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2届高三线上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2022届高三线上质量监测(三)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长春市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三)线上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表格中。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4.请学生自行打印答题卡。不能打印的,可在A4白纸上参照电子答题
试题预览
长春市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三)线上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表格中。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请学生自行打印答题卡。不能打印的,可在A4白纸上参照电子答题卡样式手绘答题卡答题,选择题请标明题号,写清答案;非选择题请标明题号,划定答题区域,并在相应区域内答题,需要制图的请自行制图。
5.答题完毕请将答案用手机拍照并上传给学校,要注意照片的清晰度,不要多拍、漏拍。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典戏曲随着从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的发展,以大团圆结尾的固定构成逐渐增多,尤其是进入明万历年间以后,以才子佳人恋爱为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举合格得以与佳人团圆的固定模式。据伊维德考证,明代刊印的元代戏曲,大部分都对原戏进行了改编,其中最重要的改编之一,就是把结尾都改成了大团圆。
这种“俗套”的结尾模式在当时就曾受到许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戏曲家卓人月说:“今演剧者,必始于穷愁泣别,而终于团圆宴笑。似乎悲极得欢,而欢后更无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无死也,岂不大谬也!”最早将戏曲艺术的大团圆结局与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挂钩的,大概是王国维,他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因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英知识分子,也普遍认为“团圆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国人不敢正视现实、直面矛盾,缺少悲剧意识的国民性弱点,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瞒和骗的文艺”。不过,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与其说是出于审美的目的,不如说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无论是启蒙文学还是革命文学,最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唯其不满,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以激发其奋起改变其现状。而大团圆故事却被认为是粉饰现实、麻痹斗志的文学,这是有悖于启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识分子的嘲讽和批判,这一点也不奇怪。
还有一个吊诡的现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阶层,越是嫌腻大团圆故事;越是贫苦的下层百姓,越是热衷大团圆故事。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识群体,越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越是感性的口头文学爱好者,越倾向于非现实的幻想故事。民间故事和乡村演剧都是幻想色彩浓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学者认为,民间故事是刻意与社会现实保持着陌生化的距离。弗洛伊德也说:“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它们是真实的,就不能给人带来娱乐,在虚构的剧作中却能够带来娱乐。”
由此可见,精英知识分子的现实主义标准与民间文学非现实的幻想性之间,本身就是相互垂直的两套体系,当你用了这一套体系的标准去衡量另一套体系的时候,就只能得出“无价值”的结论。越是太平时期,市民社会越发达,文化市场的力量越大,市场需求就越倾向于大团圆故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满足他们美好愿景的好结局的故事。所以说,“对于戏曲中的‘大团圆’,尽管鲁迅等新文艺人士深恶痛绝、屡加痛斥,却始终无法动摇其民间根基”。
问题是,我们在多年的文化学习中,逐渐习得了这些文化精英的启蒙判断,认定了大团圆结局与所谓“民族心理”之间的表里关系,普遍将大团圆故事模式误作中国特产,以为对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整个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
(取材于施爱东《故事法则》)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英知识分子对大团圆的批判和否定,不仅出于审美的目的,也出于启蒙的目的。
B. 启蒙文学要想借助通俗文学形式唤醒民众,必须确立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主题。
