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五中龙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云南省宣威市五中龙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宣威五中2022年春季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的进行,英雄之举层出不穷、蔚然成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仁大爱,亦使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的道德传统在中华大地上再显峥嵘。无疑,勇德是人类
试题预览
宣威五中2022年春季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的进行,英雄之举层出不穷、蔚然成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仁大爱,亦使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的道德传统在中华大地上再显峥嵘。
无疑,勇德是人类的共同道德。早在西方古老的《荷马史诗》中,美德就开始与勇敢须臾不可分离,但论及人类勇德建设,中华民族的贡献尤值一提。中华民族不仅将勇德视为“三达德”之一,而且很早就开始了对其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如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命题。该命题开始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勇业已正式跻入中国道德伦理的领域,并使所谓“见义勇为”成为千古传颂的优良品德。孟子对勇的思考可视为是孔子勇的思想的深化和继续。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而他的“浩然之气”学说的推出则为所谓“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宋以后,有王阳明对勇的“敢直其身,敢行其意”的力行力为的力倡,有颜元对宋明“重文轻武”的唇舌之儒、文墨之儒的力辟,还有戴震对“益之以勇,盖德之所以成也”这一勇的“道德执行力”的力肯。以儒学为传统的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和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
那么,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勇呢?
其一,心性之勇。国人论勇,多从心论。“古文勇从心”的“恿”字,就是其明证。这种与勇相连的心,既非西方式的理智之心,又非佛教式的虚灵明觉之心,而为中国式心性论的以“生”训心之心、从心从生之心。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的概念,它意味着心以其“生生不已”的潜在的可能性为内涵。也正是基于心的这种可能性,才彰显了心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才使心成为中国哲学“形上超越性”的真正体现。同时,一旦我们肯定了心的“形上超越性”,我们实际上也就肯定了真正的勇。勇一如心,同样具有“形上超越性”。正是从勇的“形上超越性”出发,主张“见义勇为”的孔子提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其二,气力之勇。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并非“心性之勇”的一意孤行,而是以一种“下学而上达”的方式,具体化为一种气力之勇。中国古人在提出“气,体之充也”,强调气与身体不可分的同时,亦使勇敢与身体化的“勇气”相提并论。“即气而力在”,如若我们肯定了勇之气,那么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肯定了勇之力。这一点,不仅可见之于《说文》的“勇”字从“力”说、《诗经》的“无拳无勇”说,还可在中国拳经中的“气与力合”说中找到注解。
“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告诉我们,一种真正的勇既具有一种“形上超越性”,又使这种“形上超越性”离不开形下的现实力量。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激发出来。身处更为和平、更为文明的今天的人们同样要面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诸如战争这样的社会灾难,面对艰难、挫折和“德福不能两全”的人生困境。这意味着,无论何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依然要在勇敢和怯懦之间做出选择,这也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
(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0年我国抗疫斗争中涌现出的诸多英雄人物,将传统道德中的勇德推向顶峰。
B. “勇”在我国道德伦理领域中首次出现的标志是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命题。
C. 国人从“心”的角度来审视“勇”,这里“心”的哲学内涵是“生生不已”的潜在的可能性。
D. 我们肯定勇之气的同时也就肯定了勇之力,这一点可以在《说文》等书籍中找到依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通过举例论证,列举孔子等关于“勇”的论述事例,论证了中华民族在人类勇德建设中的贡献。
B.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心性之勇、气力之勇的对比来诠释和论证中国古人心目中的真正的勇。
C. 末段由历史回归现实,指出当今社会既有和平、文明的一面,也有灾难、困境的一面,警示性强。
