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复习案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鸿门宴》复习案
(高一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鸿门宴》复习案【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记载了从上古黄帝时期到西
试题预览
《鸿门宴》复习案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记载了从上古黄帝时期到西汉汉武帝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物形象】
刘邦:坚决果断,善于用人
项羽:优柔寡断,刚愎自用
张良:足智多谋
樊哙:忠心耿耿,粗中有细
范增:老谋深算,妄自尊大
项伯:见利忘义的小人
【注释加点字,并指出划线句式】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配套练习一】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素善留侯张良不如因善遇之 B.妇女无所幸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2.下列句子组合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⑤⑧
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道芷阳间行 B.籍吏民,封府库
C.刑人如恐不胜 D.君安与项伯有故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大王来何操沛公军霸上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沛公奉卮酒为寿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中的“寿”与现代汉语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这里是敬酒献物,祝人健康长寿的意思。
B.“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C.“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
D.“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闯帐后说的“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一番话,表面上抨击秦王,实则指责项王。
B.樊哙闯帐后所说的话,有的话同前文所写刘邦与项伯的对话几乎完全一样,这表明刘邦方面上下一致,同心协力。
C.在鸿门宴上,樊哙引怀王与诸将相约的话,意在提醒项羽,其实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项羽。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余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文: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配套练习二】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张良出,要项伯
2.下列加粗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C.取与之必因于时也 D.余因得遍观群书
3.下列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为国以礼,其言不让⑥不足为外人道也⑦若属皆且为所虏⑧如今人方为刀俎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财物无所取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头发上指 B.吾得兄事之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大王来何操
7.在下面四个句子中补写出的宾语“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B.则与(之)一生彘肩
C.则与(之)斗卮酒 D.如今人方为(之)刀俎
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爵位共有五等:公、侯、伯、子、男。张良运筹帷幄,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因功封留侯,其封地为留地。
B.古代室内宴会上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北向再次之,西向为侍者座位。
C.“沛公居山东时”中的“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的“河”指黄河。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长幼排序。“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的伯父。
9.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带领一百多人马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有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特点。
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由此既可看出范、项两人的意见不统一,也可看出宴会气氛渐趋紧张。
C.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拼命,但项王不但不惩罚樊哙的无礼,反而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过人的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行刺。
D.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的性格,给了刘邦可乘之机,并最终使刘邦得以逃脱,同时也使局势发生了变化。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统编版
高一
总复习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案
』  下一个『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复习案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