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邯郸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邯郸市2023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邯郸市2023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媒介的壁垒。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捷,提高及时性。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尚克和艾贝尔森认为,故事解释着世界,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故事允许他们看到的世界。当下的中国不乏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讲。不同的媒体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资质,不同媒体对不同故事类型或者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有的媒体强调“情境再现”,有的凸显“煽情陈述”,有的注重“理性分析”,有的体现“深度解剖”。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媒体的这些特质,在叙事话语、叙事符号、叙事关系和叙事主体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稳固娴熟的政治、学术话语,还是鲜活灵动的网络、生活语言,都可以在多元话语的融通中为讲述中国故事贡献力量;传统的言语交流媒介已不再独享支配地位,图像、声音、音像、超文本等传播媒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各类媒体应深挖故事内容的表达方式,以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呈现多姿多彩的画面,打造独特的感官盛宴;注重共情、共动、共享,让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还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体验者,这种参与、体验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对于中国故事的感性认识;在叙述的主体上,多元主体共同讲述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无论是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可以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甚至也可以搭建与不同国别媒体的合作,借由外国人的声音来讲述中国的故事。
(摘编自史卫文《讲好中国故事的媒介创新思考》)
材料二:
陈贝儿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由她主持的“扶贫攻坚”纪录片《无穷之路》在香港和内地广受好评,这部纪录片成本很低,摄制团队仅有5人,它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制作者在地域选择上很成功。他们从精准扶贫政策入手,挑选了最有特色、港人最少接触的主题,比如“易地搬迁”“产业带动”“教育扶贫”“企业帮扶”等,然后根据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脱贫地区,且尽量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国家的脱贫奇迹,更有各地令人惊叹的壮美山河。
“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密不可分。《无穷之路》的制作者说,脱贫最大的受益人是普通老百姓,因此他们尽量选择一线村民作为受访者,这些村民朴实的讲述是扶贫工作最有力的见证和回应。为了承诺坚守近40年的“溜索医生”邓前堆,《山海情》中“马得福”的原型谢兴昌,带领乡亲致富、为妇女争取权益的佤族咖啡农叶萍……他们的善良和奉献、勤劳和拼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构成这个时代最温暖的底色。
主持人陈贝儿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她的采访像聊家常,她态度真诚,说话接地气,访谈有人情味儿,当地人很自然地向她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最打动受访者和观众的,是陈贝儿及摄制组脚踏实地的真实体验。《无穷之路》之所以能感动无数观众,包括部分过去对内地有偏见的港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是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的扶贫记录。在3个月的时间里,摄制组辗转数千里,跨越6个省份,深入探访了十几个曾深度贫困落后的地区。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陈贝儿攀爬四川“悬崖村”1500米钢梯时的颤抖、在云南海索渡怒江时的惊惧、在宁夏荒漠戈壁上“吃沙”的狼狈……她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会观众瞬间“代入”,更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
(摘编自流景《〈无穷之路〉:令港人重新认识祖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飞跃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国家形象传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B. 新媒体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它淡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让传播更加快捷、多样。
C. 不同媒体类型有不同的叙事资质,多模态叙事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模态的不同资质,打破言语交流媒介的绝对支配地位。
