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 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 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2022届“江南十校”一模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2022届“江南十校”一模联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作为一个闪亮的坐标和一面醒目的旗帜,其文学成就与他的爱
国主义、人立场、斗争精神密不可分,也与其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有着深刻关联。
五四文学革命宣告了与旧文学的决裂,但新文学在文体、语言、结构等各个层面面临着体系性重建的任务。鲁迅的出现使中国新文学在开启之初就有了一个成熟的领路者。小说领域,《呐喊》和《彷徨》打破了“欧化”语言与口语白话间的对立,《狂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以令人惊叹的成熟度,成为标志性的范本。在散文、杂文等领域,鲁迅的作品或情真意切,或气势凛然,或泼辣犀利,创造了崭新的民族形式,贡献出了具有示范性价值的经典。可以说,鲁迅正是那个走在20世纪文学与时代最前列、引领新文学方向的旗手和主将。
鲁迅的创新精神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的结果;是继承转化、融合创造的结晶。鲁迅曾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在新文学革故鼎新的历史大潮中,鲁迅以理性清醒的头脑、海纳百川的胸怀,既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又从外国文学中获得启迪,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并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鲁迅精通古典文学,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古典文学的滋养同样体现在他的创作中,《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大部分源自于古典文学中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鲁迅十分注重从外国文学中获取经验,其翻译著作体量与创作体量不相上下。他倡导“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文学观,博采古今中外之所长,加以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别立新宗。鲁迅还特别关注木刻、版画、戏剧、电影,对世界范围内各种艺术形式兼收并蓄。这种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吸收从根本上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形塑了别具一格的文学风貌,使他的创作在新文学大幕开启之初即具有高度的成熟性,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领路人和先行者。
创新和超越是文艺进步的不祸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其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一部文艺史,就是文艺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在中外文艺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每一座高峰都是大胆变革、创新创造的结果。鲁迅毕生不断寻求突破,在诸多领城做出前无古人的创断之教,出于他本人的文学追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时运交移,质文代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艺的进步,文艺体制机制不断变化,文艺形态日益多样,文艺队伍组成结构、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化,高科技和互联网、新媒体迅猛发展,火热的社会实践为文学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唯有创新,新流派、新思潮才会不断涌现,文学的原创力才会永不枯竭,中国文学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挺立于世界文艺发展前沿。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新的征程上,广大文学工作者要敏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借鉴外来优秀文明成果,把创新、超越和不断提高创作质量作为生命线,坚持文学创作的精神高度、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以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篇章,讲好中国故事,回应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摘编自辛文岩《发扬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旗帜,其文学成就源于其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B.作为引领中国新文学方向的旗手,鲁迅在新文学体系性重建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C.鲁迅认为,采用外国良规加以发挥,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可使文学得到创新性发展。
D.鲁迅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这种开阔视野和辩证吸收为其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先谈鲁迅创新精神的表现和来源,再论创新对于文学的意义,最后明确具体做法。
B.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突出鲁迅作品的示范性,说明他是中国新文学开启之初的一个成熟领路者。
C.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意在强调文艺创作过程中需要贯彻创新精神,增强文艺原创能力。
D.文章主要论述了鲁迅文学创作中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旨在突出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呐喊》《彷徨》等作品具有示范性价值,创造了崭新的民族形式,鲁迅成为引领新文
学方向的旗手和主将。
B.鲁迅创造性地形成自己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发展道路,主要是因为他在新文学大潮中充分汲取古典文学养分。
C.随着时代发展和文艺进步,只有创新,文学的原创力才不会枯竭,中国文学才能永葆活力,挺立于世界文艺发展前沿。
