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暑假作业调研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9分)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3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瓦猫(节选)葛亮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
试题预览
高二暑假作业调研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9分)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39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瓦猫(节选)
葛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①,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
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②。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的。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
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
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火。囡儿,新烧的饵块③,给他们送些去。
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
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刨了一块木板,刨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
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
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椽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
闻先生说,愿闻其详。
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
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
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黔黔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荼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
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
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
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
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
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
宁怀远看着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晌,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
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
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
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
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
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
(有删改)
【注】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行文节奏缓急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表现出了作品丰富的意蕴。
B. 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了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
C. 小说开头描写翠湖边的梨花,接着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使小说具有诗化美。
D. 小说语言轻灵有张力,富于生命力,叙事温润平和又舒畅自然,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追求。
2. 关于文中对“瓦猫”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宁怀远将瓦猫错看成古书里镇宅虎,侧面表现了当地匠人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B. 文中对端公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给小说增添了神秘色彩。
C. 文中对瓦猫开光的描写,既展现了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又寄予了美好期盼。
D. 作者讲述瓦猫镇宅纳福、驱邪避害的风俗,意在揭示西南地区人们的迷信和无知。
3. 《瓦猫》里有真实人物和事件,如闻一多先生租房设立“文科研究所”;有虚构人物,如青年学生宁怀远、匠人祖孙。作品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鲤鱼巷
任箫晗
鲤鱼巷是旧城的一条老巷子,没改造的时候,巷南头是龙门高中,北头是龙门书市。这儿从古代就是出进士举人的地方。到现在,这片儿还是本城的文化中心,城里文化圈里的人都爱来这里聚聚,不管哪个学校的学生,考试前也都来溜一圈,说是沾点文气,也图个吉利,毕竟“鲤鱼跳龙门”嘛。
十年前,我被家里人送到龙门高中读高三,预备着跳龙门。下午放学后常去龙门书市走走转转,看书,看人,也看热闹。书市上出过俩疯子,一老一少。
老疯子好认。书市上的人,数他最老。有个卖碑帖的说他至少九十岁了。他说他自己六十八,没人信。
“六十八你就老得和这榆树似的了?哈哈,哈哈……”闲人们总拿书市上那棵弯脖子老榆树揶揄他。老疯子把眼一瞪,从榆树下站了起来,之乎者也一通,又倚到榆树下看他的书去了。这是他的地儿,榆树上一大片树皮已经被他倚出了光,贼亮贼亮的。闲人们并不消停,“老头儿,老头儿,又快高考了,你还不去报名?哈哈,哈哈……”
老疯子是江浙一带的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来到了本城,这一呆就是近十年。
后来,同来的知青返城的返城,成家的成家,老疯子却原地没动。他说,家乡已经没什么亲近的亲属了,回去也是孤身一个,不如就在这里等机会。等国家恢复高考,鲤鱼跳龙门。这是他家祖上的遗训,凡读书的男丁,必须参加考试,龙门一跃,光宗耀祖。1978年高考刚恢复,老疯子踌躇满志地上了考场,可熬到八月成绩一来,离录取线还差了一半儿。老疯子倒不气馁,第二年接着考,差了三分之一;再考,又差一半儿……年复一年考下来,老疯子离龙门总差那么一截,就是跳不过去。
考着考着,老疯子从二十来岁的青年人,一晃又一晃,变成了和那老榆树一样老的老头子。闲人私下里议论,说他有病,是高考疯子。老疯子说他没疯,也没病。挡他考试的人才有病,不是疯子就是傻子。还有那些不好好上学,参加高考的学生,也是疯子,傻子!特别是书市那个“摇滚小疯子”,他才是真疯!
我高三那年,书市上确实来了一个“小疯子”,和我同校同级,姓姚,自称艺名姚一滚,英文名是“polo”,大家叫他“破锣”。“小疯子”在书市上出名,是因为被一向无毒无害的“老疯子”给打了。
姚一滚是个狂热的摇滚迷,他爱摇滚爱到走了火,入了魔:买唱片,烧耳机,写谱子,造歌词,不吃饭,不睡觉,不学习。刚上高三的时候,姚一滚和人折腾起来一个“鱼龙乐队”。我不懂摇滚,倒听过一次鱼龙乐队的演唱。几个花花绿绿的青年,在书市门口水泥台子上或站或趴或躺,砸着一堆破铜烂铁,发出些类似驴、马或者猪的声音,觉得就是一群铁匠刚改行去杀猪。但有人觉得挺好听,可惜,不到一周就被片儿警取缔了,理由也充分:扰民。
小疯子姚一滚读到高三,觉得考学无望,打算退学,把心思全放到他的乐队上。他把高中课本资料收拾了收拾,蛇皮袋一装,背到书市上,想换两个钱儿,再添几根吉他弦——最近弹的太狠,弦不够用了。赶的也巧,第一个来买他书的主儿就是老疯子。老疯子本就看不惯小疯子的德行,俩人一碰面,就擦出了耀眼的火花,我赶到的时候,围观的人都过百了。我在外面看不真切,只是大概知道,老疯子要教育小疯子好好读书,回去准备高考,小疯子要教育老疯子早点放弃,回家养老。小疯子嗓门大,说话带着rap味儿,老疯子自然说不过他,心火一上来,抬手就打了小疯子一个大嘴巴。
小疯子怔住,摸摸自己的嘴巴,嗷得一声,哭了。
小疯子一哭,众人也就散了,只留下老疯子呆立在那里,搓着手,眉头紧皱。