D. 陈贝儿以平实的语言风格,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在与百姓的亲切交流中表达最真实的感受,让《无穷之路》极具共情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媒体既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了冲击,也丰富了它们的传播模式;既给讲好中国故事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B. 根据尚克和艾贝尔森的观点,叙事非常重要,讲述中国故事就是在构建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具体认知、理解和认同。
C. 我们要打造中国媒体海外布局,借力海外媒体宣传中国,让更多的外国人为中国故事代言,让中国故事更具说服力。
D. 《无穷之路》没有聚焦政治热点,而是以平视的角度观察生活,这样的讲述方式赢得了香港、内地观众的理解、信任。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冬奥会开幕式通过电视直播,以虚拟影像与场景演员表演互动的方式,展现中国的力量,演绎中华文化之美。
B. 孔子学院创办10多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0万余场,已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C. 纪录片《创意黄山•美在徽州》展现了一个守正创新的新黄山,先后在法国电影节、纽约电影节中收获大奖。
D. 《做客中国》节目,邀请三位外国主持人做客中国乡村,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讲述中国的乡村文化。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紧紧围绕论题展开论述的。
5. 学校团委拟开展“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研讨活动,并希望你能以《无穷之路》为例来发表演说。请根据材料内容,列出发言要点。
【答案】1. C2. D3. B
4. ①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路来展开论述的。②开篇提出论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③接下来分析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上的做法和面临的挑战。④最后论述利用媒体的不同叙事资质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
5. ①多元话语的融通。例如《无穷之路》表现扶贫攻坚的政治主题,却采用了聊家常的生活化语言。②糅合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多模态叙事模式。例如《无穷之路》除了讲述故事,还在拍摄中注重展现各地不同的地貌风光,呈现视觉美感。③注重共情、共动、共享。例如《无穷之路》中陈贝儿实地体验中真实自然的感受和反应令观众瞬间“代入”,更能体会到扶贫的艰难和意义。④叙述主体多元化。例如陈贝儿是香港人,让港人亲自去看、亲自去听、亲自见证祖国的发展和变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丁玲
天慢慢地亮了,没有太阳,愁惨的天照着黄色的滔滔的大水,那一夜淹了汤家阙,又淹了一渡口的一片汪洋的大水,都吞灭了一切的怕人的大水,那还是逞着野性,在向周围的斜斜的山坡示着威的大水,而且还照着稀稀残留下的几个可怜的人类,无力的,颜色憔悴的皮肤,用着痴呆的眼光,向四方爬去。
经了那么一个夜晚的一渡口,也还逃出了一些人,赵三爷和侄儿大福也踉踉跄跄逃了出来,又在一个路口遇着了,还遇着了一群又一群已经逃散了,又集合了的那些邻近茅棚里的人,也有一些女人,也有一些小孩。大家看见了都抱头大哭,都为过分的悲痛和恐慌压着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家都更觉得亲切了,都不愿分开,都集在一团,慢慢地向长岭岗走去,是失去了精神,失去了勇气,剩着饥饿的肚皮的一群。
水在他们后面,有的房屋还半睡在水里,大树的梢也从水里伸出来映在太阳底下,摇摆着茂叶,而且还有一些人的声音从那里传出来,一些求援的声音。他们也涉过几处渍有浅水的地方,一群人这么慢慢地走去。
沿路也有一些人家,都走出来担心地絮絮叨叨地问。也有一些不说话,只沉重地将怜悯的眼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走了一会,因为几个女人和孩子都嚷着走不动,于是便停了下来,坐在一块有坟的乱岗上。
天空没有云,蓝粉粉的,无尽止地延展开去。下面是水,黄滚滚的,无穷尽地涌了来。剩下的地方,剩下的人,拖着残留的生命,无力地爬着又爬着。
这坐在乱坟岗上的一群,约莫有三十多个人,一半女人和小孩,一半是男人。坐了一会又向前走,沉默的时候比说话的时候多,女人们啜泣的时候是更多,小的小孩不懂事地时时吵饿:
“妈呀!胜子饿!……。”
“我走不动了呀……”
“快到了!没有好远了!到了买馍馍给毛毛吃……”
吵饿的被哄住了,又有一些哭着要妈要爹的,这些情景真能使一个强壮的人听着也伤心,何况这都是些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从死的唇吻上逃去的一些男人。他们心痛,却又得忍着,而且有几个还得用希望鼓着大家的勇气:
“狗狗!妈妈在前边,妈妈替狗狗买粑粑去了。乖的狗狗不要哭……”
“张大哥!你抱抱王和尚吧,他妈抱不起他了……”
“唉,三爷!你放宽心些吧。我看见你家三姆早就带着龙儿走了的,她们一定朝她娘家走去了……”陈大嫂看见赵三爷那么一个强壮的农人会一句话也不说,只悄悄不断地叹气和揩眼泪,不觉忘去了自己也离去家里其他的人而安慰着别人起来了。
这里面有一个年轻的汉子王大保,和一个四十多岁,在三富庄上做了二十年的长工的李塌鼻。他们没有失去一点勇气,也没有失去理智,平时并不能得人信仰,这时却自自然然都依着他们的话起来了。
“哭有什么用,死的死去了,哭得转来吗?不死的总得鼓着气想法,未必也让他死去吗?”
“不要哭,跟着我来,到了长岭岗愁他们不给我们吃。这几个,吃得起的,那里有三条街,有一百多家铺子,三富庄、马鞍山的大户都有人在那里,有县里派来的镇长,有分局长,有兵警,有学堂。哼,老子们家破人亡了,老子们就得留下这条命,还得算算账呢!……哭什么,不要哭了,男子汉!日子还长呢,哭成得个什么事……”
“别处我不晓得,三富庄我就清楚,打开他们的仓,够我们一渡口的人吃几年呢。看他们就真的不拿出一点来,忍心让我们饿死?……”
“我们一定不要哭,快点走,到了长岭岗我们去找他们的局长,或是团上的人,有人问话,塌鼻你答应……”
慢慢地讲着一些以后的计划,大家心里都活动一些起来了。到望见那长岭岗的炊烟的时候,是快吃午饭的时候了。他们又遇着从汤家阙逃来的一伙人。于是合在一块向前进。
长岭岗的镇外上,已经挤满了一群群的携儿带女的家族,饥饿把他们都弄瘦了,有的靠在树根上,疲乏的;有的蹲在石块上,望着来的一群新的逃来的人。
“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
“你们是哪里的?来了好久了吗?”