D.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因此作者呼吁文学工作者要多创作,讲好中国故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国潮”之风兴起,并非偶然。中华文化氤氲五千年,早已凝聚成独特的东方魅力。最近这些年,这股风潮从“小众”刮向“大众”,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在国家蓬勃复兴的大背景下长大,有平视世界的足够底气,在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同时,有强烈意愿将中国故事讲出来传出去。此外,随着消费升级,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日趋成熟理性,追求更多兼顾实用属性和精神属性,符合自己审美与品质要求的“心头好”。
 “国潮”火爆看似偶然,其实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这不仅是中国品牌的崛起,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潮流”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使“国潮”热度不退,就应该继续保持“国货”品质不退、创意不减,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中国元素、中国文化成为市场新热点,让中国品牌成为人们心目中“高质量”的代名词。
(摘编自《保持“国潮”热度不退,品质和创意不能减》,中国经济网2021年5月15日)
材料二:
专家指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潮”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复兴提供了契机。不久前商务部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经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84%的企业在2019年处于盈利状态,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占比近50%.老字号复兴仍有广阔空间。
事实上,老字号发展也面临共有难题:电商落地效果欠佳、产品更新迭代缓慢、品牌力薄弱等,亟须解决。依绍华说,要做到“长红”,老字号更要有忧患意识,在坚守的同时做好创新,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经营领域,加载服务功能,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价值。
“老字号要将博大文化、创新科技、强大制造和广袤市场融合在一起,才不会只是一阵潮
流,而成为真正引领“国潮”的品牌。”依绍华说。
(摘编自《老字号变身“新国潮”,“网红”如何变“长红”?》,光明网2021年6月23日)
材料三:
顾名思义,新国潮拆解开来可分“新”和“国潮”两部分。新,意味着新风貌、新气象、新特点,可以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当然也可以是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国潮则意味着这种潮流是植根本土的、民族特有的,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的时尚。如果说“新”是外衣,“国”才是内核和精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新国潮强势崛起,对于国货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互联网时代,多少“网红”从一飞冲天到一地鸡毛只在旦夕之间。如何利用风口、乘势而上,让新国潮从一时红变“长红”,才是当前面临的真正难题。
首先,新国潮要当得起网红,糅得进科技,秀得出颜值。相比早年间把“国潮”LOGO印在产品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时髦,近年来,新国潮开辟了时尚、前沿、个性的设计风格。或是地方化的内容,加国际化表达,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民间那些看起来乡土气十足的食物,拍成了充满文化内涵的纪录片;或是传统文创搭载高科技元素,包括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利用好直播电商这一“超级引擎”,打造跨界联名等话题和噱头。一言以蔽之,领风气之先成为新国潮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新国潮要守得住传统,留得住初心,显得出特色。国潮产品大行其道,背后是品牌对本土文化的表达和彰显,是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东方审美的日渐认可。所谓越是民族
的,越是世界的,放在品牌和产品上,亦是如此。当然,正如传统不等同于单一复古,中国元素也不一定就是龙凤呈祥。国潮特色要体现在骨子里,全方位去阐释民族经典,弘扬优秀传统,
让产品的呈现贴合中国文化的底蕴。
此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如何发掘传统价值、设计包装、跨界营销、广蹭热度,质量永远是任何产品的生命线。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国湖崛起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应是经济发展的急先锋,社会进步的铺路石。新国湖想要永远湖下去,最终还要靠过硬的产品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以质量和口碑赢得长远。
(摘编自《“C位”抢镜,新国潮如何永远潮下去》,人民网2021年6月2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潮的兴起和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结果,充分彰显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B.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潮”崛起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复兴提供了契机,老字号复兴仍有空间。
C.新国潮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和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所形成的时尚,“新”是外衣,“国”是内核。
D.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国潮崛起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为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潮之风从“小众”刮向“大众”,其背后更多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
B.老字号要有忧患意识,坚守与创新并举,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价值,才能做到“长红”。
C.近年来新国潮开辟了各种设计风格,其中不乏地方化的内容加上国际化表达。
D.新国潮要守住传统,留住初心,出特色,传统价值永远是产品质量的根本。
6.随着消费升级,“国潮”如何保持热度不退,永远“潮”下去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冬古拉玛的那一抹红    莫小谈
大风。
乱石飞滚。风力足有八级,像刀子一样锋利。
暴雪。
冬古拉玛山口。海拔4295米,雪覆盖了山路。
风雪交加的清晨,一地素白。你披着红色的排西麦特,骑一匹枣红马。你与马构成一道美
丽的风景,是天际边那一抹红。50多年来,这一抹红丝毫未变,在天地间。
东方升起了太阳,照着你,照着风雪,照着冬古拉玛。
每逢雪天,常有人问你:“这满眼的白,你的马能认得路吗?”