C. 处于贫富不同阶层的人们,往往对大团圆故事的态度不同,前者热衷,后者嫌腻。
D. 能够满足民众的文化市场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团圆故事的民间根基难撼的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王国维的论述,印证了大团圆结局与民族的精神气质具有表里关系的观点。
B. 文章对比了精英阶层和下层百姓对大团圆故事的不同态度,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
C. 文章从具体现象入手,审视并探讨了大团圆式文艺作品对普通民众生活具有的意义。
D. 作者认为,对于大团圆的追求,反映了我们民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心理。
3. 下列文学主张,不属于批判“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
A. 大团圆结局、悲剧之喜剧结局使本已走向寂灭之境的个体又重新回到生活之欲,这意味着重陷于“眩惑”的泥坑。(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B. 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统统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底问题。(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C. 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李渔《风筝误》卷末收场诗)
D. 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残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的改良》)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元宇宙”是2021年科技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半年来,热度集中在游戏与VR领域。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可以实现“元宇宙”要素中的“沉浸感”。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部分析师赵思泉表示,“元宇宙”对VR上下游硬件、软件生态圈起到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腾讯、字节跳动、Meta、微软、HTC等科技大厂纷纷入局,已经形成应用内容提供者、硬件参与者、基础技术提供者三足鼎立的局面。数字孪生是虚拟现实应用的深化发展,其先行应用有航空航天、制造、医疗和智慧城市等。例如感知MR/VR数字孪生协同平台,为工业4.0、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数字孪生构建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远程三维可视化协同工作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指出,“我国已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重点产业,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延伸的数字孪生技术和产业,将迎来下一个快速发展爆发期。”
 
(摘编自卢梦琪《虚拟现实:元宇宙点燃新一轮发展热情》,《中国电子报》2021年12月21日)
材料二:
伦理道德方面,“元宇宙”深度释放了人类创造力与能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对于突破物理限制,拓展生命体验的内在向往。“元宇宙”中构建的数字虚拟世界,既是现实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和创造物,也是科技改变生活与科技向善的结合。但它并非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更不是逃离现实的“乌托邦”。进一步讲,“元宇宙”营造的沉浸式体验不是“沉沦式”生活,不能成为使人无形中丧失求真意识、热衷于成瘾式游戏生活的借口;“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尝试无法去平台化,难以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元宇宙”的数字创造无法摆脱关键生产要素需求,依然得遵循劳动价值规律;“元宇宙”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度虚拟化,必须依托社交网络演化发展,难以切断与现实物理世界的必然联系。因此,“元宇宙”中构建的虚拟身份、虚拟产品、虚拟市场、虚拟交易、虚拟生活、虚拟经济、虚拟人生等,不能脱离伦理道德的约束。
(摘编自王保魁、刘海陆《“元宇宙”来了,勿忘风险与挑战》,《解放军报》2021年12月17日)
材料三:
元宇宙概念已经火了一段时间,现在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监管部门通过各种方式追问上市公司概念的含金量,但投资者依然追捧,资金围猎之下眼中已没有利空。元宇宙还没有一个框架,可是已经有人在宇宙空间里卖地皮,把熟悉的一套在另一个空间发扬光大,不久之后,就有可能在上面大兴土木,卖起虚拟房地产。可怜当代人在城市里买房子不容易,到了一个虚拟空间,还要继续给自己安置一个窝儿。不可否认,元宇宙是个大概念,近年来很少有这样级别的概念出现。有些投资者会想,应该抓住一些机会,不管最终是否能成,重要的是在股市变化中赚到钱。这种情况下,相信不少已经赚到钱的投资者,也不关心元宇宙后面会怎么走。这个阶段的炒作,不过是一部分跟风者将钱财交送给了聪明人,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上市公司当作股东退出筹码。不过在炒作彻底熄火之前,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弱者。满腔热忱,多是要错付。
