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优秀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练习(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19课《种树郭橐驼传》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心,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
试题预览
第19课《种树郭橐驼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心,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对应,规劝做官者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相如因持璧却立
B.且硕茂,早实以蕃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莳也若子 若:像
B.移之官理       理:治理、统治
C.早缫而绪       而:通“尔”,你
D.击木而召       木:树
4.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早实以蕃       实:结果实
B.致其性                           致:尽
C.其培欲平                       培:培土
D.有类橐驼者                    类:这一帮人
5.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译文:隐居在乡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在繁茂的树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
B.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译文: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将要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
C.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译文: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修建观赏游览场所的豪富人和种树卖果的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供养。
D.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译文: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草木过了繁盛期就应该衰亡。
二、基础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呜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材料二: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常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某人由上下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反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节选自孙樵《书何易于》)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B.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C.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D.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缫,即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嫘祖是养蚕缫丝的创始人。
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按品级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以防止遗忘。《项脊轩志》中“持一象笏至”中的“笏”与此处相同。
C.中上,唐代官吏考核等级。唐代官吏考核以“上、中、下”分三等九级,中等以下要降级罚俸,甚至罢官受罚。
D.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是唐代最高的会计主管部门,文中指地方会计主管部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官吏的语句节奏短促,连用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
B.柳宗元借“知种树而已”的郭橐驼之口形象地说明了无论种树还是治民都要顺应天性的道理。
C.何易于为了免除百姓劳役,亲自为刺史拉纤,使刺史惭愧而还。既赞扬了何易于的爱民之心,又表现出他的机智勇敢。
D.何易于施政宽民,效果显著,但是因缺乏确凿的“政绩”,在上下考中并不优秀。表达了作者对何易于得不到朝廷重用的遗憾。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2)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
10.请结合文本概括何易于是如何治理政务的。
三、提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爽,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即黄河以东,在文言文中“河”一般特指黄河。
B.侍御史,简称“御史”“侍御”。唐朝时,侍御史所居称“台院”,居三院之首。
C.元和,唐朝的一个年号,“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宋朝的年号。
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也可指天子的军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少有才华。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辈都推崇他。
B.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入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
C.柳宗元重视友情。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
D.柳宗元提携后辈。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15.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柳宗元的形象,请举出一种手法,并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梓人传(节选)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字。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厅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B.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C.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D.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梓人善于计算建筑材料,查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他自称若是没有自己,工匠们无法建成一座房屋。
B.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看到梓人指挥许多工人劳作。最后房屋建成,在正梁上题的字就是梓人的姓名,而所有实际动手建造房屋的工匠们名字不在其列。
C.“我”认为那些帝王治理国家,关键在于用人。梓人的行为完全可以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效法,指挥工匠与治理国家有相似之处。
D.梓人具有组织才能和大匠风范,通过对梓人的歌颂,有力地抨击了朝廷的用人制度,直接表达出“我”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2)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款?
