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基础过关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基础过关练习(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三单元12 *石钟山记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鼓{■(①噌吰如钟鼓不绝▁(      )@②微风鼓浪▁(      ))┤2.自{■(①自以为得之矣▁(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
试题预览
第三单元
12 *石钟山记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鼓{■(①噌吰如钟鼓不绝 ▁(       )@②微风鼓浪 ▁(       ))┤
2.自{■(①自以为得之矣 ▁(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
3.余{■(①余韵徐歇 ▁(       )@②余尤疑之 ▁(       ))┤
4.始{■(①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       )@②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       ))┤
5.焉{■(①硿硿焉 ▁(       )@②微波入焉 ▁(       )@③如乐作焉 ▁(       ))┤
6.之{■(①汝识之乎 ▁(       )@②而笑李渤之陋也 ▁(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       ))┤
7.而{■(①空中而多窍 ▁(       )@②扣而聆之 ▁(       )@③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④余固笑而不信也 ▁(       )@⑤徐而察之 ▁(       )@⑥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       ))┤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余方心动欲还
古义: 
今义:心跳;内心有所触动;动心,产生做某事的欲望。
2.空中而多窍
古义: 
今义:天空中;属性词,指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播而形成的。
3.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4.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古义: 
今义:水军。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微风鼓浪         
3.噌吰如钟鼓不绝         
4.不知其浅深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6.事不目见耳闻         
7.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此世所以不传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特殊句式: 
译文: 
3.古之人不余欺也!
特殊句式: 
译文: 
4.余是以记之。
特殊句式: 
译文: 
5.石之铿然有声者。
特殊句式: 
译文: 
6.得双石于潭上。
特殊句式: 
译文: 
7.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特殊句式: 
译文: 
8.而大声发于水上。
特殊句式: 
译文: 
9.磔磔云霄间。
特殊句式: 
译文: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特殊句式: 
译文: 
六、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根据目见耳闻,李斗详细地记载了扬州一带的园林奇观、风土人物的情况。(  )
七、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可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  )
2.元丰七年,是庙号纪年法。元丰是宋神宗的庙号。古时常用的纪年法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
3.《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后经郦道元补充发展为《水经注》。《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水系的专著。 (  )
八、默写。
1.《石钟山记》中,苏轼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       ,       ,    ?”这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2.《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表达了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 
3.《石钟山记》中,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的原因在于:        ,      。 
九、微写作。
2020年春节与往年不同,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医护工作者奋战在一线;与此同时,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我们普通人居家隔离,以静致敬,通过网络消息了解疫情的情况。而有些人不求证信息的真假,在网络上肆意转发不实言论,导致人心惶惶。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请自选角度,阐述观点,不少于250字。
                                  
                                  
                                  
片段阅读练
一、(2020课标全国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①,有尊客,盛馔则三之②,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③。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④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⑤,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有删改)
  [注] ①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个带肉的菜。爵,酒器名。②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饭食就增加三倍。③奉传:恭敬地传播。④刍豢(huàn):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此处代指美味的肉食。⑤佚(yì):安逸,舒服。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曰安分以养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吾闻《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C.夫已饥而食
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
D.晚食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
                                  
                                  
(2)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
                                  
                                  
5.( )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儋耳①夜书
苏 轼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②杂糅,屠酤③纷然,归舍已三鼓④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⑤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⑥,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 ①儋耳:在今海南省西北部,苏轼于1097年被贬至此。文章写于己卯年(1099),是他谪居儋耳的第三年。②民夷:民,汉族;夷,当地少数民族。③屠酤:屠,指屠宰牲畜的人,屠户;酤,卖酒者。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④三鼓:三更,即半夜,今23点至第二天1点。⑤再鼾:已经睡得很熟了。⑥韩退之:韩愈曾写诗述其钓鱼时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6.( )文中的“上元”是农历一年当中的哪一天?是中国的什么传统节日?
                                  
                                  
                                  
7.( )作者的“自笑”与“亦笑韩退之”的“笑”,意蕴相同吗?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 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②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③;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④。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⑤。
[注] ①逆旅:旅舍。逆,迎。 旅:旅客,宾客。②大块:大自然。③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④康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⑤金谷酒数:晋代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良有以也       良:的确 
B.大块假我以文章 假:给予
C.幽赏未已 幽:幽深,此处译为“清雅”
D.序天伦之乐事 序:序列
9.( )同样是写春日的宴游,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清幽低沉,你认为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原因何在? 
                                  