(摘编自余胜良《元宇宙炒作何时休?》,《证券时报》2021年12月15日)
[注]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象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VR是“元宇宙”热度集中的领域之一,因此,可以用VR作为终端设备接口实现“沉浸感”。
B. 感知MR/VR数字孪生协同平台,是数字孪生在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先行应用的一个实例。
C. 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中国VR头显出货量呈大幅增加趋势,“元宇宙”对此有一定推动作用。
D. “十四五”期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延伸的数字孪生技术和产业将可能获得快速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宇宙”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一旦脱离约束,就会使人无形中丧失求真意识、热衷于成瘾式游戏生活。
B. 如果“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尝试能够去平台化,则可以阻断商业组织的天然垄断倾向,从而切断与物理世界的联系。
C. 虽然元宇宙还没有一个框架,可是已经有人在宇宙空间里卖地皮了,以后也必会在上面大兴土木,卖虚拟房地产。
D. “元宇宙”风险与挑战并存,现阶段对“元宇宙”概念的炒作,会使一部分跟风者陷入经济风险,遭受损失。
6. 在“元宇宙”概念火爆的当下,如何才能使“元宇宙”有利无害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4~6题答案】
【答案】4. A    5. D    
6. ①加强国家政策指引。国家对此非常重视,已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②加强伦理道德约束。“元宇宙”脱离不了与现实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成为“桃花源”或“乌托邦”。
③加大部门监管力度。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炒作“元宇宙”概念行为的监管力度。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启明星
刘白羽
像有一阵热浪冲到身上将我推醒,我走出屋外,天将破晓,东面一片红雾迷蒙,再往上看,暗蓝色高空中闪耀着一颗又白又亮的星。
突然,这眼前一切,同我所熟谙的生活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那红雾使我想到正在鏖战的战场,而那颗星却使我陷入更深沉的思索,我的心境庄严肃穆,我从这颗星想起一个人。
是的,我想起一个人。那是解放战争年代,在决定战局的一场战斗之中。也是这样时刻,夜色深沉,天将破晓。我在前线指挥部的掩蔽部里,借着摇晃的烛光,看见一个满面红光,青春洋溢的年青人。他脸上,十分惹人注目的,有两只黑白分明,明亮而又快活的眼睛。地下室里充满浓重的泥土气息,从出入口那儿,透进露水淋浇过的草的清香。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他在指挥员面前接受着即将开始的突击任务。但就在那极其严峻的时刻,他的眼瞳还像火花一样闪亮呢!后来,他们就出去了。
我跟着出来,望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暗夜之中,不久,就连脚步声也听不见了。我一个人站在露天之下。记得那一夜晚也是这样燠闷,——前面相当远的地方有一点战火闪闪发光,……周围那样寂静,一丝风声都没有。我不时看看夜光表的绿荧荧的表针,表的“嗒、嗒”声应和着心的跳动。
风暴,我预期的风暴时刻到来了。像天崩地裂,宇宙轰鸣。我们所有的大炮猛烈发射了。我感到我脚掌下的大地像奔驰的马背一样颠簸颤动。我从我所在的高地瞭望着,我知道,下一步,就该我们的步兵发起冲锋了。这时我脑海里边总闪动着那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他是冲锋在最前面的一个。他一定在蹚过河流吧?那河水该是非常清凉的吧?……是的,不管怎样,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们必须衔接紧凑,趁炮火一停,敌人还来不及反击,立刻冲上去,打开缺口。我记得那天黎明时真是闷热得不得了,气压甚低,海上的浓雾突然都郁集在这盆地里来了,望上去一片乌黑,就像一堵黑森森的城墙。我听得见掩蔽部里传来的消息,那儿有人守住通前沿的电话,他们报告:
“第一个突击队上去了。”
我观测着,我谛听着,可是一分钟,一分钟,又一分钟,……
一种焦灼之感上升着。
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难道是在茫茫夜雾中迷失了方向?
雾愈来愈浓愈厚,连炮火燃起的火光都消失在浓雾之中了。
怎么办?!
炮兵不敢再发射,不知我们的人运动到哪里了;派人去查明,可时间又怎么允许呢!
我心情紧张极了。我从高地俯瞰下去,整个战场就像茫茫一片漆黑的大海。云雾和闷热笼罩着这个世界,简直逼得人透不出气。
突然,我看见有蚕豆粒那么小一粒火光,真是太小了,甚至一转眼珠就看不见了。可是它那样大胆地在那儿闪烁。不错,就是那么一点点火光,它给人带来希望,就像谁从黑暗中举起一盏指路的明灯。事情果然是这样,迷失在迂回辽阔的河流之上的人们,谁也没说什么,就都朝那火光奔去。然后,整个战场上的人,都朝那火光奔去。那真是人心振奋的一刻,我仿佛听到雪崩一般的轰响,我受了它的吸引,也立刻向前奔跑,——人们像怒潮从突破口上冲进敌阵。我一面前进一面寻思:
“是谁在那黑茫茫夜雾下,寻找到炮火轰开的缺口?是谁冒着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危险举起一个火把?”
