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劝学》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五莲一中2019级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1)教师版编制人:岳成坤审核人:高三语文组使用时间:第二周第1课劝学【学习目标】1、背诵全文,并默写。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文化常识。【学习过程】一、课前检测——历年高考真题+上一课复习内容检测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
试题预览
五莲一中2019级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1)教师版
编制人:岳成坤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使用时间:第二周
第1课 劝学
【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并默写。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文化常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历年高考真题+上一课复习内容检测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2.《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
4.韩愈在《师说》中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 ,
, 。
5. 在《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两句: , 。
6.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两句: ,
。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韩愈在《师说》中认为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 在《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两句: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6.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两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
二、重点实词释义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曰:学不可以已(停止,废弃)。
青,取之于(介词,从)蓝,而青于(介词,比)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輮(同煣,用火烤使木材使之弯曲)以(介词,把)为轮,其曲中规(圆规)。虽有(同又)槁(枯)暴( 晒 ),不复挺(直)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经过墨线比量)则直,金(指金属制的刀斧)就(靠近、接近)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广泛地学习)而(连词,表递进,并且)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天天)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通智,见识)明(明达)而(连词,表并列)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一会儿)之所学也;吾尝跂(踮起脚后跟)而(连词,表修饰)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连词,表顺承)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强,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助、利用)舆(车子)马者,非利足(善于奔走)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于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通性,天性、资质、禀赋 )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在那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非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故不积跬(半步)步(跨两脚 ),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劣马 )十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 ),功在不舍(停止、止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刻)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食埃土(泥土、尘土),下(名词作状语,向下)饮黄泉(地下的泉水),用(因为)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蟹钳)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托身、安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心)也。
三、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2.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即使又晒干枯,木材也不会再变直。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就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达到千里。
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借助舟船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
11.(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
骏马跳跃一次,也没有十步远。
1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13.蟹六( 跪)而二( 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四、情境式名句默写巩固练习
1.《劝学》开篇就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说明很早以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荀子在《劝学》中也说“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这些至理名言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越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越前人的思想。
3.《劝学》中的开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句,以“木”与“金”为喻说明学习可以使人的缺点得以改正的道理。
4.《劝学》中告诉我们只有广泛学习并且每天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才能尽善尽美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劝学》一文中阐释“思”与“学”的关系,强调要重视思考,更要重视学习的句子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劝学》中作者通过骑马可以奔驰千里的事例,从反面证明积累的必要性的句子是“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7.《劝学》中作者通过人乘船就可以横渡江河的事例,证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更容易成功”的句子是“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
五、《劝学》自主检测: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荀子•劝学》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 ”。
3.《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4.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 ,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5.《荀子•劝学》中指出:“青, ,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6.《荀子•劝学》中“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7.《荀子•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8.《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这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 , ”。
12.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参考答案】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5.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6.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7.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8.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10.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1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1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六、本课需要积累的文化常识
七、本课易错字词积累(每个写三遍)
五莲一中2019级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1)学生版
编制人:岳成坤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使用时间:第二周
第1课 劝学
【学习目标】
1、背诵全文,并默写;
2、理解、落实关键字句,积累文化常识。
【复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历年高考真题+上一课复习内容检测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2.《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
4.韩愈在《师说》中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 ,
, 。
5. 在《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两句: , 。
6.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两句: ,
。
二、重点实词释义
君子( )曰:学不可以已( )。
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 )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绳,輮( )以( )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 )槁( )暴( ),不复挺( )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则直,金( )就( )砺( )则利,君子博学( )而( )日( )参省( )乎( )己,则知( )明( )而( )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吾尝跂( )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假( )舆( )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 )江河。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 )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 )备焉。故不积跬( )步( ),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 ),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埃土( ),下( )饮黄泉( ),用( )心一( )也。蟹六跪( )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用心躁( )也。
三、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1.君子曰:学不可以( )。
翻译:
2.虽有槁( ),不复挺者。
翻译: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 )则利。
翻译: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则( )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之所学也。
翻译:
6.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翻译:
7.假( )马者,非利足也,而( )千里。
翻译:
8.假舟( )者,非能水也。
翻译:
9.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
10.故不积( )步,无以( )千里。
翻译:
11.( )一跃,不能十步。
翻译:
12.( )而舍之,朽木不折;( )而不舍,金石可( )。
翻译:
13.蟹六( )而二( ),非蛇( )之穴无可寄托着。
翻译:
四、情境式名句默写巩固练习
1.《劝学》开篇就提出全文中心论点“ ”,说明很早以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荀子在《劝学》中也说“ , ”。这些至理名言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越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越前人的思想。
3.《劝学》中的开头“ , ”两句,以“木”与“金”为喻说明学习可以使人的缺点得以改正的道理。
4.《劝学》中告诉我们只有广泛学习并且每天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才能尽善尽美的句子是“ , ”。
5.《劝学》一文中阐释“思”与“学”的关系,强调要重视思考,更要重视学习的句子是“ , ”。
6.《劝学》中作者通过骑马可以奔驰千里的事例,从反面证明积累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 , ”。
7.《劝学》中作者通过人乘船就可以横渡江河的事例,证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是更容易成功”的句子是“ , , ”。
五、《劝学》情境式名句默写自主检测: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荀子•劝学》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
”。
3.《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4.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中“ ,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5.《荀子•劝学》中指出:“青, ,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6.《荀子•劝学》中“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7.《荀子•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8.《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这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 , ”。
12.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六、本课需要积累的文化常识
七、本课易错字词积累(每个写三遍)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
《师说》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  下一个『
《赤壁赋》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