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名师出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拟行路难(其四)》名师出题(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24课《拟行路难(其四)》一、基础知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人因门第不同而命运不同的可悲现实。(2)《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没有直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而是以“______,____?”来安慰自己,期望从苦闷中求得解脱。(3)鲍照
试题预览
第24课《拟行路难(其四)》
一、基础知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拟行路难(其四)》中,“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人因门第不同而命运不同的可悲现实。
(2)《拟行路难(其四)》中,诗人没有直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而是以“______,____?”来安慰自己,期望从苦闷中求得解脱。
(3)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写备感压抑、满腹痛苦不能言的名句是:“_____?____。”
2.对《拟行路难(其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拟行路难(其四)》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B.作者运用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C.诗人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
D.“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因为诗人即使大声呼吁,也于事无补。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C.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从而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D.《拟行路难(其四)》起首两句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三、基础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拟行路难(其六)
[南朝宋]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①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③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会:能。②蹀躞:小步行走的样子。③弄儿:逗小孩。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拟行路难(其四)》不同,本诗反映的是诗人仕途的失意与坎坷,且表现形式上纯用赋体,抒情更为真切。
B.诗歌在遣词造句上讲究自然明白,不求艳丽而十分清新,不求堆砌而十分顺畅,不求冷僻而十分浅显。
C.诗歌层次鲜明。起调高亢,中间平和,结语峭拔;有张有弛,抑扬顿挫。五言、七言变换,节奏的起伏跌宕与情感旋律的变化正相应。
D.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同时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发出不平之鸣。
5.试析“安能蹀躞垂羽翼”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落
鲍 照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①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注】①咨嗟:赞叹。
6.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7.明代钟惺说这首诗“似稚似老,妙妙”。所谓稚就是稚拙,老就是老练。这个评语颇有见地,也很耐人寻味。请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三、提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阮籍《咏怀诗》多用比兴。比兴的价值,在于其能增进诗文的明白晓畅。屈赋深而不婉,发愤淋漓,在于比兴的妙用。“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其志皎皎如此;“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情切而意显。屈原的遭遇如司马迁所言“可谓穷矣”,然其上下求索,穷且愈奋,从郢都华堂到汨罗江畔,其疾愤惨怛的呼号,忿怼不容的刚烈,力酣气盛,不曾有丝毫隐曲。
屈赋抒写了战国时代昂扬的士人风貌。那是群雄并争、干戈纷扰的乱世,然而策士纵横,指点江山,如锥处囊中,时时脱颖而出,又是士气高涨、精神自由的大时代。屈原与楚王名为君臣,但在人格精神上,屈原自视为帝王的老师,而怀王初始也待他如师如友。所以屈赋斥乘舆、申己志、鸣不平,用“江离辟芷”“蕙茞菉葹”作比,用“善鸟香草”“飘风云霓”起兴,比兴,不只使他言而无隐,更帮助他抒怀言志,皎而愈明。
司马迁说屈原“穷矣”,阮籍也得一个“穷”字,并且因为“穷途之哭”更广为人知。然而屈原在朝秦暮楚、楚材晋用的时代,天地四方,可任其游戏,未必真“穷”。屈原自沉,是他“伏清白以死直”,与“穷”也没有多大关系。
