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8月)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8月)语文(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22—2023学年光明区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22.8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冬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
试题预览
2022—2023学年光明区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22.8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冬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必须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必须树立大种业观,不断推进种业创新。菌草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大力发展菌物种业是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高度重视菌物种业振兴,推动菌物种业蓬勃发展,这对于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有几千年的采摘、食用和生产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量由1978年的5.8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4000万吨,增长近700倍,产量、出口均占全球70%以上。食用菌产业符合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循环经济理念,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天,食用菌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菜,而且已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这也是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虽是菌物资源大国、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但还不是食用菌强国。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领域多项技术仍有待突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菌种培育技术。解决菌种培育“卡脖子”问题,保障食用菌种源自主可控,重在加强食用菌种业源头创新,切实做好菌物种质资源普查,强化珍稀和濒危菌物资源的保藏保护、良种繁育及其生物转化研究,抓紧建立国家级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菌物保藏保护、基础研究,菌种创制创新高地。重点疏通生物育种应用的“卡点”,加强学科统筹和资源配置,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有效调动科研机构、食用菌企业科技人员育种的积极性,着力创制一批遗传背景丰富、关键性状优异的核心菌物种质资源,构建系统化、流程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分子技术育种体系,育成一批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加工特性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的新品种。不断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竞争力。
种业产业要上去,龙头企业得上去。当前,我国菌物种业龙头企业还不够多,育种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需要进一步加大菌物种业投入,推动科企合作,加强菌种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推动生物育种成果及时高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兴旺提供有力支撑。
(摘编自李玉《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材料二:
2022年2月14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调研《耕地问题调查》,对如何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进行了深入报道,引发了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础。《耕地问题调查》揭示耕地问题现状,以及耕地保护的痛点难点,提出了开展耕地保护的思路、措施和建议,对推动下一步耕地保护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卢景波表示,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力保障。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加大对耕地保护,面积产量、收储调控、应急保障的考核力度。同时,加快推动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进程,持续抓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贯彻执行,提升粮食依法治理水平。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做好粮食保供稳价。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优粮优价导向,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党政抓粮“两个积极性”。创新完善粮食流通监管,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自然资源部国土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卢曦认为,报道对现行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梳理清晰、脉络顺畅,观点极有针对性。特别是围绕为何保、怎么保,保在哪等关键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保护耕地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前,全球谷物跨境贸易量每年8000多亿斤,只占我国粮食需求量的一半多,大米跨境贸易量约900亿斤,只有我国大米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18亿亩耕地红线是经科学测算和反复论证得出的,是14亿多中国人的生命线,这就是必须坚守耕地红线的道理。在粮食供需紧平衡状态下,中央出台措施不断保护耕地,才能确保人民衣食无忧。
