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王紫研《推动网剧匠心升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网剧发展迅速,已迈向精品化道路,成为我国文化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B. 视频网站互动方式迭出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网剧成为最受益的网络文化产品。 C. 打着现实题材旗号,实际上远离生活,宣扬拜金炫富、物质主义是网剧浮躁之风的表现之一。 D. 只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创作全过程,就能提高作品 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既阐述了网剧异军突起的原因,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论证逻辑严密。 B. “完善申报备案公示”等一系列举措的列举,意在证明网剧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的推动。 C.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而第二段采用了并列式和总分式相结合的论证结构。 D. 文章第三段举例阐明浮躁之风是影响网剧高质量发展的拦路石,全行业对此要引起重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网剧的发展壮大、影响力的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文化担当力也要提升、增强。 B. 网剧创作从注水长剧转向精品短剧,背后体现的是价值与品质追求的回归。 C. 浮躁之风影响了网剧整体形象和健康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内容把关。 D. 以行业自律呵护好市场转向就能使我国网剧一直保持良性发展态势。 【答案】1. C 2. B 3.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专项规划,都将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其中,目前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已经启动实施。 与以往相比,“十四五”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有三方面显著特点。 一是范围广。项目覆盖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等各个方面,同时涵益了国家、省、地市、县各个层级。 二是力度大。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对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翻一番。“十三五”时期,为支持中医中药类项目建设,中央投资超过300亿元。 三起步早。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目前中国已经启动实施了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同时还启动实施了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康复服务能力提升、治未病等健康工程,还有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有关项目。 (摘编自熊建王美华《用中医药的规律发展中医药(解读“十四五”健康蓝图)》,《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4月06日) 材料二: 2015年12月,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屠呦呦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传统中医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她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藏中发掘出来的。” 12月1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第一次学部会议。屠呦呦等93名一流专家受聘担任首批学部委员。中国中医药界有了顶级“智囊团”。 “首批学部委员代表着中医药行业及相关领域最高学术水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说,“学部将为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战略咨询、学术指导,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点领域、重大措施开展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中医中药,是提升国家款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德培认为,“学部是知识界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代表着该领域最高层次人才群体。成立学部,是影响未来中医药发展的一件大事。中国科学家要有推动中医药发展的使命担当。” (摘编自罗旭《让“中国处方”造福人类》,《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3日) 材料三: 春节前后,“绘本草精华扬中医国粹——《清肺排毒汤组画》董希源创作展”在这里举行,让人们在欣赏国画的同时,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立下大功的国医国药精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董希源是享有盛誉的中国画艺术家,同时也是中医药爱好者。去年2月4日,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董希源就向全国政协提出建议,希望各地中医药管理机构尽快出台中医药防治方案,并尽早组织熬制药汤,作为返岗工作人员、公共场所服务和流动人员的预防药品。2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发出通知,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在此后的抗疫战中,该药方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系列事实打动了艺术家的心灵,董希源由此产生灵感:把这一药方中的重要药材,用手中的画笔艺术地呈现出夹,实现中医和国画两种国粹的融合,用艺术的方式弘扬中医药文化。 于是,董希源毅然拿起手中的笔,以“清肺排毒汤”为题材,历时半年,精心创作出42件国画作品,分别描绘了该剂药方中21味中药材的原生状态与成药状态。这也是中国首次由知名画家将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中医药搬上画卷,以国画艺术的形式为传统中医药画像立传。去年国庆前夕,《清肺排毒汤组画》展览首次亮相北京中国政协文史馆,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摘编自高建进《让传统书画与中医药碰撞出夺目光亮》,《光明日报》2021年03月03日) 4. 下列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医药曾长期受到冷落,现在获得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被“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国家专项规划纳入其中。 B. “十四五”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等项目,涉及中医药的软硬件建设。 C. 中医药对现代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屠呦呦利用中医药学研制出青蒿素,并凭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 中医药不仅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作为绘画的素材,中国画艺术家董希源将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中医药搬上画卷,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内容。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十四五”期间,预计中央财政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多一倍,中央投资将超过600亿元,这将极大促进中医药业的发展。 B. 中国中医科学院将聘任93名一流专家相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这些专家将组成中国中医药界顶级“智囊团”,促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做大做强。 C. 刘德培院士认为学部的成立对中医药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好中医中药,进而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D. 董希源作为中医药爱好者,关心中医药的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即建议出台中医药的防治方案,后来创作《清肺排毒汤组画》来宣传中医药。 6. 中医药如何才能发展壮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B 6. ①国家要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大对中医药领域的投入,加快中医药相关项目的实施;②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在中医药领域不断钻研,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③广大民众要学习了解中医药知识,在各自熟悉的领域宣传中医药。(其他答案言之有据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你为何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 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清澈、素雅的特点,营造了战前暂时宁静、祥和的氛围,为下面情节发展和刻画周瑜这一形象做了铺垫。 B. 文章以“我”与周瑜相遇为主线,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如艾草味、鼓角声的多次出现便是实写,让人物形象和主题得以突显。 