与屈原相比,阮籍却是真“穷”!《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辙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倒还给阮籍安排了一条返路。实际上,阮籍哪里有返路。他能像后代的陶潜,归去来么?古今论者,只有李商隐“不须并碍东西路,哭杀厨头阮步兵”,最为知音。
司马氏砍伐七贤逍遥的竹林,制成弥天盖宇的权杖。魏晋名士隐身失所,遁地无门。上党李憙,在魏末屡拒辟招,司马师当政后,征其为从事中郎,朝夕便至。司马师怪而问他,李熹说:“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晋书•李熹传》)司马昭继之,士人的气骨遭到进一步打压。退路是没有了,逼仄的门后,倒是留了一条进路,弯身匍匐,便可过去。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岩岩若孤松之独立”,怎么也弯不下身。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但与嵇康的“孤松之独立”相比,还是少了些勇猛血性。他被迫弯下身。司马氏联姻示好,他无力明拒,只好日日大醉,一连六十余日,躲了过去;《广陵散》弦绝的次年,司马昭加九锡,公卿劝其登基,派阮籍写表文。阮籍拒无可拒,一篇写完,积郁成疾,两个月后溘然长逝。
“一生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妻儿家室,是诗人最软的肋,阮籍怎能不低头?他成功地在司马昭那里留下谨小慎微的印象,避开权杖森冷的锋芒。然而,阮籍终究是建安风骨的传人,苦痛、抑郁、愤懑、悲哀、恐惧、迷惘……生命有多少道褶皱,《咏怀诗》就有多少种滋味。
那是不能散发、也无从散发的滋味,阮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将它们层层包裹起来,独自咀嚼。一方面,这百味杂糅,哪里能说得明白;另一方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怎可说得明白。比兴,原为助明诗旨、畅晓诗意,而在阮籍这里,其用恰恰相反。《咏怀诗》的比兴,是严酷环境中的软猬甲和烟幕弹。诗人既要表达自己,又要保护家小,既在挣扎反抗,又在徘徊犹疑……那不是文学修辞,那是阮籍在阴霾中拨开的丝微缝隙,借一缕天光,吐几口浊气。
(摘编自李翰《比兴的显与晦》)
材料二: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所遵循的“比兴”之义,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实践。随着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水准不断提升,比兴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不断扩展,乃至与传统文化多个支系融成一体,致使“比兴”成为学界难以攻破的“堡垒”。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在文学理论上也有长足的发展。刘勰和钟嵘在对比兴内涵的认识上突破了旧说,总结了新经验。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并提出了“拟容取心”原则。所谓“拟容”,即描绘景物形象,略近乎“取境”;所谓“取心”,即在物象中蕴含作者的感情。这便是后来“意境”说的萌芽。钟嵘在《诗品序》中也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这些解释都说明他们更多地认识到了比兴方法所构成的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
(摘编自刘继才《古典诗词比兴研究漫论》)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屈赋借助于比兴,呈现出“深而不婉”“发愤淋漓”的艺术效果,如以加高头冠、加长佩带来表明自己皎洁的志向。
B.群雄并争、干戈纷扰,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并不见得比三国归晋、天下一统的魏晋时代好过,所以屈原只能借自沉明志。
C.阮籍的“穷途之哭”是因为进退无路,后代的陶渊明却能够自由选择归去来,李商隐称陶渊明来去无碍,可谓其知音。
D.比兴的内涵和外延均有变化,从最初具象类比的传统思维,改变为比兴方法所构成的传统诗歌含蓄蕴藉的艺术特征。
9.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有感于屈原的遭遇,说他困窘,其实他上下求索,穷且愈奋,其疾愤惨怛的呼号,未必真“穷”。
B.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从初始的亦师亦友,转变为君臣异道,含有屈原自身人格独立,不平而鸣的因素。
C.李憙在弥天盖宇的权杖打压之下,不得不从隐居之所匍匐而至,这是洁身自处的土人们唯一可选的进路。
D.有着勇猛血性的嵇康不愿屈从于司马政权,以孤松独立的姿态,从容赴死,其名曲《广陵散》从此弦绝。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诗文中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C.“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
D.“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拟行路难》)
11.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比兴”下一个简要定义。
12.屈原和阮籍在运用比兴上有何区别?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四、语言表达
13.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出鲍照对战争的态度。(不超过30字)