(摘编自乔金亮、黄晓芳、刘慧《保护耕地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立大种业观,振兴菌物种业,推动其蓬勃发展,是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关键一环。
B. 我国虽然是菌物资源大国、生产大国,但菌物种业龙头企业不多,在菌种培育方面还有“卡脖子”的问题,加强育种创新势在必行。
C. 卢景波认为,要切实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须加大对耕地保护、面积产量、收储调控等的考核力度,须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D. 我国目前必须保障18亿亩耕地,中央已出台了保护耕地的相关措施,《耕地问题调查》对“怎么保”的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答案。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书记为金米村的木耳产业点赞,是对当地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肯定。
B. 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有利于育种的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竞争力。
C. 18亿亩耕地红线永远不能被突破,它是中国人的生命线,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好保障。
D. 两则材料都在谈粮食安全,但角度不同:前者主要谈菌物种业,后者主要谈保护耕地。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粮食产量下滑,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我国遭遇粮食危机的挑战。
B. 合肥市政府与吉林农业大学签署了菌物科研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现代种业产业链的发展。
C. 我国种业发展成效显著,水稻、小麦、大豆都是自主选育品种,水稻亩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D. 湖南安化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通过优化设计和选址,避让耕地116亩。
4. 材料二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请结合材料对此加以解说。
【答案】1. A2. C3. 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生的赌注
程宪涛
吴刚和程浩打赌。
俩人是同事,年龄相仿,学历相当,在同一起跑线上。生活上、工作上,吴刚和程浩相互瞄着,你追我赶,操着劲儿,自然成了对手。
某次,单位很多人在场,包括领导,还有女同事。缘起很模糊,有众人起哄,领导作壁上观,这事才热闹起来。
但是后来分析,这事肯定是吴刚提议的,而且蓄谋已久。从打赌的状况,以及输赢的后果,利弊得失判断,都有利于吴刚。不用时日衡量,程浩败局已定。有人分析判断,吴刚居心叵测,有意摆程浩一道。
程浩平日吸烟,嗜好严重,工作时、闲暇时、睡觉前、如厕中,等等,均有香烟相伴,可谓无烟不欢。
俩人做下的“赌”,极其稀松平常,即程浩能否戒烟,以一顿饭做赌注。程浩输了,请同事吃饭;吴刚输了,吴刚做东。吴刚声明,在酒店档次上,可以满足众人要求。
这场赌局见者有份儿,不伤害众人利益,有志愿者为佐证此事,愿意作为证人,把当时言语录音,作为日后“呈堂证据”。
赌局刚刚设定,结果已然清晰,只是时间问题。吴刚以胜利者自居,程浩抵抗不了几日。同事享受的,不仅是作为旁观者的轻松,还有日后的美味。
程浩对烟的钟爱,不计后果,且一意孤行。有两件事可以证明。
其一,五年前,程浩开始恋爱,姑娘是中学教师,容貌端庄,气质文雅。程浩一见钟情,每日接姑娘下班。俩人很快热恋,卿卿我我,如胶似漆。谈婚论嫁时,姑娘对彩礼婚礼、规模形式等等,丝毫不感兴趣,提出唯一条件,若想两人结婚,程浩必须戒烟。当然可以想象,姑娘在说明理由时,一定剖析了吸烟的利弊,无非是人所共知,有害身体健康、家人健康、后代健康,等等。在鱼与熊掌之间选择,肯定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内心挣扎与冲突。程浩答应了姑娘的要求,毕竟婚姻是大事。
据说,程浩坚持了八小时,然后就把誓言和决心彻底抛到了脑后。开始是地下活动,被姑娘发现后,索性恢复了常态。最后的结果是,姑娘嫁给了程浩。程浩两者兼得。妻子为何原谅丈夫,缘由不得而知。
其二,程浩结婚第二年,单位来了一位新领导。新领导有洁癖,对办公环境要求高,学习某西方国家,搞起厕所文化。主要的思想主旨为:单位厕所搞不好,哪里还能搞好?或者,能把厕所搞好,其他都能搞好。“一把手”指示落地,单位窗明几净,卫生间兰香涌动。形势大好之际,领导嗅到了烟味儿,厕所是间接吸烟室,领导吸到了二手烟。领导立刻在会议上提出严厉批评,公共场合禁止吸烟。领导甚至提出方案,对忌烟者奖励。方案实施卓有成效,宣传稿件上传,被全系统推广。
在这个关口,程浩被抓了现行。他蹲在单位的一个角落里,一根烟吸到一半时,被领导现场目击。这等于打领导脸,信息迅速传播,领导极有涵养,未当面教育。或许考虑周到,顾及其他吸烟者,故领导在会议上建议“在家吸了烟再来,否则不要来上班。”当然,领导没权力开除员工,更没有某条某款规定,吸烟者停职或者检讨。这条建议足见领导之气愤。但是,程浩依然在吸烟,只是秘密地进行而已。
结过婚的男人,或者工作的男人,知道一个道理:很多时候,影响男人一生的人,包括自己的妻子、自己的父母,还有顶头上司。程浩未顺从领导,足见香烟的魅力。
有先例做参照,程浩能坚持多久?