我踏过夜路,按着枪声密集的方向,去寻找鏖战中的前哨部队。当我在河流中湿透了衣裤,才第一次感到一丝黎明的凉意,这时我遇到迎面下来的第一批伤员。他们有的在担架上,有的被人扶持着,但他们都在闹哄哄地谈论着。我就站在激流里,听到他们的谈话:在那大雾弥天的一刻,熊熊燃烧的大火突然熄灭了,突击队摸索着,找不到前进的道路。真是危急的时刻啊!人们都伏在河滩上不动了。……这时,一个同志,他镇定地辨别了方向,他一个人迅速向前爬去,他找到了突破口。为了给整个攻击部队送个信号,他就着地下一点火烬,将自己衣衫烧着。为了让后面的人看得清楚,他就不能不在那雨点一样密集的枪弹中高高挺立起来,就是这样,他整个像一个火人站立起来了。当然,在战争中,这不需要几分钟,而只要几秒钟就行了。这火光,——就是那像蚕豆粒样大小的火光,——在整个战役中起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决定作用。伤员们从我身旁杂乱地谈着,荡得水花哗啦啦泼溅,就走过去了。我心里想:“那个同志怎么样呢?”但回头望望,只听见一片潺潺的流水声,早已看不清那些谈论者的形影了。但从刚才的谈话中还清晰地听到他们讲到那同志的名字。而那个名字是和我记忆中那一双黑白分明、明亮而又快乐的眼睛联系在一起的。是他,——就是他!然而使我惊奇的是他们说连一块碎弹片也没打在他身上。这时间,那一双眼睛生命力更加洋溢地闪动在我的面前。
前方烟火弥漫,枪声鼎沸,我连忙蹚过河。临上岸,抬起头,就像今天早晨这样,我看见天刚破晓,望上去一片红雾弥漫,再向上看,暗蓝色高空中闪耀着一颗又白又亮的星。……
今天黎明,这样宁静,我从清新的空气中闻到由于露水浇湿而特别浓郁的树脂香。我深深思索着,我发现了:这又白又亮的星不就是那双眼睛吗?……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天就完全放明了。
1962年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讲述了一位青年战士,在解放战争年代,为指引我方炮手发射,毅然将自己的衣服点燃而壮烈牺牲的故事。
B. 文章由清晨红雾引发多年前战场上的回忆始,以红雾中闻嗅浓郁的树脂香引发思索终,首尾扣合,结构严谨。
C. 文章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关于眼睛的几处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单纯而又无畏的战士形象。
D.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叙述故事娓娓道来,文中多次提到“启明星”,赋予了“启明星”这一意象以多重意蕴。
8. 文中的划线处,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战场上的沉寂、黑暗与闷热?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9. 文章题目“启明星”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9题答案】
【答案】7. A    8. ①烘托心情。对这种沉寂、黑暗与闷热 有力渲染,充分地凸显出人们内心的焦灼,流露出人们对胜利的无比渴望,而这一切,其实又建立在人们对光明的召唤上。
②引起下文。对沉寂与黑暗进行大力渲染,为后文蓄势,自然而然地引出后文人们突然看到火光时的狂热心情。火光带来了希望,成为战局的转折点。    
9. ①“启明星”在文中指“暗蓝色高空中闪耀着一颗又白又亮的星”。
②“启明星”在文中又指战士的眼睛,眼睛就宛如他身上特有的“启明星”,暴露了他内心的渴望与希冀。
③作为物象,它是光明的象征。“启明星”预示着黑暗即将过去、黎明马上降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①
(唐)柳宗元
凡士之当显宠贵剧,则其受赐于人也无德心焉。何也?彼将曰:吾势能得之。是其所出者大,而其报也必细。居穷厄困辱,则感慨捧戴,万万有加焉。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若宗元者,可谓穷厄困辱者矣。世皆背去,憔悴旷野,独赖大君子以明智垂仁,问讯如平生,光耀囚锢,若被文绣。呜呼!世之知止足者鲜矣。既受厚遇,则又有不已之求,以黩阁下之严威,然而亦欲出其感慨捧戴而效其巨者。伏惟阁下留意裁择,幸甚幸甚。
伏以外族积德儒厚,以为家风。周、齐之间,兄弟三人,咸为帝者师,孝仁之誉,高于他门。伯舅叔仲,咸以孝德通于鬼神,为文士所纪述。相国彭城公尝号于天下,名其孝以求其类,则其后咸宜硕大光宠,以充神明之心。今乃凋丧沦落,莫有达者,岂与善之道无可取耶?独内弟卢遵,其行类诸父,静专温雅,好礼而信,饰以文墨,达于政事。今所以闻于阁下者,无作于心,无愧于色焉。以宗元弃逐枯槁,故不求远仕、务显名,而又难乎其选也。窃高阁下之举贤容众,故愿委心焉。则施泽于遵,过于厚赐小人也远矣。以今日之形势,而不废其言,使遵也有籍名于天官,获禄食以奉养,用成其志,一举而有知思之士二焉,可不务其巨者乎?伏惟试详择焉,言而无实,罪也。其敢逃大谴?进退恐惧,不知所裁。不宣。谨启。
[注]①卢遵,柳宗元的妻弟。“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此书当是当时所作。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B. 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C. 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D. 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启,在古代有打开、禀告、书函等含义,也可特指一种陈述性的文体,这里是指书信。
B. 伏惟,伏在地上想,是下级对上级或小辈对长辈陈述时的敬辞,多用于奏章或书信。
C. 伯舅叔仲,伯舅,意为母亲的大哥。长兄为“伯”,次兄为“仲”,最小的称为“叔”。
D. 天官,职官名称。周代的官制,以天官冢宰居首,统御百官。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通过对比施恩给不同境遇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为后文希望李中丞举荐卢遵做铺垫。
B. 柳宗元认为妻子家家风优良,几代人都曾做过皇帝老师,意在表达卢遵受此影响也非常优秀。
C. 柳宗元认为妻弟卢遵有着美好的品行,既能撰写文章,又通晓政事,他在当世是比较难得的人才。
D. 柳宗元尽管不遗余力举荐卢遵,但同时也希望李中丞对他考察选择,而自己愿意为此荐担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受厚遇,则又有不已之求,以黩阁下之严威。