“识得,它经得起任何考验。”你骑在马背上微笑着,“蒙上它的双眼,一样识得。”马与你早已有了默契,你的赞美之词声音刚落,它便应一个欢快的响鼻,两股白雾从它粗大的鼻孔中突突地喷出来。
马在一座界碑前停下。马懂你的心思。每行至于此,无论你下不下口令,马就会停下来。
它将前蹄搭在界碑旁的石头上“哒哒”磕两下,“我们到了。”马好像在说。
我第一次见你时,你还小。那一次,你随父亲而来,父亲说,这里是解放军吃着野菜根才得以解放的,每一位牧民都要感念这份恩情,要守好边疆,守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再见到你时,你已经出落成一位美丽的少女,成为千里边防线上的首批义务护边员。你和爱人开始在冬古拉玛山口巡边,每到一处便在石头上用柯尔克孜文刻下“中国”二字。之后,你再不曾离开过这座山口。之后,你苦心学习汉字。之后,你用汉字在石块上书写着“中国”。如今,漫山遍野的“中国石”已成为这条边界线上最厚重的界碑林。
你翻身下马,70多岁的人了,身手依然矫健。你踏着雪路走向界碑,嘎吱嘎吱,声音清脆,
响彻山谷。你的脚步声在山谷里一荡一荡的,传出好远好远,惊逃了三两只野鸦。界碑前,你
神情无比庄重,用一只五彩手帕极认真极细致地擦拭着界碑。你张开双臂拥抱它。残浮在界碑上的雪花慢慢被你融化,渐渐展露出两个火红的大字:中国。字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今日,这里有些不同。你胯下的枣红马最先发现了异常,它将前蹄刚搭在界碑旁,正想“哒哒”地告诉你“我们到了”,却随之一嘶长鸣:界碑像是被谁动过,移出了原位。你不由得一怔,这是大事,无论移动界碑的力量来自于人,还是来自于风,都不行。这是父亲教导你的。父亲曾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中国,我们要用生命守护着。
你翻身上马,一抖缰绳,“驾”,转头直奔边防派出所。60多公里的雪山路,悬崖深涧,怪石嶙峋,你和马都无所畏惧。你甚至还唱起了自创的歌曲《冬古拉玛》:高高的雪山/无怨的脚步/冬古拉玛山口/流淌着长长的冰河/我骑着马儿守卫着这块土地……
歌声回荡在山谷之中。歌声中,有你一年四季巡边护防的身影,有你第一次在青石上学刻汉字“中国”的场景,一块块的“中国石”在你的手中诞生。“中国”二字在你的心中重于巍峨雪山。
风雪里,官兵远远看到了你,忙迎过来奉上热奶茶。你顾不上休整,说:“快,界碑被移动了。”这句话就像一道命令,边防战士立即随你赶到那座界碑前,反复勘察。不犯不失,这是边防的底线。你与官兵一起将界碑恢复原位。你紧绷的神经舒缓下来。
大功告成,官兵将你护送到家门口,你们在马背上相互挥手告别。一名官兵像是突然想起
什么似的,他勒住缰绳回头高喊:“老妈妈,您家添了一个小外孙儿,恭喜啊。”
“是呀,我当姥姥了。”你满脸绽放着笑容。
“起名字没?”
