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谏逐客书》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五莲一中高三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25)(教师版)第25课谏逐客书李斯【学习目标】积累重要文言现象。【学习过程】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错误)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关于宛,迎蹇叔于宋,来(招致、招揽)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兼并
试题预览
五莲一中高三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25)(教师版)
第25课 谏逐客书
李斯
【学习目标】积累重要文言现象。
【学习过程】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错误)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关于宛,迎蹇叔于宋,来(招致、招揽)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兼并,吞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实行)商鞅之法,移风易(改变)俗,民以(因此)殷盛(殷实,富裕),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乐于为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军队),举(攻克,占领)地千里,至今治(社会安定)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攻取)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圆,包(吞并、囊括)九夷(这里指当时楚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所居之地),制(控制)鄢、郢,东据(占有)成皋之险,割膏腴(肥沃)之壤,遂散(拆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功绩)施(延续)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王室),杜(堵塞、封闭)私门(对公室而言,指权贵大臣之家),蚕食(侵占)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依靠)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对不起)于秦哉!向使(假使)四君却客而不内(接纳),疏(疏远)士而不用,是(这)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获得)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悬挂)明月之珠,服(佩带)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树起)翠凤之旗,树(立起)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装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驶不实(满布)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附着,加上)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娴雅变化而能随俗)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击打、拍打)髀(大腿),而歌呼鸣呜快耳者,真(真正的)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适于观听)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百姓)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策略)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丢弃)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同“释”,舍弃)细流,故能就(成就)其深;王者不却(推辞,拒绝)众庶,故能明(显示)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丰裕,繁盛)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却)弃黔首(指平民、老百姓)以资(资助,供给)敌国,却宾客以业(使成就霸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藉,同“借”)寇兵而赍(送给、付与)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珍视)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效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减损)民以益(增加)仇,内自虚(削弱)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危险),不可得也。
二.一词多义
1.负:①背,用背驮东西;②蒙受,遭受;③背靠着;④依仗;⑤违背,背弃;⑥辜负,对不起;⑦承载,担负,支撑;⑧使承担。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背,用背驮东西)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⑵使负(承载,担负,支撑)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辜负,对不起)!(《孔雀东南飞》)
⑷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承载,担负,支撑)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⑸而后乃今培风,背负(背靠着)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同上)
⑹均之二策,宁许以负(使承担)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秦贪,负(依仗)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同上)
⑻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违背,背弃)约不偿城。
⑼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辜负,对不起)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⑽成语“负(蒙受,遭受)屈衔冤”“负(依仗)隅顽抗”
解释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负,背,覆盖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背着
(3)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对不起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支撑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输,败
(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对不起
(8)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苏武传》背叛
(9)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苏武传》对不起
(10)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五代史伶官传序》背着
(11)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辜负
2.乘:①驾驭,乘坐;②登上;③趁,顺应;④顶着,冒着;⑤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⑥车的量词,“辆”。
⑴乘(登上)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⑵因利乘(趁,顺应)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⑶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车的量词,“辆”)之势。(《过秦论》)
⑷张良曰:“沛公之参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樊哙者也。”(《鸿门宴》)
⑸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顶着,冒着)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⑹若夫乘(趁,顺应)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⑺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车的量词,“辆”),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⑻成语“乘(趁,顺应)人之危”
解释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冒着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子路侍坐》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4)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谏逐客书》骑
(5)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趁
(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趁
(7)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兵车
(8)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登上
(9)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骑
(10)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望海潮》趁着
(1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顺随
(12)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乘坐
3.方:①当,正当;②正,正在;③将,将要;④刚刚,方才;⑤方圆。
⑴今齐地方(方圆)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⑵吾方(将,将要)高驰而不顾。(《离骚》)
⑶方(当,正当)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⑷成语“方(正,正在)兴未艾”“来日方(正,正在)长”“血气方(当,正当)刚”“如梦方(刚刚,方才)醒”
解释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四周围绕
(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边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当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天空
(5)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登泰山记》方形的
(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
(8)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现在
(9)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桓晋文之事》纵横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正
(11)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谏逐客书》方向,东西南北
(12)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方形的
(13)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促织》正在
(14)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五石之瓠》药方
(15)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传》端方正直的人
(16)方欲发使送武等《苏武传》正要
(1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当
(18)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五代史伶官传序》当
(19)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方枘(榫头)
(20)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方正
(2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轩志》一丈见方
(2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正
三.翻译句子
1.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翻译:秦孝公实行商鞅的新法,转移风气,改变习俗,人民因此殷实富裕,国家因此富强,老百姓乐于为国家效力,各国诸侯都归附听命,(秦国)战胜了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占了上千里的土地,至今安定强盛。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翻译:假使这四位君王拒绝宾客而不接纳,疏远这些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得不到富强丰利之实,而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了。
3.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翻译:现在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行不行,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国人都让离开,凡是客卿一律赶走。
4.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翻译:那么您看重的只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轻视的却是百姓。这不是能够统天下、制服诸侯的策略。