D. 文章先提出勇德的话题,再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得出勇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的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勇的思想内容方面,孟子延续了孔子,而宋以后的许多思想家则在孔孟相关学说的基础上继续探索。
B. 孔子认为富贵要通过正当手段获得,孟子认为大丈夫要经得住各种考验,这些都以勇的“形,上超越性”为前提。
C. 因为无论是西方国家及民族还是我们中华民族,都很早就对美德做了理论阐释,所以勇敢和美德是密不可分的。
D. 虽然时代在进步,但面对自然灾害、社会灾难等情形时,做出何种选择依然还在考验着每个人。
【1~3题答案】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项,“将传统道德中的勇德推向顶峰”不合文意,根据原文第一段的表述,应该为“使--种大无畏的勇敢的道德传统在中华大地上再显峥嵘”。
B项,“首次出现的标志”理解错误。从原文“业已正式跻入中国道德伦理的领域”看,孔子关于“勇”的命题是让“勇”“正式成为”中国道德伦理的内容,并不是“首次出现”。
C项,“国人从‘心’的角度来审视‘勇’”以偏概全。原文说“国人论勇,多从心论”“ 一旦我们肯定了心的‘形上超越性’,我们实际上也就肯定了真正的勇。勇一如心,同样具有‘形上超越性’”,由此可以推知,选项中“是从‘心’的角度来审视”表述不准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项,“本文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心性之勇、气力之勇的对比”分析有误。从全文行文结构及论证过程及“‘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等表述来看,文中的“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并列的关系,文章也没有对此二者进行对比论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并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
C项,“都很早就对美德做了理论阐释,所以勇敢和美德是密不可分的”强加因果。原文中提到了西方和中华民族都将勇敢和美德联系在一起,而且我们还很早就对美德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但并未表明二者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吉祥物冰墩墩供不应求,在北京工美集团王府井工美大厦的冬奥特许专卖店,很多人在街上排几个小时队,自己都冻成冰墩墩了,也买不到一个冰墩墩。这个以中国国宝熊猫为主要元素,融合了冰雪、冰丝带场馆、奥运五环等元素的吉祥物,取代好莱坞的威震天、迪斯尼玲娜贝儿,成了2022年开年最火的IP。
大众对冰墩墩的热捧,恰逢冬奥会与春节的完美交融氛围,奥运品牌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氛围营销价值,其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广、投入之巨、参与者之多及狂热程度之高,其他品牌难以望其项背。
走在街上,满眼都是冬奥宣传标语,打开电视,点开手机,关于赛事的报道与推送纷至沓来。一时间奥运的氛围弥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如现场看比赛的人,不仅关心谁拿金牌谁破纪录,更想去现场感受万人同欢的场面,一面接受全方位的感官冲击,一面尽情地宣泄激情。很多排队抢冰墩墩的年轻人表示,抢到抢不到无所谓,能切身感觉到氛围的力量,同时还能体会到强烈的文化自信。
冰墩墩告诉我们,有好产品还要讲好品牌故事,让故事借势传播,持续提升塑造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摘编自李光斗《冰墩墩为什么这么火?》)
材料二:
从最开始的胶带、书签,到现在的家居、服装,再到彩妆、护肤品,在年轻消费者的集体塑形之下,文创产品不断迭代。时下,有着强烈的情感代入、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紧跟潮流充满圈层乐趣的文创产品,成为最新一代文创产品的“标配”,也是最容易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的设计。
文创设计行业自故宫文创开启先河以来,整个发展过程不到10年,行业从业者已经变得越来越专业。但如何把握文化底蕴、创意设计,以及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对文创产品开发者、设计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如同烧陶瓷一样,需要师傅去掌握火候,这些问题暂时都还没有标准的方法论。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文创设计开发也要守住“底线”。比如,作为非营利机构的博物馆,在保护文物、传播文化与适度商业化之间需要平衡,不能为了商业化而走偏,同时,也不能就此固步自封。
有设计师深入探究,发现用三星堆的IP做文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连与三星堆博物馆达成合作,为其设计开发文创产品的宇宙尘埃公司CEO曹宇哲也表示过,三星堆文化拥有很强的符号性,与国内其他博物馆有显著差异。这成为以三星堆出土的国宝为原型的文创,能在年轻人之中掀起热潮的原因。
而更重要的是,在抓住年轻人的心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有益的正面引导。众所周知,年轻人的身心还在发展塑形阶段,思考能力和辨识能力正在养成阶段。也正因如此,有人趁机炒作,而不明所以的年轻人盲从、跟风的现象偶有出现。意识到年轻人的身心特点,文创策划者和设计师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尽力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让文创设计产业和年轻人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在阳光之下。
