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重庆市一中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22届重庆市一中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5月28日09:00~11:30】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届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
试题预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5月28日09:00~11:30】
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编者按:4月18日,中国经济首季报出炉。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主要指标增速基本稳定,发展质量效益有所提高,开局总体平稳。但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经济形势怎么看、就业压力如何解、产业链供应链如何稳、小微企业困难如何破……新华社记者梳理当前中国经济十大关切问题,采访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进行解答。
(一)统筹防疫与发展,如何算好大账?
3月以来,本土疫情波及30个省份,既有上海、深圳等万亿级GDP强市,也有吉林等农业大省,辐射区域广,链条长,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放大。
一些境外媒体和机构频频质疑中国严格防疫“代价高昂且不可持续”,社会上也有“躺平”“与病毒共存”等论调。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算的是大账、生命账。防控工作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第一位,这是判断防疫成效的首要标准。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脆弱群体风险大。我国14亿多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如不及时从严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一旦形成规模性反弹,将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更严重损失,极易丧失前期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反观,今年初,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放松防疫政策,但结果是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激增。目前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5亿,死亡病例逾619万。英国疫情3月以来感染水平已升至历史最高。有英国媒体人指出,与新冠共存政策“无异于一场豪赌”。
再来算经济账——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是为中国发展赢得主动。
2020年,正因为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才最终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位置。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实现动态清零难度进一步升级。封控措施不可避免带来短期经济冲击,但中国抗疫实践进一步印证:一时的“管”正是为了更好的“放”。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不误农时保春耕。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署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农情调度显示,目前春播粮食已完成意向面积的19.4%,进度同比快1.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争分夺秒抓复工复产。深圳,从按下“慢行键”到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开始有序恢复,用时不到10天;山东,3月29日宣布自2月底以来的这波疫情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复工复产进入“快车道”;吉林,4月14日宣布实现社会面清零,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上海,本轮疫情传播指数已由2.27下降到1.23,4月16日发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
一方面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坚持科学精准防控,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二者统筹兼顾,才能确保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二)应对空前压力,就业能否稳得住?
经济下行压力,首当其冲影响就业。
最新统计显示,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就业前两个月温和开局后,3月波动明显。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其中3月为5.8%。
招聘机构数据显示,本是传统旺季的3、4月,就业市场走势低迷。在今年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就业能否稳得住?
从就业需求看,总量压力在加大。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二者均为近年新高。
从岗位供给看,不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加、招工放缓,甚至减员、裁员。原本吸纳就业较多的房地产、教育培训、互联网及接触性服务行业,招聘需求明显下滑。
从供需匹配看,“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青年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增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突出。3月,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16%,为近几年同期最高值。
稳就业,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今,一个鲜明特征是就业优先导向进一步强化。稳就业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并充分体现在各项政策中。今年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比去年增加51.68亿元。