(2)以宗元弃逐枯槁,故不求远仕、务显名,而又难乎其进也。
【10~13题答案】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我已经受到了您的优厚礼遇,却还要接连不断地请求,以致玷污了您的威严。
(2)因为我被放逐(驱逐),憔悴不堪,所以不再追求高官,不追求显耀的名声,同时也(自知)很难得到晋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其一)
卢象升①
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
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②骄骢看并逐,真捷足,将军应取燕然勒。
[注]①明末,清兵入侵,卢象升是朝廷所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②绝影:良马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是一首忧国忧民的壮歌。
B. 本词上阕借“问天”表达对国事的忧虑。面对既艰难危急又孤立无援的国势,作者不由得忧心如焚。
C. 这首词情感的抒发富于变化。上阕的压抑愁闷为下阕的豪情满怀做出了铺垫,层层推进,笔力不凡。
D. 这首词直率粗犷,真气勃发。作者遣词造句,无不精心打磨,尽情地吐露自己的苦闷与豪情,动人心魄。
15. 有人评价卢象升此词“沉雄哀激”,请结合词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分别表现“哀”与“激”的。
【14~15题答案】
【答案】14. A    15. “哀”:①动作描写。“搔首”“问天”“摩巨阙”三个动作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内心压抑、悲愤的情绪。
②比喻手法。作者将正遭受战火而飘摇欲倾的明朝比喻为“欲折”的“天柱”,为国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③精炼字词。“空”“独”两字自叹势孤力单,无回天之功,是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奈与悲凉。
“激”:①运用典故。“燕然勒”化用汉代窦宪率兵破匈奴单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激越心情。
②虚写想象。“绝影”等三句展现了一幅骏马奔驰、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勒铭记功的英雄凯旋图景。表现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丕在《短歌行》中借“其物如故,其人不存”来表达对已故魏王 哀思,李煜在《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相似的语境,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
的“
(2)苏轼《赤壁赋》充满思想,深含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自然与人类无穷无尽、永远长存的哲理。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题答案】
【答案】    ①. 雕栏玉砌应犹在    ②. 只是朱颜改    ③.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④.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⑤.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⑥. 赢得生前身后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楼是李煜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小楼,__________,就是规模较小的楼阁,是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小楼,大多被寄予两层意蕴:一是忧伤、思念之楼;二是闲适、富有意趣之楼。除此之外,“小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空间上将作者与外界隔离开来。由此,所写之事、所发之感就有了一种作者__________、无人知晓、无人懂得的惆怅之感,一腔愁绪,说与谁听?(          ),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感受。
在李煜的词作中,还有一个词经常被用到,跟随在“小楼”之后,它就是“凭栏”。“凭栏”字面的意思是身子倚着栏杆,在诗词中常有凭栏远望之意。阔大的空间不仅是人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而是人安度躯壳的需求。幽独情绪愈发浓厚的词人往往以阔大的空间带给心灵自由感,使精神得以舒展。词人初衷是借空间的广阔稀释精神的“幽”与“愁”,可是,往往__________。意象间的照应,情感的层层深入,使词的空间境界进一步得到拓展,这是李煜词风__________的重要因素。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名副其实    自言自语    欲速不达    标新立异
B. 顾名思义    自言自语    适得其反    独树一帜
C. 顾名思义    喁喁私语    欲速不达    标新立异
D. 名副其实    喁喁私语    适得其反    独树一帜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杜甫的诗作“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B. 辛弃疾的词作“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 秦观的词作“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D. 柳宗元的诗作“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一)语文』  下一个『四川省遂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遂宁三诊)语文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