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陈情表》《项脊轩志》群文阅读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陈情表》《项脊轩志》群文阅读练习(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9课陈情表、*项脊轩志【选题理由】第一道题选择了两篇不同作者的《陈情表》,两篇文章都感人至深,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分析两位作者“陈情”过程中的相同之处。第二道题选择了《项脊轩志》和《悠然亭记》,两篇文章都以回忆为基础,围绕一个特定的建筑,记述和建筑有关的人和事。阅读两篇文章,有助于加深对课文《项脊轩志》
试题预览
第9课 陈情表、*项脊轩志
【选题理由】
第一道题选择了两篇不同作者的《陈情表》,两篇文章都感人至深,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分析两位作者“陈情”过程中的相同之处。
第二道题选择了《项脊轩志》和《悠然亭记》,两篇文章都以回忆为基础,围绕一个特定的建筑,记述和建筑有关的人和事。阅读两篇文章,有助于加深对课文《项脊轩志》的理解。
第三道题选择了《请敕命事略》等三则归有光文言文选段,结合三则材料,有助于概括,理解归有光作品中的妻子形象。
第四道题选择了《先批事略》和《项脊轩志》,阅读两篇文章有助于理解归有光散文中“母亲”的形象及作者情感。
第五道题选择了《陈情表》和《泷冈阡表》,结合了两篇两篇文章了解“表”这一写作体裁。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①,寄以民社②,此正臣陨首效命之秋也。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③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节选自简祖英《陈情表》)
注:①甄录:甄别录用。 ②民社:此指地方官。③禄秩,官员俸禄的级别。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蒙矜育                   矜:看重
B.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照察
C.听臣微志                   听:任从
D.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         徒:同类的人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手阖门
B.且臣少仕伪朝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叨为元臣                 为天下笑者
D.果尽奉欢之期             及其所之既倦
【小题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A.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B.天下云集响应
C.单于壮其节
D.忧劳可以兴国
【小题4】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臣亡国贱俘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当其欣于所遇
【小题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B.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C.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D.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
【小题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四个“无”斩钉截铁又饱含感情。
B.李密《陈情表》运用“乌鸟私情”“结草报恩”等典故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C.简祖英《陈情表》中“陨首效命之秋也”表达自己死后也要为朝廷奔走效命的愿望。
D.“西山之日已薄”用太阳快要落山形容老年人快要死亡,形象生动,引发读者的同情。
【小题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2)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
(3)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小题8】两篇文章感人至深,请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分析两位作者“陈情”过程中的相同之处。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C
【小题6】C
【小题7】(1)过分地得到提拔,加恩特赐的任命优厚,怎么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愿望呢?
(2)抛弃亲人上任就职,不孝顺的罪责更加深重。如果违背亲情而侍奉主上,您怎么会重用这样的人呢?
(3)不只是成全了作为儿子的私心,也是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啊!
【小题8】(1)都抓住统治者“以孝治国”这一核心;(2)都陈述了先尽孝后尽忠的理由;(3)都表达了必将尽忠陛下的感恩之心。
【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矜:怜悯。句意: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
故选A。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介词,用/介词,用;
B.且:递进关系,况且/并列关系,又;
C.为:动词,做,担任/介词,被;
D.之:助词,的/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故选A。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A.爪:名词作动词,用指甲掐;
B.云:名词做状语,像云彩一样;
C.壮:意动用法,认为……壮烈; 
D. 兴:使动用法,使……兴盛。
故选B。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判断句。翻译为: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
A.定语后置,“之”定语后置标志,“铿然有声”作“石”的定语,后置了。正确语序:铿然有声石; 
B.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C.宾语前置,“何”作“之”宾语,前置了,正确语序为:欲之何;
D. 状语后置,“于所遇”作“欣”的状语,后置了,正确语序为:于所遇欣。
故选B。
【小题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希望您能收回之前的诏命,怜悯我照顾母亲之日苦短,答应我奉养母亲,给她养老送终的愿望吧!我和母亲一定擦亮眼睛,感恩清平盛世。
“伏望圣慈”,动宾结构,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宾语后面断开,排除BD。
“归养之图”作“遂”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A。
故选C。
【小题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文意思是“陛下再一次甄别录用,让我担任地方官,这正是我以身效命的关键时刻”,而不是指死后奔走效命。
故选C。
【小题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拔擢,提拔;优渥,优厚;“盘桓”,犹豫不决;“希冀”,愿望。
(2)“弥”,更加;“事”,侍奉;安,怎么。
(3)“遂”,成全;“孝理”,用孝道治理(天下);道,道理。
【小题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李密说文中“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简祖英也提到“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两篇文章都抓住统治者“以孝治国”这一核心;
李密要奉养九十六岁的祖母,简祖英要侍奉年逾耋耄的母亲,都陈述了先尽孝后尽忠的理由;
李密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简祖英说“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都表达了必将尽忠陛下的感恩之心。
参考译文: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子;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的内心不愿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李密《陈情表》)
我们母子离散再次团圆,(如同)枯骨再次生肉,深刻记住大恩大德,直通到内心,即使死多次难道能报答得了吗?陛下再一次甄别录用,让我担任地方官,这正是我以身效命的关键时刻。
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朝廷不会容忍接纳不孝顺的人做官,用仁爱之心胸怀天下的子民,普通百姓没有谁不感到有所收获。况且我侍奉过元朝,接受元朝俸禄做过元朝的臣子,侥幸逃脱罪责。母亲年事已高,尤其孤独苦楚。更应该同情她,体恤照顾她啊。希望您能收回之前的诏命,怜悯我照顾母亲之日苦短,答应我奉养母亲,给她养老送终的愿望吧!我和母亲一定擦亮眼睛,感恩清平盛世,给您歌功颂德,感喟皇恩浩荡。
我今年四十九岁,母亲八十一岁,白发深居,多有不便,日落西山,时日不多,如果抛弃亲人就职赴命,不孝顺的罪名更加深重。如果违背亲情来侍奉主上,陛下您怎么会重用这样的人呢?果真能陪母亲享尽天伦,然后再就职尽忠,不只是成全了作为儿子的私心,也是圣朝用孝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啊!