                                  
                                  
三年模拟练
(2021江苏常州高三期初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张琼,大名馆陶人。世为牙中军。琼少有勇力,善射,隶太祖帐下。周显德中,太祖从世宗南征,击十八里滩寨,为战舰所围,一人甲盾鼓噪而前,众莫敢当,太祖命琼射之,一发而踣,淮人遂却。
 及攻寿春,太祖乘皮船入城濠。城上车弩遽发,矢大如椽,琼亟以身蔽太祖,矢中琼股,死而复苏。镞著髀骨,坚不可拔。琼索杯酒满饮,破骨出之,血流数升,神色自若。太祖壮之。及即位,擢典禁军,累迁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数日,太宗自殿前都虞候尹开封。太祖曰:“殿前卫士如狼虎者不啻万人,非琼不能统制。”即命琼代为都虞候,迁嘉州防御使。
琼性暴无机,多所凌轹。时史珪、石汉卿方用事,琼轻侮之,目为巫媪。二人衔之切齿发琼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建隆四年秋,郊禋制下,方欲肃静京师,乃召讯琼。琼不伏,太祖怒,令击之。汉卿即奋铁挝乱下,气垂绝,曳出,遂下御史案鞫之。琼知不免,行至明德门,解所系带以遗母。狱具,赐死于城西井亭。太祖旋闻家无余财,止有仆三人,甚悔之。因责汉卿曰:“汝言琼有仆百人,今何在?”汉卿曰:“琼所养者一敌百耳。”太祖遂优恤其家。以其子尚幼,乃擢其兄进为龙捷副指挥使。 
 (节选自《宋史•张琼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二人衔之/切齿发琼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
B.二人衔之/切齿发琼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
C.二人衔之切齿/发琼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
D.二人衔之切齿/发琼擅乘官马/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又诬毁太宗/为殿前都虞候时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太祖常用来称呼开国皇帝。
B.禁军,北宋时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的正规军,除防守京师外,还分番调戍各地。
C.建隆为年号,年号是封建时代皇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D.御史,古代的一种官职,主管监察、司法、考核遴选官员及朝廷重要文书。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琼武艺高超,一箭扭转战局。他年少时有勇力,跟随太祖攻打十八里滩营寨时,一箭射中敌方勇士,解除了后周军被围的困境。
B.张琼勇猛顽强,深得太祖器重。他用身体为太祖挡箭,中箭后饮酒破骨拔出箭头,神色自若;太祖提拔他掌管禁军,代为都虞候。
C.张琼宁折不弯,不愿退避转圜。他遭人揭发受太祖审讯时,被石汉卿用铁挝捶击,气息奄奄,也坚决不认罪,结果被下令赐死。
D.张琼性格粗豪,但是粗中有细。他经常欺压他人,不把当权的佞臣放在眼里;自知死罪难免,解下腰带留给母亲做纪念。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一人甲盾鼓噪而前,众莫敢当,太祖命琼射之,一发而踣,淮人遂却。
                                  
                                  
(2)时史珪、石汉卿方用事,琼轻侮之,目为巫媪。
                                  
                                  
5.( )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太祖的行事特点。(3分)
                                  
                                  

