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名师出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蜀相》名师出题(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蜀相【典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祠堂(cí)伺机(sì)开济(jì)劲爆(jìn)B.犀利(xī)夙愿(sù)朔风(sù)乾坤(qián)C.晕车(yùn)采撷(xié)马厩(jiù)沙砾(lì)D.绿林(lǜ)笔砚(yàn)诏书(zhào)叫嚣(xiāo)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理解正解的一项是()映阶碧草自春色/天生丽质难自弃三
试题预览
蜀相
【典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祠堂(cí)伺机(sì)开济(jì)劲爆(jìn) 
    B.犀利(xī)夙愿(sù)朔风(sù)乾坤(qián) 
    C.晕车(yùn)采撷(xié)马厩(jiù)沙砾(lì) 
    D.绿林(lǜ)笔砚(yàn)诏书(zhào)叫嚣(xiāo)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理解正解的一项是(    )  
映阶碧草自春色/天生丽质难自弃 三顾频烦天下计/君臣相顾尽沾衣
    A.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也相同
    B.两个“自”相同,两个“顾”不同
C.两个“自”不同,两个“顾”相同
    D.两个“自”不同,两个“顾”也不同
3.用“/”划分下面四句诗的节拍。
(1)丞相祠堂何处寻
(2)锦官城外柏森森
(3)映阶碧草自春色
(4)出师未捷身先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晚我们要在国王面前演一出戏,其中有一场的情节跟我告诉过你的我的父亲的死状颇相仿佛。
B.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
D.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5.理解性默写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              。” 
(2)《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3)《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             。”
(4)《蜀相》《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蜀相》“                ,                 ”,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陆游借诸葛亮忠君爱国的精神品质来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他在《书愤》中写下:“             ,                ”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教材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违大的现实丰义诗人.与李自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等。
杜甫诗风特点∶沉郁顿挫(“沉郁”说的是其内容,“顿挫”说的是其形式)。他的诗歌讲究语言的精练,兼具“形式美”和“内在美”。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手别”等名作。他虽然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中不难看出他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虽然杜甫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歌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二.背景探寻
《蜀相》∶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息之时。当时杜甫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格外敬重。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结束了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三.主旨点睛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雄才伟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了感物思人的情怀。
四.课文重点
《蜀相》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对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寻”字。诗人借“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又因诗人初到成都,环境生疏,所以才用了这样一个“寻”字。“寻”字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对翠柏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词堂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五. 课文难点
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全诗。
前两联借景抒情。首联写祠堂之所在,寄寓了诗人想要凭吊诸葛亮的急切之情;颔联写“碧草映阶”“黄鹂隔叶”,皆为秀美愉悦之景,但加以“自”“空’两字,便徒增凄伤哀怜之情,本联在写景上可谓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范。后两联直抒胸臆。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一方面,诗人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希望当朝能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另一方面,由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功业难就联想到自己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人生际遇,
六.观点争鸣
诗中说“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
观点一 没有。这里的“英雄”应该是指那些胸怀抱负、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边防将领,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地方官,他们或多或少都建立了自己的功业。
观点二 有。这里的英雄也包括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本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去实现。杜甫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这痛苦也成了他心头永远的伤。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是他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七.文本特色
沉郁顿挫,唱千古英雄之悲
(1)借景抒情。
颌联两句,写祠堂荒凉之景,“自”“空”二字是此联之诗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黄鹂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的情景;二是惋惜与英灵做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英雄早逝以及祠堂荒落的深沉悲痛。
(2)叙议结合,借以抒情。
“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句与“出师”句更令人怀念诸葛亮辅佐蜀汉的感人事迹。这与一般抽象议论不同,既能寄托诗人的感情,又能启发读者进行议论“天下计”表明诗人推崇诸葛亮的匡时雄略,“老臣心”则赞扬了诸葛亮的以身报国精神。尾联的哀哭之语,更使得全篇精神振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共同心声。
精准变式题
(一)阅读《蜀相》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颔联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绘出祠堂周围的小环境。唐人李华《春行即兴》中写道:“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其中“自”“空”二字用法同杜诗相同。请抓住“自”“空”两个字分析这个小环境的特色,再进而体会这两句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前一句是自问,后一句是自答。这两句直接承题“蜀相”,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写的表达方式。
B.颈联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写出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C.尾联是叙事兼抒情,情真意切,很有感人的力量,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之情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D.这是一首记游兼咏史的佳作,但思想较消极,表现出一种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而欲出世隐居的悲观情调。
(二)、思考下列问题,探究此诗主旨。
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2.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呼应,悲凉沉郁。
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坐卧不宁,表现了无限
情思。
D. 整首诗写了个人的遭际,也写了国家的命运,侧重表现个人遭遇。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①
杜甫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②吾兼吏隐③名。
【注】:①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②肯信:肯否相信。③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汝南先贤传》)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紧扣住诗题“院中晚晴”,写锦官城内秋雨初霁,幕府院中风清气爽,渲染了清新自然而又雅静的气氛。
B.颔联写院内晴后的景象,秋风吹,朱实落,青苔在疏落的秋雨过后更加青绿。看似纯为写景,实则借景抒情。
C.颈联为远眺之景,楼台地势高耸而暮色渐起,响亮的钟鼓之声从远处传来。采用了动静结合和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D.“复有楼台衔暮景”中的“衔”字,精确地描摹出暮景初上、夜色并未全部笼罩山城时的情景,其妙处令人赞叹。
E.尾联写因见楼台而思草堂,在暮色苍茫中倚门想象,用古人“吏隐”典故抒发情感,体现了清新含蓄的诗风。
2.古人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请结合尾联含义简要分析作者的心境。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蜀道难》名师出题』  下一个『《望海潮(东南形胜)》名师出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