19.作者借梓人指挥营建官署这件事,为辅佐国君的当权者提出哪些相应的建议?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四、语言表达
20.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 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柳宗元认为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不仅徒劳无益,还会造成损害。柳宗元认为,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育人同样要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着主观愿望和情感恣意干预 和灌输。
2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告诉我们一个种树的道理,那就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由此联想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你想对家长说些什么?要求:用语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说法错误。本文与正史写法不同,本文是传记,但兼具寓言性质,且并非重在议论说教,而是重在托讽。
故选D。
2.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的能力。
A.两个“因”的意思均为“于是”。
B.并且,而且/将要;
C.因为/所以;
D.但是/这样。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木:树”错误。“木”的意思是“梆子”。
故选D。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有类橐驼者:就像骆驼一样。类,像。
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B.“且不得暇”中,“且”译为“尚且”,故“将要不得空暇”错误。
故选B。
6.B
7.D
8.C
9.(1)我们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2)会昌五年,我路过益昌,有一个详细告诉我何易于怎样治理政务的百姓。
10.①放宽百姓缴纳赋税的期限;②减少百姓的劳役;③不因往来官吏增加百姓负担。
【解析】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江南刺史崔朴乘着春光明媚,带了许多宾客,坐着大船,唱歌喝酒,从上游放舟东下,船一直到益昌县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纤。何易于就把笏板插在腰带里,拉着纤跑上跑下。
“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都是“江南刺史崔朴”的行为,句子较长时可以在主语后停顿,因此应在“江南刺史崔朴”后断开,排除CD;
“宾客歌酒”都是“从”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泛舟东下”是偏正结构,“泛舟”和“东”都是“下”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B。
7.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文中指地方会计主管部门”错。结合原文“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可知,这里的“度支”为地方财赋的收支。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机智勇敢”于文无据。原文何易于的话是“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百姓的爱护,体现不出“机智勇敢”。
故选C。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飧饔,飧,晚饭。饔,早饭;劳,慰劳;何以,宾语前置句,以何;蕃,使……繁衍。
(2)题得分点有:道出,路过;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定语后置句,有能言何易于治状之民;治状,治理的情况。
10.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何易于治理政务的情况:
督赋,“止请常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放宽百姓缴纳赋税的期限;
督役,“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减少百姓的劳役;
招待过往权贵,“传符外一无所与”,不因往来官吏增加百姓负担。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从早到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好你们的布,养育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家禽牲畜!’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唤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增加我们的生产,使我们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材料二:
何易于曾经做益昌县县令。益昌县离刺史的治所四十里,县城在嘉陵江南岸。有一次,江南刺史崔朴乘着春光明媚,带了许多宾客,坐着大船,唱歌喝酒,从上游放舟东下,船一直到益昌县附近。船到,就下令要民夫拉纤。何易于就把笏板插在腰带里,拉着纤跑上跑下。刺史吃惊地问他为什么。何易于说:“现在正是春天。百姓不是忙于春耕,就在侍弄春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损失。易于是您主管下的县令,现在没啥事干,可以来承当这个差使。”刺史听了,和几个宾客跳出船舱,一起骑马回去了。
会昌五年,我路过益昌。有一个详细告诉我何易于怎祥治理政务的百姓。并且说:“皇上设立考绩制度来勉励官吏,可是何易于仅仅考到中上级,这是为什么呢?”我问:“何易于催缴赋税做得怎样?”回答说:“向上级申请宽放期限,不去严厉勒逼百娃,不让他们低价卖出粮食、丝绸。“他催服劳役做得怎样?”回答说:“县里开支费用不够,就把自己的官俸拿出来贴补,放宽贫苦百姓的劳役。”“路过有权势的人物,他怎样招待?”回答说:“除了给具证明,其他什么也没有。”“捕捉盗贼怎样?”回答说:“全县没有盗贼。”我说:“我在京城里,每年听到给事中考杭州县官吏,说是某县县令某人,考绩得某级,可以得到某官。问那些官员的政绩,就说某人催缴赋税有成绩,比限期提早完成;某人监督劳役有功劳,能为官府节省开支费;某人所管县是交通要道,能够让往来路过的官员为他说好话;某人一年能抓到许多盗贼,击退许多盗贼。县令得到上下等的考绩,就是这样的。”那百姓没有回答,笑着走开了。
11.A
12.D
13.B
14.(1)如果母子各在一方,就是永远的诀别。我和刘禹锡是知心好友,怎么忍心看他落到这种地步呢?
