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小题。【材料一】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据航天五院专家介绍,中国空间站是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组成的“T”构型组合体,在轨运行寿命不小于10年,并可通过维修维护延长使用寿命。开展空间站工程,将
试题预览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据航天五院专家介绍,中国空间站是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组成的“T”构型组合体,在轨运行寿命不小于10年,并可通过维修维护延长使用寿命。开展空间站工程,将极大地引领和带动多种前沿学科和多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
【材料二】
中国空间站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组装建造和运营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将在轨验证7大关键技术——空间站推进剂补加、再生生保、柔性太阳电池翼和驱动机构等,为实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三】
建设太空站的目的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深空探测是世界先进国家必然的选择,正如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的,“人类不可能永远躺在摇篮里”,探索和征服其他星球,是人类未来注定的前进方向。因为地球的资源和能源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利用其他星球的资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建设太空站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太空是一个微重力甚至无重力的环境,这和地球上有极大不同,因此在太空中可以试验很多在重力环境中无法实现的试验,并且制造很多在重力环境中无法制造的设备。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人类使用最多的轴承,通常使用的滚珠轴承,而地球上加工的轴承滚珠由于受重力影响,很难加工出正球形,因此在使用中总会产生磨损,最终导致轴承报废;但是在太空环境下,金属液滴会主动形成完美的球状,这样加工出来的轴承滚珠就是正球形,从而大大降低轴承磨损,提高轴承寿命。
除了上述要点外,载人太空站还可以从事深空观测、植物培养、对地球的各项观测。
总而言之,载人太空站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巅峰的作品,也是只有少数国家才能涉足的领域。通过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宇航员90天的努力,我国“天和”太空站已经基本稳定,以后的任务主要就是为“天和”增加各种必要的补充舱室和设备,不断完善其功能,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多用途、高效率的载人空间站,为中国未来的太空事业不断添砖加瓦。
【材料四】
北京时间10月16日早上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径向交会,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在太空中自主完成快速径向交会对接,目前在世界上,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之外,这项技术就只有我国可以做到,而且我国还是自主独立研发、完成的,对于中国航天的发展来说,又是一项新的突破。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寿命在10年左右。
B. 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将会在地面遥控验证空间站推进剂补加、再生生保、柔性太阳电池翼和驱动机构等7大关键技术。
C. 中国“天和”太空站,经过聂海胜等三名宇航员90天的努力,建设成为了多用途、高效率的载人空间站。
D. 空间站工程的开展,将极大地引领和带动多种前沿学科和多领域先进技术的发展。
2. 材料三中,划横线的句子在文段中起什么作用?

3.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说我国航天发展有什么新的突破?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空间站?