他们再往前进,朝镇里走去。
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的人,那些与他们同运命的人越多了。从脸上的颜色可以辨别来到的新旧,来得越久的,就越憔悴。
展在眼面前的情形,使大家心里又预感着失望,可是空的肚子里为一种火燃烧着,他们只得又鼓着力往前走。
“喂,你们往哪里去?”憔悴了的群里有人在问了。
“到镇上去,想找镇长,局长也好,先给我们一些吃的,我们是昨夜晚上遇难的。”
“他该管你吗?我们的人都不准上街,他们比防土匪还怕我们呢!”
“真的吗?那我们怎么得了呢?……”
小孩吵着,女人们又哭起来了。
街的两头站了许多刚刚从县城里添来的荷枪的兵士。也有一些是镇上团防临时加的团丁。
墙上贴了碗大的字的告示,有认得字的人便解释着给其他的人听:……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空间变化来展开叙述和描写,既符合了人物逃难者的身份,也为小说铺设了宏阔的社会背景。
B. 逃难过程中,沿路有些人家虽然报以同情的目光,但都不愿施以援手,这也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C. 李塌鼻主动站出来为同行者加油鼓劲,他的话虽然有一定的虚夸想象的成分,但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D. 小说不以细节刻画为主,而是粗笔勾勒,以深沉厚重的笔触关注现实,这种现实主义风格带有时代性。
7. 关于文中灾民们在镇上的所见、所闻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来的灾民对后来灾民的询问和劝告,既是对命运相连者的关切,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情绪的宣泄。
B. 后来的灾民对先来灾民的回答,表现出他们单纯的愿望无法实现时,既失落又仍存有幻想的心理。
C. 告示旁边许多荷枪的兵士,与前面李塌鼻对镇上的美好想象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D. 根据前文内容可以推知,小说结尾处省略的内容应该是镇里对灾民的安抚,以及临时安置的办法。
8. 在往长岭岗镇一路走来的过程中,灾民们的心绪发生着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9. 选文和下面一段文字在人物群像的刻画上有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楼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
(节选自《红楼赞》第40回)
【答案】6. B7. D
8. ①绝望无助。从“慢慢地向长岭岗走去,是失去了精神,失去了勇气,剩着饥饿的肚皮的一群”可知,他们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无助前行的人。②互相宽慰。他们不觉忘记了自己刚刚失去亲人的苦痛而去安慰别人,互相鼓舞。③燃起希望。王大保、李塌鼻的话让大家对镇上产生了幻想,燃起了希望。
9. ①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②通过特定场景(典型环境)来刻画人物。《水》表现苦难,选择的是逃难的场景;《红楼梦》选段表现欢乐,选择的是宴会场景。③点面结合,既注重群像刻画,又突出人物个性。如《水》在刻画难民群像的同时,写活了陈大嫂的朴实善良,李塌鼻的自信乐观、信口开河;《红楼梦》在刻画大观园女子群像时,也突出了史湘云的爽朗、林黛玉的娇弱等个性特征。④以衬托(人物间的互动)来塑造人物。如《水》中难民在路上的相互劝慰,体现了人物的性情和处境;《红楼梦》中,宝玉滚到贾母怀里、惜春拉着奶母、王夫人指着王熙凤等,体现了人物关系的亲疏。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孝宗弘治)三年春三月,中言乞鹰坊、牧马场千顷。户部尚书李敏言:“场止二百余顷,余皆民业,安得夺耕种之地以为飞走之所!”上从之。六年秋七月,京师大雨雹。礼部尚书倪岳疏弭灾急务,劝上黜奸贪,进忠直,上嘉纳之。八年三月,中官传旨命内阁撰《三清乐章》。大学士徐溥等上言:“三清乃邪妄之说黩于祭祀时谓勿钦且设内阁者实欲其议政事论经史弼正得失奈何阿顺邪说以取容悦也”乃止。十年二月,上屡游后苑,侍讲王鏊侍经筵,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畈。上悟,纳之。三月,上御文华殿,召大学士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议政事,赐茶而退。