黑夜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云层被弯月点亮了一角,在星星的陪伴下更显缱绻。我们仅仅路过了这一场雨,而人生多风波,变幻莫测。雨过天晴也好,朗月疏星也好,总会有适合翱翔的天气,和永远可以依靠的港湾。
8. 第⑩段划线句情感深沉,令人动容,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加以赏析。
9. 文中多次写到“雨”,赏析“雨”在全文构思中的作用。
10. 班刊中有“亲情”、“奋斗”和“成长”三个专栏,你认为这篇文章应该编入哪个专栏?请说明理由。
11. 本文写到了母亲和外婆的矛盾。请结合全文,综合运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阐释这种矛盾的成因。
【材料一】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长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
——《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材料二】
乡土社会环境固定,……在人事范围中,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子弟们在无违的标准中接受传统的统治。在这里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
——《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
【答案】8. “凝固”一词凸显母亲朗诵这段话时给我带来的震撼程度之深,以孩童的视角,体察母亲的情绪侧面凸显母亲朗诵《包身工》时对“包工头”的憎恶,用比喻和夸张,表现母亲对不愿被工厂压榨,又不被允许逃离现实世界的绝望。    
9. ①线索,串联故事的关键情节,当年的母亲在大雨中离家远行,外出打拼,而今我们又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等候母亲归来。②“雨”又有很强的象征意蕴,喻指人生的风波,引出风波必将过去,大部分的“雨”我们仅仅是路过,而人生最终的归宿是生命中珍贵的情感还象征了母亲对我润物无声的精神引领,人生需要奋斗拼博,勇于走出舒适圈,又不能丢失珍贵的亲情与家的归宿。③凸显母亲不畏风雨,敢于拼博的精神。    
10. 我认为应编入“亲情”专栏。
文章虽然写到了母亲敢于走出舒适圈奋斗拼博的过程,,(扣“奋斗”专栏)但最终母亲表达了当年对抗外婆,且将外婆留在老家的行为表达了愧疚之意,逐渐认识到亲情是人生最重要的归宿,(梁老师补充)虽然有成长主题,但是是在对亲情的感悟中凸显出来的,应该包含在“亲情”的主题内本文的内容与主题都围绕“亲情”展开,因而应归入“亲情”专栏。
我认为应编入“成长”专栏。
文章虽然写到了母亲敢于走出舒适圈奋斗拼博的过程,(扣奋斗)以及最终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而产生的对外婆的愧疚。(扣成长)但这正是母亲一路成长后获得的体验,年轻时总是更多地考虑自己事业与梦想,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认识到亲情的重要,这是生活教会母亲的感悟,尤其是在她又为人母,不舍得我离开她身边后,方体会当外婆当年的落寞,因而,成长是贯穿在母亲形象中的主题词    
11. 本文第5段中提到外婆一生清贫,走过最远的路是隔壁镇的集市。体现了乡土社会的稳定,因而外婆习惯于这种“生于斯、长于斯”稳定。外婆认为女儿也应延续这种血缘带来的稳定,并且作为“母亲”,外婆认为自己的权力是不容反对的。而母亲生活在新时代,接受了新观念,有了更强的独立意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不再为了一份仅能维持温饱的工作而甘受剥削,因而与母亲产生矛盾。母亲最终的出走体现了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体现了流动的必然。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
“我呆愣的双眼里凝固着害怕”中的“凝固”一词凸显母亲朗诵这段话时给我带来的震撼程度之深,表现了作者的害怕之情,以孩童的视角,体察母亲的情绪,侧面凸显母亲对书中的“包工头”和现实中的工厂的痛恨,同时也表现了母亲工厂如包身工般非人的生活。“像永不干涸的湖”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妈妈的泪水比作永不干涸的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工厂生活带给她的深重苦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形象和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线索,串联故事的关键情节。依据原文18段“多年前下在火车站的那场瓢泼大雨,冲走了稚嫩,也带来了风雨过后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可知,当年的母亲在大雨中离家远行,外出打拼;再依据原文第1段“天气预报从手机短信里弹出提示,今晚会下雨”和第8段“‘你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外婆感叹地说着,好像想起陈酿的记忆”可知,我和外婆又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等候母亲归来,贯穿了全文,使思路更清晰,结构更完整。
②“雨”又有很强的象征意蕴,喻指人生的风波。依据原文21段“我们仅仅路过了这一场雨,而人生多风波,变幻莫测。雨过天晴也好,朗月疏星也好,总会有适合翱翔的天气,和永远可以依靠的港湾”可知,风波必将过去,大部分的“雨”我们仅仅是路过,而人生最终的归宿是生命中珍贵的情感;依据原文18段“妈妈仿佛永远有着精力和热忱,我很爱她,在我心里,她就是一场三四月的春雨,新燕筑巢,嫩柳抽芽,对我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可知,还象征了母亲对我润物无声的精神引领,人生需要奋斗拼博,勇于走出舒适圈,又不能丢失珍贵的亲情与家的归宿。
③凸显母亲不畏风雨,敢于拼博的精神。依据原文18段“多年前下在火车站的那场瓢泼大雨,冲走了稚嫩,也带来了风雨过后更多的决心和勇气”可知,母亲不畏生活中的“风雨”,走出了自己想要的一条路,歌颂了母亲的勇敢和坚强。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认为这篇文章应该编入哪个专栏,意味着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的倾向性。解答时注意联系文本分析,答案具有灵活性,自圆其说即可。

我认为应编入“亲情”专栏。主题上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上一个『山西省临汾市等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天津市瑞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