4.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人类不可能永远躺在摇篮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自中国发射载人飞船、建设空间站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通讯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采访活动。小记者们准备好了采访提纲。请你根据要求,完成评析。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一书的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表格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答案】
1. D    
2. 运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在太空中可以制造很多在重力环境中无法制造的设备,突出了太空是一个微重力甚至无重力的环境的特点。    
3. 新突破:我国自主独立研发、完成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自主快速成功完成径向交会对接。
建设空间站的目的:世界先进国家必然的选择;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事深空观测、植物培养、对地球的各项观测。    
4. 用比喻,形象地说明探索和征服其他星球,是人类未来注定的前进方向。因为地球的资源和能源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利用其他星球的资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5. (1)问题1,从作者的《太空旅游》新书聊起,通过寒暄,拉近采访双方的距离,提问清晰,指向明确。
(2)问题2,将地面训练、心理疾病和太空饮食话题混杂在一起,语言罗嗦,意图不明;
(3)两个问题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
【解析】
1.A.根据【材料一】“ 轨运行寿命不小于10年”可知“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寿命在10年左右”表述错误;
B.根据【材料二】“中国空间站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组装建造和运营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将在轨验证7大关键技术——空间站推进剂补加、再生生保、柔性太阳电池翼和驱动机构等,为实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可知“将会在地面遥控”表述不正确;
C.根据【材料三】“通过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宇航员90天的努力,我国“天和”太空站已经基本稳定,以后的任务主要就是为“天和”增加各种必要的补充舱室和设备,不断完善其功能,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多用途、高效率的载人空间站”可知“建设成为了多用途、高效率的载人空间站”表述不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
根据【材料三】划横线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可知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据划横线处“但是在太空环境下”可知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了人类使用的轴承的例子,浅显易懂,再通过将“地球上加工的轴承滚珠”和“太空环境下加工的轴承滚珠”进行对比,突出的是太空环境下加工的轴承更加耐磨,寿命更长,从而说明太空的环境是一个微重力甚至五重力的形态。
3.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材料内容。
根据【材料四】“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径向交会,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在太空中自主完成快速径向交会对接,目前在世界上,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之外,这项技术就只有我国可以做到,而且我国还是自主独立研发、完成的,对于中国航天的发展来说,又是一项新的突破”可知我国自主独立研发、完成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自主快速成功完成径向交会对接是新的突破。
根据【材料三】“第一,深空探测是世界先进国家必然的选择”“第二,建设太空站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除了上述要点外,载人太空站还可以从事深空观测、植物培养、对地球的各项观测”可知这些都是建设空间站的目的。
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人类不可能永远躺在摇篮里”可知这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比作摇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终将要突破现有的生存环境,才能获得发展,因此开发其他星球上的资源成了必然的趋势。
5.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
向人提问时应注意避免诱导式提问和引起不愉快情绪反应的提问,应善于组织问题,把握时机,注意语气要委婉。
问题1:结合问题“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可知这里先肯定作者的作品,更能让作者产生好的印象,接着又用一个委婉的问句来请求作者帮忙解决疑问,这样的提问很巧妙,也能够让双方产生共鸣,同时又能达到目的。
问题2:结合问题“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和“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这是两个不同的话题,放在一句话里显得逻辑不清,让回答问题的人不知道提问者想要知道什么信息,另外,这个提问不够简练,听起来较啰嗦。因此在组织语言的时候应该简练,前一个问题和后一个问题应该是递进的关系,层层深入为宜。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回答小题。
【材料一】
某校就学校教育与网络在线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学校教育满意率 在线教育满意率
课堂参与度 84% 32%
课堂体验感 76% 37%
学习自主性 79% 45%
学习效率 88% 27.5%
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的在线教育效果不如学校教育,主要是因为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而这导致在线教育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如学校教育。时空分离阻断师生间的社会性交互,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但事实上还有诸多干扰因素大大影响了学生在线学习的自主性,这也导致了在线教育的效果比不上学校教育。有专家分析,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自主性与成就感均会提升,从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材料二】
智慧教育共同体的打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智慧教研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形成一个泛在型的教研共同体,通过合作分享进行深度教研,并将教研成果进行固化,形成相应的微课资源和评价资源(例如作业等),依托网络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从而优化教师教学。
2.构建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中心”。“在线学习中心”依托SG技术及NR、AR技术,虚拟教室空间的现场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完全沉浸式地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在线学习中心”支持学生登陆后从互联网海量的资源里筛选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的精准性,这个学习流程需要学生首先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计算机会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自测结果进行精准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将标签化了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智能匹配,学生对计算机智能匹配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自主选择后,即可点击听课。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精准化在线教育的服务。
3.利用全市“人人通”智慧教育共同体平台,构建联系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多方面的教育大平台,将家庭、学校紧密关联起来,形成一种虚实结合的未来学习形态,打造智慧教育共同体。
(节选自《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材料三】
“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学习中心•同步作文”平台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参加活动的五万多名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文,近千名老师在网络上对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选材”“内容”“结构”“语言”等六个方面进行批改。平台对批改后的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针对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并通过智能匹配的方式,向学生推送适合自己写作个性的范文。参与活动的学生反映,这种网络作文的方式,在学习的多样化和精准性方面,与传统的作文学习相比有更大的优势。
(摘自某网络媒体新闻报道)
1. 选出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   )
A. 从材料一可知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后,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B. 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这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C. 智慧教育共同体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优化教师教学、方便家校沟通。
D. “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由老师从六个方面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
2. 小玲因为感冒无法去学校上课,请你根据材料二为她完成在线学习流程图'的设计,方便她在家学习。
在线学习流程图
第一步:登陆“在线学习中心”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点击听课