吴刚在跟踪进展,一天,两天,三天……已经超过预期。时常有同事问:“程浩怎么样了?这是第几天了?”吴刚扳着手指算。从某种角度说,他轻视了程浩。
赌注无足轻重,验证赌者品性。换言之,此事意义重大。
半个月以后,吴刚按捺不住了,连爱情和前途都不顾的人,会在意输掉一顿饭吗?吴刚盯梢程浩,去餐厅时、去厕所时、在下班路上、在上班途中,围追堵截十面埋伏。吴刚时刻准备着,发现程浩抽烟就立即出现,让程浩束手就擒。甚至在周末,吴刚也不惜休息日,出现在程浩面前,但是一无所获。吴刚对同事、朋友许诺:提供线索获得证据,比如手机偷拍等,都可以得到奖励。吴刚支付了很多饭费。某次,有人声称找到了证据,前提是吴刚请吃饭。酒足饭饱之后,吴刚才被告知情节纯属虚构。吴刚失望至极,依然穷追不舍。他吸取了教训,不再相信任何人。他利用心理战术,采取条件反射原理,把程浩引到吸烟场合,以烟雾诱惑程浩。程浩丝毫不为所动。
吴刚隐隐感受到,程浩潜在的力量,无形而强大。在漫长的共事生涯中,吴刚不再轻视程浩。俩人不断成长,吴刚成了中层骨干,程浩当了纪委书记。
多年后,吴刚承认输了赌局,请程浩和同事吃饭。醉酒中,吴刚提出了疑问:“为何能坚持戒烟?”程浩问:“真要回答?”吴刚道:“只求真相!”程浩道:“当年,未婚妻相信我的德行,领导相信我的能力。在你面前,我要让你知道我的人品。”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刚和程浩打赌”单独成段,特别醒目,能起到突出主要人物、点明事件、照应题目、引起读者注意的作用。
B. 尽管赌注只是一顿饭,花费不多,但程浩看出这是吴刚想在仕途上压自己一头而设的局,所以十分认真地应对。
C. 前文写“妻子为何原谅丈夫,缘由不得而知”,后文说“当年,未婚妻相信我的德行”,前勾后连,使结构更严谨。
D. 有人让吴刚请吃饭的内容,虽然只有寥寥几句,却饶有趣味,增强了生活气息,对塑造人物形象也有一定作用。
7. 关于文中插叙程浩两件事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程浩戒烟未果,姑娘却仍然嫁给他,因为抽烟毕竟是小事,无碍人生幸福。
B. 程浩即使在吸烟被领导抓了现行后,也并未产生悔过之意,依然旧习难改。
C. 这部分的内容是上文所说的程浩在吸烟上不计后果、一意孤行的典型例证。
D. 两件事都突出程浩戒烟之难,而这正是吴刚愿意与其打赌 一个重要原因。
8. 吴刚的心绪随着打赌事件的推进而逐渐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了抑扬结合之法。请对此加以解说。
【答案】6. B7. A
8. ①一开始吴刚认为自己赢定了,觉得程浩抵抗不了几天。②超过预期的时间后,吴刚觉得自己轻视了程浩。③半个月后,吴刚按奈不住,各种盯梢程浩,没有找到程浩吸烟的证据,很失望,同时也对程浩能做到不吸烟很不理解。④最后吴刚认识到程浩无形而强大的力量,不再轻视程浩。(意思对即可)
9. ①本文的抑扬结合是欲扬先抑。先是通过两件事佐证程浩对烟的钟爱,不计后果,且一意孤行,突出程浩戒烟之难;再写与吴刚打赌后,程浩真的戒掉了烟,让吴刚知道了他的人品,认识到程浩无形而强大的力量,不再轻视程浩。
②前文极力渲染程浩对烟的钟爱,戒烟之难,与后文程浩坚决戒烟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了程浩的人品,丰富了人物形象。(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王夫差既许越成,乃大戒师徒,将以伐齐。申胥①进谏曰:“昔天以越赐吴,而王弗受。夫天命有反,今越王勾践恐惧而改其谋,舍其愆令,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民所恶,身自约也,裕其众庶,其民殷众,以多甲兵。越之在吴,犹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夫越王之不忘败吴,于其心也侙然,服士以伺吾闲。今王非越是图,而齐、鲁以为忧。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争此地哉?今王罢民于姑苏,天夺吾食,都鄙荐饥。越人必来袭我,王虽悔之,其犹有及乎?”王弗听。十二年,遂伐齐。齐人与战于艾陵,齐师败绩,吴人有功。吴王还自伐齐,乃讯申胥曰:“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挠乱百度,以妖孽吴国。今天降衷于吴,齐师受服。孤岂敢自多,先王之钟鼓,实式灵之。敢告于大夫。”申胥释剑而对曰:“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于大难。今王播弃黎老②,而孩童焉比谋,曰:‘余令而不违。’夫不违,亡之阶也。夫天之所弃,必骤近其小喜,而远其大忧。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吾先君得之也,必有以取之;其亡之也,亦有以弃之。用能援持盈以没,而骤救倾以时。今王无以取之,而天禄亟至,是吴命之短也。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鴺,而投之于江。
(节选自《国语》卷十九)
【注】①申胥:伍子胥,春秋吴国大夫。②黎老:老人。文中指贤能的老臣。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
B. 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
C. 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