(摘编自新民晚报《三星堆文创脱销背后》)
材料三:
研究数据表明,公众并不排斥文创产品的开发。一定程度上说,文创产品“盘活”了文保单位的资源,拉近了公众与文保单位的距离,加深了公众对文物的文化认同感。只是,相对于国外文保单位而言,我们文创产品开发的意识起步比较晚。境外一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收入约占总收入的70%,门票收入只占约30%,而中国的博物馆中即使做得比较好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收入的比例也只有约10%。对此,此次四部委联合印发的意见,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值得一提的是,文创产品的开发不能只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文创产品应该成为“日用品”,而不单单是观赏的“摆件”。文创产品未必需要原样复制一件文物,更多是选择文物中某个突出的特点,比如造型、图案、结构、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等,加以发挥和深化,用在各种各样的商品上面。文创产品的开发,也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人群。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研发的领带、T恤系列等文创产品销售情况就不错。一些地方博物馆在文创产品的开发方面也很注重实用性,如广州艺术博物院院藏清代岭南著名画家居廉的《南瓜花图》,被用在了鼠标垫上。
文创产品已步入亲民时代,文保单位又如何搭上文创产品的快车?文创产品如何进一步打开大众市场?这些问题只能用实践回答。
(摘编自陈方《文创产品如何更好打开市场》)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
A. 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取代好莱坞的威震天、迪斯尼玲娜贝儿,成了文创“爆款”,很多人排队抢购是为了能切身感觉到氛围的力量。
B. 文创产品不断迭代,如今强烈的情感代入、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紧跟潮流充满圈层乐趣是最新一代文创产品的“标配”。
C. 文创设计开发也要守住“底线”,非营利机构的博物馆在保护文物、传播文化过程中不能有商业化倾向,也不能就此固步自封。
D. 博物馆要注重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应该更多地选择文物中某个突出的特点,比如在造型、图案、结构等方面加以发挥和深化。
5.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冰墩墩迅速走红仅仅是因为奥运品牌本身具有的强烈的氛围营销价值,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让其他品牌望尘莫及。
B. 文创设计从业者越来越专业,未来需要在如何把握文化底蕴、创意设计,以及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上做更多的努力。
C. 我国文创产品开发的意识起步比较晚,文创产品开发收入的比例也偏低,此次四部委联合印发的意见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
D. 文创产品“盘活”了文保单位的资源,拉近了公众与文保单位的距离,加深了公众对文物的文化认同感,文创产品将迎来亲民时代。
6. 文创产品如何进一步打开市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建议。
【4~6题答案】
【答案】4. C    5. B    
6. ①讲好品牌故事,让故事借势传播,持续提升塑造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②做到强烈的情感代入、融合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紧跟潮流充满圈层乐趣。
③承担起社会责任,做好对年轻人健康有益的正面引导。
④强调文创产品的开发,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人群。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能力。
C.“不能有商业化倾向”错误,材料二第二段中“作为非营利机构的博物馆,在保护文物、传播文化与适度商业化之间需要平衡,不能为了商业化而走偏,同时,也不能就此固步自封”,可见,并非不能有商业化倾向,只是不能因商业化而走偏。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仅仅是因为奥运品牌本身具有的强烈的氛围营销价值”错误,材料一中分析冰墩墩走红的原因是多样的,“仅仅因为”于文无据。
C.“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曲解文意,材料二中只是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不能推断出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
D.“文创产品将迎来亲民时代”混淆已然未然,材料三中说“文创产品已步入亲民时代”与选项中“将迎来”于文不符。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一“冰墩墩告诉我们,有好产品还要讲好品牌故事,让故事借势传播,持续提升塑造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可见,要讲好品牌故事,让故事借势传播,持续提升塑造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从材料二“时下,有着强烈的情感代入、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紧跟潮流充满圈层乐趣的文创产品,成为最新一代文创产品的‘标配’,也是最容易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的设计”可见,应该做到强烈的情感代入、融合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紧跟潮流充满圈层乐趣。