【答案】
1. C    
2. 第二步: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  第三步:自主选择微课学习资源
【解析】
1.A. 从材料一“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自主性与成就感均会提升,从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可知,“一定”过于绝对。选项错误;
B. 从材料一“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而这导致在线教育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如学校教育”可知,原文并未提及“根本原因”。选项错误; 
D. 从材料三“平台对批改后的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针对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并通过智能匹配的方式,向学生推送适合自己写作个性的范文”可知,“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并非由老师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选项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
要浏览材料,了解内容,梳理思路,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句提取概括。第一步:登陆“在线学习中心”,对应材料二“‘在线学习中心’支持学生登陆后从互联网海量的资源里筛选学习资源”。第四步:点击听课,对应材料二“即可点击听课”。从材料二“这个学习流程需要学生首先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可知,第二步为: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从材料二“将标签化了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智能匹配,学生对计算机智能匹配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自主选择”可知,第三步为:自主选择微课学习资源。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材料一】
一位女士去年刚入夏时想学游泳。她先在网上搜索和浏览“如何挑选合适的游泳装备”这样的帖子,看了很多帖子,觉得自己掌握挑选技能之后,开始上淘宝购物,下班回家就在网上浏览游泳装备的商品信息,挑了好几个晚上,终于买好了泳衣、泳镜、救生圈等装备。接着她还看了网上游泳教学的视频,自己跟着视频练习游泳的姿势。然后她跑了自家附近几个游泳馆咨询成人学习游泳的一些情况,可以上的游泳课是怎样的,班级的规模如何,老师的水准以及游泳馆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如何……等到她觉得所有的信息自己都了解好了,各方面都准备充分了,认为自己真正可以开始学游泳时,夏天已经过去了,游泳池的水变得太冷不适合游了。而她做了漫长一夏的准备,却一次也没有下过水,买的那些装备一次也没有用,这些装备连同她学游泳的热情一并被放进了衣柜里。当然,她还是不会游泳。
这是一个由于追求完美而导致拖延的典型案例。
【材料二】
 
【材料三】
扎克伯格创建Facebook公司初期,办公室贴着这样一条标语“完成比完美更重要(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扎克伯格一直在践行这一理念,在哈佛求学期间,当他看到自己最初简单制作的一个社交网站雏形受到了一些同学的欢迎,马上决定建立一个网站作为哈佛大学学生交流平台。结果,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扎克伯格就建立起了这个名为Facebook的网站。在哈佛大学2017级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扎克伯格重申了这一理念。他说:“没有人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完美的,只有当你着手做的时候才变得逐渐清晰,你只需要开始行动 。”
正常完成一件事情,都不是只有去做和做成两个步骤,而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行动,是克服一切犹疑和思想障碍,带你走向完美最近的一条路。所以,很多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材料四】
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卡迪(Amy Cuddy)做过一个实验。让一组测试者摆出八面威风的姿势,另一组做出无精打采的样子,两组测试者保持各自的姿势两分钟。两分钟过后,第一组测试者的睾酮指标上升了20%,皮质醇指标下降了25%。第二组睾酮指标下降了10%,而皮质醇增加了15%。睾酮上升会令人更坚定、更愿意承担风险,而皮质醇下降会使人减少焦虑和压力。接下来的实验也证实了第一组确实比第二组人更愿意承担风险。两分钟的动作行为就可以改变荷尔蒙,从而改变大脑的配置,令人或变得坚定、自信、从容,或变得焦虑、被动、自我封闭。另外,杜克大学的研究显示,通过采取行动来改变思维和情绪要比通过改变思维和情绪来改变行动容易得多。这就是许多人在被某种因素激励后,尝试朝新目标努力一至六个星期后常常会放弃的原因,因为那段时间是情绪(或动力作用)消退的阶段。
如何加强行动力呢?放弃对最佳路径的幻想,珍惜点滴式成功,关注过程,看淡结果,行动力就会逐步提升。还可以进行一些行动力训练。比如:任务倒计时,只要计时器响起,就立即行动;注意力计时,规定自己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时间,以保证工作效率;番茄工作法,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然后循环重复……
班级计划开展“提高学习效率”主题活动,老师把活动策划工作交给了学习委员李佳佳,可她的策划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帮助她完成任务。
1.李佳佳为了策划好这次活动,先用一周时间收集同学意见,将其分类整理,汇总成册;又用一周时间上网查资料,研究提高学习效率 方法和理论;第三周她下载了大量PPT模板,还买了一套崭新的文具。距离活动开展仅剩三天了,策划书上还是空白的……
李佳佳为什么迟迟无法启动活动策划书的撰写工作呢?请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帮她分析原因。