书市里的闲人嚼舌头,添油加醋地议论这事儿,一直议论到快高考的时候。这时候人们才想起来,这一老一小俩疯子,已经好久不在书市上出现了。
老疯子那天打完小疯子回去,就病了。一开始他老觉得打人的那只手疼,后来是胳膊疼,再后来半边身子不听使唤,挨了十几天就爬不动了。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地念叨些胡话,什么高考时间到了没有;小疯子怎么样了之类。小疯子回去也病了,说是嗓子疼,唱歌就疼。他妈带他看了医生,医生说他嗓子好的很,多半是装的。夏天已经到了,我忙着去跳龙门,没再打听这二位的消息。直到回学校拿通知书,才从同学们的闲谈里听到些信儿。
老疯子死了,高考开考前一天死的。临死的时候托付一个大妈给小疯子送了一万块钱,说这是他平生的积蓄,拿出来支持小疯子玩摇滚。小疯子拿了钱,却没再玩摇滚,去邻市报名复读去了。
现在,每年高考的时候,一些鲤鱼巷的老户,龙门书市的老玩家,碰了面还会提起俩疯子的疯事儿。我想,再过几年,大家就都淡忘了吧。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鲤鱼巷布局的介绍,表明鲤鱼巷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文化氛围的地方,为下文围绕高考这个话题的故事以及两个疯子的出场做铺垫。
B. 这里文化氛围浓厚,人们也很迷信。考试前都要来这儿溜一圈,说是沾点文气,也图个吉利,应“鲤鱼跳龙门”的吉言。
C. 闲人们取笑老疯子,是对老疯子的善意的关怀,他们希望老疯子不要太痴迷高考,又快高考了,别耽误了报名。
D. 老疯子认为不参加高考的小疯子才是真疯,表现他对高考的痴迷,警戒世人,只有高考才有出路,表明小说的主旨。
5.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疯子痴迷高考,小疯子拒绝高考,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老疯子和小疯子放在一起比较,人物特色鲜明
B. 一向无毒无害的老疯子打了小疯子,情节设计的反差效果,使故事情节骤起波澜,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 老疯子打完小疯子之后,呆立在那里,搓着手,眉头紧皱,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人物显得更真实、深刻。
D. 两个人都病了,这个故事结局设置对情节中矛盾冲突做了合情合理的收束,突出了人物形象,加深了作品的主题。
6. 故事以“老疯子”“小疯子”为主,但“我”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试做分析。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赵一曼女士
阿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 “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C. “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D. 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堆本色。
8.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浸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今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专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注】: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意思是治安非常好。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
B. 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
C. 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
D. 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归降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举孝廉”一样,都是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
B. 黄门,黄门侍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的近侍之臣。
C. 白衣,与“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同样是指古代官府中的低级官吏。
D. 豪强,指依仗权势欺压百姓人,董宣痛恨这类人,一有机会就大力打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董宣办案严酷,杀公孙丹父子后。公孙丹宗族亲友三十多人,带着兵器来到官府喊冤,董宣也以私通海贼为由悉数收押并让书佐水丘岑将他们全部杀死。
B. 董宣不畏权贵,湖阳公主的奴仆光天化日之下杀人,并躲藏在公主家里,董宣趁着奴仆跟公主外出之机,勒停车马,数其罪过,叱其下车,当场格杀。
C. 董宣强项不屈,湖阳公主向皇上投诉,皇上本想杀死董宣,但他义正词严,宁死不屈,也坚决不向公主磕头谢罪,最后,皇上赦免其罪,并赏钱三十万。
D. 董宣廉洁奉公,他死时,只有粗布裹尸,留下数斛大麦、一辆破车,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凄惨场面令皇帝动容,因而赐礼厚葬,并封他的儿子董并为郎中。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
(2)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陆游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①,氍毹②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③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注释】:①薄荷时时醉:据《本草衍义》记载,“薄荷,猫食之即醉,物相感尔。”②氍毹:毛织的布或地毯。③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诗首联似谜语,将猫与虎、驹相比,形象地描摹出雪儿的形态特点,赞其活泼矫健。
B. 后诗前两句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均扣住“风雨大作”,交代写作背景。
C. “氍毹夜夜温”与“蛮毡暖”场景相似,表现了诗人与猫之间相依相伴的亲密无间。
D. 两首诗既是诗人对自己晚年日常生活的描绘,也是托物言志,借咏猫表达诗人志向。
15. 两首诗的结尾虽然都写与猫相伴,但其主要情感有细微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的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4)《<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7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即引发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该剧清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思想文化土壤。
《觉醒年代》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让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一是该剧所采取的叙事手法和史诗风格,与所讲述的历史内容,_____________,形质交融,让观众内心既感受到强烈的思想_____________,也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二是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更加注重细腻、委婉、深情、动人的情感演染、人性剖析和对人物独特性格的_____________。剧中众多风云人物纷纷登场,他们面目各异,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纷繁和复杂:在厅堂里试穿龙袍的袁世凯,在紫禁城中张勋领兵复辟,辜鸿铭在讲台上拖着辫子讲国学……三是努力运用影视审美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呈现和还原历史环境,电影式镜头让作品充满艺术质感。
17. 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反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射洪市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 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年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