抓基本——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实施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可提至90%;允许地方再拿出4%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用于技能培训,并向困难中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千方百计稳企业、稳岗位。
保重点——研究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举措,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百万见习岗位募集、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等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春风行动”为农民工、脱贫人口提供就业服务……多管齐下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拓空间——加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灵活就业政策,在北京、海南等七省份及七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补齐权益保障短板,更好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
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的同时,还应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储备,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04月19日第07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奥密克戎并不是“大号流感”,它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截至目前已经在全球造成了超5亿人的感染以及逾619万人的死亡。
B.今年3月份,青年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增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突出,同期的失业率为近几年的最高值。
C.今年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51.68亿元,这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业优先导向的进一步强化。
D.在北京、海南等七省份的七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有助于为补齐权益保障短板探索路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0年和2021年两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达到5.1%,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了领先的位置,这得益于我们能够率先控制疫情。
B.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呈恢复态势,开局总体平稳。但进入3月后,受世界局势和国内疫情等突发因素影响,经济也产生了一些波动。
C.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而安全的条件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
D.2021年以来,中央出台了多项保障就业的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这些政策措施,旨在缓解当下就业需求多而岗位供给少这一突出矛盾。
3.下列新闻事件与本篇报道侧重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技工学校举办的电工职业技能培训课上,授课老师为学员们讲解电工知识。
B.湖南省芷江县开展“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为群众送去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科普宣传、医疗服务和法律服务。
C.长春市召开专门会议,分类研究企业员工返岗条件,在保障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支持企业的复工复产。
D.四川省“高校书记校长联系百家企业”活动中,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麟带队走进四川振通检测公司调研就业。
4.一、二两段是编者为该新闻写的按语,请根据材料,概括按语的功能。(4分)
5.文中画线句子读来令人振奋,请分析这两段话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船上
徐志摩
“这草多青呀!”腴玉简直的一个大筋斗滚进了河边一株老榆树下的草里去了。她反扑在地上,直挺着身子,双手揪着一把青草,尖着她的小鼻子尽磨尽闻尽亲。“你疯了,腴腴!不怕人家笑话,多大的孩子,到了乡下来学叭儿狗打滚!”她妈嗔了。她要是真有一根矮矮的尾巴,她准会使劲的摇。这回其实是乐极了,她从没有这样乐过。现在她没有尾巴,她就摇着她的一双瘦小的脚踝,一面手支着地,扭过头来直嚷;“娘!你不知道我多乐,我活了二十来岁,就不知道地上的青草可以叫我乐得发疯。娘!你也不好,尽逼着我念书,要不然就骂我,也不叫我闻闻青草是什么味儿!”她声音都哑了,两只眼里绽出两朵大眼泪,在日光里亮着,像是一盏水晶灯。
真的,她自己想着也觉得可笑,怎么的二十来岁的一位大姑娘,连草味儿都没闻着过?还有这草的颜色青的多嫩呀,像是快往下滴的水珠似的。真可爱!她又亲了一口。比什么珠子宝贝都可爱,这青草准是活的,有灵性的。她简直的爱上了她手里捧着的草瓣儿。她心里一阵子的发酸,一颗粗粗的眼泪直滴了下来,真巧,恰好滴在那草瓣儿上,沾着一点儿,草儿微微的动着,对!她真懂得我,她也一定替我难受。这一想开,她也不哭了。她爬了起来,她的淡灰色的哗叽裙上沾着好几块的泥印,像是绣上了绣球花似的,顶好玩,她空举着一双手也不去拂拭,心里觉得顶痛快的,那半涩半香的青草味儿还是在她的鼻孔里轻轻的逗着,仿佛说别忘了我,别忘了我。她妈看着她那傻劲儿,实在舍不得再随口骂,伸手拉一拉自己的衣襟走上一步,软着声音说:“腴腴,不要疯了,快走吧。”
腴玉那晚睡在船上,这小航船已经够好玩,一个大箱子似的船舱,上面盖着芦席,两边两块顶中间嵌小方玻璃的小木窗。开船的时候,船家的大脚拇指往前一扁一使劲,那橹就推着一股水叫一声“姓纪”。船家的脚跟向后一顿,身子一仰,那橹儿就扳着一股水叫一声“姓贾”。这一纪一贾,这只怪可怜的小航船儿就在水面上晃着船头直向前溜,底下托托的一阵水响怪招痒的。腴玉初下船时受不惯,真的打上了好几个寒噤,但要不了半个钟头就惯了。她臂膀靠着窗,看一路的景致,什么都是从不曾见过似的,什么都好玩——那横肚里长出来的树根像老头儿脱尽了牙的下巴,在风里摇着的芦梗,在水边洗澡的老鸦,露出半个头、一条脊背的水牛,蹲在石渡上洗衣服的乡下女孩子,仰着她那一块黄糙布似的脸子呆呆的看船,旁边站着男小孩子,不满四岁光景,头顶笔竖着一根小尾巴,脸上画着泥花,手里拿着树条,他也呆呆的看船。这一路来腴玉不住的叫着妈:这多好玩,那多好玩;她恨不得自己也是个乡下孩子,整天去弄水弄泥没有人管。但是顶有趣的是那水车,活像是一条龙,一斑斑的龙鳞从水里往上爬。乡下人真聪明,她心里想,这一来河里的水就到了田里去,谁说乡下人不机灵?喔,你看女人也来踏水的,你看他们多乐呀,两个女的,一个男的,六条腿忙得什么似的尽踩。妈你听呀,这不是真正的山歌!什么李花儿、桃花儿的我听不清,好听,妈,谁说做乡下人苦,你看他们做工都是顶乐的,赶明儿我外国去了回来一定到乡下来做乡下人,踏水车儿唱山歌,我真干,妈,你信不信?