2.在你的帮助下李佳佳开始撰写活动策划书,但是进行到一半时,她觉得前面的内容不够完美,打算推翻重做。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劝说她先完成第一稿,再进行优化,把你劝说的话写在下面。

3.你收集的材料帮助李佳佳顺利完成了活动策划,主题活动如期举行。活动进行到“提高效率大家谈”环节,你将结合收集的材料作简短发言,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120字左右。

【答案】
1.示例:李佳佳的行为表现与材料一中的女士很相似,可见李佳佳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由材料二可知,她的行为符合完美主义“犹豫拖延”这一特点,过于追求完美的心态导致她一直停留在准备阶段无法进入实质性工作。    
2.示例:佳佳,没有人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完美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边做边清晰的。你现在回到原点,最多能完善前半部分,对后半部分不是一样一无所知吗?为什么不先做成一个不完美但完整的方案,再通过不断的改进去让它趋于完美呢?很多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3.示例:同学们,行动是高效的保证。有研究表明行动很容易改变思维,思维却很难改变行动,高期待、怕失败、苛求细节,只会降低效率。想成功就先开始,关注过程,看淡结果,不断改进,趋于完美,这才是一条高效之路。缺少行动力?买个计时器,时间一到,立即行动。坚持不下来?试试番茄工作法……同学们,还等什么,行动起来吧!
【解析】
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回归。由题干“李佳佳为了策划好这次活动,先用一周时间……还买了一套崭新的文具”可知,李佳佳和材料一中的女士很相似,李女士为学习游泳,经过长时间准备,最终却没学会游泳。二者都是为完成某项事情而煞费苦心,准备充分,但是却不肯付诸实质性的行动,最终延误了时机。李佳佳的行为符合材料二中“完美主义四大特点”中的第一点,即:犹豫拖延。总想等到条件完美之后再去行动,往往一直停留在准备阶段,或者干脆拖延不开始。据此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劝说语的写法。劝说语的答题格式为“称呼+表明自己的观点(委婉)+解决办法+鼓励或者象征性的征询”,劝说的过程要言之有“礼”、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和言之有“节”,在把握劝说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有礼貌的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便于对方接受。题干要求“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劝说她先完成第一稿,再进行优化”,从材料三扎克伯格所言“没有人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完美的……开始行动 ”和“行动,是克服一切犹疑和思想障碍……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可作为参考进行劝说。
示例:佳佳,凡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对计划都抱有极高的期望,那样只能让自己步履维艰,计划无法正常施行。现在活动策划已经进行一半,你决定推翻重做,那岂不是前功尽弃,更加难上加难了?你若现在推翻重做,能保证策划能一步到位完美设计出来吗?为何不依据现在的策划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呢?很多事情,只要开始去做,就离成功不远了,你说对吗?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作答前要把握题干要求,以“提高学习效率”为主题,从材料中选取有效信息。由材料三“行动,是克服一切犹疑和思想障碍,带你走向完美最近的一条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材料四“放弃对最佳路径的幻想,珍惜点滴式成功……然后循环重复”可知,两则材料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可据此作答。
示例:同学们,任何事情只有付诸于行动才能更快的接近成功。有研究表明,行动是克服一切犹疑和思想障碍,走向完美最近的一条路。生活中是这样,学习中更如此。空想而不去实践一切终是空,对自己高期待、犹豫不决只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只有行动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多关注过程,少揣测结果,尽快开始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动”起来吧!
四、讲究睡眠卫生  不可胡乱吃药
【话题引出】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这两天,各类有关失眠的排行榜纷纷出炉,有些数据还“打起了架”。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睡不好并不一定是失眠,睡不好也不要乱吃药、乱进补。特别是对年轻人以及孩子来说,一定要对睡眠障碍引起重视,以免日积月累引发更大的疾病。
【话题焦点】
 