“更重要的是,在抓住年轻人的心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有益的正面引导……意识到年轻人的身心特点,文创策划者和设计师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尽力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让文创设计产业和年轻人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在阳光之下”可见,文创产品的开发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做好对年轻人健康有益的正面引导。
从材料三“文创产品的开发,也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人群”可见,文创产品的开发,应该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人群。
(三)实用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桃云片
丰子恺
凭窗闲眺,仰望天际散布的秋云,甜蜜地联想到松江的胡桃云片。
三四年前在松江任课的时候,每星期课毕返上海,黄包车经过望江楼隔壁的茶食店,必然停一停车,买一尺胡桃云片带回去吃。这种茶食是否为松江的名物,我没有调查过。我是有一回同一个朋友在望江楼喝茶,想买些点心吃吃,偶然在隔壁的茶食店里发现的。发现以后,我每次携了藤箧坐黄包车出城的时候必定要买。后来成为定规,那店员看见我的车子将停下来,就先向橱窗里拿一尺糕来称分量。我走到柜前,不必说话,只需摸出一块钱来等他找我。他找我的有时是两角小洋,有时只几个铜板,视糕的分量轻重而异。每月的糕钱约占了我的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我为什么肯拿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来按星期致送这糕店呢?因为这种糕实有使我欢喜之处,且听我说:
云片糕,这个名词高雅得很。“云片”二字是糕的色彩、形状的印象的描写。其白如云,其薄如片,名之曰云片,真是高雅而又适当。假如有一片糕向空中飞,我们大可用古人“白云一片去悠悠”之句来题赞这景象。但我还以为这名词过于象征了些。因为糕的厚薄固然宜于称片,但就糕的形状上看,“云”字似觉不切。这糕的四边是直线,四根直线围成一个长方形。用直线围成的长方形来比拟天际缭绕不定的云,似乎过于象征而有些牵强了。若把“云片”二字专用于胡桃云片上,那么我就另有一种更有趣味的看法。
胡桃云片,本是加有胡桃的云片糕的意思。想象它的制法,大约是把一块一块的胡桃肉装入米粉里,做成一段长方柱形,然后用刀切成薄薄的片。这样一来,每一片糕上都有胡桃肉的各种各样的切断面的形状。胡桃肉的形体本是非常复杂,现在装入糕中而切成片子,就因了它的位置、方向及各部形体的不同,而在糕片上显出变化多样的形象来。试切下几片糕来,不要立刻塞进口里,先来当作小小的画片观赏一下。有许多极自然的曲线,描出变化多样的形象,疏疏密密地排列在这些小小的画片上。倘就各个形象看:有的像果物,有的像人形,有的像鸟兽。就全体看:有时像蠹鱼钻过的古书,有时像别的世界的地图,有时像古代的象形文字,然而大都疏密无定,颇像现在窗外的散布着秋云的天空。古人诗云:“人似秋云散处多。”秋天的云,大都是一朵一朵地分散而疏密无定的。这颇像胡桃云片上的模样。故我每吃胡桃云片便想起秋天,每逢秋天便想吃胡桃云片。根据我这看法而称这种糕曰“胡桃云片”,岂不更为雅致适切、更有趣味吗?
松江人似乎曾在胡桃云片上发现了这种画意。他们所制的糕,不像别处的产物似的仅在云片中嵌入胡桃肉,他们在糕的四周用红色的线条作一黄金律的缘,而把胡桃的断面装点在这缘线内。这宛如在一幅中国画上加了装裱,或是在一幅西洋画上加了镜框,画的意趣更加焕发了。这些胡桃肉受了缘的隔离,已与实际的世间绝缘,不复是可食的胡桃肉,而成为独立的美的形体了。
因这缘故,松江的胡桃云片使我特别欢喜。辞了松江的教职以后,我不能常得这种胡桃糕,但时时要想念它——例如今天凭窗闲眺而望天际散布的秋云的时候。读者也许要笑:“你在想吃松江胡桃糕,何必絮絮叨叨地说出这一大篇!”不,不,我要吃糕很容易:到江湾街上去买两百文胡桃肉,七个铜板云片糕,拿回家来用糕包裹胡桃肉,闭了眼睛塞进嘴里,嚼起来味道和松江胡桃云片完全一样。我想念松江胡桃云片,是为了想看。至少,半是为了想看,半是为了想吃。若要说吃,我吃这种糕是并用了眼睛和嘴巴的。
我们中国的市上,仅用嘴巴吃的东西太多了。因此使我拿薪水的十二分之一来按星期致送松江的糕店,又使我在江湾的窗际遥遥地想念松江的胡桃云片。我希望中国到处的市上,并用眼睛和嘴巴来吃的东西渐渐多起来。不但嘴吃的东西,身体各部所用的东西,也都要教眼睛参加进去才好。我又希望中国到处的市上,并用眼睛和身体来用的东西也渐渐多起来。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题目“胡桃云片”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了一种雅致的绘画美,质朴而富有意蕴。
B. 文章第二段运用插叙的手法,详细地叙述了在松江任课时与胡桃云片结缘的过程,初步表达对胡桃云片的喜爱,为下文做铺垫。
C. 文中第四段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工笔细描,以此来表现胡桃云片的可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胡桃云片的“欢喜”。
D. 文章尾段直抒胸臆,表达了期盼中国的市上审美性和实用性统一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愿望,卒章显志,立意新颖。
8. 本文三次写到“天际散布的秋云”(画横线的句子),对此你如何理解?