鲍照在诗歌中常以边塞健儿自喻,抒发自己欲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慷慨顿挫之中,自有一股昂扬之气。如《代出自蓟北门行》一诗中说:“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首诗充满了作者对正义之师的热情歌颂,抒写了他立志报国的强烈愿望,是一首激昂慷慨的爱国之歌。同时,他的诗也真实地反映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些战场上的战士,有的“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有的在军中“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而思妇回想“执袂分别已三载”,征人却“迩来寂淹无分音”。于是朝悲戚戚,暮思绕绕。这些诗形象地写出了征夫思妇的痛苦,控诉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14.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引用了鲍照《拟行路难(其二)》的诗句,请引用《拟行路难(其四)》的诗句拟写下联。
上联:“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婉转深沉,流露弃妇哀怨悲苦意。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是情景默写,作答时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泻、坐、岂、踯、躅”等字。
【点睛】
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拟行路难(其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错在“因为诗人即使大声呼吁,也于事无补”这个地方。选项对原因的分析错误。诗人“吞声”“踯躅”其实是因为社会政治的黑暗。社会现实对于寒微士人的压迫,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了。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鲍照为南朝诗人。故选A项。
4.A
5.首先运用比喻修辞,以“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来表明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其次,使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强化了不甘寂寞、怀才不遇(门阀制度下寒门难仕)的激愤之情。
【解析】
4.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和《拟行路难(其四)》不同”说法有误。从诗歌主旨、情感上来看,两首诗反映的都是诗人仕途的失意与坎坷。
故选A。
5.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炼句题解答时要理解诗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侧重于把握诗歌流露的情感特质,从而把握其风格特点。解答此题,首先要翻译诗句,理解内容;然后指明手法,并结合内容分析是怎样使用该手法的;最后分析其抒发的情感及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分析“安能蹀躞垂羽翼的表达效果。
“安能蹀躞垂羽翼”的大意是: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飞呢?首先,从句式上,“安能蹀躞垂羽翼”采用反问句式,强化了诗歌感情的抒发,结合整首诗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的感情角度,这个反问也突出了自己怀才不遇、不甘寂寞的愤激之情。其次,本句中“蹀躞”,指小步行走的样子。其中“蹀躞”“垂羽翼”表明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艰难处境。这里采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大丈夫失意丧气的状态。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6.对比。将杂树和梅花进行对比,杂树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终没有耐寒的品质;而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对比突出了梅花骄傲独放的高贵品质。
7.“稚”体现在:①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两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的申述。②语言朴实无华,无雕琢,只是如实道来——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确有几分“稚”趣。
“老”体现在:①傲霜独放的梅花,就是那些位卑志高、孤直不屈之士的写照,当然也可以说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体现。②“零落逐寒风”的“杂树”,是与时俯仰、没有节操的龌龊小人的象征。这一点又显示出它的慷慨任气,沉劲老练的特色。
【解析】
6.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以“花”字联上“嗟”字成韵,以‘实’字联下‘日’字成韵,格法甚奇。一诗的构思新颖、巧妙,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大自然中司空见惯的树和花人格化,借助于对话、对比等手法,使诗中的深刻含义得到形象的体现,象征色彩浓郁。假象见义,借此言彼,以生动婉曲的形式言志,增添了诗歌耐人咀嚼的韵味。
7.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这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鲍照家世贫贱,在宦途上饱受压抑。他痛恨门阀土族制度,对刘宋王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因此,他那质朴的诗句申明确表示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之士的赞扬。这里还包含着寒士被压抑的义愤和对高门世族垄断政权的控诉。诗歌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陕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