D. 昔吾先王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出则罪吾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和解、媾和。文中的“夫差既许越成”是说夫差已经答应了越国的求和。
B. 齐、鲁,先秦的两个诸侯国,其疆域主要在今山东省,故今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
C.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与之相类似的词语还有寡人,不谷、朕、哀家等。
D. 敢,冒昧。它在文中的用法与“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敢”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吴王夫差进攻齐国的计划,伍子胥坚决反对,夫差没有听他的劝谏,在打败齐国回来之后还得意洋洋地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伍子胥,向他炫耀。
B. 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改变了原来的谋略,具体措施有轻徭薄赋、实施百姓喜欢的措施、亲自倡行节俭等,使得能够作战的军队的人数增加。
C. 伍子胥把夫差与先王进行了对比,认为先王任用贤能,所以能够履险如夷,最终成功,而夫差疏离贤人,居然与儿童谋划国家大事,必将失败。
D. 伍子胥预感越国将要灭掉吴国,不忍心亲眼看到吴王被生擒,于是就自杀了,但他的自杀并没有唤醒昏庸的夫差,其尸体还被装入皮袋投进了江中。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人必来袭我,王虽悔之,其犹有及乎?
(2)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
14. 伍子胥是怎样生动解说齐鲁与越国对于吴国的危害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0. D11. C12. C
13. (1)越国人必定会来侵袭我们,那时您即使后悔,还来得及吗?
(2)您如果伐齐不顺利,反而会内心有所觉悟,这样吴国还可以世代延续。

14. 采用类比的修辞,分别用心腹之患和疥癣对人的威胁类比越国和齐、鲁对吴国的威胁。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越国对吴国的威胁之大。齐鲁的对吴国的威胁无关紧要。
参考译文:
吴王夫差同意越国的求和之后,就大规模地整顿士卒,准备去攻打齐国。伍子胥进谏说:“过去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而您没有接受。天命也会有反复,现在越王勾践因为恐惧而改变了他的谋略,废弃了错误的法令,减轻民众的税赋,实施民众所喜欢的善行,去除民众所讨厌的法令,自我约束也很注重节俭,而让民众富裕起来。他的民众数量日渐庞大,足以用来壮大军队。越国对于吴国,就像一个人有了心腹之患。越王没有忘记被吴国打败的前鉴,于内心一直怵惕不安并耿耿于怀,他让士兵勤于操练,窥伺对我们报复的时机。现在您不去谋划如何征服越国,却去操心征服齐国和鲁国的事。那齐国和鲁国如同诸多疾病中疥癣一类的小病罢了,怎么可能会渡过长江和淮河来与我们争夺这里的土地呢?现在您使民众为修姑苏台而疲惫不堪。上天又用灾荒夺去了我们的食粮,都城边邑连年饥荒。越国人必定会来侵袭我们,那时您即使后悔,还来得及吗?”吴王不听劝谏。于是在他执政的第十二年,起兵攻打齐国。齐国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交锋,齐军战败,吴国暂时取得成功。吴王夫差伐齐获胜归来后,便责问伍子胥说:“过去我的先王圣明,通达上天的意旨,就像农夫并排耕作一样,与你一起割除我国四方的蒿草,打败了楚国并在那里立下了威名,这是你出的力。如今你老了,却又不肯自安于闲适的生活,出外使我的部众遭受苦难,扰乱法度,来加害于吴国。现在上天降福吴国,使齐国归顺了。我岂敢自夸,这是因为先王的军队,得到神灵佑助的缘故。我冒昧告诉你这个消息。”伍子胥解下佩剑回答说:“过去我们先王一直有辅佐的贤臣,用来帮助决断疑难,权衡得失,所以没有陷入大难。如今你抛弃老臣,去和幼稚的年轻人共商国策,说:‘我的命令不得违背。’这样的不违背,正是导致败亡的阶梯啊。那上天所要抛弃的,必定在眼前先给它小小的欢喜,而把大的忧患留在后面。您如果伐齐不顺利,反而会内心有所觉悟,这样吴国还可以世代延续。我们先王凡是取得成就,必定有成功的条件;凡是遭到失败,也自有失败的原因。凭借有才能的人辅佐可以保住成业,而且及时挽回危局。现在你没有取得成功的条件,而上天赐给你的福禄却屡屡降临,说明吴国的国运已经很短了。我不忍心称病退避一边,看到你被越国人所生擒,我只有请求先死!”于是就自杀了。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睛悬挂在国都的东门上,让我看到越国入侵,吴国的灭亡。”吴王恼怒地说:“我不让他有看到什么的机会。”便派人拿伍子胥的尸体,装到皮口袋中,投入长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题阶前芍药