“起了,我起的。”你回答道,“叫八一别克①.”你的嗓门很亮。你笑得很甜。
此刻,我也想向你道喜,但我开不了口。
我早就知道你的名字,你叫布茹玛汗•毛勒朵,你是共和国的女儿,你是冬古拉玛山口的
那一抹红。而我,只是一块期待被你镌刻上“中国”二字的青山石。
(有删改)
[注]①别克,维语“男孩”的意思。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景物描写表现边境自然条件恶劣,突出义务护边员工作艰辛及其爱国热忱。
B.小说插叙父亲要求每个牧民感念恩情的话,是想说明“你”为了报恩才担任义务护边员。
C.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如“擦拭界碑”“刻“中国'二字”等,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象。
D.小说结尾处的对话充满生活气息,给孩子取名“八一别克”,寄托了“你”的期待。
8.小说标题“冬古拉玛的那一抹红”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作者在叙述故事时有意识地选取青山石这一视角,请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先是,光禄供奉内府,自有常额。成化以来,内员渐繁,常供不足。乃责京师邸户办之,甚苦。至是,刘大夏因言光禄日办烦费,杀牲数百,既损民财,复亏爱物之仁。上为恻然,即敕兵部侍郎,同给事御史清理栽革。光禄卿艾璞曰:“刘东山此奏,岁省光禄金钱八十馀万。古称仁人之言其利溥,此之谓与!”然中官因是愈侧目大夏矣。
弘治十六年春二月,敕河南取牡丹三十本,巡抚都御史孙需上疏不可,上命止之。
夏五月,京师大旱,兵部尚书刘大夏因言:“兵政之弊,未能悉革。”乞退,不允,令开陈所言弊端。大夏条上十事,上览奏嘉纳,命所司一一行之。上又召大夏于便殿,谕之曰:“事有不可,每欲召卿议,又以非卿部事而止。今后有当行当罢者,卿可揭帖启朕。”大夏对曰:“不敢。”上问:“何也?”曰:“臣下以揭帖进朝廷以揭帖行何异前代斜封墨敕陛下宜远法帝王近法祖宗事之可否外付府部内咨阁臣可也。如用揭帖,上下俱有弊,且非后世法,臣不敢效顺。”上称善。又尝问:“天下何时太平?朕如何得如古帝王?”对曰:“求治不宜太急,凡用人行政,即召内阁,并执政大臣而议行之,但求顺理以致太平。”上曰:“刘健尝荐刘宇才堪大用。朕观宇小人,内阁亦岂尽可托?”时刑部尚书闵圭持法忤旨,上与大夏语及之而怒,大夏曰:“人臣执法,不过效忠朝廷,圭所为无足异。”上曰:“古亦有之乎?”对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①,执之而已。”上默然,徐曰:“圭第执之过耳,老成人何可轻弃?”竟允圭请。一日,上召大夏入御榻前,上左右顾,近侍内臣退避去。奏事毕,复来。大夏对久,欲起不能,上命太监李荣掖大夏出。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注]①“皋陶为士”后省略了“瞽瞍(舜的父亲)杀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下以揭帖进朝廷/以揭帖行/何异前代斜封墨敕/陛下宜远法帝王/近法祖宗/事之可否/外付府部/内咨阁臣可也
B.臣下以揭帖进/朝廷以揭帖行/何异前代斜封墨敕/陛下宜远法帝王/近法祖宗事之/可否/外付府部/内咨阁臣可也
C.臣下以揭帖进/朝廷以揭帖行/何异前代斜封墨敕/陛下宜远法帝王/近法祖宗/事之可否/外付府部/内咨阁臣可也
D.臣下以揭帖进朝廷/以揭帖行/何异前代斜封墨敕/陛下宜远法帝王/近法祖宗事之/可否/外付府部/内咨阁臣/可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牲,有时指牺牲,即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但“牺”与“牲”有区别,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B.侧目,指不敢正视,形容畏惧;或者指怒目而视,形容怒恨。在文中理解为前一种含意。
C.朕,在秦朝以前是第一人称代词,人人都可以自称“朕”;自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自称。
D.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唐代为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长官,分掌行政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大夏认为光禄寺每日置办用度繁多浪费,既损失民财,又损伤君子仁心,建议皇帝进行裁汰革除。
B.城大旱,刘大夏趁机进言,皇帝要求他报告兵政的弊端,他列举了十件事,皇帝命令有关部门一一推行。
C.皇帝为了方便与刘大夏商讨政事,允许他用“揭帖”,但是刘大夏认为这样做会产生弊端,所以拒绝了。
D.皇帝与刘大夏谈论政事时注意保密,有一次刘大夏奏事时,皇帝示意侍从回避,等奏事完毕再回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刘东山此奏,岁省光禄金钱八十馀万。古称仁人之言其利溥,此之谓与!