东阳谓“自天顺末,至今三十余年,尝召内阔,不过数语即退。是日经筵罢,有此召,因得见帝天资明睿,庙算周详”云。十七年六月,小王子寇宣府,刘大夏请屯兵喜峰口、燕河营以备之。太监苗逵谋帅师捣其营,上召大夏问以王越威宁之捷,大夏曰:“臣闻之从征将士,当时所俘获妇稚十数耳。幸而大寇方深入,不相值,值之则无噍类矣。”上曰:“即尔,太宗何以屡得志?”大夏曰:“陛下神武故不后太宗,而将领人马,不能什二三拟也。且其时淇国公一小违节制,而举十万众悉委之沙漠,奈何易言之!度今上策,惟有守耳。”而戴珊亦从旁赞其语。上遽曰:“微二人,吾几为人误。”事遂止。秋九月,清宁宫未完,旨下兵部拨军工万人。刘大夏知工少人多,中官有所利为此也,上言减去十分之五。督工者诉于上,上令内阁拟旨切责之。大学士刘健曰:“爱惜军人,兵部职也。大夏每以老辞位,温旨勉留,犹未已。若切责旨下,彼将以不职辞。”上欣然纳之,用军夫卒如所裁之数。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清乃邪妄之说/黜于祭祀/时谓勿钦/且设内阁者/实欲其议政事/论经史/弼正得失/奈何阿顺邪说/以取容悦也/
B. 三清乃邪妄之说/黜于祭祀时/谓勿钦/且设内阁者/实欲其议政事/论经史弼正/得失奈何/阿顺邪说/以取容悦也/
C. 三清乃邪妄之说/黜于祭祀时/谓勿钦/且设内阁者/实欲其议政事/论经史/弼正得失/奈何阿顺邪说/以取容悦也/
D. 三清乃邪妄之说/黜于祭祀/时谓勿饮/且设内阁者/实欲其议政事/论经史弼正/得失奈何/阿顺邪说/以取容悦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户部是古代掌管土地、户籍、赋税、俸饷等的机构,它的最高长官称为户部尚书。
B. 内阁是从明朝开始设立的国家议政、辅政机构,内阁成员由六部最高长官组成。
C. 经筵既是古时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也是帝王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
D. “奈何易言之”的“易”是轻易的意思,与《六国论》中“或未易量”的“易”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敏反对中官的观点,认为不能随便从老百姓手中夺取正在耕种的土地,用来扩建皇家鹰坊、牧马场。
B. 皇帝在经筵结束后召集大学士们议事,并且赐茶,李东阳认为这能看出皇帝的天赋和谋划朝政的能力。
C. 刘大夏认为,当时朝廷的各方面实力都不如太宗朝,因此不能轻易出击,而应该即刻屯兵以做好守备。
D. 刘健认为,刘大夏请求将修造清宁宫的军工减半的谏言,是爱惜军人的体现,如果责备他,他可能会请求辞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礼部尚书倪岳疏弭灾急务,劝上黜奸贪,进忠直,上嘉纳之。
(2)上遽曰:“微二人,吾几为人误。”
14. 如果要研究弘治年间 君臣关系,你能从选文中得出什么结论?请从明孝宗的角度简要分析一下。
【答案】10. A11. B12. C
13. (1)礼部尚书倪岳上疏,提出消弭灾祸应当措办的紧急事务,劝勉皇帝罢黜奸邪贪婪之徒,奖掖提拔忠心耿直之臣,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2)皇帝马上省悟说:“如果没有两位爱卿,我几乎被他人引入迷途。”
14. ①结论:君臣关系融洽。②分析:明孝宗广开言路,虚心接纳大臣的谏言;明孝宗关爱大臣,处理政事体恤臣下。
参考译文:
(明孝宗弘治)三年春三月,皇帝内宫官员为鹰坊、牧马场乞请征用土地千顷。户部尚书李敏说:“场地只有二百余顷,其余的都是百姓的祖业田产,怎么可以(随便从百姓手中)夺取正在耕种的土地来作飞禽、走马的活动场所呢!”皇帝采纳李敏的意见。六年秋七月,京师下大雨、冰雹。礼部尚书倪岳上疏,提出消弭灾祸应当措办的紧急事务,劝勉皇帝罢黜奸邪贪婪之徒,奖掖提拔忠心耿直之臣,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八年三月,中官传出圣旨命内阁大学士撰写《三清乐章》。大学士徐溥等上疏说:“三清本是虚妄邪说,亵渎神灵祭祀,时人都说不应当钦敬他们。而且,朝廷之所以设置内阁,实际上是想让内阁学士们聚议政事,讲论经学和历史,辅佐陛下匡正得失,怎么可以(让这些人)去阿谀顺从虚妄邪说,来讨取陛下的欢心呢!”这件事由此作罢。十年二月,皇帝屡次游宴于后花园,侍讲王鏊在讲解经学时,讲了周文王不敢贪恋游猎的事。皇帝深有所感,采纳他的意见。三月,皇帝在文华殿,召见大学士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议论朝政,向大学士们赐茶后离去。李东阳说了“自从天顺末年,直至今日,已有三十多年,皇帝每次召见内阁,不过只讲几句话就离去。