(简祖英《陈情表》)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项脊轩志(节选)
(明)归有光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
悠然亭记(节选)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从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
B.余扃牖而居       扃:关闭
C.或凭几学书       书:书籍
D.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阴:文中指娄水的南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某所,而母立于兹   事   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其制稍异于前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D.又于屋后构小园       当其欣于所遇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己为墙/凡再变矣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管/已为墙/凡再变矣
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小题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迨诸父异爨”,“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家。
B.“妪,先大母婢也”,“先大母”是对死去的祖母的敬称,“先妣”则是对死去的母亲的敬称。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是古代汉族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而“至于成立”指男子二十岁。
D.“吾妻来归”中“归”指古代女子出嫁,“吾妻归宁”,“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
【小题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脊轩志》追忆了作者昔日的读书生活和家庭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情真意切,以“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作结,含蓄隽永。
B.《项脊轩志》写作者闭门苦读和项脊轩遭火未焚一节,文字简约,寥寥几语,却接续前文,深化了前文的悲情,也表现出了作者对项脊轩的一片深情。
C.《悠然亭记》回忆作者年少时住在外祖父家的往事,外祖父很喜欢离县城三十里的马鞍山,用陶渊明的诗句命名花国中的亭子,取“悠然见南山”之意。
D.《悠然亭记》和《项脊轩志》一样,都以回忆为基础,围绕一个特定的建筑,记述和建筑有关的人和事,以此表现人物,寄寓情感,语言质朴自然。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
【小题7】《项脊轩志》笼罩着一种浓重的悲情,请简要概括作者产生这种“悲情”的缘由。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C
【小题6】(1)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2)而心中无阻塞之处,看到天地间的万物,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
【小题7】①叔伯分家,家族衰败;②亲人离世,睹物思人;③屡试不第、兴家无望。
【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书:写字。翻译为: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
故选C。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而:通“尔”,代词,你的/连词,表转折,却。
B.以:介词,凭借,根据/介词,因为。
C.其:代词,它的/代词,它的。
D.于: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故选C。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为: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邻居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客”作“逾庖而宴”的主语,意思是“客人得越过邻居厨房去吃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
“庭中”作“始为管”的主语,意思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中间不能顿开,据此排除C项。
故选D。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束发’是古代汉族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错,“束发”意思是将头发束起来。古人到十五岁就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童。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自立。
故选C。
【小题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能力。
C.“外祖父很喜欢离县城三十里的马鞍山,用陶渊明的诗句命名花园中的亭子”错误,依据《悠然亭记(节选)》第二段“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现在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据此可知,选项张冠李戴,把表兄淀山公做的事说成了外祖父做的事。
故选C。
【小题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凡,一共;得,能够;焚,被焚烧;殆,大概。
(2)中,指心中;留滞,阻塞;何往,宾语前置,即“往何”,到哪里;自得,悠然自得。
【小题7】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言文信息,归纳概括文言文相关内容要点能力。
根据文中“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橐,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得出“叔伯分家,家族衰败”;
根据文中“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得出“亲人离世,睹物思人”;
根据文中“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几句话既表现出了自己对祖母的深深怀念,也体现出祖母对作者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重振家族雄风。祖母赞赏、关怀和鼓励归有光,再结合归有光生平,归有光自幼热爱学习,博学多才,但是确屡试不中,一直到三十五岁才中举,六十岁才中进士。作者在写《项脊轩志》时,也未能实现老祖母的期望。由此得出“屡试不第,兴家无望”。
参考译文:
项脊轩志(节选)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邻居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像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悠然亭记(节选)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现在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心中无阻塞之处,看到天地间的万物,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然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一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材料二
先妻魏氏,光禄寺典簿庠之女,太常卿谥恭简公校之从女也。恭简公为当世名儒,学者称为庄渠先生云。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泊,亲自操作。时节归宁外家,以有光门第之旧,而先妻未尝自言,以为能可以自给。及病,妻母遣人日来省视,始叹息,以为姐何素不自言,不知其贫之如此也。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事舅及继姑孝敬,闺门内外大小之人,无不得其欢,人以为有德如此,不宜夭殁。而生一子,甚俊慧,又夭。仅存一女。天道竟不可知矣!
(节选自归有光《请敕命事略》)
材料三
婢,魏孺人①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②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节选自归有光《寒花③葬志》)
注释:①魏孺人:作者妻魏氏。明代七品官的妻子封孺人。
②爇 (ruò):点火,点燃。
③寒花:婢女的名字。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先妣:__________     归宁:___________     卒: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常卿谥恭简公校之从女也                 从女:兄弟的女儿
B.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                     殆:大概
C.人以为有德如此,不宜夭殁                 宜:应该
D.婢初媵时,年十岁                         媵:陪嫁侍女
【小题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某所,而母立于兹
B.呱呱而泣                   而先妻未尝自言
C.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
D.以为能可以自给             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小题4】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竟然每天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
B.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泊,亲自操作。
亡妻年少时生长在富贵之家,等到她嫁到我家来,甘于淡泊,事事亲自劳作。
C.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
有一天,天气很冷,点燃火煮熟了荸荠,寒花(用刀)削了满满一盆。
D.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
回想这时(情景),一晃就已经十年了。
【小题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的言语中透露出祖母对孙儿既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项脊轩志》优秀作业』  下一个『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