C.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形成反复,突出夜晚的平淡和生活的平凡,表明“我”是在梦中见到周瑜,强化“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首尾呼应。 D. “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并非一定要在战场上,在搏杀里,脱下铠甲成为布衣,成为和平的守卫者,更是作者心中的大英雄。 8. 联系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概括苏轼心中的周瑜和本文塑造的周瑜各是怎样的英雄形象。 9. 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平凡的梦。这二者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B 8. ①苏轼心中的周瑜是一个外表儒雅、婚姻美满、驰骋疆场、威名赫赫、功业早就的大英雄。②本文塑造的周瑜原先是一位沉迷于战争、颇为自负(或英气逼人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的英雄,后来成为一位放弃战争、甘做平民的英雄。 9. ①不矛盾,本文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也是一个关于平凡的梦。②周瑜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在旷野、帐篷、鼓角声的背景下,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闯入“我”的梦境里,这是在战场上足智多谋、建功立业的英雄。然而,当“我”面对这样的英雄时,却宁愿这样的英雄倒下,成为一介布衣。③英雄和平凡并不矛盾,和平的守卫者更是大英雄。小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淳朴至善的美好情怀,表达了作者希望友爱和平的愿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改动)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B.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C.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D. 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为方便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 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唐亦设此科,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称进士。 C. 博士,先秦以来的国学教师。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教师的称呼。 D. 元和,皇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性情直率,敢于进谏。他曾呈上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帝不听取,他大为生气,因而被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 B. 韩愈很有才华,仕途不顺。在仕途屡遭不顺时,他撰文表达不屈和抗争,受到执政者怜惜,又因史学才能突出,被委任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C. 韩愈协助有功,获得提拔。韩愈作为行军司马协助裴度平定淮、蔡两地,因功被授予刑部侍郎;后来皇帝又下诏命他撰写《平淮西碑)。 D. 韩愈宽宏通达,奖掖后进。和孟郊、张籍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对后进则奖掖鼓励,他们十有六七住在他家里。 13. 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2)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答案】10. B 11. D 12. A 13. (1)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前任宰相郑余庆为他大力传扬声誉,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 (2)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我开导。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韦整尉长沙 张祜 远远长沙去,怜君利一官。 风帆彭蠡疾,云水洞庭宽。 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莫言卑湿地,未必乏新欢。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友人将去长沙做官,“远远”二字写出了长沙与送别之地相隔之远。 B. 颔联写友人别后将坐船赴任,船将从彭蠡到洞庭,一路在云水之间前行。 C. 颈联实写友人受到百姓争相接风,说明友人为官有成,很受当地百姓爱戴。 D. 尾联“卑湿地”三字点出长沙地势低下、气候潮湿,环境艰苦,非繁华之地。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4. C 15. ①对友人的依依难舍。“远远长沙去”写朋友将远行,远远长沙,离情依依。②对友人的怜惜和祝愿。“怜君利一官”写诗人怜惜朋友远去万里,希望朋友能够做官顺利,这也是对朋友的祝愿。③对友人的宽慰。颈联及“未必”句是诗人安慰朋友,说朋友到长沙后,一定会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接待。还宽慰朋友,去长沙后未必没有新朋友。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道出了诗人郁结于心的身世之苦和家国之恨,表达了无法排解的愁苦、悲凉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曹操运用《诗经》中的典故,借助比喻含蓄地表达对贤才的渴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艰难苦恨繁霜鬓 ②.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③. 青青子衿 ④. 悠悠我心 ⑤.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⑥.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 ①中国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全球人生命。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难关。“中国科学家在这场全球范围的疫情应对中作出突出贡献,世界不少新冠患者因中国提供的治疗方案而。那些反华声音显得与现实格格不入。”《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撰文指出,“②美国将疫情归咎于中国的根本企图是想重写历史,以掩饰自己在疫情应对时的失败表现。”③这样的尖锐批评,直指美国一些政客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漠视生命、蔑视科学,以不负责任甚至极其危险的言行,传播“政治病毒”。谎言和欺骗战胜不了新冠病毒。“甩锅”推责,害己。④近期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显示美国因疫情而死亡的人数再攀新高。奉劝美国一些政客,听一听国际社会的正义之声,纠正造谣抹黑、转嫁责任、自私自利的错误做法,停止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单边制裁,,做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支持者,而不是绊脚石。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共度起死回生以致改辕易辙 B. 共度起死回生以至扬汤止沸 C. 共渡枯木逢春以至扬汤止沸 D. 共渡枯木逢春以致改辕易辙 18.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为全球抗疫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美国一些政客对中国泼脏水,无论怎样包装都是谎言和欺骗。 B. 中国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和智慧,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美国一些政客对中国泼脏水,无论怎样包装都是谎言和欺骗。 C. 美国一些政客对中国泼脏水,无论怎样包装都是谎言和欺骗;中国为全球抗疫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D. 美国一些政客对中国泼脏水,无论怎样包装都是谎言和欺骗;中国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和智慧,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19.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全球人生命。 B. 美国将疫情归咎于中国的根本企图是想重写历史,以掩饰自己在疫情应对时的失败表现。 C. 这样 尖锐批评,直指美国一些政客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漠视生命、蔑视科学,以不负责任甚至极其危险的言行,传播“政治病毒”。 D. 近期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显示美国因疫情而死亡 人数再攀新高。 【答案】17. D 18. A 19. D 20. 根据《乡土中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填空。 《乡土中国》的作者是_________先生。书中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探讨对我们认识当今中国社会仍有帮助。比如,在乡村的“熟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能不需要_________,但这绝不能说是乡下人“愚”的表现;作者十分形象地用“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来作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_________格局;而乡村的治理,一般情况下不靠法治,而是靠来源于传统的_________等等。这些发生在乡村社会的现象仍然会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