9. 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也不能打动人心。”本文的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9题答案】
【答案】7. C    8. ①它是触发作者联想的景物,由此联想到胡桃云片。②秋天的云,大都是一朵一朵地分散而疏密无定的,与胡桃云片的图案相似,以此命名更为雅致适切、更有趣味。③以此表达了作者对胡桃云片的思念和喜爱之情。    
9. ①工笔细描现真情。如写胡桃云片上的形象,运用比喻从个体、全体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充分表现了胡桃云片的绘画美,表达了作者对胡桃云片的极度热爱。②直抒胸臆吐真情。文章尾段直接表达了期盼中国的市上审美性和实用性统一的东西越来越多的热切愿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C.“以此来表现胡桃云片的精致与可口”分析错误,段中“有时像蠹鱼钻过的古书,有时像别的世界的地图,有时像古代的象形文字,然而大都疏密无定,颇像现在窗外的散布着秋云的天空”,这些比喻句是表现了胡桃云片的艺术美。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 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在第一段中,“凭窗闲眺,仰望天际散布的秋云,甜蜜地联想到松江的胡桃云片”由凭窗闲眺,看到天边散布的秋云,想到了松江的“胡桃云片”。
第二处,根据下文的解释,“秋天的云,大都是一朵一朵地分散而疏密无定的。这颇像胡桃云片上的模样。故我每吃胡桃云片便想起秋天,每逢秋天便想吃胡桃云片。根据我这看法而称这种糕曰‘胡桃云片’,岂不更为雅致适切、更有趣味吗?”可见胡桃云片在秋天被作者想起,是由秋天的云,一朵朵分散而疏密无定,和胡桃云片上的图案非常相似,并由此命名显得更加“雅致适切、更有趣味”。
第三处,“辞了松江的教职以后,我不能常得这种胡桃糕,但时时要想念它。例如今天凭窗闲眺而望天际散布的秋云的时候”,作者离开了松江,就不能经常见到这种胡桃糕了,但时不时会想念它,而想念它的时候,往往是在眺望天际散布的秋云的时候,体现了作者对胡桃糕的思念与喜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根据题干提示,“本文的真情是如何表达的?”可以转换一下,就是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表达真情的。通读文本,作者对松江的胡桃云片充满了喜爱与思念之情。
具体体现在第四段对胡桃云片上的图案做了细致的工笔描绘:“倘就各个形象看:有的像果物,有的像人形,有的像鸟兽。就全体看:有时像蠹鱼钻过的古书,有时像别的世界的地图,有时像古代的象形文字,然而大都疏密无定,颇像现在窗外的散布着秋云的天空。”作者把胡桃云片比成果物、人形、鸟兽,比成古书、地图、象形文字和散布着秋云的天空,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胡桃云片上的图案观察之仔细,正是因为喜欢,才会仔细观察,体现了作者对胡桃云片的无比喜爱之情。
作者不避讳真情的流露,不含蓄,不扭捏,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胡桃云片的喜爱与思念。“松江的胡桃云片使我特别欢喜”直接表现对胡桃云片的喜爱;最后一段中“希望中国到处的市上,并用眼睛和嘴巴来吃的东西渐渐多起来。不但嘴吃的东西,身体各部所用的东西,也都要教眼睛参加进去才好。我又希望中国到处的市上,并用眼睛和身体来用的东西也渐渐多起来”。由胡桃云片扩而大之,到所用的各种东西,希望能够并用眼睛和身体的东西在中国到处的市上渐渐多起来,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热切的期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丘生而其父叔梁纥死,葬于防山。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遣。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魑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日:“然哉!然哉!”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B. 然魯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魯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C. 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D. 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魯终不能用/孔子遂行/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魈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用来祭祀、设宴用的器具,引申为祭祀、崇奉。
B. 周,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期中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临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下一个『吉林省四平市博达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