(2)上默然,徐曰:“圭第执之过耳,老成人何可轻弃?”竟允圭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咏水
骆宾王
列名通地纪,疏派①合天津。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注]①派,江河的支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气势恢弘,以宏阔的视角指出水连通天地,在自然界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B.颔联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在月光映照下的情态,表现水的纯净妩媚。
C.颈联两句将霞、柳的投影比作石块、沉鱼,通过动态描写,表现水的清澈透明。
D.尾联作者展开议论,通过“终当”“属意”指出水的归宿是“上善”“淡交人”。
15.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君子人格的追求,请结合诗句谈谈骆宾王借水表达了怎样的
人格追求。(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年少时和男主人公相处时的时光,颇有点“青梅竹马”意味的句子是“             ,              ”。
(2)《史记》中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阿房宫赋》里,杜
牧写下的两句话“             ,              ”,正好反映了这个史实。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指出自己求学时并不羡慕一起学习的富家子弟衣着华贵、食物新鲜肥嫩的原因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以青少年成长为题材的电影,在国内外        。早期这类电影注重再现特定时代的特定生命事件,(  )。
近年来国内的成长题材电影,则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在内容上,更偏向于从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入手,以孩子的视角直面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散养时代》的矛
盾冲突发生在遭遇中年职业危机的父亲金阿贵与正值叛逆期的儿子金豆之间,在不断升级的反抗与镇压中,二人走向了崩溃的边缘,最终因父亲替儿子领罪而达成和解。这一结局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其所反应的“中国式父爱”下的成长经历和亲子相处模式却极具普遍性。
在表现手法上,当下的成长题材电影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传统,又融入了时尚、喜剧等更多的青春元素,“年代性”与“时代性”           。尤其喜剧元素的运用为这类影片注入了更多的快乐因子。《五个扑水的少年》中令人        的男式花样游泳,高潮迭起的叙事与喜剧手法相融,着力展示张扬着放肆之美的青春本色。
当下,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成长题材电影用       的影像和轻松愉悦的方式呈现孩子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引导人们反思社会、改变自我,以期为孩子的心灵成长创造更适宜的环境。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胜枚举  兼容并蓄  齿冷  丰富多彩
B.擢发难数  兼容并蓄  捧腹  五彩缤纷
C.擢发难数  并行不悖  齿冷  五彩缤纷
D.不胜枚举  并行不悖  捧腹  丰富多彩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成人通过孩子的视角对人生和世界进行思考是其本质
B.本质上是成人通过孩子的视角对人生和世界进行的思考
C.本质上是孩子以成人的视角思考人生和世界
D.是孩子通过成人的视角对人生和世界进行的思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这一结局具有偶然性,但其所反应的“中国式父爱”下的成长经历和亲子相处模式却极具普遍性
B.虽然这一结局具有偶然性,但其所反映的“中国式父爱”下的青少年成长经历和亲子相处模式却极具普遍性
C.这一结局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其所反应的“中国式父爱”下的青少年成长经历和亲子相处模式却极具普遍性
D.这一结局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其所反映的“中国式父爱”下的成长经历和亲子相处模式却极具普遍性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通过牛奶及奶制品补充钙。牛奶及奶制品中的钙不仅含量高,①         ——牛奶中含有的维生素D、乳糖等物质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其生物利用率也较高,约为32.1%,是钙的最好来源。除了牛奶及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中的钙含量也较高,其生物利用率达20%以上,②      .而虾皮和芝麻酱中的钙含量尽管都比牛奶高,③      ,所以一般不推荐通过食用虾皮和芝麻酱补钙。
那么,通过骨头汤来补钙效果如何呢?研究发现,尽管动物骨头中含大量钙,但其是以羟
基磷灰石形式存在,在水中基本不溶解。50克猪骨经过20分钟的熬煮,汤中的钙浓度仅为
67.6毫克/升,也就是说一碗200毫升的汤中仅仅含钙13.52毫克。骨头汤中的乳白色物质并不是钙,而是溶出的脂肪,这些脂肪也不利于钙的吸收。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
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长高凤林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一组数据:火箭燃料输送管厚度仅0.08毫米,比一张普通的A4打印纸还薄,焊点宽度0.16毫米,要在这毫发之间完成焊接,误差时间必须控制在0.01秒以内,且一组发动机3万次的焊接过程中,不允许一次失败。这是中国航天人的严谨。
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启动,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升空,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2021年“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嫦娥”问月,“天宫”揽胜,“北斗”指路,“祝融”探火。……这些大国重器被一个个中国传统神话刻下诗意的符号。这是中国航天人的浪漫。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严谨与浪漫”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 届“江南十校”一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3 4 5 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22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短语结构类型训练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