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1级2021—2022学年10月学分认定考试语文学科考试题一、语言基础(18分)1.下列选项中实词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文)作《师说》以贻之(赠送)B.吾师道也(以……为师)其曲中规(合乎)C.而绝江河(断绝)其贤不及孔子(才德优秀)D.君子不齿(并列,排列)善假于物(借助)【答案】D【解析】
试题预览
2021级2021—2022学年10月学分认定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题
一、语言基础(18分)
1. 下列选项中实词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文)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B. 吾师道也(以……为师)        其曲中规(合乎)
C. 而绝江河(断绝)                其贤不及孔子(才德优秀)
D.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        善假于物(借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传”,解释经书的文字。
B.“吾师道也”意思是“我是学习道理”。“师”,学习。
C.“而绝江河”意思是“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绝”,横渡。
故选D。
2. 下列选项中虚词用法和意义错误的一项是(   )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从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示代词,这
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语气词,表感叹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连词,表转折,但是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第二个“于”表比较,意思是“比”。
故选A。
3. 下列文言语句的翻译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原文: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吃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B. 原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明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那种人多么明智。
C. 原文: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那些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那些大道理,解决那些大疑惑的人。
D. 原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一块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变得笔直,金属制成的刀斧拿到磨刀石上磨就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爪牙”,爪子和牙齿。
B.“惑之不解”,不能或不会解决问题。
C.正确。
D.“利”,变得锋利;“日”,每天。
故选D。
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B.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C. 世人称韩愈为韩昌黎,韩愈也常以“昌黎韩愈”自称,是因昌黎韩氏在唐代是望族。
D. 《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错误,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故选A。
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B. 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C. 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D. 那里地处热带,白天太阳灼人,街上不见人影;夜市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货架和地摊上,物品琳琅满目。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语境形容社会生活画卷的多变,使用正确。
B.“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此处形容“史书”,使用对象错误。
C.“顺理成章”:形容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此处形容同学毕业后自然走上音乐创作之路,使用正确。
D.“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十分嘈杂,就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符合“夜市”的语境。
故选B。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 为迎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西安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C.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D.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搭配不当,“大型客机”与“标志性工程”不搭配,应是“努力把大型客机项目打造成……的标志性工程”。
B.“营造……形象”搭配不当,“营造”改为“打造”,也可以把“形象”改为“环境”或“氛围”。
C.成分残缺,“按照”缺少宾语中心语“计划”之类的词语。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信息类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鸾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7. 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 “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 一般人无法轻易地察觉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是因为缺乏诗人的敏感和修养。
D. “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8. 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干燥”的特点。
B. 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C. 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
D. 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 下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
A.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B.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C.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D.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10.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1. 针对古人作诗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
【答案】7. C    8. C    9. B    
10. ①提出问题: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问题,即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
②分析问题:借助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古诗多用“木叶”的原因。
③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11. 材料一认为原因有二:
①“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②“木”容易让人想起树干,透着“黄色”和“干燥”的因素,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材料二认为原因有三:
①“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
②“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
③“木叶”意味深厚,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错误。由材料一可知,屈原只是第一次在诗作中运用“木叶”,并非发现“第一个艺术特征”。
B.“经常会用‘树’……来代替‘树叶’”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这里是说“树叶”和“叶”之间的关系,可见不是“树”代替“树叶”。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错误。影响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的是“木”的潜在形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 “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错误。选项说反了,材料一应该是借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来说明“木”具有“落叶”和“颜色”的潜在因素。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可知,材料二认为“木”与“秋天”没有必然联系。
A.“夏木”指夏天的树,与秋天没有关系,可以证明材料二观点;
C.“禅房花木深”中的“木”是繁茂的,并非秋天树木的枯槁,可以证明材料二观点;
D.“古木”参天,极为茂盛,也并非秋天树木的枯槁,可以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B.“九月寒砧催木叶”意思是“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木叶”指寒风中的落叶,也是秋天的落叶,这与材料二观点相反,所以无法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
第一、二段,提出问题。借用屈原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引出话题,为什么“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
第三到五段,分析问题。论证“木”的艺术特征及其原因。第三、四段,运用举例论证,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来论证“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第五段运用对比论证,如“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将“树”与“木”从颜色和质地上作了对比,来论证“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第六段总结,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材料一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点,“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可以概括出:“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二点,“‘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可以概括出:“木”容易让人想起树干,透着“黄色”和“干燥”的因素,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材料二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点,“‘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可以概括为:“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调子短促,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
第二点,“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可概括出第二个原因:“木叶”在语体色彩上要比“树叶”庄重些。
第三点,“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得出第三个原因:“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不仅使诗歌显得古雅,而且增添诗歌的文化内涵。
(二)文学类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城里乡下
刘平
焉瓜两口子有一个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很多农民工都有这个梦想。他们这个梦想是两年前萌发的,那时他们已经攒了5万元。焉瓜就对老婆翠玉说:“我们都努力挣钱,争取过几年在城里买一套房子。”翠玉说:“嗯。咱努力。”
现在,他们有23万元了。
焉瓜在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可以挣6000元钱。翠玉在制衣厂上班,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他们租住在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狭小拥挤,但每个月租金要1000元。为了实现梦想,焉瓜和翠玉结婚4年还没有要孩子,他们打算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再要孩子。他们都认为,只有生活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每个月存500元钱,雷打不动。焉瓜原来抽8元一盒的烟,3天两盒,后来翠玉说:“不想买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焉瓜一咬牙,就把烟戒了。
焉瓜和翠玉开始往房产中介跑,买不起新房子,他们打算按揭一套二手房。家里老人一直在催他们要孩子,他们觉得该买房子了。
掐算着手里的钱,又想买面积稍微大一点的,焉瓜和翠玉心里很纠结。后来他们终于看中了桂苑小区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6楼,电梯房,房主是姓李的老太太。小区附近有学校、超市,生活、娃娃读书都方便,可首付要32万。焉瓜嘴甜,说:“李阿姨!再少点?”老太太摇摇头:“这个价,已经很低了。”
琢磨了半天,焉瓜和翠玉商量出了一个办法——把老家的房子卖了!
