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全国甲卷新题型之文言文阅读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限时练(学生版)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2高考全国甲卷新题型之文言文阅读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限时练(学生版)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时间:45分钟总分:45分得分:(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
试题预览
时间:    45分钟            总分:     45分              得分:          
 (2022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1. (2022全国甲卷)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D.“阴合”意思是暗中联合,“阴”与《岳阳楼记》“朝晖夕阴”的“阴”字含义不同。
2.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取曲沃”与“西取由余于戎”(《谏逐客书》)中的“取”字含义不同。
B.“其后秦欲伐齐”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中的“其”字含义不同。
C.“子为寡人虑之”与“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中的“为”字含义相同。
D.“张仪南见楚王”与“南取百越之地”(《过秦论》)中的“南”字用法相同。
3.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群臣闻见者毕贺”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中的“者”字含义不同。
B.“诸士大夫皆贺”与“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诸”字含义不同。
C.“而患必至也”与“不患寡而患不均”(《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D.“何也”意思是为什么呢,“何”与《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中的“何”字含义不同。
4.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后秦欲伐齐”与“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伐”字含义不同。
B.“惠王患之”与“无敌国外患”(《孟子•告子下》)两句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C.“大王苟能闭关绝齐”与“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两句中的“苟”字含义相同。
D.“群臣闻见者毕贺”与“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两句中的“毕”字含义不同。
5.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敝邑欲伐之”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素师》)两句中的“敝”字含义相同。
B.“寡人自以为智矣”与“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两句中的“以为”含义不同。
C.“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中的“土壤”是“国土”的意思,和现在汉语的“土壤”含义不同。
D.“广从六里”与“约从离衡”《过泰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6.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王大说”与“秦伯说”(《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
B.“不伤一人”与“何伤乎?”(《侍坐》)两句中的“伤”字含义相同。
C.“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与“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 “绝”字含义不同。
D.“则两国兵必至矣”与“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两句中的“兵”字含义不同。
7.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王不听”与“听臣微志”(《陈情表》)两句中的“听”字含义相同。
B.“吾事善矣”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C.“子其弭口无言”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两句中的“其”字含义相同。
D.“与之伐齐”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两句中的“与”字含义不同。
8.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弭口无言”与“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谏厉王弭谤》)两句中的“弭”字含义相同。
B.“以待吾事”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同。
C.“张仪反”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两句中的“反”字含义相同。
D.“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9.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
B.“乃出见使者”与“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见”字含义不同。
C.“楚兵大败于杜陵”与“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左传》)两句中的“大败”含义不同。
D.“夫秦所以重王者”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两句中的“夫”字含义不同。
10.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楚之交善”中的“之”为助词,处在主谓之间,不译,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用法相同。
B.“不榖得商于之田”中的“不榖”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与《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中的“不榖”含义相同。
C.“秦所以重王者”与“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两句中 “重”的含义不同。
D.“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两句中 “先”的含义不同。
11.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B.“子为寡人虑之”中的“虑”为“考虑”之意,与《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中的“虑”含义相同。
C.“今齐王之罪甚厚”与“有过不罪,无功受赏”(《韩非子•五蠹》)两句中的“罪”字含义相同。
D.“而大国与之欢”与“几家欢乐几家愁”(《竹枝歌》)两句中的“欢”字含义相同。
12.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若此”中的“若”是假设连词,翻译为“如果”,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若”含义不同。
B.“则是北弱齐”与“汝心之固,故不可彻,曾不如孀妻弱子”(《列子汤问》)两句中的“弱”字含义相同。
C.“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与“荆轲之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战国策•燕策》)两句中的“私”字含义不同。
D.“子独不贺”与“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夜》)两句中的“独”字含义不同。
13.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必受欺于张仪”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
B.“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与“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
C.“乃出见使者曰”与“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十二郎文》)两句中的“乃”字含义相同。
D.“广从六里”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14.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欲兴师伐秦”与“遥襟俯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两句中的“兴”字含义不同。 
B.“伐秦,非计也”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两句中的“计”字含义不同。
C.“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与“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两句中的“亡”字含义相同。
D.“遂举兵伐秦”与“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
15. (2022全国甲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秦与齐合”与“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两句中的“与”字含义不同。
B.“遂举兵伐秦”与“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两句中的“兵”字含义相同。
C.“计失于陈轸”与“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滕王阁序》)两句中的“失”字含义不同。
D.“过听于张仪”与“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两句中的“过”字含义不同。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2高考全国甲卷新题型之文言文阅读课内外词语比较分析限时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下一个『2022高考新题型语言运用之语病修改限时练2(学生版)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