(2)柳州当地有种风俗,用男孩或女孩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债主没收做奴婢,柳宗元革除了这种土法规。
15.正面描写。文章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柳宗元在为文上有《诗》《骚》之风,关注现实,切中时弊;在为人上重视友情,体贴朋友;在为官上体贴百姓,革除陋习。(除此之外还有侧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永州司马”作“再贬”的宾语,语意﹑结构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C、D两项。
“蕴”为谓语动词,翻译为“蕴含着”,“郁悼”为其宾语,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B项。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错误,京师就是指国都,京畿才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故选D。
13.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入禁宫之中”错误。由“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可知,重视并把他引入禁宫中的,是王叔文和韦执谊,不是唐顺宗。
故选B。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异方”,天各一方。“永诀”,永远诀别。“执友”,知心好友。“胡”,怎么。“若是”,像这样。
(2)“质”,抵押。“以”,用。“没”,没收。“革”,革除。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本文塑造柳宗元使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如第1段“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等,正面刻画了他在为文上有《诗》《骚》之风,关注现实,切中时弊。第3段写他对刘禹锡的帮助,“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刻画他在为人上重视友情,体贴朋友。第4段则写出了他体贴百姓,革除陋习。
侧面描写有“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叔文欲大用之”“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通过写王叔文等人对他的重用,表现他卓越的政治才华;通过写读者对他文章的感受,表现他的文学才华。
参考译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后魏侍中济阴会的远世子孙。曾伯祖父柳爽,是唐高祖时的宰相。父亲柳镇,是太常博士,(官位)终于侍御史。柳宗元小时候就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其文)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灿烂如同珍珠和贝壳。当时同辈都推崇他。(柳宗元)考中进士科,又应试宏辞科,被授任为校书郎、蓝田县尉。
唐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掌权,(二人)尤其器重礼遇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内,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转任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准备重用他,但恰逢在位时间不长,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和同辈七人一起都被贬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已经遭贬逐,经历蛮地的瘴病之苦,身处崎岖险阻的环境,这更激起了失意文人的压抑愤恨。他序情叙事,把已切都寄寓在诗文中。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伤感。
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惯例被调任柳州刺史。当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到播州刺史的任命,诏书下达后,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的母亲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地去做刺史,那里是西南边陲,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子各在一方,就是永远的诀别。我和刘禹锡是知心好友,怎么忍心看他落到这种地步呢?”于是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前往播州。恰巧裴度也上奏说这事,刘禹锡最终改任连州刺史。
柳州当地有种风俗,用男孩或女孩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债主没收做奴婢,柳宗元革除了这种土法规。那些已经被债主没收的,(柳宗元)便拿出自己的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父母。江岭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跟随柳宗元学习;凡是在柳宗元门下学习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灵柩和妻子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认为裴行立很有义气。
16.D
17.D
18.(1)不一会儿,拿斧头的在砍,拿刀子的在削,全都看着他的脸色,等待他发话,没有一个敢自作主张的。(2)我听说用脑力劳动的人役使人,用体力劳动的人被人役使,他大概就是用脑力劳动的人吧?
19.①通过梓人依据规矩绳墨来决定房屋的规格,提出要有“纲”可依,依“法”办事。②通过梓人先画草图然后按照草图修建完成,提出要预先打算,有全局观念。③通过梓人统帅百工却从不夸耀自己的技艺,提出当权者自身不虚图功名(或妄自尊大),事不必躬亲,不越俎代庖;选拔人才要知人善用,选出真正的人才。
【解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委群材”“会众工”为并列结构,在“会”字后断开语意不通,排除AC两项;“左持引”的主语应为“梓人”,“向之梓人左持引”则不合语境,排除B项。
故选D。
画线部分句意为:后来,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木匠师傅左手拿着度量工具,右手拿着一根棒,就站在中间。

17.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抨击了朝廷的用人制度,直接表达出‘我’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错误,原文“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是提出用人制度,间接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故选D。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1)“俄而”,一会儿,不久。“斤者”“刀者”,拿斧头的人,拿刀子的人。“斫”,砍。“视”,看。“其”,代词,他的,即“梓人”。“色”,脸色。“俟”,等候,等待。“莫”,没有人。“自断”,自己做出决断,自作主张。
(2)“闻”,听说。“劳心者”“劳力者”,用脑力劳动的人,用体力劳动的人。“役”,役使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种树郭橐驼传》精品练习』  下一个『《种树郭橐驼传》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