柳宗元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余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①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②赠,悠悠南国人。
【注】①暄风:春风。②溱洧:典出《诗经•溱洧》,诗中有青年男子向心爱的女子“赠之以芍药”的句子。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一开始把普通花卉与芍药进行了鲜明对比,意在表明普通花卉容易凋谢的特点。
B. 诗人生动刻画了芍药超凡脱俗、卓然独立的品性,而这恰是诗人自我品性的物化。
C. “孤赏”两句写出了芍药自我欣赏的倩影:在傍晚时分,在春风之中轻轻地摇曳。
D. 诗人用拟人手法表现芍药在夜里让香气透进幽窗,与静卧的人相亲近,极富情趣。
16. 清代学者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评此诗:“结句虽戏,亦《楚辞》以美人为君子之旨也。”请结合诗句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15. A16. ①真想像《漆洧》诗中的少男少女一样,摘一朵芍药赠给悠悠的江南美人。
②诗人用“青年男女以芍药相赠表示愿结情好”的典故,极其巧妙而委婉地表达了急于用世,希求扱引(渴望得到统治者赏识,渴望得到上级提拔、推荐)的愿望。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吃和住两个方面指出了君子好学的表现。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广,以及其宫殿楼阁的高大。
(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抒发各种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君子食无求饱    ②. 居无求安    ③. 覆压三百余里    ④. 隔离天日    ⑤. 东临碣石    ⑥. 以观沧海(示例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示例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是记忆的嫁接与生长。”《蓝鸟》的扉页上赫然印着这句话,如一道闪电,让我们在主人公毕壮志由远及近拼命奔跑的身影中,回望自己的记忆深处,找寻青春的味道。毕壮志的身影和作者俞胜以及我们自己部分重叠,又和我们所熟知的孙少平、高加林等小说人物遥相呼应,从这个意义上说,《蓝鸟》是一部致敬往事的“记忆之书”,同时它激励青年,让他们奋斗,让他们追求理想爱情与幸福生活,可以说是一部“奋斗之书”“寻找之书”。
毕壮志一时冲动,从中学退学,梦想成为养兔专业户,却被同学坑得  ①  。创业失败后,在亲戚乡邻的  ②  中离家进城,先在县城当工人,继而远赴哈尔滨。打工生涯漫长艰辛,时空轨迹不断延展,毕壮志一路跌跌撞撞、曲曲折折,却始终不放弃、不妥协,正如小说中言,“我虽然卑微,卑微如一棵小草,人人可以践踏。但却没有人可以轻易剥夺一棵小草享受阳光和雨露的权利。即使有人在我身上压上一块石头,我也要勇敢地从石缝中探出头来”。正是这种  ③  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成就了毕壮志,使他平凡的生活绽放出耀眼光彩。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重新组织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文形成一组排比句。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 血本无归    ②冷嘲热讽   ③不屈不挠
19. 是一部激励青年的“奋斗之书”,也是一部追求理想爱情与幸福生活的“寻找之书”。
20. 句中把自己比喻为虽然卑微但能享受阳光和雨露的小草,生动形象的表明自身生命的顽强和执着的精神,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颜建华提醒家长注意:孩子习惯在阳光下眯起一只眼睛,  ①  ,可能是患有斜视,因为畏光才可能做出这样的动作。如果家长注意到孩子的目光有时会不自觉往眼角“飘”,就需要尽早找眼科医生需求帮助了。
中山眼科中心斜视与弱视科主任医师余新平指出,至今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间歇性外斜视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②  :相当一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合并有近视,近视患者也有部分合并有外隐斜,还可能从外隐斜恶化成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佩戴棱镜治疗、视觉训练、肉毒素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每位病患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对斜视对其外观、视觉和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判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