5.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翻译:因此,泰山不丢弃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君王不拒绝民众,所以才能显示他的恩德。
6.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翻译: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本国别国,四季就会富足美满,鬼神都来降福,这正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7.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翻译:然而我们今天却抛弃老百姓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成就其他国家的霸业,使天下才土都退缩着而不敢向西来,止步不入秦国,这正是所谓“给敌人提供武器和粮食”啊。
8.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翻译:物品不出产在秦国,但值得珍视的有很多;人才不出生在秦国,但愿意效忠秦国的也很多。
9.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翻译:现在驱逐客卿以帮助敌国,减损本国民众而增加敌国人口,在内则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这样下去)要使秦国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
四.文化常识积累
1. 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美玉。
2. 太阿,古代名剑,相传为春秋时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
3. 瓮,用来汲水的陶器,口小而腹大。缶种瓦制的打击乐器。
4.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沃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五莲一中高三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25)(学生版)
第25课 谏逐客书
李斯
【学习目标】积累重要文言现象。
【学习过程】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 )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关于宛,迎蹇叔于宋,来( )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 )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 )商鞅之法,移风易( )俗,民以( )殷盛(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 ),举( )地千里,至今治( )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 )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圆,包( )九夷( ),制( )鄢、郢,东据( )成皋之险,割膏腴( )之壤,遂散( )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 )施( )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 ),杜( )私门( ),蚕食( )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 )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 )于秦哉!向使( )四君却客而不内( ),疏( )士而不用,是( )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 )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 )明月之珠,服( )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 )翠凤之旗,树( )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 )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驶不实( )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 )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 )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 )髀( ),而歌呼鸣呜快耳者,真( )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 )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 )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 )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 )细流,故能就( )其深;王者不却( )众庶,故能明( )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 )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 )弃黔首( )以资( )敌国,却宾客以业( )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 )寇兵而赍( )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 )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 )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 )民以益( )仇,内自虚( )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 ),不可得也。
二.一词多义
1.负:①背,用背驮东西;②蒙受,遭受;③背靠着;④依仗;⑤违背,背弃;⑥辜负,对不起;⑦承载,担负,支撑;⑧使承担。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⑵使负( )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⑷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⑸而后乃今培风,背负( )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同上)
⑹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秦贪,负( )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同上)
⑻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
⑼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⑽成语“负( )屈衔冤”“负( )隅顽抗”
解释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
(3)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 )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
(5)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 )
(6)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7)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
(8)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苏武传》( )
(9)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苏武传》( )
(10)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五代史伶官传序》( )
(11)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
2.乘:①驾驭,乘坐;②登上;③趁,顺应;④顶着,冒着;⑤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⑥车的量词,“辆”。
⑴乘( )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⑵因利乘( )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⑶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 )之势。(《过秦论》)
⑷张良曰:“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鸿门宴》)
⑸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⑹若夫乘( )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⑺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⑻成语“乘( )人之危”
解释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子路侍坐》( )
(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
(4)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谏逐客书》( )
(5)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春江花月夜》( )
(6)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
(7)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
(8)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
(9)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
(10)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望海潮》( )
(1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并序》( )
(12)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
3.方:①当,正当;②正,正在;③将,将要;④刚刚,方才;⑤方圆。
⑴今齐地方( )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⑵吾方( )高驰而不顾。(《离骚》)
⑶方( )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⑷成语“方( )兴未艾”“来日方( )长”“血气方( )刚”“如梦方( )醒”
解释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 )
(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5)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登泰山记》( )
(6)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8)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
(9)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桓晋文之事》( )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11)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谏逐客书》( )
(12)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
(13)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促织》( )
(14)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五石之瓠》( )
(15)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传》( )
(16)方欲发使送武等《苏武传》( )
(1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 )
(18)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五代史伶官传序》( )
(19)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 )
(20)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
(2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轩志》( )
(2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
五.翻译句子
1.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翻译: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翻译:
3.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翻译:
4.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翻译:
5.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翻译:
6.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翻译: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翻译:
8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翻译:
9.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翻译:
五.文化常识积累
1. 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美玉。
2. 太阿,古代名剑,相传为春秋时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
3. 瓮,用来汲水的陶器,口小而腹大。缶种瓦制的打击乐器。
4.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沃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
《鸿门宴》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  下一个『
《梦游天姥吟留别》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