答案全解全析
第三单元
12 *石钟山记
基础过关练
一、
含糊 模糊不清
二、
1.①击鼓 ②激荡,掀动
2.①自己 ②介词,从
3.①不尽的、未完的 ②我
4.①才,方才 ②最初,当初
5.①形容词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然” ②代词,这 ③语气词,无实义
6.①代词,代指后文所说的典故 ②助词,的 ③定语后置的标志
7.①连词,表递进 ②连词,表顺承 ③连词,表转折 ④连词,表并列
⑤连词,表方式或状态 ⑥连词,表因果,因而
三、
1.内心惊恐。
2.中间是空的。
3.两个词,其,代词,代指石钟山得名由来;实,事实、真相。
4.船夫。
四、
1.使动用法,使……发声
2.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
3.钟,名词作动词,敲钟;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4.形容词作名词,深浅的程度
5.名词作状语,乘船
6.目,名词作状语,用眼睛;耳,名词作状语,用耳朵
7.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五、
1.特殊句式: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2.特殊句式: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那噌吰的声音,是周景王的无射钟的声音;那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的歌钟的声音。
3.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
译文: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4.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应为“余以是记之”。
译文: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
5.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应为“铿然有声之石”。
译文:敲击后能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
6.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潭上得双石”。
译文:在潭边得到了两块石头。
7.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又有若老人于山谷中咳且笑者”。
译文: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笑的声音。
8.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而大声于水上发”。
译文:但是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
9.特殊句式: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云霄间磔磔”。
译文: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
10.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译文: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六、
√ 目见耳闻:亲眼看见的,亲耳听到的。
七、
1.√
2.✕ “庙号纪年法”错,应是“年号纪年法”,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神宗是其庙号。
3.√
八、
1.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九、
【写作指导】
  (1)要明确态度,“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成为许多谣言的来源和传播渠道。鉴于此,我们应考证信息的来源,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不要随意转发无事实依据的消息,维护网络的正常秩序,不要在关键时期给国家添乱。
  (2)可运用各种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论证条理清晰,观点深刻。
  (3)可适当结合具体实例,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片段阅读练
1.A 根据语境可知,苏轼此时暂代礼部贡举,因“大雪苦寒”,士“噤未能言”,即士子们噤冷得说不出话,故“噤未能言”前后应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每摧辱举子”的主语是“巡铺内侍”,两者之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巡铺,宋代贡院内设巡铺所,纠察举人应试时是否遵守场规、有无舞弊情事。
2.B “由丞相主持”错。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总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惊喜,(苏轼)殿试考中乙科。后来写了名帖去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让这个人,让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朝廷)追赠(苏洵)光禄丞之职。(苏轼)已经服丧期满,回到朝廷,(朝廷)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建立和实行新法,苏轼上书议论新法不便利。(当)新的法令日益推行,苏轼在这中间,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宁。(苏轼)被调任密州知州。司农寺实行手实法,不按时实行的官吏以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诏令的罪过,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服从?现在出于司农寺,这是擅自制定法令。”提举官惊慌地说:“您暂且慢慢推行手实法。”不久,朝廷知道手实法有害于百姓,取消了它。元祐元年,苏轼穿着七品官服进入延和殿侍奉皇帝,皇帝赏赐他用银装饰的红色六品官服,升任他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苏轼)暂代礼部贡举。正逢大雪纷飞十分寒冷,士子们端坐庭中,噤冷得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竭尽自己的才能。巡视考场的内侍们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士子文章中意义模糊的个别词语,诬陷为罪状,苏轼上奏朝廷并把这些内侍官都赶走了。元祐四年,因多次发表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愤恨。苏轼担心不被他们所容,请求调到外地,担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
3.C A.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因为。B.动词,听说,知道/名词,名声。C.均为动词,吃。D.形容词,美好/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4.答案 (1)主人不听从而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谢绝(赴宴)。