8.A
9.C
10.B
11.比兴是运用具象类比,在描绘景物形象中蕴含作者感情,从而情理交融、抒怀言志的文学修辞手法。
12.①区别:屈原妙用比兴,使深邃意旨更加明白晓畅;阮籍恰恰相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隐晦地表达自己的心声。②原因:屈原生活在策士脱颖而出,楚材晋用,天地四方任遨游的精神自由的大时代,他可以畅所欲言;阮籍却生活在权杖森冷,士人气骨屡遭打压的黑暗时期,他只能借比兴一吐胸中浊气,隐喻难言之隐。
【解析】
【分析】
8.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所以屈原只能借自沉明志”与原文表述不同,材料一第二段认为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更开放自由的时代,第三段指出他的自沉与外在社会环境关系不大。
C.“李商隐称陶渊明来去无碍,可谓其知音”错,材料一第四段“古今论者……最为知音”是指李商隐是阮籍的知音。
D.“变化”“改变”与原文不符,材料二主要指出比兴内涵和外延在增加,是在承认原有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而不是推倒炉灶式的改变。
故选A。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这是洁身自处的士人们唯一可选的进路”表述不当,从后文对嵇康的例析中可以看出,洁身自处的士人们,也可能选择高歌猛进,从容赴死之途。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的能力。
A. 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
B.只描写景象,借以抚今追昔。
C.运用比兴手法,众女:比喻当时楚国的一些奸臣。蛾眉:原义是指女子细黑而弯曲的眉毛,这里泛指美丽的容貌,用以比喻美好的品德。谣琢:造谣诽镑;淫:淫乱,这里比喻奸邪。
D.运用比兴手法,大致意思是:水从高处倾泻到平地流向四面八方。人活着就像流水一样,各自有各自的命运。由水及人。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及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
此题首先明确比兴的属概念,从“《咏怀诗》的比兴,……那不是文学修辞……”可得比兴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
然后结合材料找到相关的内容,根据材料一“比兴,不只使他言而无隐,更帮助他抒怀言志,皎而愈明”,可提炼出比兴是能抒怀言志的手法。材料二第二段中刘勰给比兴下的定义“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可得出结论,比兴是情理交融的手法。从刘勰提出的原则“所谓‘拟容’,即描绘景物形象,略近乎‘取境’;所谓‘取心’,即在物象中蕴含作者的感情”则可得在描绘景物形象中蕴含作者感情。再加上材料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诗经》《楚辞》的创作与批判所遵循的‘比兴’之义,便是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学领域的一种具体实践”中提到的“具象类比”一词,即可给比兴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一第一段“比兴的价值,在于其能增进诗文的明白晓畅。屈赋深而不婉,发愤淋漓,在于比兴的妙用”和材料一最后一段“阮籍用杳冥惝恍的比兴,将它们层层包裹起来,独自咀嚼。一方面,这百味杂糅,哪里能说得明白;另一方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怎可说得明白。比兴,原为助明诗旨、畅晓诗意,而在阮籍这里,其用恰恰相反”可比较出二人在运用比兴上差别。
从材料一第二段“那是群雄并争、干戈纷扰的乱世,然而策士纵横,指点江山,如锥处囊中,时时脱颖而出,又是士气高涨、精神自由的大时代”和第三段“屈原在朝秦暮楚、楚材晋用的时代,天地四方,可任其游戏”可知屈原生活的政治环境。
从材料一第五估段“司马氏砍伐七贤逍遥的竹林,制成弥天盖宇的权杖。魏晋名士隐身失所,遁地无门”“司马昭继之,士人的气骨遭到进一步打压”和材料二最后一段“《咏怀诗》的比兴,是严酷环境中的软猬甲和烟幕弹……那是阮籍在阴霾中拨开的丝微缝隙,借一缕天光,吐几口浊气”可得出阮籍当时生活的政治环境。考生概括作答即可。
13.鲍照热情支持保家卫国的战争,但又控诉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阅读文段,给文段划分层次。通读文段可知,这段文字可以划分为两层,“同时”之前为一层,说的是鲍照歌颂正义之师,渴望报效祖国;剩下的是一层,说的是鲍照的诗歌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鲍照对战争的态度即可。
14.示例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磊落诗才,尽泄寒士慷慨激愤情。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核仿写句子的能力,重点考核对联,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形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首先理解上联中诗句的含意,然后联想《拟行路难(其四)》,筛选符合要求的语句,筛选时注意对联的要求。方式是前面引用诗句,后面解释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即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登快阁》名师出题』  下一个『《客至》名师出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