她妈领着她替她的祖母看坟地来的。看地不是她的事,她这来一半天的工夫见识可长了不少。真的,你平常不出门你永远不得知道你自个儿的见识多么浅陋得可怕,连一个七八岁的乡下姑娘都赶不上,你信不信?可不是我方才拿着麦子叫稻,点着珍珠米梗子叫芋头招人家笑话。榆钱儿也好玩,真像小钱,我书上念过,可从没有见过。还有那瓜蔓也有趣,像是葡萄藤,沿着棚匀匀的爬着,方才船家告诉我那是南瓜。到了夏天长得顶大顶大的,有的二十斤重,挂在这细条干上,风吹雨打都不易掉,你说这天下的东西造的多灵巧多奇怪呀。
这晚上她睡在船舱里怎么也睡不着。腿有点儿酸,白天路跑多了。舱间里黑沉沉的,妈已经睡着了,外舱老妈子丫头在那儿怪寒伧的打呼。她偏睡不着,脑筋里新来的影子真不少,像是走马灯,转了去回来了。一纪一贾的橹声,轧轧的水车,那水面露着的水牛鼻子,那一田的芋头叶,那小孩儿的赤腿,桃花李花的山歌,那河边青草的味儿……全在这儿,全在她的脑壳里挤着,也许他们从此不出去了。腴玉,这天以前的腴玉,她的思想,她的生活,她的烦恼,她的忧愁,全躲起来了,全让这芋头水牛鼻子挤跑了。她仿佛是另投了胎,换了一个人似的,就连睡在她身旁的妈都像是离得很远,简直不像是她亲娘;她仿佛变了那赤着腿脸上涂着泥手里拿着树条站在河边瞪着眼的小孩儿,不再是她原来的自己。哦,她的梦思风车似的转着,往外跳的谷皮全是这一天的新经验,与那二十年间在城市生长养大的她绝对的联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她翻过身去,窗外白白的是什么呀,她一仰头正对着岸上那株老榆树顶上爬着的几条月亮,本来是个满月,现在让榆树叶子揉碎了。那边还有一颗顶亮的星,离着月亮不远,腴玉益发的清醒了。这时船身也微微的侧动,船尾那里隐隐的听出水声,像是虫咬什么似的响着,远远的风声、狗叫声也分明的听着,她们果然是在一个荒僻的乡下过夜,也不觉得害怕,多好玩呀!
再看那榆树顶上的月亮,这月色多清,一条条的光亮直打到你眼里呀,叫你心窝里一阵阵的发冷,叫你什么不愿意想着的事情全想了起来,呀,这月光……这一转身,一见月光,二十年的她就像孔雀开屏似的花斑斑的又支上了心来。她心里一阵发冷,她还是她,她的忧愁,她的烦恼,压根儿就没有离着她——她妈也转了一个身,她的迟重的呼吸就在她的身旁。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水边的小女孩和小男孩呆呆地看船,表现了乡下人对外来人的好奇。
B.腴玉说回国后要做乡下人,踏水车、唱山歌,实际是在宣泄对母亲的怨气。
C.腴玉感觉睡在身旁的妈妈像是离自己很远,表现出现实中母女之间的隔阂。
D.小说通过写腴玉在乡村暂时忘却烦忧的经历,表现其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巧用比喻、拟声词和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了船家摇橹划船的场景。
B.画线部分交替使用两种人称,表达更灵活,利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C.小说结尾描写月色,营造了清冷寂静的氛围,勾起了腴玉心中的愁思。
D.小说是白话文,却依然在细微处有古文的特点,具有当时的时代气息。
8.结合全文,梳理腴玉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9.徐志摩是现代诗人,他的小说带有明显的诗化特征。请简析本文的“诗化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建安元年八月,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未可卒制。荀彧曰:“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戊辰,以绍为太尉,绍耻班在曹操下,怒曰:“曾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挟天子以令我乎!”表辞不受。
四年六月,袁绍欲以攻许。许下诸将闻绍将攻许,皆惧。孔融谓荀彧曰:“绍地广兵强,许攸为之谋,审配任其事,颜良统其兵,殆难克乎!”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颜良一夫之勇耳,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
五年九月,曹操出兵与袁绍战。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而行。操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多叛归绍者,操与荀彧书,议欲还许。或报曰:“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操乃坚壁持之。
十七年正月,曹操还邺。诏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十月,董昭与列侯诸将议,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以彰殊勋。荀彧以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不宜如此。操由是不悦,表请彧劳军于谯。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
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自子路、冉求门人之高第,令尹子文、陈文子诸侯之贤大夫,皆不足以当之,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化乱为治,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曾操篡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
B.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
C.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
D.十月/诏书下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安元年,为年号纪年。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元年专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
B.橹,文中指军中用以侦察、防御的高台。“流血漂橹”中的“橹”则指的是盾牌。
C.趋,小步快走。臣子入朝以此表示恭敬,“入朝不趋”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殊遇。
D.管仲,字仲,名夷吾,春秋时任齐国国相,辅佐齐桓公使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彧认为忠义之士想要保全汉室,百姓也怀念过去,应在此时迎接天子,从而顺从民众的心愿。
B.袁绍认为他对曹操有救命之恩,但曹操却挟持天子命令他,于是上表拒绝了朝廷授予的太尉一职。
C.荀彧认为曹操在与袁绍交战的关键时刻不应撤回许都,应抓住时机,继续坚守,但曹操坚持撤回。
D.司马光认为汉末时局动荡,荀彧辅佐曹操举贤任能,使混乱的局面转为安定,功勋不在管仲之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
(2)操由是不悦,表请彧劳军于谯。
14.荀彧认为袁绍攻许不足为惧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清夜琴兴
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①。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②,天地清沉沉。