老家的房子带个小院子,5间青砖瓦房,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院门口,有一棵大香椿树。每年春天,牵牛花开出白色小花,香椿发出嫩芽。老娘喜欢用香椿芽炒鸡蛋、煮苕菜,可好吃哩!焉瓜和翠玉进城后,老房子就老娘一个人住。焉瓜和翠玉商量,卖了老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住,以后有孩子了,也有人带。
焉瓜回去和老娘商量,老娘有些舍不得,但还是顺了焉瓜的想法。
焉瓜用手机拍了一些小院子的照片发到网上,还专门拍了香椿树的照片。焉瓜把照片发到网上,标价15万元。焉瓜想,13万也卖。
隔三岔五就有人打电话联系,高的,出价八九万,低的,出价6万,因为价钱不合适都没成。焉瓜知道他们不是真心要买,那个小院子怎么也值13万。
“这些人,巴不得白送给他们。”翠玉说。
焉瓜又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出价11万,还提出明天去看看老房子,再最后定价钱。焉瓜感觉这个人好像是真心要买,约好时间,向工地请了假,第二天就早早回去等着了,3个人,一对中年夫妻,还有一个,竟然是桂苑小区那个房主李老太太。
中年夫妻都喊李老太太“妈”。
他们对小院子很满意,特别喜欢院门口那棵香椿树。一番讨价还价,他们出价13万。
一个月后,焉瓜和翠玉就拿到了桂苑小区那套房子的产权证。他们离开那套狭小拥挤的出租房,带着老娘搬进了繁花似锦的桂苑小区。而乡下那个熟悉的小院子,也成了别人养老的地方。那天晚上焉瓜和翠玉都很高兴,他们心里都有一种新鲜的归属感。老娘在厨房里正忙着做好吃的了。焉瓜抚摸着鲜红的产权证,说:“我们是城里人啦?”翠玉应声道:“当然是城里人啦!”
在城里安住下来后,焉瓜和翠玉打算要孩子了。
偶尔,焉瓜会想起那个李老太太。他想,城里人咋会喜欢到乡下过日子呢?焉瓜喜欢城里的日子。只是,焉瓜常常想起老家院门口那棵香椿树。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第16期,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想买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翠玉的话里表明:她希望丈夫焉瓜少抽烟,以便早点攒够钱在城里买房子。
B. 焉瓜两口子都认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是因为他们向往城里的生活,而且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城里,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C. 文中两次出现的“好吃”的内涵不同,第一次是指老娘做的家乡菜好吃,充满思乡情伓;第二次是指焉瓜一家成为城里人时老娘做的好吃的食物,渲染了喜庆气氛。
D. 焉瓜买房能跟妻子商量,卖老房子跟母亲商量。可见焉瓜做事能顾及家人意见,考虑家里感受,体贴又孝顺。
13.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以平实的笔触交代了主人公焉瓜想在城里买房,这是小说的开端部分,同时也交代了小说的社会背景。
B. 小说中围绕买房子卖房子使用了很多明确具体的数字,这既使小说充满了真实感,又表现了以焉瓜为代表的农民工十分不易的生存处境。
C. 小说描写焉瓜两口子的对话并不多,却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住进新房后,焉瓜的问话里有着对美梦成真的意外和担心,而翠玉的回答则流露出幸福与满足。
D. 小说通过对老家“牵牛花、香椿树”等花草树木的描写,既表现了乡村自然环境之美,又反映出乡村的生活之趣。
14. 小说中多次提到的“香椿树”在情节方面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15. 小说围绕以李老太太为代表的城里人和以焉瓜为代表的乡下人同时买房和卖房的故事展开,但小说却选择以焉瓜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2. D    13. C    
14. ①推动情节发展。写“香椿树”这一老房子的独特景致,为后文买房人喜欢并买下老房子埋下了伏笔。②使小说结尾留有余味,充满想象的空间。焉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常常思念着¨香椿树”,结尾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15. ①人物塑造方面,从焉瓜角度来讲述故事,便于刻画以焉瓜为代表的乡下人的勤劳、淳朴、向往城里生活的形象;易于反映焉瓜从“乡下人”到“城市人”身份转换过程的艰难和不易。②主旨揭示方面,从焉瓜角度来讲述故事,更自然地写出了“乡下人”对“城里人”取舍的不理解,突出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追求。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D.“可见焉瓜做事能顾及家人意见,考虑家里感受……”错误,由文中“老娘有些舍不得,但还是顺了焉瓜的想法”这一内容可知,老娘其实舍不得卖掉老房子,但还是顺了焉瓜的想法。焉瓜去跟老娘商量时,已有卖掉老房子的决心,并没有真正考虑到老娘的感受和需求。选项中的表述有违事实。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对美梦成真的意外和担心”理解错误,结合“那天晚上焉瓜和翠玉都很高兴,他们心里都有一种新鲜的归属感……焉瓜抚摸着鲜红的产权证,说……”可知,焉瓜的问句里应是含着对美梦成真的不敢相信。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写“香椿树”的内容,然后结合所在的位置分析其在情节方面的作用。
如文章中间提到“老家的房子带个小院子,5间青砖瓦房,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院门口,有一颗大香椿树。每年春天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山东省济南市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收心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