【相关现象】
“这两年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五六十岁人的记忆力不如八十多岁的,我们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发现这些人在年轻的时候多多少少因为各种原因而睡不好。从六七年前开始,我们的门诊也开始关注到年轻人的睡眠问题日益严重,这种状况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广泛关注。”上海市中医医院院长、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说,以前,不少人对睡眠问题并不关注,觉得睡不好问题也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因睡不好而产生的各种生理问题被迅速放大,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到医院来治疗睡眠障碍。
【小贴士】
●睡眠不足又分为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主动睡眠不足是自身的一些不良睡眠习惯引起的,如在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白天长时间睡觉、睡前喝咖啡或浓茶等。被动睡眠不足是指失眠的人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一晚上醒来好几次,或者整夜都睡不着。在这部分人中,有些可能是精神方面的问题,比如因焦虑、抑郁等影响睡眠,另外有些躯体疾病也会引起失眠。
●在饮食方面,控制总热量,减少动物脂肪和甜食的摄入。长期失眠者血清中锌和铜两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降低,含锌较高的食物有牡蛎、鱼类、瘦肉、奶制品等,含铜较高的食物有鱼、虾、蟹、玉米、豆制品、蘑菇等;一杯酸奶或牛奶中色氨酸和钙的含量较高,有助于睡眠;其次,生活要有规律,减少夜生活,限制上床时间,躺在床上20—30分钟不能入睡就应起床,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一些乏味的书报,待有倦意时再上床,无论多晚上床,早晨必须按时起床,提高睡眠效率。另外,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也是防治失眠的重要方法。
【专家视点】
视点一:上海市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翘楚表示,我们的研究认为一般以晚上9—10时至早上5—6时为正常睡眠时间,一夜睡7—8小时,不得少于6小时。这样既尊重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也符合人类的生理规律,人类才能健康长寿。“出现失眠症状千万不要随便乱戴上抑郁症、焦虑症甚至什么精神疾病的帽子,并服大量安眠药、抗焦虑、抗抑郁甚至抗精神病药,弄得患者雪上加霜,乱上加乱。”
视点二:有关专家表示,在居住环境中,家庭成员的生活作息是相互影响的,不能父母每天熬夜,却逼迫孩子早睡;或是父母睡懒觉而催促孩子早早起床。家庭应共建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适当的运动、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安排,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在徐建看来,不少家长逼着孩子晚上学习到很晚,导致第二天孩子上课没有精神,结果第二天晚上学习又要拖到很晚,这样的恶性循环,孩子不仅学习上不去,身体也会因为睡眠不足而被拖垮,并引发一系列精神上的疾病。
【国外研究】
前两年,《美国儿科学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称,电子屏幕暴露(主要为电子游戏)与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多动症的发生都有关。该报告发现,在8—18岁的青少年儿童中,患孤独症、多动症、自闭症等疾病的儿童,相比正常儿童接触电子游戏的时间明显要多。“长期处于电子游戏丰富的视觉感官刺激下,孩子很容易大脑兴奋,晚上难以入睡;白天则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表现为对外界失去兴趣,因为与游戏相比,老师授课的内容与形式与之落差太大。”
1.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目前,不仅许多中老年人有睡眠障碍,连风华正茂的青少年也有。
B. 大多数人至今对睡眠以及因睡眠障碍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C. 睡前,多读读报纸、书刊,是防治失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睡眠效率。
D. 极大多数失眠是由于心理因素或不当的睡眠卫生习惯造成的。
2. 从上述文本中可以看出,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3. 大学生张达认为自己年纪轻,经常打游戏、刷微博到凌晨一二点钟,影响不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4. 同学晓晓最近到晚上十二点钟睡不着觉,她妈妈十分忧虑,想用药物助她睡觉。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写出建议,不少于三条。

【答案】
1. C    
2. ①生活方式不断多元化,课业繁重、上网、看剧、打游戏、刷微博微信等,很多人“熬夜”或“被熬夜”,引发睡眠障碍。②由心理因素或不当的睡眠卫生习惯造成的。③有些躯体疾病也会引发睡眠障碍。    
3. 张达的行为是不可取的。①他虽然年纪轻,也一定要对睡眠障碍引起重视,以免日积月累引发更大的疾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练』  下一个『202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