今天,皇帝是听过讲解经学之后有了此次召见,从这件事可以看得出皇帝天资聪敏而英明,对朝政筹谋划策也够周详的了”这样的话。十七年六月,小王子(达延汗)带领兵马侵犯宣府(今河北宣化),刘大夏请求屯兵喜峰口和燕河营以防备小王子。太监苗逵想要带领官军直接前去捣毁小王子的军事大营,皇帝为此召见刘大夏,问到王越当年取得威宁大捷的情况,刘大夏说:“臣从当年跟随王越出征的将士口中得知一些情况,当时所俘获的只有十几个妇女和小孩。所幸的是寇贼兵马刚刚进入境内,与官军相比众寡悬殊,如果双方兵力差不多的话,那时官军就没有活人了。”皇帝说:“既然是这样,那么太宗(成祖朱棣)为什么还常常以此得意呢?”刘大夏说:“陛下的神智武略固然并不比太宗差,可是所带领的兵马数目,与太宗相比仅有他的十分之二三。况且,那时由于淇国公一个小小的违背节制的行动,就使十万之师尽丧于沙漠,怎么能谈得上他们是轻而易举地就获得胜利呢!依臣揣度,我们今天用兵,应以采取守势为上策。”戴珊在一旁,也很赞成刘大夏的这个说法。皇帝马上省悟说:“如果没有两位爱卿,我几乎被他人引入迷途。”苗逵直捣贼营的想法就被禁止了。秋九月,修缮清宁宫仍未完工,皇帝传旨于兵部,令拨军工万人充其役。刘大夏知道用工本不多,而调用的人却不少,这都是由于中官贪图取利才这么干的,于是,刘大夏上奏,提出减去人力十分之五。监督工程的人向皇帝控诉,皇帝便下令内阁草拟诏旨,严厉谴责刘大夏。大学士刘健说:“爱惜军士,这是兵部的职责。刘大夏每每以年老辞职,陛下每次都下旨温语劝留,(可是刘大夏)还是求退不已。如果这个切责的诏旨一下,他将会以不称职(的理由)辞官。”皇帝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意见,所用军卒数目仍按刘大夏的意见减去一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节选)①
李白
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
吾非济代②人,且隐屏风叠。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云山③
杜甫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神交④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
白鸥元水宿,何事有余哀。
【注】①写于公元756年,屏风叠,在江西庐山下。②济代:济世。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世”为“代”。③写于公元760年作者寓居四川成都时。④神交:梦魂相交会。形容思慕深切。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诗体现了时间的变化,诗人先写过往之经历,再写此时心绪,最后写未来期许。
B. 杜诗体现了空间的转换,诗人身在蜀地遥望京师,京师音断故而详叙蜀地之漂泊。
C. 这两首诗与黄庭坚的《登快阁》,都有“鸥”这一意象,但表现的情感截然不同。
D. 李诗换韵恰切,杜诗对仗工稳,这两首诗共同展现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不同美感。
16. 这两首诗都以安史之乱为背景,诗人对战乱时局的态度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C16. ①两人都表现了对时局的关心。李诗首联“割鸿沟”“扫秋叶”写出了叛军侵占地方之广和为害之烈;杜甫对云山而望京师,体现了对朝廷的关心。②李诗还隐含着激愤、洒脱的矛盾心境。“吾非济代人”使用反语,表现渴望济世却怀才不遇;尾联又表现出远离时局、心向自由的旷放。③杜诗重在表现自己寓居蜀地,漂泊孤苦而又心系家国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二人所持的政治主见大多是不相同的。
(2)《古文观止》对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做了这样一处注解:“二句言不欲为官,亦不能为仙,唯能如下文所云,得日过日,快然自足也。”据此推断,其中的“二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短暂而又飞逝的生命时光,古人曾作过许多精妙的比喻,如曹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②. 而议事每不合    ③. 富贵非吾愿    ④. 帝乡不可期    ⑤. 譬如朝露    ⑥. 去日苦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