【注】①正始音:此处指纯正的乐音。②元化:造化,天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笔四句,写演奏之前,以月光、空林等意象,营造静寂之境。
B.中间四句,写琴音因木性而清越;心境恬然,琴声也纯正平和。
C.最后两句,写纯正的琴音合于自然,天地澄澈如水,意境深远。
D.诗人秋夜听人奏琴,并借此琴境抒怀,表现内心的孤寂与安宁。
16.“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这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曹操军容之盛。
(2)《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因“义”比生命更加值得珍爱,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明白“不义”比死亡更加令人厌恶,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角”是古时军中用以传达命令的乐器,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_________________区域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有太多“名场面”让人_________________。比如,三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两次出舱活动,生动开启两次“天宫课堂”,中国空间站首次举办天宫画展。(    ),也让身处地球家园的我们大开眼界、倍感新鲜。中国航天事业一次次迈上新台阶,_________________了中国航天人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星空_________________,探索永无止境。我国今年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完美实现各项目标,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将不断迎来新的更大荣光。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规定 历历在目 彰显 无穷无尽
B.预定 记忆犹新 展现 无穷无尽
C.预定 记忆犹新 彰显 浩瀚无垠
D.规定 历历在目 展现 浩瀚无垠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新春写春联还是元宵弹古筝,都让三名航天员在太空拥有别样的体验
B.无论新春写春联和元宵弹古筝,都让三名航天员在太空中拥有别样的体验
C.无论新春写的春联还是元宵弹的古筝,三名航天员都在太空拥有别样体验
D.无论新春写的春联和元宵弹的古筝,三名航天员都在太空中拥有别样体验
20.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与文中加点字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B.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句话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
C. “戊戌变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带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变法运动。
D.他们用来维持“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掌纹就是指手掌上的纹线。①:“线”是在母体中先天生成的,不易改变,它反映身体先天的状况,假如“线”改变了,体内脏器就一定发生了极大的变动;“纹”多是后天的,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因素造成,②。“纹”的变化周期一般在3个月以上,最快的也需要8天(急性病变)。掌纹能告诉人们什么呢?这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可一概肯定,里面是有些学问的。每个人掌纹不一样,单就指纹来说,它的结构、分支、起终点等,大约有万余个细微特征,这些特征的组合数目巨大,所以世界上仍然没有找到指纹相同的人。
面容、掌纹、指纹是遗传的产物。面容会衰老、毁损,经手术改变,③。正因为如此,古代人们用指纹、掌纹作为订立契约的凭证,现代则用来作为侦破手段。
22.下面是某高校学报征稿通知,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各学院、各有关教科研人员:
①根据编刊进度,本学报2022年第4期征稿工作截止5月13日。②赐稿时请注意遵循电子版稿件格式和规范,同时提交电子版审稿意见单。③意见单的初审意见栏和终审意见栏无需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一定要写明作者电话。④稿件的总复制比,控制在大约15%以下,投稿前请务必查重。⑤有什么事情请联系学报编辑部王老师,投稿从速。
⑥编辑部已通知发稿、采纳稿件的作者,不属于本次征稿对象。
学报编辑部
2022年4月18日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习近平)
材料二: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具有强烈自传色彩的著作,其间融入了作者很多亲身经历,被狄更斯称为“最宠爱的孩子”。这部作品集人类美好品性于一身,它会教给你,在坎坷岁月,努力去做一个好人,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豆瓣书评)
材料三:
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川端康成《花未眠》)
材料四:
文艺有娱乐的功能,大众有娱乐的本性,但如果文艺产生娱乐化泛滥的趋势,任何国家都会觉得自己的文化“品相不佳”。(《文汇报》)
请整体把握以上材料内容和含义,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以青年的角度,谈谈你对文艺价值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解析】A项,造成超5亿人的感染和逾619万人的死亡并不仅是奥密克戎病毒。B项,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为近几年同期最高值,并非高校毕业生、农民工。D项,不是北京、海南等七省份“的”七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是北京、海南等七省份“及”七家互联网平台企业。
2.(3分)D【解析】“旨在缓解当下就业需求多而岗位供给少这一突出矛盾”概括不完整,还有供需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3.(3分)B【解析】B项侧重于表现助力乡村振兴的措施,与材料没有关联。材料中跟农业农村相关的只有一处——“不误农时保春耕”。
4.(4分)①表明写作的出发点;②概述新闻内容;③说明新闻意义,提请读者注意。(每点1分,答出三点满分)
5.(6分)①内容上铺陈有力措施、突出成效等令人振奋的事实。②多处使用数据,强化了材料的客观和真实性。③语言简明扼要,斩钉截铁,气势充沛。(每点2分)
6.(3分)B【解析】此处语境不含有宣泄怨气的意味。
7.(3分)A【解析】文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江苏省淮安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语文』  下一个『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