(2)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困厄的人了,但是在道德修养上还不够好。
解析 (1)从:听从。过:超过。止:谢绝。
(2)若:如同,像。处:对待。穷:困厄。未:表示否定,此处可译为“不够”。
5.答案 甲、乙两段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了安分知福、俭以养生;不同之处在于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而乙段着重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
解析 根据甲段中的“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以及乙段中的“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可知,相同点是都强调安分知福、俭以养生。根据甲段中的“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二曰宽胃以养气”等内容可知,甲段着重从节食的角度谈养生;根据乙段中的“然而于道则未也”等内容可知,乙段主要从求道的角度谈养生。
[参考译文]
[甲]东坡居士(我)从今以后,(每顿饭)只喝一爵酒,吃一个带肉的菜。(家里)有尊贵的客人,丰盛的饭食就增加三倍,可以减少一些,但不能增加。有邀请我赴宴的朋友,提前把这个标准告诉他,主人不听从而超过这个标准的,(我)就谢绝(赴宴)。一是安守本分来怡养福运,二是让胃宽裕来保养元气,三是节省开支来蓄积财富。
[乙]我听说《战国策》中有一个药方,我服用有效果,所以恭敬地传播(它)。这个药方只有四味药:一是平安无事当作显贵,二是早早休息当作财富,三是缓步徐行当作坐车,四是推迟用餐当作食用肉类。已经饿了再吃,蔬菜(的美味)超过珍馐;吃饱之后,即使美味的肉食摆满眼前,也希望它早一点撤去。像这样(做)可以说是善于对待困厄的人了,但是在道德修养上还不够好。缓步徐行让自己安逸舒服,推迟用餐是美好的,难道还要(把缓步徐行与推迟用餐)当作坐车和食用肉类吗?车和肉类还存在于人们心中,因此才会有这样的说法。
6.答案 正(元)月十五日。元宵节。
7.答案 不相同。作者的“自笑”有自得其乐的超然意蕴,而“亦笑韩退之”是对韩愈在仕途得失上不够超脱表示不以为然。
解析 选文内容需要结合注释以及作者的生平去理解。由文中“放杖而笑,孰为得失”可知,作者已经看淡得失,豁达乐观。而“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其实是在笑韩愈因仕途不顺而抑郁不得志,不够乐观超脱。
[参考译文]
己卯年元宵节,我在儋耳。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一起出游吗?”我欣然跟随他们。走到城西门,进入僧舍,走过小巷,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三更天了。家中已关闭房门,家人已经睡得很熟了。我放下拐杖笑了,谁有所得,谁有所失?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但是也笑韩退之钓鱼钓不上来,又打算远去,却不知道钓鱼的人未必在乎能不能钓上来大鱼。
8.D 序:叙说。
9.答案 二者反映的情感特征不同,与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性格、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东晋,当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知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的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当时政治迫害严重,世人普遍存在消极、感伤的情绪。而且他的《兰亭集序》写于其知天命之年,所以他在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感悟到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然“终期于尽”,因此才有“岂不痛哉”“悲夫”等感慨。
而李白所处的时代是盛唐,唐朝国力强盛,积极乐观的情绪充满着整个时代。而李白又是一个骨子里充满了盛唐士人绝对的自信和自豪之情的人,乐观豁达;而且他写此文时正当壮年,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当珍视光阴,及时行乐。他认为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召唤和恩赐,此时能和兄弟们一同歌咏高谈,观月饮酒,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
解析 分析文章,要学会知人论世。所谓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从上述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即可。
[参考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的过客。短暂的人生像一场梦,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珍惜光阴及时行乐,的确是有原因的。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绮丽的景色来召唤我,大自然又给予我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我们相聚在这桃花飘香的花园里,畅叙兄弟间的乐事。诸位贤弟都是才智杰出的人,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只有我吟咏诗歌,却很惭愧没有谢灵运那样的才华。清雅的赏玩兴致正佳,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美好的筵席来坐赏名花,举杯痛饮以醉观月色。没有好的诗歌,怎能抒发风雅的情怀呢?如果有人作不成诗,就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斗。
三年模拟练
1.C “衔”,意为“怀恨”,据上文张琼轻侮史珪、石汉卿之事可知,“衔之”中的“之”指代张琼,“切齿”是对“衔”的补充说明,指咬紧牙齿,表示极端痛恨,故而“衔之切齿”中间不得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纳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中,“纳”“畜”为动词,分属两个不同的句子,故两者前面均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故选C。
2.D 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的官员的泛称。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3.C “也坚决不认罪”的时间表述错误。原文是“琼不伏,太祖怒,令击之。汉卿即奋铁挝乱下”,可见他不认罪是在石汉卿用铁挝捶击他之前。 
4.答案 (1)有一人披甲持盾击鼓呐喊向前,人们不敢抵挡,太祖命令张琼射杀他,(仅)一箭那人便倒毙,淮人于是退却。
(2)当时史珪、石汉卿正执掌政权,张琼轻视欺侮他们,把他们看作巫婆。
解析 (1)甲盾:名词作动词,披甲持盾。当:抵挡。踣:倒毙。却:退。
(2)方:正,正在。用事:执掌政权。目:动词,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下一个『《石钟山记》精品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